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形象與國家

當冰冷的夕陽,完全沉沒在冰冷的地平線下;當西天之上,只遺留下一片瑰美濃豔的晚霞時,有着“財神”之稱的產業銀行總裁黃會允帶着十幾名隨員,踏上了停於黃埔江碼頭的一艘駛往美國的郵輪。

汽笛聲響起時,噴吐着煙煙的郵輪緩緩劃開江面,朝着吳淞口的方向駛去,黃會允並沒有和其它人一樣,在郵輪的舷邊和送行的人們告別,而是呆在船艙裡,靜靜的思索着往此行銷售債券的方案。

“國家急需至少5億元經費用於修築鐵路、公路、港口,這類基建設施只能依靠外債……”

“這是一項十萬火急的甚至決定未來國家命運的大事”

“目前的形勢的對我國募集外債極爲不利”

金錢這種東西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用處,雖說在執政府裡,執政說的是五億元,但黃會允相信,也在十七天後,當自己在舊金山上岸時,這個五億或許會增加到七億,甚至更多。

執政很早以前就曾透露過他的意思,如果沒必要的話,他不會用自己的錢去修鐵路,好鋼用在刀刃上。滿清的甲午、庚子兩次賠款,已將關稅、鹽稅悉數抵壓予外人,沒有具體的擔保很難借到外債。

工業企業作爲擔保又難爲各國金融界所接受,執政錢會用來購買公債,而鐵路、港口這些有實物作爲抵押的債券卻普遍爲各國所接受,可以直接借用外國貸款。建設公債面向國內,具押公債面向國外,這是執政府制定的一個借債策略,從國外多借一千萬,國內就能多出一千萬用於投資企業。

“難啊”

在美國生活二十年,曾在美國紐約城市銀行從職員作起,一直幫到到投資部副主管的黃會允自然知道自己要面對的困難。這個困難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自身,而另一方面則是金融市場。

長期以來,世界上的金融資本集中在英法兩國。日俄戰爭之後,日本派出了日本銀行副總裁高橋是清,他所擔負的工作就是在英法兩國募集外債,也就是把要流向俄國的資金渠道切斷,並使之改道流向日本。也就是說,他不僅僅是爲日本籌措軍費,更主要的是要造成俄國的戰爭經費出現短缺、枯竭,以便大大改變日俄戰爭的態勢。

正是高橋是清出色的工作爲日本募集了將戰爭進行下去的資金,而自己呢?第一次扎到這國際債券市場中國,是要從日本還有俄國的嘴裡搶奪有限的金融資本,要用什麼去說服他們呢?

因曾在紐約城市銀行從事投資工作的經歷,使得黃會允對國際外債交易並不陌生,想要打開局面必須要從銀行家同行中突破,不在銀行家同行那裡獲得突破,與銀行談好承銷條件,募集公債的工作根本不可能打開局面。

“美國還缺乏發行外國公債的經驗。而且爲了美國本國的開發,正處於資金不足的境遇之中。”

思索着高橋是清在出國籌集公債,只在美國進行短暫逗留的原因,黃會允的嘴角總算是咧出一絲笑容,高橋是清雖然曾在美國呆過,不過卻是被賣爲奴隸,他根本就不瞭解美國,更不瞭解美國的資本。

歐洲金融界或許是傳統的資本輸出地,但即便是整個歐洲的財富加在一起,也無法同美國相比,在紐約城市銀行的工作經歷,使得黃會允遠比高橋更瞭解美國金融界,他們難道就不渴望打開承擔外國公債發行的渠道嗎?

總算是讓自己放鬆一些的黃會允趴在書桌上,開始盤算着自己抵達舊金山之後,應該首先邀請那些銀行家,排在第一位的並不是他的老東家紐約城市銀行,而是另外一家銀行,一家靠着債券建立了掌握美國經濟的金融帝國的家族,或許他們可以給予自己的一定的幫助,如果……足夠的利益

“允達出發了”

趴在書桌上看着文件的陳默然頭也不擡的問了一句。

“如果時間沒錯的話,現在剛出長江口”

管明棠如果的報告着,作爲的財政部長過去的近兩個月中,他一直在北平和各國就關稅新約進行談判,正像最初執政所預料的那樣,堡壘是從內部攻克的,攻克一座塔樓之後,剩下的也堅持不了多長時間,現在財政部又與英、德、荷三國簽署了關稅新約,只等與所有國家簽定關稅新約後,即可實現關稅自主。

“哲勤,覺得的允達這次去美國結果如何?”

放下手中的鋼筆,陳默然看着面前坐着的管明棠,他和允達一樣,都有着常年在美國生活的經歷,允達瞭解美國的金融市場,而管明棠卻瞭解美國的方方面面。

“不容樂觀?”

“哦?爲什麼?”

“我們不是日本,所以不能用高橋是清的收益,等而視之,執政給允達佈置的任務是5億華元的債券,相比於美國對債券的吸納力來說,可以用九牛一毛來形容,可是執政,我們畢竟不是日本”

管明棠反覆提到日本,卻讓陳默然好奇了起來,這是怎麼回事?

“輕蔑”

在執政剛一顯露出他的疑惑時,管明棠的脣間吐出了兩個字。

被勾起好奇心的陳默然坐靠在圈椅上,雙手扶着扶手,看着面前的管明棠,他說的這兩個字的確是事實。

“說來聽聽”

“執政,因爲美國首先與我國達成關稅新約,所以國人大抵是知道美國總統羅斯福的,而羅斯福也是瞭解中國的,作爲美國對華政策的決策人,他不得不關注中國的情況,吸收有關中國的知識。他獲取關於中國的信息的渠道,除去美國的各種出版物之外,主要是美國來華人員和研究中國的學者。那些到過中國的美國人,有些是他的朋友,他們向他介紹了不少中國的事情;他也經常與對中國素有研究的學者,一起討論中國問題。”

微點下頭,陳默然等着他繼續說下去,這是身爲一國元首的他制定外交政策的必然,他必須要了解這個國家,正像現在自己千方百計的去了解那些國家一樣。

甚至於對於自己來說,自己需要比對方更瞭解他們的國家,中國若想要實現崛起,就必須要具備同時在空中玩轉六個球的能力,至少現在看,外交這個球打的還不錯。

“羅斯福對於的我國的輕蔑是骨子裡的,在過去的幾年間,身爲美國總統的他不斷的告誡美國人,中國用她的不幸……給我們一個活生生的教訓,如果一個國家同時既富庶又不能保衛自己,要尋求作爲一個國家而生存乃是再愚蠢不過的”

管明棠的聲音不大,也未來表露出任何情緒,他似乎是在談論着一件與他無關的事情一般,而陳默然這會反倒是滿的無奈。

“我在美國的時候,亦知道羅斯福乃是一個通過頑強的自我奮鬥而獲得成功的人,所以在他的價值標準中,戰鬥精神和自強自立是最可寶貴的,他認爲中國人恰恰缺少這些品格,所以不免產生輕蔑之感,與他對中國的看法相對照,他十分讚賞日本人的民族性格。當羅斯福用中國作爲反面教材提醒美國人的時候,他卻又以日本爲正面教材,告訴美國人,美國應該如何”

“一反一正,他蔑視着我們,誇獎着日本,這直接影響到美國人的判斷,而這會影響到美國人對我國債券的熱情是嗎?”

陳默然不假思索地反問道,聽着管明棠的話,他可真的開始擔心起黃會允的美國之行了。

“不僅如此,當我們在路權和關稅問題上開始普遍抵制洋貨時,羅斯福的看法就更爲尖刻,尤其是在路權期間,他曾在報上發表言論,指責我們在傲慢無禮和不誠不信方面僅次於俄國人”

這時一個年輕的侍衛官走了進來,給陳默然和管明堂一人端上一小杯乳白色糊汁。北平陷克之後,他每天晚上時照例要喝一杯這樣的糊汁,這是一位投身而來前清官員,請宮中一個老御醫開的方子,用鹿茸、人蔘、虎鞭、蜂蜜等補藥熬成的。就靠着一天早晚兩小杯糊汁,才使得他在應對這繁雜國事時,又始終保持旺盛的精力。

喝完杯微甜的蜂蜜糊汁,管明棠方纔繼續說道,

“當然,執政,現在羅斯福的對華態度,正在發生變化,我個人更傾向於這是出於亞洲力量平衡的需要而發生的變化,這種變化很難影響到羅斯福本人以及絕大多數美國人,對待我國業已產生的印象,嗯……印象很重要,就像日本,他們每一次勝利都可獲得歐美各國民衆的歡呼,他們債券自然受到民間的歡迎,甚至高橋是清本人也因爲簽字過多,右手一度疲勞過度,造成活動不便印象,對一個國家的印象直接影響到他的債券發行”

“印象”

陳默然認真地聽着。管明棠的這番話引起了他很大的興趣,心下喃着這兩個字,陳默然的眉頭鎖堆在一起了,羅斯福和美國人對中國的印象不佳,正是滿清腐朽、軟弱與無能造成的。

“中國人似懦怯和低效率”、“中國式的腐敗”,正是這種印象,使得羅斯福對中國充滿了輕蔑之心,當議員們反對海軍撥款的時候,他批評那些人,說他們實際是要把美國降?到中國那樣的水平。

“中國的主要問題,是缺乏民族的凝聚力,不能一致對外而表現出強烈的戰鬥精神。”甚至有一些專家稱,中國人口出生率太高,將對白種人構成威脅;羅斯福同樣認爲這是無稽之談,因爲出生率和人口多寡並不能決定“國民性格”,中國軍隊尚無可能向歐洲人發起進攻性的戰爭,在中國,“行伍生涯是被人瞧不起的”,而且中國不具備所謂“中心方向感”,國家僅只是一個各省的臨時集合體,因而不可能像日本一樣經過一次革命而具備好戰和侵略的取向,從而躋身於文明國家的行列。

“執政,在關稅問題上,您之所以強硬,甚至擺出一副不惜一戰的姿態,爲的是什麼?無非也是國家的形象,您是想用這種方式,告訴歐美列強,這個國家已經發生了變化,當時諸省表現出的全國一致,也是震驚世界的正是這種震驚,才促成了他們的對華態度的變化,但這一切還是遠遠不夠的”

思索着管明棠的話時,陳默然習慣地摸着鬍鬚。他的鬍鬚最初蓄的是普通的八字式,他便又改蓄普魯式鬍鬚,即兩端尾部向上翹,如水牛之角。須式改變引起連鎖反應,官場上下紛紛蓄起牛角式鬍鬚來,官場的愛好又影響社會的風尚,官場又影響着士紳,大士紳影響到小士紳,現在幾乎半個中國的中年男人都在留着這種鬍鬚,與漢服、新服以及漢禮的推廣都是同樣,往往只需陳默然起個示範作用就行了。

沉吟半晌後,陳默然擡眼看着面前管明棠。

“哲勤,那你告訴我,中國需要怎麼樣改變自己的國家形象?”

雖說此時陳默然的心中已經有了一個答案,但他還是需要聽取一個管明棠的看法。

“執政,您曾隨着您的父親在歐洲,非洲以及美國各地生活過,我想請問執政,在您看來,英、法、德、俄、美這些所謂的列強國家,是如何改變自己的國家形象以及國際地位的,他們是通過什麼樣的方式?”

沉默管明棠的反問換來的是陳默然的沉默,還用問嗎?只有一種方式。

“執政,美國是世界第一經濟強國,可在很多問題上,美國的聲音從不曾被各國聆聽,就像辛丑議和時,美國的主張就不會各國所聽取一般,歸根結底是什麼讓美國擁有一流的經濟、一流的工業,卻沒有一流的影響力?”

管明棠一連串的問題,換來的是陳默然的一陣苦笑,自己沒想過進行一場對外戰爭,改變中國的地位嗎?想過

可現在的問題是……

第161章 分歧第154章 阻斷第39章 收美鈔不第214章第196章 清流縣第172章 羣商第174章 鐵石心腸第220章 被同化的人第193章 炮擊第227章 張楊第187章 自沉吧第117章 國之妖孽第132章 決定命運的一天(上)第218章 職業化第58章 叢林時代的法則第182章 我們贏得了這場戰爭第116章 炮第167章 怎麼對待彼此第164章 初見第36章 上大菜第84章 尊重敵人的方式第235章 最基本的情感第151章 說故事的人第195章 爭執112章 各有所需求定閱第83章 餘地第85章 袁氏屬朝留餘悸 武漢城郊硝雲現第150章 抉擇第76章 無根之萍第66章 取得!取得!第198章 好戲第7章 外交政策第82章 賞你個耳瓜子第164章 大罷工(上)第269章 在關東第226章 約定!第166章 亂起第239章 騎一師第178章 接敵第248章 內憂第219章 保障第194章 就這麼點骨氣第73章 出門喜鵲叫第34章 老閘巡長第146章 聖裁第150章 開局第184章 夜戰第128章 兵馬未動,宣傳先行第82章 自然的抉擇第118章 幸運的人第139章 抉擇(上)第193章 焦土第80章 人才第9章 在泗水第250章 對不起了第83章 餘地第66章 取得!取得!第86章 奸第154章 阻斷第55章 要下決心第93章 暴行第68章 建築隊第9章 書房偶遇第130章 實況轉播第95章 三羽烏第54章 見諒第205章 前夜第157章 最好的歸宿第19章 經理與買辦第159章 政治之物利至上 卓如卻被精衛忽第213章 攻城第288章 憤怒與歸勸第80章 差距第128章 國民的勝利第148章 孤家寡人第47章 無以復加第226章 約定!第12章 cross the Rubicon第156章 人與奴才第13章 準備第29章 夢想第205章 前夜第152章 私利與大義第158章 出航第143章 回收第122章 沙皇第186章 夜襲第120章 江面與江畔第194章 轉交第129章 最大盛事第228章 啓航!第267章 達賴第85章 許會沒事的第155章 截然不同的理想主義者第211章 增援第141章 家與兄弟第57章 日本的機遇第97章 斥第26章 迷茫第214章 在辛亥
第161章 分歧第154章 阻斷第39章 收美鈔不第214章第196章 清流縣第172章 羣商第174章 鐵石心腸第220章 被同化的人第193章 炮擊第227章 張楊第187章 自沉吧第117章 國之妖孽第132章 決定命運的一天(上)第218章 職業化第58章 叢林時代的法則第182章 我們贏得了這場戰爭第116章 炮第167章 怎麼對待彼此第164章 初見第36章 上大菜第84章 尊重敵人的方式第235章 最基本的情感第151章 說故事的人第195章 爭執112章 各有所需求定閱第83章 餘地第85章 袁氏屬朝留餘悸 武漢城郊硝雲現第150章 抉擇第76章 無根之萍第66章 取得!取得!第198章 好戲第7章 外交政策第82章 賞你個耳瓜子第164章 大罷工(上)第269章 在關東第226章 約定!第166章 亂起第239章 騎一師第178章 接敵第248章 內憂第219章 保障第194章 就這麼點骨氣第73章 出門喜鵲叫第34章 老閘巡長第146章 聖裁第150章 開局第184章 夜戰第128章 兵馬未動,宣傳先行第82章 自然的抉擇第118章 幸運的人第139章 抉擇(上)第193章 焦土第80章 人才第9章 在泗水第250章 對不起了第83章 餘地第66章 取得!取得!第86章 奸第154章 阻斷第55章 要下決心第93章 暴行第68章 建築隊第9章 書房偶遇第130章 實況轉播第95章 三羽烏第54章 見諒第205章 前夜第157章 最好的歸宿第19章 經理與買辦第159章 政治之物利至上 卓如卻被精衛忽第213章 攻城第288章 憤怒與歸勸第80章 差距第128章 國民的勝利第148章 孤家寡人第47章 無以復加第226章 約定!第12章 cross the Rubicon第156章 人與奴才第13章 準備第29章 夢想第205章 前夜第152章 私利與大義第158章 出航第143章 回收第122章 沙皇第186章 夜襲第120章 江面與江畔第194章 轉交第129章 最大盛事第228章 啓航!第267章 達賴第85章 許會沒事的第155章 截然不同的理想主義者第211章 增援第141章 家與兄弟第57章 日本的機遇第97章 斥第26章 迷茫第214章 在辛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