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選擇

書房裡靜靜的,陳默然和張之洞兩人彼此對視着,而袁世凱同樣的一言不發。

放下夫人的電報,張之洞讚歎佩服着夫人的勇氣時,臉上卻帶着笑意。

“執政,夫人此舉定可助兩艦歸國”

陳默然沒有說話,他知道姬麗的舉動意味着什麼,她是把自己押到了賭桌之上,她的籌碼與自己一樣,都是在賭英國人絕不想打一場全面戰爭。

“執政,職下以爲,”

一直未說話的袁世凱盯着那電報,心思卻早已動了半晌。

“夫人此舉,執政必要告知於全國,夫人壯舉必將大振民心,而且……”

話時到最後,袁世凱壓低了聲音,聲音不大隻有三人能夠聽清楚,而聽着他的話的,陳默然張之洞兩人的眼睛同時一亮,他們明白袁世凱的這個建議能起到什麼作用。

“執政,夫人義舉,實令男子汗顏,此等勇氣……”

袁世凱繼續着他的長篇大論,他明白自己在說什麼,那天被執政抓狠狠的一頓訓斥之後,他前思後想數日後,明白自己若是想活命,怕只有一條可走,那就是壓下自己的野心,若是不能取信於執政,那最後掉腦袋的肯定是自己。

就在袁世凱將在收聲時,門外響起敲門聲,進來的是於鴻玉。

“執政,請願民衆希望能夠當面向您遞交請願書”

於鴻玉的聲音一落,三人就對視一眼。

“我去我去見他們”

將電報握於手中,陳默然腳步便朝着執政府外走去,一聲聲的吶喊越來越清晰,一陣陣的吼聲敲打在他的心頭,而此時他的心卻全被萬里之外大海上的妻女所牽掛着。

“……相公曾言“軍人以繳械爲恥,若中國之軍人,人人知此之恥,國事或不至糜爛至此等田地”,值此危機關頭,妻雖是女子之輩,身於海軍之艦,自將效海軍將士,與艦共存,望相公……”

一字字一句句,道着姬麗的決定,她和自己一樣是在賭唯一的不同之處是,自己是坐在南京的執政府裡拿着幾十萬將士,裹肋千百萬人的民意去賭,可她呢?她卻在坐在一艘軍艦上,用自己的生命,只實踐着她曾經的諾言,一個自己把她送離到英國後她曾許下的諾言。

“民族的旗,血色的旗。包裹着戰士的屍體,屍體尚末僵硬。鮮血將旗幟染紅,血染的血旗舉向天空,立下莊嚴的宣誓,怕死的懦夫儘管走,我們誓死保護民族之旗。與仇敵的血戰,拋下血旗的是誰,是被金錢和官位誘惑的,骯髒和卑鄙的他們。血染的血旗舉向天空……”

在陳默然走到轅門後時,門外的呼聲被歌聲所取代,不再是《重回漢唐》而是那首隨着光復軍唱遍大江南北的軍歌。

“……立下莊嚴的宣誓,怕死的懦夫儘管走我們誓死保護民族之旗……”

驚濤般的歌聲在空氣中激盪着,而陳默然的心情卻是複雜的,不是爲這些被愛國熱情鼓動起來的人們,而是爲自己的家人,人是自私的,儘管他無數次高唱着奉公,可實際上呢……

轅門打開了,站於轅門兩側的衛兵行着軍禮,目視着執政走出大門。

“是執政”

“執政出來”

原本靜坐請願的人們紛紛站起身來,滿眼期待的看着執政,此時的執政已經換上一身軍裝,這身打扮只讓那些青年心中爲之一鼓,從這着裝的變化中,他們可以感受到執政的決心。

走出大門,心情複雜的陳默然看着圍在大門外的青年們,閃光燈的鎂光閃爍着,站在大門看着這些人,這並不是中國第一次遊行,上一次遊行應該是發生抵抗洋貨期間。

民族精神一點點的喚醒和灌輸的,看着那一張張年青的臉龐,他們大都是南京三所大學裡的預科學生,他們在讀預科時,除去最基本的數理化和歷史知識學習外,深入骨子裡的怕就是“軍國民教育”的導入。

正是軍國化的教育在短短數月內,在這些年青人心中構建出了這個時代絕大多數中國人所沒有的“國家”、“民族”觀,先有民族,纔有民族國家。

民衆的力量,在這個時代的中國甚至於世界並沒被人們所重視,至少沒有人知道民衆有什麼力量可言,在當權者眼中這是一個“後膛槍時代無革命”的時代,可是如果這些民衆可以左右武裝力量呢?

那麼他們還有什麼理由,無視民衆的力量,自己所致力推動的“精神外交”恰正是利用這些民衆的力量,用民衆的力量去彌補國力的不足,用民衆的聲音去表達這個國家的聲音,以求達到最終的目的,上一次路權的收回,民衆爲自己表現出的力量而歡呼,同樣也爲執政府的“愛國”而歡呼,這是雙贏的

民衆無意間證明了自己的力量,而執政府達到了自己的目的,證明了自己的愛國

“……你們問,執政府是否會妥協,我想這個問題可以由向上海開赴的數十萬大軍可以回答,執政府絕不會不戰而降,同樣不會戰而投降”

站在青年學生面前的陳默然用自己的聲音回答着這些學生的問題。

“如果我們放棄了尺寸土地與主權,便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我們既是一個弱國,如果臨到最後關頭,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國家生存,那時節再不容我們中途妥協,須知中途妥協的條件,便是整個投降、整個滅亡的條件。全國國民最要認清所謂最後關頭的意義。最後關頭一到,我們只有犧牲到底,抗戰到底。惟有犧牲的決心,才能博得最後的勝利;若是彷徨不定,妄想苟安,便會陷民族於萬劫不復之地。”

掌聲在執政府前響了起來,這正是他們所需要的那個答案。在陳默然的聲音方落,執政府前便響起了“抗戰到底”的吶喊聲,對於這些青年來說,他們所需要的非常簡單,就是執政府的一個態度而已。

“……總之,政府對於關稅事件,已確定始終一貫的方針和立場,且必以全力固守這個立場,我們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所以政府必特別謹慎,以臨此大事;全國國民亦必須嚴肅沉着,準備自衛。在此安危絕續之交,唯賴舉國一致,服從紀律,嚴守秩序。希望各位回到各地,將此意轉達於社會,俾鹹能明瞭局勢,效忠國家……”

“這個國家正在變成將在沸騰的火山”

在英國領事館內的會議室之中的西麥斯領事,看着在領事館前大聲抗議吶喊着,便開口對美、德、法等國領事說道,此時的事態的發展已經遠遠超過了諸國意料,最初在北平公使團看來,如果各國軍艦齊聚上海,那麼迫於武力壓力,南京的執政府一定會妥協,一定會讓步。

可現在呢?他們不僅沒有作出什麼讓步,甚至還主動中斷了在北平的談判,面對艦隊威脅他們針鋒相對的派出了自己弱小的海軍,同時向上海增派了近二十萬軍隊。在北平中國人的攻城炮甚至已經瞄準了東交民巷,只待戰端一開,便立即會進攻東交民巷,駐華北的各國軍營、租界目前都無法購買任何生活物資,華北各地出現肅奸會,任何人如賣食物或物資予外國人,就會遭到肅奸會的毆打

“我認爲,如果我們不調整對華態度,我們可能會失去一切”

端着高腳杯品着福克多領事帶來的紅酒的約瑟夫在那裡說着,他已經如實的將南京正在發生的一切彙報給國內,他在給羅斯福總統的信裡也如實的寫道自己的感受。:“我簡直難以相信,中國人民在這樣危急的時刻是那樣齊心協力。就我在中國將近十年的觀察,我從未見過中國人像今天這樣團結,爲共同的事業奮鬥,此次,絕不同於四年前的暴民騷亂,而是一個國家欲爲國家的權力、榮譽而生存的抗爭。”

“先生們,這個國家絕不同於清國,如果我們堅持自己的強硬,那麼最後所需要面對的恐怕就將是一場戰爭”

“約瑟夫”

走到窗前,克里斯蒂安臉上露出一些嘲弄的神色。

“中國人決能不抵抗諸國的武力,如果他們真的準備進行一場抗戰,那麼……簡直就是發瘋了”

庚子年間的克里斯蒂安曾呆在北平,亦曾目睹過中國人最後的狂熱,可在那之後呢?這個國家失去了一切,三年前的北京議和條約更令這個國家嚐盡了屈辱。

“相信我,克里斯蒂安領事,相比於和平,或許他們更希望戰爭,對於這個新政權來說,他們迫切需要用一場浴血奮戰重新贏得國際社會的尊重另外……”

約瑟夫站起身,看着屋內的領事們,朗聲說道。

“別忘記一點,他們已經初步建立起了一支現代化的軍隊,而且多達一百三十萬人,如果我們要擊敗這支軍隊,需要調動多少人?是二十萬還是三十萬?問題在於我們能夠調動那麼多的軍隊嗎?好吧,等到我們從歐洲和美國調來這麼多的軍隊時,這場戰爭已經發展到什麼地步了?”

話到最後約瑟夫無奈的聳聳肩膀,看着窗外抗義的民衆,輕輕舉起酒杯,似是在敬他們一杯酒。

“現在他們從中國的百姓直到他們的執政以及執政夫人,都已經做出了選擇。同樣的,我們也需要做出一個選擇,當然,是北平需要做出一個選擇”

第189章 調停人第37章 帝國第60章 計劃第243章 袁府第126章 捆綁第79章 轉變第258章 選擇第4章 德屬東非第289章 君王的責任第225章 欣賞與現實第198章 中與德第15章 達累斯薩拉姆港第98章 四肢發達第249章 斥怒第281章 伏刑第197章 新與舊第58章 叢林時代的法則第49章 革命者第91章 有什麼好怕的第169章 學與工第158章 議長記者餐間會 皙子葫蘆不開瓢第72章 一個問題兩個人第247章 下套子第48章 變化第231章 夜探第211章 忠臣義子第129章 就在這第177章 兩支艦隊第23章 企圖第106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90章 祈禱第1章 多事之春第190章 水師第46章 阿拉伯第273章 十年期第158章 議長記者餐間會 皙子葫蘆不開瓢第61章 擠兌第247章 下套子第215章 決定第64章 塞北的雪第192章 南北兩地第143章 國境線上的對話第55章 作派第140章 戰爭的目的第134章 憂慮第232章 流放第81章 軍人的本份第92章 祈禱第253章 解決之道第153章 不離與不棄第100章 教導隊第157章 交叉第66章 兩個輸家第162章 戰果第222章 “禮物”第97章 校長與主任第169章 戰雲現第208章 善哉、善哉第46章 歷史會證明第9章 在泗水第168章 真相第216章 逃宮第64章 塞北的雪第52章 象的雄心第148章 選擇第163章 冷與熱第66章 兩個輸家第14章 遼河兩岸第31章 怒火第163章 冷與熱第182章 我們贏得了這場戰爭第154章 風雲亂第120章 江面與江畔第16章 潰敗第36章 野心第90章 祈禱第283章 謠言的作用第31章 星夜第171章 利益第133章 決定命運的一天(下)第43章 間諜遊戲第33章 交談第159章 壯士斷臂第73章 今天與未來第17章 虎口奪食第63章 探詢第135章 真理製造者第88章 蛇窟的陰謀第178章 革職之將第182章 從廣東至上海第109章 影響未來的決定第167章 怎麼對待彼此第143章 國境線上的對話第101章 人與狼第137章 悲憤之事第74章 士兵與帝王第29章 挖個坑等你跳第274章 路政第124章 情報分析第168章 算術
第189章 調停人第37章 帝國第60章 計劃第243章 袁府第126章 捆綁第79章 轉變第258章 選擇第4章 德屬東非第289章 君王的責任第225章 欣賞與現實第198章 中與德第15章 達累斯薩拉姆港第98章 四肢發達第249章 斥怒第281章 伏刑第197章 新與舊第58章 叢林時代的法則第49章 革命者第91章 有什麼好怕的第169章 學與工第158章 議長記者餐間會 皙子葫蘆不開瓢第72章 一個問題兩個人第247章 下套子第48章 變化第231章 夜探第211章 忠臣義子第129章 就在這第177章 兩支艦隊第23章 企圖第106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90章 祈禱第1章 多事之春第190章 水師第46章 阿拉伯第273章 十年期第158章 議長記者餐間會 皙子葫蘆不開瓢第61章 擠兌第247章 下套子第215章 決定第64章 塞北的雪第192章 南北兩地第143章 國境線上的對話第55章 作派第140章 戰爭的目的第134章 憂慮第232章 流放第81章 軍人的本份第92章 祈禱第253章 解決之道第153章 不離與不棄第100章 教導隊第157章 交叉第66章 兩個輸家第162章 戰果第222章 “禮物”第97章 校長與主任第169章 戰雲現第208章 善哉、善哉第46章 歷史會證明第9章 在泗水第168章 真相第216章 逃宮第64章 塞北的雪第52章 象的雄心第148章 選擇第163章 冷與熱第66章 兩個輸家第14章 遼河兩岸第31章 怒火第163章 冷與熱第182章 我們贏得了這場戰爭第154章 風雲亂第120章 江面與江畔第16章 潰敗第36章 野心第90章 祈禱第283章 謠言的作用第31章 星夜第171章 利益第133章 決定命運的一天(下)第43章 間諜遊戲第33章 交談第159章 壯士斷臂第73章 今天與未來第17章 虎口奪食第63章 探詢第135章 真理製造者第88章 蛇窟的陰謀第178章 革職之將第182章 從廣東至上海第109章 影響未來的決定第167章 怎麼對待彼此第143章 國境線上的對話第101章 人與狼第137章 悲憤之事第74章 士兵與帝王第29章 挖個坑等你跳第274章 路政第124章 情報分析第168章 算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