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節 爆吧

紅袍文官話音未落,隊列中又齊齊站出來四五號穿着各色袍服的同僚,異口同聲說道:“臣附議,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看到這一幕標準的朝堂攻防模式後,後知後覺的崇禎,包括滿朝文武這纔算是回過味了。

於是吃瓜羣衆紛紛暗中揣摩起來:今兒這一出,看來又是這夥文官......東林黨預謀挑起的攻訐,對上的是新科忠勇伯,順帶戳了皇上面皮......至於因果嘛,大約是皇上這幾日太過得意?抑或是東林在此事上寸功未立,被人搶了風頭,因妒生恨?

就在大廣場上風起雲動時,全場唯一有位子坐的崇禎同志已經發現情況有些不妙,這時遭人暗算了。已經坐了三年龍椅的崇禎再不是當年的愣頭青了,於是他冷哼一聲後及時止損,起身,狠狠一甩長袖,走人了......

這時候,當值太監的“退朝”聲才姍姍響起。

聽到一聲退朝後的羣臣頓時滿堂大散,吃瓜羣衆們一邊走一邊說,人人臉上帶着興奮之色。

同一時間,一個小太監跑了過去,從依舊跪在那裡的給事中魏續手上取下了那份奏章。

站在那裡有點不知所措的忠勇伯大人這才反應過來:下班了。

這個結局讓燃燒了戰鬥慾望的忠勇伯很不習慣,彷彿一腳踩空似得。不過已經這樣了,張冬東就只好在各種複雜的眼神中,一個人出了皇城,所過之處人人避讓,彷彿他是淨街虎一般。

.........................

時間回到前日。

當卜大醒卜老爺將自己掌握的“曹賊”底細統統都倒給自己的同年侯老爺後,後者終於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這之前曹總兵爲了爭田在江南炮打縉紳宅子一事,侯恂也是有所耳聞的。畢竟江南地區是東林黨大本營,那一炮下去,肯定會牽連到朝中的東林人士。身爲東林干將,雖說侯恂是河南人,但這件事他還是大概知道的。

只不過這件事在朝廷裡並沒有掀起什麼波瀾。

首先,當時朝堂上已經進入了戰時緊急狀態,像這種無關緊要的事情,壓根不可能有人去上書參姓曹的一本——這樣會向皇上和同僚證明自己是個蠢貨,絲毫沒有大局觀念。

其次,在侯恂這樣信息不足的外人看來,這件事大概又是縉紳們太貪婪,不知怎地惹怒了一個鄉下來買地的土包子,然後雙方起了齟齬,然後不知道天高地厚的鄉下人開了炮,屬於狗咬狗。

沒錯,侯恂當時就是這麼想的。別看縉紳們對外都是一個嘴臉要維護階層利益,但是背地裡互相鄙視的也不在少數。

然而當卜大醒將事情的過程詳細講出來,再加上他自己的理解分析後,這件事就沒那麼簡單了。

侯老爺這才知道,原來姓曹的居然是早有預謀,一步步引誘逼迫士紳們升級矛盾,絕不談和,最後以開炮收尾,當衆砸爛了江南的紳權,砸響了曹賊的招牌。

如今在短短几個月功夫裡,朝廷忙於北虜事,卻不知江南的窮鬼泥腿子們正在大批往姓曹的地盤上跑,這都已經成了公開之事。

一個招安來的海寇,如此鯨吞流民,那除了造反還能爲什麼?

以上這些消息,說不得令侯恂好好震驚了一番。不過卜大醒接下來拿出的東西,可就令侯老爺冷汗直冒了。

關於卜老爺在臺灣的所見所聞,以及他在福建和江南等地接觸到關於穿越衆的種種行事,這些日子來,老爺已經通過思考和調查,做到了融會貫通,徹底弄清了曹賊的真面目。

得出結論後,下一步自然就是大肆宣傳,讓天下人都看清楚曹賊的真面目。然而這種東西光靠嘴是不行的,如今曹賊其勢已成,再不是等閒三五縉紳所能掣肘的了,必須要天下正人君子都出手纔可以。

所以卜老爺近日便用心寫了一本名爲《異賊明要》的冊子,並請人謄抄了一些,準備一邊給大佬免費派發,一邊找機會刊印出來後廣佈天下。

這本冊子在歷史上的地位將會很高。其中先是用旁觀者的口吻,詳細描述了曹賊將人口都聚集在工坊,然後用機關鐵器務農的諸般行事。

這之後卜老爺話鋒一轉,從傳統的儒家角度深刻分析了這種消滅佃農和自耕農的行爲,剖析了由此帶來的深層次社會意義。最後點明主題,將這種做法對於士大夫的滅絕性傷害透徹地推演出來,可謂是字字珠璣,行行警言。

當侯恂侯老爺看完這本冊子後,再仔細打問卜老爺一番,發現對方確實是去了臺灣親身調查過後,侯老爺的冷汗也下來了——如果這姓曹的在臺灣的所作所爲當真如冊子上所說,那此人可真的就是士紳公敵了。

於是侯老爺一邊命人去京城裡尋找那些去過臺灣的人來調查,一邊聯繫東林同僚贈送宣傳手冊,將新科忠勇伯的底細宣揚了出去。

去過臺灣的人第二天就找到了,畢竟京城裡商人多如牛毛,這兩年去南方辦過貨的有不少。

比對印證過後,發現忠勇伯真如冊子中所說,於是一個聯盟迅速成立了。

這個聯盟包括了東林黨和一部分其他官員。

關於東林黨這邊,由於忠勇伯之前懟了關寧軍,搶了孫承宗一系將領的不少功勞,所以原本就看他不大順眼,這下正好有了發飆的理由。

另外,像給事中魏續雖說不是東林黨,但他卻是某些江南挨炮士紳在朝堂中的代言人,所以魏續在今天的彈劾之事上當了急先鋒。

最後,這個聯盟還有一部分人是純粹跑出來助拳的:看過冊子的文官中,總有那麼幾個和卜老爺一樣,有着心懷天下的聖人屬性,願意自帶乾糧當黑粉的。

以上就是今天早朝中,文官集團突然發起彈劾行動的原因。

而穿越衆由於之前在京師沒有佈置情報部門和附屬勢力,所以對朝堂上的暗流反應遲鈍,最終曹總兵捱了一冷箭。

不過總得來說問題不大。畢竟穿越衆來自未來,對於晚明朝堂是有深刻認識的。曹總兵既然這次敢進京,那麼在政治鬥爭方面還是做了預案的。

從事後的結果來看,東林黨今天的突襲是成功的。

雖說崇禎皇帝及時醒悟過來,轉身走人退朝,避免了進一步惡化局面,但是畢竟話已出口,所以還是等於被小小打了臉。

哪怕魏續今天上奏摺的時機再不合適,但是皇帝連奏摺都沒看,就打算將一個正在做本職工作,專門負責稽察糾偏的給事中拿下,這是肯定不行的。

所以今天這次突襲,既打了忠勇伯的臉,也打了皇帝的臉,算是文官集團的又一次小小勝利——皇權和紳權無時無刻不在鬥爭,歷代文官想辦法鉗制皇帝早已成了本能。

....................................

崇禎退朝後,回到乾清宮,氣呼呼地翻開了那份奏章。

不出所料,奏章上的內容,又是文官彈劾政敵的一慣文風——十二條大罪條條驚悚,件件誇張,筆者言辭如刀,深諳無中生有強詞奪理之道。

總之,在文官筆下,每一個和正人君子作對的小人,都是罪惡滔天的國家之敵,天地不容,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的那種。

看完後,皇帝不出意料的將奏章留中了,並且下旨申飭了沒事找事的混蛋給事中魏續。

通常來說,皇帝處理彈章有三條路。

首先,如果皇帝想保護被彈劾的人,那麼就會對彈章留中不發。

這招就相當於後世的刪帖,是消弭影響,轉移熱點的基本手段。一旦皇帝開始刪帖,外朝那些上章彈劾的官員就等於做了無用功。哪怕有穿紅袍的十五級大水逼發帖,版主同樣都可以刪掉,然後這個話題自然也就不存在了,人也就保下了。

ωωω ☢Tтká n ☢c○

其次,如果皇帝不想保護被彈劾的人,那麼很簡單,只需要將奏章“交部議”就可以了。

交部議是個明顯的暗示,就等於允許會員公開討論此事。這種情況下,聰明點的官員都會立即上折“告老還鄉”,保留一個東山再起的機會。

最後一個處理彈章方式就是小朝會。

如果皇帝拿捏不定,就會在只有重臣參加的小朝會上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最終對彈章做出處理決定。

那麼關於今天這份彈章,皇帝是肯定會留中不發的。笑話,忠勇伯現在是崇禎搞定北虜的希望所在,怎麼可能允許朝臣彈劾?

於是奏章留中了。

然而從第二天開始,大批彈劾忠勇伯的帖子就像潮水一樣涌進了通政司。然後隨着時間推移,更多看過《異賊明要》這本冊子的吃瓜文官也變成了自幹紳,開始不停上折彈劾忠勇伯。

當帖子的數量達到一個量級之後,皇帝的刪帖也沒用了。

這屬於第四種隱藏情況:爆吧。

爆吧是嚴重事件,相當於針對這件事掀起了政潮,皇帝必須對此事有一個正面迴應。

當然,皇帝在這幾天裡也通過其他渠道看到了冊子,搞清楚了彈章背後的來龍去脈。

雖說對冊子上那些胡言亂語持批判和懷疑的態度,但是沒辦法搞定羣臣的的崇禎最終也只能下旨,言道明日早朝後,於皇極殿召開專項會議討論此事。括弧:允許忠勇伯自辯。

與此同時,忠勇伯也從盟友溫體仁的渠道那裡得到了皇帝的私下保證:明日儘管上殿去懟,你背後不是一個人。

第604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五)第130節 暫一營第381節 特殊使者第133節 兵臨村口第167節 木料和水泥第488節 獅子洋上第449節 大貝勒第187節 接觸第691節 北歸(一十六)第387節 諸事紛亂第312節 打野第226節 善後雜談第374節 公文第217節 第N類接觸第421節 選拔第60節 姜十三第120節 大員的歸屬第243節 小軍閥第177節 船廠第642節 小年第699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八)第287節 龍巖戰記(九)第639節 火光第127節 不服王化第626節 討逆(四)第392節 碧血丹心第262節 工分券和貨幣政策第426節 求醫第286節 龍巖戰記(八)第450節 直線第227節 有光號第164節 淨街第389節 報應來了第355節 開港(二十一)第505節 臺北(四)第282節 龍巖戰記(四)第487節 白馬王子和新旗艦第232節 羣賢畢至(五)第54節 海軍建設第504節 臺北(三)第327節 會議(二)第118節 公開信第681節 北歸(六)第337節 開港(三)第385節 另一處戰場第404節 法師與騎士第161節 你也來了第709節 收線(一)第382節 走投無路第586節 初見第628節 討逆(六)第562節 接收(五)第645節 銷假第547節 明國軍民的準備(一)第708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七)第226節 善後雜談第348節 開港(十四)第290節 龍巖戰記(十二)第258節 前路第324節 營養過剩第70節 接觸第300節 龍巖戰記(二十二)第595節 甲板衆生第281節 龍巖戰記(三)第162節 忍無可忍第213節 殺王(十)第255節 原始打撈第161節 你也來了第331節 劉香的應對第277節 升官第303節 建制(一)第589節 攤牌一刻第303節 建制(一)第669節 共襄大業(六)第270節 表兄弟第96節 四大將軍第94節 別了,甘第丟斯第392節 碧血丹心第263節 入住第178節 備戰工作第357節 開港(二十三)第235節 羣賢畢至(八)第223節 接活第396節 通用大招第596節 登艦第563節 接收(六)第4節 暫住第253節 鋼廠和礦石第322節 鍾四毛第88節 談判(二)第156節 卡位第109節 戰略相持第306節 建制(四)第311節 瘟疫第18節 胡管家第211節 殺王(八)第469節 晨光第464節 暗中佈局第242節 華容道第184節 外交成果
第604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五)第130節 暫一營第381節 特殊使者第133節 兵臨村口第167節 木料和水泥第488節 獅子洋上第449節 大貝勒第187節 接觸第691節 北歸(一十六)第387節 諸事紛亂第312節 打野第226節 善後雜談第374節 公文第217節 第N類接觸第421節 選拔第60節 姜十三第120節 大員的歸屬第243節 小軍閥第177節 船廠第642節 小年第699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八)第287節 龍巖戰記(九)第639節 火光第127節 不服王化第626節 討逆(四)第392節 碧血丹心第262節 工分券和貨幣政策第426節 求醫第286節 龍巖戰記(八)第450節 直線第227節 有光號第164節 淨街第389節 報應來了第355節 開港(二十一)第505節 臺北(四)第282節 龍巖戰記(四)第487節 白馬王子和新旗艦第232節 羣賢畢至(五)第54節 海軍建設第504節 臺北(三)第327節 會議(二)第118節 公開信第681節 北歸(六)第337節 開港(三)第385節 另一處戰場第404節 法師與騎士第161節 你也來了第709節 收線(一)第382節 走投無路第586節 初見第628節 討逆(六)第562節 接收(五)第645節 銷假第547節 明國軍民的準備(一)第708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七)第226節 善後雜談第348節 開港(十四)第290節 龍巖戰記(十二)第258節 前路第324節 營養過剩第70節 接觸第300節 龍巖戰記(二十二)第595節 甲板衆生第281節 龍巖戰記(三)第162節 忍無可忍第213節 殺王(十)第255節 原始打撈第161節 你也來了第331節 劉香的應對第277節 升官第303節 建制(一)第589節 攤牌一刻第303節 建制(一)第669節 共襄大業(六)第270節 表兄弟第96節 四大將軍第94節 別了,甘第丟斯第392節 碧血丹心第263節 入住第178節 備戰工作第357節 開港(二十三)第235節 羣賢畢至(八)第223節 接活第396節 通用大招第596節 登艦第563節 接收(六)第4節 暫住第253節 鋼廠和礦石第322節 鍾四毛第88節 談判(二)第156節 卡位第109節 戰略相持第306節 建制(四)第311節 瘟疫第18節 胡管家第211節 殺王(八)第469節 晨光第464節 暗中佈局第242節 華容道第184節 外交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