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大亂,上京城中一片蕭條,長安大亂,流血飄杵,大陸之上三大國之中,唯有越京城仍然是一片盛世繁華之景象,隨着天氣暖和起來,越京城裡的人再一次塞滿了大小的街道,如今的越京城老城之中,可謂是寸土寸金,老城的居民,光是每月坐收租金,便可以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城池每一天都在向外擴張着,一片片的農田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的高大的建築.
鋼筋水泥架構的建房技術,在工部持之以恆的攻關之下,終於結出了豐碩的成果,新崛起的外城之中,高大的建築愈來愈多.
房屋越建越高,自然是因爲越京城的土地越來越貴,好不容易拿到土地的人,爲了儘可能多的賺錢,便只能在有限的土地之上將房屋往高裡建設.
而這,也讓工部賺得盆滿鉢滿,因爲擁有這種建築技術的,只有工部下設的建築司,如今建築司下的八支工程隊伍,有六支在越京城建房,另外兩支,則在外承建各種橋樑建築.而像水泥,鋼筋這種東西,因爲是管制物資,一般的民間建築隊伍也根本不可能大批量的拿到手.
當然,相對於戶部來說,工部賺得只是一點辛苦錢.耿精明不愧他精明之名,先以國家的名義徵用大批的土地,然後再將這些地切割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公開拍賣,土地的價格,幾乎每一天都在創新高,無數的財富向着大明的國庫集中.
當然,以大明朝廷的屌性,錢賺得再多,也是不可能放在國庫裡讓他發黴的,左手賺進來,右手便大把的投入出去,特別是以雍郡中心的西地,更是朝廷投入的重中之重,以前的西地太過於貧窮,基礎建設基本等於零,無論是修路架橋,還是修建水利設施,這些都是在短時間內這看到投入而看不到產出的長線投資.
但大明朝廷不會因爲這樣就停止向西地投資,大明本土的經驗,已經充分證明了,只有這些基礎設施上來了,民生纔會有更進一步的發展.大明需要一個穩定的西地,一個爲將來的大明提供源源不斷兵源的西地.
西地兵源的個人素質,一直是秦風垂涎三尺的,他們沉浸在骨子裡的那種好勇鬥狠,從秦風還是一個小小的校尉的時候,就給他留下了深刻的映象.
不過西地初歸,人心仍然不穩,想要他們真心誠意地爲大明而奮鬥,對大明有發自內心的歸屬感,那麼,首先便得讓西地富裕起來,哪怕只是讓他們做到衣食無憂,不再餓肚子,對於大明來說,也將是一個巨大的成就.
西地之中,適合種植糧食的地方並不太多,而且大多集中在雍郡周邊的幾個郡治,針對西地的這個實際情況,大明將培植出來的棉花開始在西地大規模地種植,今年,他們就將迎來第一個收穫季.
而產自西地荒漠之中的明黃岩,如今更是大明最頂尖的建築材料,以前在秦國治下的時候,這種具有鮮明特色的明黃岩,一直都是皇家的獨家用品,沒有人敢僭越使用,但大明皇帝秦風,根本就不在乎這些,在他看來,西地此如豐富的明黃岩就這樣荒廢在礦野之中,簡直就是巨大的浪費.
放開的結果,就是明黃岩的開挖,制料,運輸,售賣形成了一條巨大的產業鏈,聰明的商人們不再滿足於簡單地將明黃岩切割售賣,現在他們還將其剖開成片,製作成地板,將邊角廢料加工成一個個特色鮮明的小物件,每一樣一經推出,立時便供不應求.
光是一個明黃岩,就解決了數十萬人的工作問題,如果再算這些人背後的家人,那就更是一個恐怖的數字了.
現在的西地,已經形成了新桐的鋼鐵產業,沙州的明黃岩產業,以及棉花產業三大支柱經濟,而在短期內,西地的糧食,仍然靠明國本土的輸入,在大明朝廷的預計之中,一到兩年之後,當在西地修建的水利設施初具規模之後,或者將滿足三分之二的糧食供應,從而減少從大明本土的輸入.
當大明拿下楚國全境之後,糧食就更不是問題了,江南膏腴之地,土地大都是肥得流油的地方,只要經營得好了,大楚將成爲大明騰飛的又一動力源泉.
大明的軍隊在頻繁的調動,但越京城卻感受不到絲毫的戰爭氣氛,東部六郡,江南四郡等地連續不斷地改旗易幟的消息更是讓所有的明人都消息,拿下大明,根本就不需要廢太多的力氣,這是手到擒來的事情.
現在大家更關注的是,怎麼能掙到更多的錢.大明本土的商業格局,經過十餘年的發展,基本已經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格局,更多想要通過經商改變自己命運的人,將目光投向了西地,更投向了即將成爲大明疆域的楚國.
這不,剛剛過年,無數的小商人們開始成羣結隊的向着楚域進發了.
無法與大商人競爭的小商人們,開始串連在一起,各自出一部分銀錢,組成一個個的商會,試圖從大商人們手裡分一杯羹,而朝廷也相當鼓勵這種商會的出現,對於朝廷來說,這些由無數個商人結合在一起的商會,比起那些大型的家族性的商會更容易控制.一旦出事,可以輕而易舉的從中找出破綻,分而化之.而那種家族型的大商會就不行了,他們有着更爲嚴密的組織和控制力.
從阮富之事之中嗅出了一些味道的秦風,指使王月瑤的商業署,有意無意地開始打壓家族性的大商人,將更多的機會給予這些新近出現的新商業模式.
三月,將是大明春試的日子.爲了緩解如今大明官員的嚴重不足,京師大學堂一年舉行兩次選拔考試,分爲春試和秋試,雖然現在各郡都已經開始辦起了自己的大學堂,但京師大學堂仍然是讀書人的第一選擇.
因爲只要考入了京師大學堂,基本上就等於提前拿到了一頂烏紗帽,從京師大學堂出去的學員,起點比從其它地方學堂出去的要高出不少.每年在京師大學堂畢業的,各項考覈之中能拿到前十的,一般都是留京任職,如果外放,最起碼也是一個知縣,主政一方.
學成文武藝,賣於帝王家,京師大學堂,自然就成了讀書人們趨之若騖的地方.大量的各地讀書人涌入越京城參加春試秋試,也使得京師大學堂的招生門檻越來越高.
而除了京師大學堂,在越京城,還有另一所大學堂,那就是大明醫學院.這個時代,人均壽命仍然是極其低的,而最大的問題,就是缺少大夫.
舒暢的宏願就是大明的每一個村,都要有一個從醫學院出去的學生坐鎮.每一個縣,都要有一個水平不低於太醫的大夫主持全縣的醫療事業.
平價醫療,讓人人都能看得起大夫治得起病,從而提高大明人的平均壽命,增加大明的人口,而太醫署的這一項政策,與大明的國策也是交相輝映,現在大明的很多地方,仍然是地廣人稀,像桃園郡這種地方,經過了一段時間的人口猛增之後,現在又已經呈現下滑趨勢了.再想像以前那些四處招攬人過來,已經不現實了,而且朝廷現在也不再允許他們從西地挖人.
醫者,不論在什麼地方都是受人尊敬的,而且,也收入頗豐,以前的時候,要想成爲一個醫者,不知要跟着師傅幹多少年才能學到一些真本事,而現在,大明醫學院裡,集中了來自明秦兩地的醫學名家們,將他們畢生的經驗編著成書,無償地教授給這些學生,三年初級班成,便可以當上一個村醫,五年中級班成,便可以在縣城國立醫館裡獲得一個職位,再往後的高級班,那就是大明培養的能與過去的太醫比美的高級人才了,當然直到現在爲止,連中級班都還纔剛剛開張.高級班還是沒影兒的事情.
但這並不防礙舒暢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去做這件事情.第一家醫學院分院已經在雍郡由舒暢的得意門生王凌波成立了起來,主要是培養初級班成員.舒暢計劃在未來的五年之內,爭取每一個郡都能開設一家醫學院,當然,這也需要海量的銀錢支持.
大量的準備報考這兩所學校的學員涌入越京城,也進一步地推高了越京城的房價.
越京居,大不易,已經成了所有人的感嘆.
但對於秦風來說,這卻是大明欣欣向榮的表象之一.東部六郡的卞無雙終於得到了徹底的解決,在楊致與曾琳的合力之下,東部六郡的整合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江南四郡在絲綢貿易重開,大明糧食再度輸入之後,正在迅速地恢復着元氣,更重要的是,攻擊楚國的兩在軍事集團的兵力佈署也基本到位了,接下來,就是大規模地開始進攻楚國了.
偷得浮生半日閒的秦風,決定去越京城好好地感受一下自己治下的這份盛世繁華.
因爲這是他的得意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