第33章 不平等條約

五日後,守門官丁來報,江東使者來訪,劉琦先是一驚,接着大喜,讓石韜出去迎接,衆文武在黃祖太守府等候消息。

片刻功夫,石韜前來稟告,說江東使者魯肅魯子敬逢吳候孫權之命,過江拜訪大都督與荊州牧。

劉琪一驚,這可是歷史上有名的老實人魯肅魯子敬,當即仔細瞧起來。只見魯肅身高約合現今1.8米,比劉琦現在約高,目不側視,不快不慢的來到堂前。好像他不是來求和,而是來拜訪一位闊別多日的老友。

劉琦知道魯肅可不像他外表那樣忠厚,歷史上多次出使荊州與許昌,多不辱使命,故也不刁難他,非常和氣的說道:“魯肅魯子敬,臨淮東城人。時周瑜任居巢長,聞魯肅之名,帶數百人來拜訪,請他資助一些糧食。當時,魯肅家裡有兩個圓形大糧倉,每倉裝有三千斛米,周瑜剛說出借糧之意,魯肅毫不猶豫,立即手指其中一倉,贈給了他。如此看來,天憐惜琦,讓琦今日得見先生。”

魯肅想不到劉琦情報實力如此強大,他這樣的文臣都被摸得一清二楚,大驚,片刻恢復平靜後,說道:“大都督真是博聞強記,魯肅如此粗陋之輩,就讓大都督如此掛心了。”

劉琦笑道:“先生過謙了,汝魯子敬在一干東吳將帥中排在前五位,先生只是後發制人罷了。”

魯肅笑了,笑得那樣真誠,讓人懷疑對面坐的是不是一個教書先生,片刻回答道:“魯肅再次謝過大都督的褒揚了,肅遠在東吳就聽人說公子乃謙謙君子,初時不信,今日得見,肅才衆人所言不謬亦。”

劉琦笑道:“先生過江,不是宣揚琦之仁厚吧?若是如此,琦非常歡迎。若不是,請恕琦無禮亦?“

魯肅居然臉不紅心不跳,說道:“肅是過來爲公子謀劃亦,衆人皆言公子善於採納不同意見,如此恐大失人望亦?”

劉琦笑道:“世人都說子敬爲忠厚長者,今日看此言虛亦,子敬有何言語,但請教琦,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吧?”

魯肅喃喃說道:“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真良言亦,世人多因言而獲罪,想不到在大都督這裡如此就輕易放下,魯肅爲大都督剛纔之言叫絕。”

魯肅接着說道:“肅是擔心大都督不知見好即收的道理。想大都督年不及雙十,依靠數萬郡國兵,殺散數萬孫吳虎狼之師,一時之間聲名遠播宇內。而大都督不自知,竟然準備強攻廬江,如此不是不知見好即收是什麼?”

劉琦笑道:“如今琦可沒有見到好處亦,若是琦攻下建業,佔據揚州,那便是琦所認爲的好啊。”

魯肅笑道:“大都督也太輕看孫吳了,想孫吳所佔據的揚州,人民還算殷實,百姓還算富足。雖然先主公孫策去世,但東吳畢竟還有十萬大軍,內有張昭張子布輔佐,外有大都督周郎周公瑾統帥,文如魯肅者多如牛毛,武如太史子義的如過江之鯽,再加上我主積父兄之威名,將士用命,如此公子若要攻下揚州,如此必然兩敗俱傷。”

劉琦沉思片刻,說道:“子敬誠欺我,劉琦雖然不才,但談笑間剪滅程普五萬人馬,子敬所說的不是問題重點。”

魯肅面上一怔,說道:“誠然如此,問題重點還是在荊州,若大都督一意剪滅揚州,不是做不到,但須知爲誰做嫁衣裳。天下皆知,大都督爲先夫人王氏所生,不容於後母蔡氏。先有魏延魏將軍因救大都督而被責罰,近有公子率部大勝,但荊州派出的大都督死對頭蔡瑁前來接替大都督,統領伐吳大計。如此大都督必然爲蔡瑁做嫁衣裳。勝,功勞爲蔡瑁所有,敗,正好抵消公子大勝程普將軍的威名。如此,大都督危矣。”

劉琦與龐統等人對視一眼,答道:“真是人不可貌相,想不到忠厚的子敬是如此奸詐之徒。想蔡氏爲琦後母,蔡瑁爲琦母舅,怎麼會不和亦?此外,若孫吳沒有誠意,琦就是願意和平也沒有機會啊?“

魯肅當即答道,他就是和平使者,希望兩家能拋棄恩怨,各自罷兵。但我明顯不敢,首先是你東吳攻打我,殺我百姓,攻我城池,而今被我打敗了,怎麼能夠一句話解決呢?

魯肅不解,急問有何辦法可以化解兩家恩怨。劉琦沉思片刻,公開要求懲處戰犯程普韓當等人,公開賠款,如此我方可獲得面子,也有理由拒絕蔡瑁援軍。否則,只有不得不兵伐東吳,再與東吳絕一死戰。

在來前,魯肅已經獲得孫權與周瑜充分授權,一聽和平有望,只是要付點錢財而已,魯肅當即大喜,與帳前的龐統等人討論起賠償問題。

魯肅認爲,程普、韓當等人冒犯大都督虎威,已經被大都督懲罰了,希望劉琦不要與程普之流一般見識,饒恕程普韓當的罪過。

看來東吳將前期挑起戰端的責任全部往程普韓當頭上推,好象與吳候孫策孫權沒有關係似的,當然這種說法也立即遭到龐統他們反駁。若僅僅是程普韓當諸人的責任,怎能調動五萬大軍呢?

當然大家都心知肚明,這只是託辭,目的是修好與荊州關係,現在東吳內憂外患,已經禁不起戰爭的折磨了。

劉琦也知道現在不是攻伐東吳的最好時機,後面有蔡氏兄妹制肘,且荊州水軍僅僅兩萬多人,若全力東征,一次亦難成功。

全力攻取東吳,戰爭必然陷入膠着狀態,這是劉琦不願意看到的。想歷史上東吳精兵強將甚多,再有周郎駐紮廬江,保證勝利就可,怎敢奢望短期內獲勝。

當然若要奪取東吳,非江夏城五萬大軍所可勝任。必須等待蔡瑁援軍,但按照劉表的意旨,那樣統帥就變爲蔡瑁,劉琦可不想看到自己被蔡瑁所壓制。

最後劉琦年幼,剛剛建立大功,應該奪取更多的勝利果實。這兩天與龐統諸人推演幾次,都在爲找一個合理的和平機會而勞神,想不到江東孫權想劉琦所想,居然派出魯肅過江求和。因此雖然表面非常刁難,只是想利益最大化而已。

表面上劉琦還是不同意與東吳和解,認爲這場戰爭東吳對劉琦冒犯太大了,劉琦決意率領大軍南下,與周郎決一高下。

魯肅一個勁的認錯,在劉琦作出種種強硬表示之後,幾近討價還價,魯肅按照與周瑜商定的上限承諾賠償。答應貢獻10萬兩白銀,100萬擔糧食作爲劉琦的受驚費後,劉琦才表示若劉表決定不攻打東吳,劉琦答應吳候的請求就是了。

Www¤Tтkan¤℃ O

聽到這裡,魯肅喜出望外,連聲稱謝,當天劉琦設宴款待了魯肅一行。隨後命石滔陪魯肅去襄陽見劉表。

魯肅等人剛走,兵丁來報,原廬江太守劉勳來見,黃祖將嘴湊在劉琦耳朵邊說道:“公子,去年祖曾經與劉勳有盟約之議,在孫策整軍來攻的時候,祖救援不急,終致廬江被孫策所佔。如今他來到江夏,必然要求劉琦荊州履行盟約,攻取廬江。”

劉琦甚爲爲難的說道:“如此我軍即使攻取廬江,也僅僅是爲劉勳做嫁衣裳而已,如此奈何?”

龐統答道:“公子,廬江現爲東吳大都督周瑜把守,公子舉全力攻取,勝敗本乃異數?而今東吳只因孫策新逝,廬陵有嚴白虎作亂,孫權在多方打擊之下,不得不分兵把守,穩住陣營而已。而公子也有蔡氏兄弟之患,因此最好罷兵,等待肅清蔡氏兄妹後,再揮軍南下,如此江東勢可平亦。”

於是,拿定了主意,劉琦在太守府接見了劉勳,劉勳如預期般要求黃祖履行承諾,率兵攻取廬江。而黃祖以現在主事者乃劉琦,他不敢自傳。

而劉琦認爲攻取廬江代表荊州向孫吳全面開戰,攻取廬江需要大量軍隊與糧草,需要劉表批准。如此安頓了劉勳一行兩百餘人,等待荊州方面決定。

五日後魯肅與石滔連訣來到江夏,且帶來了劉表的親筆信,對與江東和解甚爲高興,完全同意劉琦對江東的處置。

劉琦又再次設宴款待。大家暢談甚歡,劉琦也爲孫策不幸遭此厄運表示了慰問,無意中也談及大喬新寡,感嘆自古美人多薄命,年紀輕輕就守寡表示惋惜。

當然亦爲小喬有周郎如此郎君感到高興。但這一切被坐在一旁的紫凡瞧在眼裡,狠狠的在桌子下面掐了劉琦幾下,劉琦才感覺失態,當即用其它東西避免現場的尷尬。紫凡她們一行是十天前被劉琦接到江夏,以打發在江夏孤燥的時間。

魯肅聽到劉琦談起周郎,奇怪劉琦爲何如此佩服周瑜,劉琦笑說道,周郎風采早已流傳到荊州,人人皆知,若在太平盛世,琦願意與周郎把酒言歡,但是討厭的亂世讓百里不相聞,真是我大漢朝的悲哀。

魯肅順勢代表周郎向劉琦致意,且告訴劉琦,這次出使荊州是周郎向孫權提出的,劉琦也請魯肅代爲向周郎進行問候。最後爲了表示對周郎的敬意,劉琦歸還了凌操的屍體,並且承諾,只要十年內東吳不犯劉琦荊州,必然歸還孫堅的屍體,這一點讓魯肅感到萬分欣喜。

五日後,魯肅再次拜訪,不過帶來的是十萬兩白銀與100萬擔糧食。第一次看到這樣多錢糧,真是喜足望外,這次敲詐必然導致東吳今年財政困難,兩年內難以集結大軍攻取他郡。

劉琦大喜,讓魯肅告訴周郎與吳候,有損兩家和好的事情請勿要作,望兩家能夠拋棄往日恩怨,不要再戰爭,而劉琦也不日率領大軍回到襄陽。

爲了表示化解與孫吳矛盾的誠意,龐統甚至提出聯姻要求。聽說孫權有一妹,名曰孫尚香,年約十四歲,荊州大都督的劉琦也年不過二十,正好婚配。

魯肅一聽大喜,當即回建業向孫權請示,但建業反對聲音太大,孫尚香也以劉琦父子乃是殺死自己父兄之罪魁禍首,不願意婚嫁爲由拒絕。

十日後,魯肅前來稟報,刁蠻小公主孫尚香年幼,吳國太亦甚愛之,不忍離開,故望等到二八之年再談婚配。

聽後劉琦大爲沮喪,原本想到三國抱上所有妹妹上牀,但想不到出師不利。但這只是副業,身邊不是有漂亮的俏丫頭紫凡嗎?紫凡不是對劉琦千依百順嗎?當日跑到後堂出作弄了紫凡半天,心中怒氣才慢慢化解。

如此來往,劉琦於十月纔回到襄陽,臨行前劉琦留下兩萬駐軍,委派蔡和爲江夏都督,率領一千駐軍進駐夏口,協助黃祖守衛江夏。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流放蔡和,徹底甩掉他在這支隊伍中的影響而已。

帶着龐統、龐德公、黃忠、甘寧、魏延、穩聘、石滔、王粲、黃敘、沙漠坷、劉勳諸人與二萬五千大軍,浩浩蕩蕩的回到江夏。在返回途中,劉琦多次找文聘、甘寧、劉勳等人談論軍旅生活,談論興趣愛好等。甘寧早已對劉琦歸心,視劉琦爲主公,不過文聘給人感覺還在猶豫,大楷是考慮到往日與蔡氏兄弟的恩情巴。而劉勳一路鬱鬱寡歡,對劉琦不能派兵攻打廬江頗有怨言。

132章 圍困第49章 火攻137章 阻援打點第35章 兵器作坊第185章 大封羣臣138章 生死對決103章 對陣114章 周瑜中箭第67章 張鬆求援第7章 公子認母第12章 醜漢龐統77章 要談判就城下之盟第11章 拜師黃忠第67章 張鬆求援第9章 交心第110章 錯綜複雜第191章 閃電戰113章 就任益州牧網編欺騙伎倆第6章 認母第80章 轉危爲安第174章 曹操投袁第194章 暗潮涌動第51章 艱難阻擊第53章 再斬敵將128章 曹操的錦囊第126章 圍困第84章 混淆西涼第28章 整軍向前第137章 暗中黑手第126章 圍困第146章 奪取汝南第89章 傷離別第29章 大獲全勝春節不更新第98章 興義師討奸佞第13章 五馬分屍第72章 何去何從?第11章 拜師黃忠第45章 殺胡兒第24章 定計138章 生死對決第13章 五馬分屍第88章 宣傳戰第7章 荊襄詞第85章 女扮男裝第72章 斬殺張允第129章 夜襲第92章 張魯的出路第56章 襲擾戰第75章 徐庶謀益州第5章 花園風波2134章 形勢逆轉120章 學院教堂第38章 小妾=小三108章 撤兵攻城第169章 開科取士2第12章 醜漢龐統第82章 別離第47章 曹操之怒第47章 太陽從西邊出來第124章 奇襲潼關第78章 結拜兄弟117章 曹孟德奪青州第82章 別離第55章 陣斬牛金第88章 宣傳戰第21章 定計第103章 撤兵還是進軍第58章 伊人已逝第17章 荊南抗旱140章 勢如破竹第109章 黃祖之死喝酒不能更新121章 個人所得稅127章 舉師北伐第9章 猛將黃忠138章 生死對決第48章 豹騎第105章 張任之死第45章 殺胡兒第115章 所得稅第19章 夜宴第82章 別離第111章 形勢逆轉第15章 魏延軍法從事?109章 竹耙子攻城125章 誓死伐曹第101章 破局第113章 埋頭辦公學第40章 收復周倉128章 曹操的錦囊第55章 積蓄力量第65章 此恨綿綿第5章 狡辯109章 竹耙子攻城第169章 開科取士2第62章 千里眼第138章 鞏固漢中第87章 龍陽君之嗜?
132章 圍困第49章 火攻137章 阻援打點第35章 兵器作坊第185章 大封羣臣138章 生死對決103章 對陣114章 周瑜中箭第67章 張鬆求援第7章 公子認母第12章 醜漢龐統77章 要談判就城下之盟第11章 拜師黃忠第67章 張鬆求援第9章 交心第110章 錯綜複雜第191章 閃電戰113章 就任益州牧網編欺騙伎倆第6章 認母第80章 轉危爲安第174章 曹操投袁第194章 暗潮涌動第51章 艱難阻擊第53章 再斬敵將128章 曹操的錦囊第126章 圍困第84章 混淆西涼第28章 整軍向前第137章 暗中黑手第126章 圍困第146章 奪取汝南第89章 傷離別第29章 大獲全勝春節不更新第98章 興義師討奸佞第13章 五馬分屍第72章 何去何從?第11章 拜師黃忠第45章 殺胡兒第24章 定計138章 生死對決第13章 五馬分屍第88章 宣傳戰第7章 荊襄詞第85章 女扮男裝第72章 斬殺張允第129章 夜襲第92章 張魯的出路第56章 襲擾戰第75章 徐庶謀益州第5章 花園風波2134章 形勢逆轉120章 學院教堂第38章 小妾=小三108章 撤兵攻城第169章 開科取士2第12章 醜漢龐統第82章 別離第47章 曹操之怒第47章 太陽從西邊出來第124章 奇襲潼關第78章 結拜兄弟117章 曹孟德奪青州第82章 別離第55章 陣斬牛金第88章 宣傳戰第21章 定計第103章 撤兵還是進軍第58章 伊人已逝第17章 荊南抗旱140章 勢如破竹第109章 黃祖之死喝酒不能更新121章 個人所得稅127章 舉師北伐第9章 猛將黃忠138章 生死對決第48章 豹騎第105章 張任之死第45章 殺胡兒第115章 所得稅第19章 夜宴第82章 別離第111章 形勢逆轉第15章 魏延軍法從事?109章 竹耙子攻城125章 誓死伐曹第101章 破局第113章 埋頭辦公學第40章 收復周倉128章 曹操的錦囊第55章 積蓄力量第65章 此恨綿綿第5章 狡辯109章 竹耙子攻城第169章 開科取士2第62章 千里眼第138章 鞏固漢中第87章 龍陽君之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