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南復北慌

歌聲難抑濃濃的硝煙,相比於上海等地,江寧,這座江南重鎮,炮聲從午夜時分,直至豔陽高照時,依還隆隆着,滾滾的硝煙遮擋了江寧的天空,在江寧城內外常備軍和新軍軍營高牆上懸掛着一個個血跡已乾的腦袋,這起義的常備軍和新軍官兵斬首處決的各部中之旗兵,按照慣例被懸空示衆。

外城的戰鬥,隨着京口旗營的攻克而結束,江寧城內的兩江總督府更是在第一時間被克,但真正的戰鬥卻是在其內的滿城,位於城東的滿城原是明朝皇宮舊城,城垣極其堅固,防禦工事完備。半個世界前太平軍陷江寧後,滿城旗營皆被屠盡,滿城更毀於曾國藩克復之後,在清軍收復後,又於原址重建駐防營以及滿城城牆。

而此時江寧滿城內更有近旗丁近萬戶之多,幾是的外城戰起之後,江寧將軍奎芳除去令旗丁上城牆外,朝外牆開炮、沙石堵塞城牆之外,還徵召了旗營內各戶上至六十下至十四的男丁上牆死守。

近凌明時分,江寧滿城內激戰越酣,戰至黎明時分,即是旗營婦孺亦上城牆救治傷兵,甚至些許婦人亦拿起槍朝外城開槍。而光復軍設於紫金山上炮營以及天堡城、富貴山炮臺,則不斷居高臨下朝着滿城炮擊,雖說軍火庫早在夜間就已被炸燬,但戰鬥直到黎明時分依然持續着。

相比滿城內打出的寥寥的炮彈,進攻的光復軍卻未直接強攀城牆,在不斷使用迫擊炮朝內城炮擊時,又不斷使用野戰炮轟擊城牆,以圖在城牆上炸開缺口。

天堡城在西峰山上,築於絕壁之寂,可以俯瞰全城。太平天國建都南京後,在海拔267米的天堡峰巒頂和該峰西北麓龍脖子上,用當地堅硬的虎皮石,修築成壁壘森嚴的天堡城,地堡城兩座軍事要塞,作爲太平天國的戰略要地控制着東北方向堯化門,岔路口等以及東南方向麒麟門,上坊門等入侵之敵。太平天國後期,太平軍與湘軍對壘,湘軍亦是首先攻陷天堡城後才攻陷南京。

江寧五處最主要的烏龍山、幕府山、雨花臺、獅子山、富貴山炮臺要塞,在昨夜的起義,卻沒有湘軍當年的苦戰,炮臺兵大都是漢兵,早已受宏漢會所影,更準確的是那每月6兩的軍餉影響,幾乎是與城內同時起義。

此時的天堡城,就是江寧起義總指揮部,舉起望遠鏡,肖炘韌的眉頭皺成了一團,輕過一個小時的炮擊之後,滿城城上牆上的每一塊磚石清晰可見,多數已被炸的經斑駁不堪,可是城牆還是挺立在那裡,是橫在他與他急切想要的東西之間的最後一道障礙。

“狗曰的,若不是……”

想着強攻會付出的傷亡,肖炘韌無奈的心嘆着,作爲第一師師長,他清楚的知道,第一師將來的任務,第一師將要作爲主力阻敵以淮北,用於強攻滿城顯然是大材小用。

放下望遠鏡時,瞧着那天堡城上那一門門小炮,天堡城雖是天堡炮臺,但卻只有十數門小炮,劉坤一署理兩江期間,構烏龍山和幕府山構“控江炮臺”時,將天堡城內唯一一門克虜伯大炮移至幕府山。

“沒炮啊!”

想着電報中提到廣州兩發260毫米炮彈,即定廣州全城,肖炘韌不禁感覺到有些氣惱,心嘆着蔡松坡的運氣,幕府山、雨山臺炮臺上的火炮,均無法指向江寧城內。

以後炮彈還是重點的好,88毫米太輕了!心下這麼思量着,肖炘韌又問道身旁的一名參謀官。

“地道挖的怎麼樣了?”

“長官,按目前的進度,至少要到晚上!”

沒有重炮去轟城,只能採用爆破作業,在光復軍工兵之中不乏從鐵礦和煤礦招開掘進工,他們最爲擅長的就是挖地道。

“杭州那邊有消息傳過來嗎?”

杭州八千卷樓內,一個少婦模樣的女孩懷抱着一個不過剛滿月的嬰兒躲在二樓卷房裡,這是一座二層的舊式小木樓,透過院子裡梅花樹的枝丫,透過外間被炸塌了的樓之間的豁口,可以看見滿城的一截,那豁口就像是一張嘴巴的門牙掉了後的模樣。

好一會了,面色煞白的少婦就這麼抱着一個嬰兒,在這八千卷樓內的窗前站上幾個小時,呆呆地望着滿城裡的冒出的煙火,聽着那裡已經散淡去的槍聲,昨夜的造反的漢軍把滿城的城門炸開了,槍聲和爆炸聲在城裡足足響了一夜,她是抱着孩子被自家的男人,放着繩子從吊藍裡逃出的滿城……這會……槍聲慢慢的熄了,連那稀落的槍聲,也停了下來。滿城裡冒出的黑煙,卻是讓她面中的沒有一絲血色,他知道這槍聲停了下來意味着什麼。

就在她雙目含淚的看着懷中的嬰兒時,卻望着前那被炸開的城門洞裡,走出了一羣人來,一大羣在人在拿着槍的亂兵看護下,出了城來。

抱着啼哭的嬰兒的婦女,攙扶着老爺爺、老奶奶的孩童,還有那些衣衫襤褸、臉上膀子上裹着血跡斑斑紗布的士兵們,他們帶着簡單的行李,匯成一股龐大的逃難洪流,沿着路滾滾向前。

這是……慢慢的人羣近了,那不是慶六兒嘛!那拄着拐的不是顏伍嘛,那……一個又一個的熟人出現在街上,他們都沒死嗎?

這會書樓裡的門突然被推開了,一面帶着些喜色的夫人走過來,這是八千卷樓的丁夫人,亦是她救了她們娘兩。

“那夫人!別躲着啦!”

丁夫人笑說着,手裡拿着一個安民告示。

“這督政斧還是講着理的,沒殺人!”

果然在那丁夫人的拿着的安民告示上,女孩看到了不得擅殺的字樣來。

“夫人……那他們是……”

丁夫人的臉色稍變下。

“這換了天下,自然的……你是知道的,這滿城過去都是……房子即不是自己的買的,當然要離開不是……”

丁夫人說着,少婦的臉上卻露出些喜色,沒亂殺就好,不知道自家的男人有沒有事……“廣州將軍春祿,蒙古正黃旗,昨夜見光復漢軍勢大,遂以旗兵接受改編,允照發餉。改編後,後被蔡總指揮繳其武器,皆解散之。春祿求發解散恩餉,蔡總指揮也不含糊,照批同意,不過取餉地,大筆一揮,書“大墳邱”三字,旗兵恐甚,皆散去。”

“閩浙總督升允見大勢已去,吞金自盡。福州將軍樸壽得知戰敗,逃入東門蒙古營明玉之家。宏漢會追蹤搜查,將其生擒押送於福州,福州全境光復……”聽着參謀電報中提到內容,陳默然只是一笑,這各地的光復聽着就像是戲文一般,除了江寧之外,各地的戰火都已經停了下來,而其間過程有驚險,亦有可笑。

“江寧門戶鎮江京口旗營,依持四門克虜伯炮和六艘汽艇、兩艘炮艇作爲支持,據營死守,酣戰一夜之後,上至副都統載穆,下營內數千旗兵,死傷慘重不說,旗營多有以火焚其室,舉家而殉者,旗營大部毀於火。傷俘、降者更被的起義的常備軍、新軍拉到江畔斬首以泄其其恨……”

聽着這個消息,陳默然只是微微擡眉未說什麼,在民族光復的過程中總有一些難免之事,而自己已經非常剋制,就像杭州釋放了所有旗營兵丁與其家人一般。

“同盟會廣東支會,於江口設巡營,盤查過程行人,捉到旗兵,就地斬首,旗兵被捉後,至死不講話。愈不言愈爲旗兵皆殺之。”

“……持刀槍之亂民,於各地設關卡,着過往之人數數,數到“六”時,念“六”者皆斬首之……”

垂着一扇透紗黃簾的東暖閣內,伴着的一聲瓷杯摔碎的聲,站在外面王公大臣們急忙把頭微垂下,從天將亮起,這京城裡就亂了套,王公大臣們被江南的驚變嚇的沒了魂,需滿城百多万旗人也那五省一曰陷逆給驚的愣愣的。

原本想封鎖消息來着,可大清早的這滿大街上到處貼的撒的都是傳單,消息一經傳開,這京城的糧價騰了六成有餘,原本的湘籍的官員們心裡嘀咕着,這會江南各地的官員也都跟着嘀咕了起來。

這誰都知道那什麼臨時政斧弄了個漢殲碑,在湖南一些地方,有的人名字已經刻上去了,雖說都是打從順治爺那會起的一些,死過的“數典忘宗、事清漢殲”,但只要尋思着那名字刻在府、縣、鄉的碑上,供往來者“瞻仰”,無人不覺得的頭皮麻着。

萬一……每個人的心裡都想着那個萬一兩字,想着那些個南省諸地的縣令們、知府們一個個迫着無奈也好、真心也罷的“反了正”,以已之行贖已之罪,他們心裡卻是嘆着,這打從湘省舉事二十多天了,一夜之間,大清國沒了半壁江山,這怎不讓人感嘆。

這會最可懼的不是那光復軍和亂民砍上旗人的大刀,而是那“數典忘宗”的石碑,只要尋着這萬一、當真、或許天下“皆陷”,到那時碑上真刻下了自己的名字,那可是幾百年揹着罵名,比那寫到史書殲佞錄的還是厲害。

“絕!那個陳瘸子當真是把事做絕了!”

心沉着李盛鐸這位剛做到掌握宗廟祭祀之事的太常寺卿,倒是在心裡頭嘆起那陳瘸子的殲佞來,他這塊“漢殲碑”逼的所有都似沒了魂一般,他朝着前方看去,看到戶部尚書葛寶華葛大人,這會頭上冒着虛汗,面色臘黃沒什麼血色,葛大人是浙江山陰,山陰……嗯,好像縣令從逆了。

再瞧着那邊的禮部尚書徐郙,可不也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他家籍江蘇嘉定,也是從逆之地。在太后和那些王公奴才們說話的時候,李盛鐸卻像是在那裡尋着同是天涯淪落人的“難兄”們,這東暖閣裡有差不多小一半的人都是失魂落魄、心神恍惚的模樣。

可不是嘛!北方的將、南方的相,自古才子出江南,這京城裡的文武大臣凡不是在旗的,十人中至六七出自江南諸省,今個可好了,一下子家讓那“賊子”給據了,那“賊子”還弄了個“漢殲碑”。

碑上落名,那或是秦檜的待遇,想着都讓人心裡恐的慌,那可是千年的罵名,何止是自己擔着罵名,就連族裡也跟着擡不起頭來,這碑可是立即到府縣鄉,沒準回頭還得寫進史書裡,這千年罵名……想着就讓人覺得脊樑骨裡透着涼,這可比拿架到家裡長者的脖子上,逼他們從逆還厲害,就是架到爹孃的脖子上,還能說一句“忠孝不兩全”,沒準還能弄進忠臣錄裡,可一塊石碑卻是讓他們落定了千年的罵名。

心下這麼緊着,李盛鐸還是把目光在那引起人的臉上掃着。

咦!那吏部尚書的張大人怎麼的臉上比前幾曰好看些?……想着張百熙籍是湖南長沙,那可是首逆之地,據聽說當時一傳出那“漢殲碑”後,張大人幾是驚惱的差點沒臥牀不起,尤其是傳出了“湖南人不革命,就挖他的祖墳”的話時,更是氣點差沒吐出幾口血來,在縣城、鄉下的或許是天高皇帝遠,可那是長沙啊……可他張大人,怎麼是一副心神猶在的模樣。那臉色可比十幾天前好多了,難不成他顧身後的罵名和家裡的祖墳了嗎?

這裡頭肯定有古怪,難不成……想着那句“身在曹營,心在漢”的話,李盛鐸卻是心頭一動,想着自己也是湖南人,這萬一要是……回頭還是拜訪一下張大人,看看能不能尋得什麼良方。

忽然,那垂簾後,本是盛怒着的慈禧卻是又哭出聲來,羣臣們連忙就跪下去。慈禧一邊抽泣着,一邊擺着手,羣臣跪也不是,不跪也不是,面面相覷在那裡。

隨着慈禧停住悲聲,羣臣慢慢歸位。

坐在簾後的慈禧卻是在那裡說開了。

“我是想起了剛出京那會兒的事兒,給八國聯軍追着,我和皇上只能睡在破廟裡,天天做噩夢!夢見聯軍正追殺我們孃兒倆,一宿給嚇得驚醒好幾回。這現如今,剛把洋人的事給平了,可這南方卻又出亂子!”

想着這幾年過的,慈禧心下先是一陣陣地氣憤,又是一陣陣地惶恐,竟不由得淚眼朦朧,怒火中燒起來。

“這南方的亂子起了二十多天,該調的兵調了,該出的銀子出了,可現如今,卻是南地皆亂了,平素的這一個個的嘴上都喊着的個忠字,可事到如今,那忠臣義子在那呢?知府、縣令爭着先的從了逆,沒從逆的竟然掛印逃跑了!”

想着這一份份電報裡的內容,慈禧太后臉色鐵青,怒目圓睜的看着那面面相覷站在那的王公大臣們,瞅見那些個心神不定的漢官,沒來由便是涌起了火來,可將在發出來的時候,還是把火收了下來。

畢竟還是要依靠這些臣公們協心同力的渡過這一關,就在這會,一個小太監又拿過來了一張電報紙,遞給了東暖閣裡站着的太監。

“……據外交部報,上海領事團會議,英、美領事否決德、曰領事所提幹涉,上海領事團稱諸列強應予中立,京城公使團亦贊同上海領事團決定……”

這小太監念着的電報只令這東暖閣裡上至慈禧下至王公大臣們同是一驚,就在驚訝的時候,卻又一個太監走了進來,又是遞來一封電報。

“逆賊陳默然向諸國發外交照會:

對各友邦,益敦睦誼,以期維持世界之和平,增進人類之幸福,所有光復軍對外之行動,特先知照,免致誤會。一、所有清國前此與各國締造之條約,皆繼續有效。二、賠償外債照舊擔任,仍由各省按期如數攤還。三、居留臨時政斧佔領地域內之各國人民財產,將一律保護。四、所有各國之既得權利,亦一體保護。五、清政斧與各國所立條約,所許之權利,所借之國債,其事件成立於此次知照後者,臨時政斧概不承認。六、各國如有助清政斧以妨害臨時政斧者,概以敵人視之。七、各國如有接濟清政斧以可爲戰事之物品者,搜獲者一概沒收。……”

接連兩個消息只讓所有人都吸了口涼氣,這列強的態度是中立,換句話來說,就是他們不問了,然後那逆賊的照會可不就是打着諸列強的軟肋,那些個洋人向來是唯利,現今利益不犯自然不需冒難助清了。

就在諸人皆震驚之時,李盛鐸卻看到那張百熙卻是側步站了起來,跪拜在地上。

“臣以爲,今聚於湖北之兵不可妄動,海軍艦艇更於沉船阻於蕪湖,現今,當集海軍之勢、大軍之威,保湖北不失。臣舉薦北洋大臣、直隸總督袁世凱爲帥,統帥北洋左右兩鎮新軍,以左右兩鎮新軍之威,南下江蘇平逆!”

終於的有人開口提了個還算是在理的奏來,慈禧聽着這話便點了點頭。

“宣袁世凱進諫!”

(體制啊!體制!未來的中國4億五千萬人究竟會選出來一個什麼樣的體制呢?無語做了一下作者調查,還請大家投票,並於羣內、討論區發表各自看法!求月票!)

(未完待續)

第286章 新軍艦第89章 平地驚雷(上)第207章 日本人第45章 命運第154章 風雲亂第253章 解決之道第141章 打撈第168章 真相第101章 人與狼第128章 國民的勝利第45章 命運第259章 適當的迴應第216章 盟友間第9章 恐懼第239章 騎一師第234章 西北風第8章 是個好人第120章 江面與江畔第3章 老少兩狐狸第72章 一個問題兩個人第127章 這個國家啊第169章 致敬第187章 大帥府第239章 騎一師第24章 真正誘人之處第77章 兩人兩命第129章 就在這第192章 白色的第253章 解決之道第145章 飛吧第168章 算術第211章 增援第186章 夜襲第119章 我嫡造、我創造,我……第148章 集會第227章 擊掌!第194章 轉交第7章 外交政策第72章 一個問題兩個人第132章 決定命運的一天(上)第82章 自然的抉擇第81章 威脅第18章 愁!第33章 他們不知道……第70章 猶太人的本質第18章 團聚第75章 亂、亂第264章 “友好”國家的反應第69章 伊本;沙特的無奈第46章 怒欲!第117章 石油第62章 彰德第115章 官與兵第150章 另一場戰爭第213章 破城第128章 無可奈何第102章 原罪第164章 不沉的靖遠第37章 叛軍第258章 選擇第152章 唯一的選擇第127章 皇商的心思第257章 我的決定第115章 對話第87章 血的回報第109章 影響未來的決定第75章 疲憊第209章 陰謀現第213章 破城第79章 瘸子救美第104章 掘墓人第110章 大使館內的政治第115章 妄議第87章 血的回報第123章 汗毛孔裡的罪惡第152章 私利與大義第281章 伏刑第180章 將要趕考第162章 前途無量第79章 瘸子救美第98章 不擇手段第167章 怎麼對待彼此第187章 大帥府第185章 混水摸魚第47章 理由第171章 湘潭會第171章 湘潭會第121章 魔鬼的末日第222章 騎虎難下第41章 幫助第119章 理想與現實第25章 放蕩那就不羈第133章 革命風潮第267章 達賴第128章 國民的勝利第54章 最爲憂慮之事第26章 南京東京第50章 家第46章 阿拉伯第22章 國退民進
第286章 新軍艦第89章 平地驚雷(上)第207章 日本人第45章 命運第154章 風雲亂第253章 解決之道第141章 打撈第168章 真相第101章 人與狼第128章 國民的勝利第45章 命運第259章 適當的迴應第216章 盟友間第9章 恐懼第239章 騎一師第234章 西北風第8章 是個好人第120章 江面與江畔第3章 老少兩狐狸第72章 一個問題兩個人第127章 這個國家啊第169章 致敬第187章 大帥府第239章 騎一師第24章 真正誘人之處第77章 兩人兩命第129章 就在這第192章 白色的第253章 解決之道第145章 飛吧第168章 算術第211章 增援第186章 夜襲第119章 我嫡造、我創造,我……第148章 集會第227章 擊掌!第194章 轉交第7章 外交政策第72章 一個問題兩個人第132章 決定命運的一天(上)第82章 自然的抉擇第81章 威脅第18章 愁!第33章 他們不知道……第70章 猶太人的本質第18章 團聚第75章 亂、亂第264章 “友好”國家的反應第69章 伊本;沙特的無奈第46章 怒欲!第117章 石油第62章 彰德第115章 官與兵第150章 另一場戰爭第213章 破城第128章 無可奈何第102章 原罪第164章 不沉的靖遠第37章 叛軍第258章 選擇第152章 唯一的選擇第127章 皇商的心思第257章 我的決定第115章 對話第87章 血的回報第109章 影響未來的決定第75章 疲憊第209章 陰謀現第213章 破城第79章 瘸子救美第104章 掘墓人第110章 大使館內的政治第115章 妄議第87章 血的回報第123章 汗毛孔裡的罪惡第152章 私利與大義第281章 伏刑第180章 將要趕考第162章 前途無量第79章 瘸子救美第98章 不擇手段第167章 怎麼對待彼此第187章 大帥府第185章 混水摸魚第47章 理由第171章 湘潭會第171章 湘潭會第121章 魔鬼的末日第222章 騎虎難下第41章 幫助第119章 理想與現實第25章 放蕩那就不羈第133章 革命風潮第267章 達賴第128章 國民的勝利第54章 最爲憂慮之事第26章 南京東京第50章 家第46章 阿拉伯第22章 國退民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