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

bookmark

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

面對關羽的這副做法,縱算是馬良亦有所不解。

身爲劉備留下輔佐規勸關羽的荊州刺史,馬良對關羽諫道:“今宜率三軍之銳,仗將軍之勇,急攻樊城。

比魏救至,必可拔也,勞事於築圍,恐士民之力弊也。”

馬良並非是不知兵的人,相反的自他一開始跟隨劉備之時,擔任的職務便是參謀軍機之類的。

在馬良看來,曹休一定已經將求援的消息送出。

在這種情況下敵軍的援軍不久後就會到,這時他們採取的最好辦法便是速戰速決。

馬良的諫言說出了在場大多數將領的心聲。

關羽看着馬良及諸將有着疑問,他撫須解釋道:“季常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樊城城防堅固,糧谷又足,且凡備禦之具,皆無一有缺,今吾攻之,不可猝拔。

若北兵至而無備,表裡受難,何以御之!”

馬良所言關羽又怎麼會不知道呢?

但是正因爲知道,所以他纔要這麼做。

論對樊城的瞭解,關羽還在樊城守將曹休之上。

因爲之前曹仁的教訓,所以曹休肯定不會率軍出城浪戰。

在關羽看來,這樣的情況下縱算他的兵力多上一倍,要想倉促之間拿下有所準備的樊城,那也是不容易的。

而相比於諸將所判斷的魏軍援軍不久後就會到來,關羽卻覺得魏軍的援軍,隨時可能會出現。

逆魏還是有很多人才的,雖說他的出兵是突然之舉,但難保不會有人看穿一切,提前做出佈置。

所以這時候他的目光不能只侷限在樊城之上。

見關羽這麼說,雖然諸將心中還是有着疑問,但是關羽的威望深重,所以最後諸將還是按照關羽的命令去做。

在關羽的命令之下,數萬漢軍開始拔營。

他們放棄剛剛建好的營帳,來到樊城的護城河外開始重新落營。

只是雖然說目前漢軍的主要任務是儘快包圍樊城,但是關羽並沒有對城中的魏軍掉以輕心。

他命副將紀彰率領着一部漢軍,觀察着樊城內的魏軍。

一旦城內的魏軍在漢軍紮營之時有所異動,那麼紀彰的這部漢軍就可以起到阻擊城內魏軍的作用,從而保障大軍的安全。

而數萬漢軍的這番異動,亦很快被魏軍探子報送給曹休。

曹休在得知這個情況後,他親自來到城頭上察看。

曹休字文烈,他是曹操的族子、曹洪的親侄。

當年曹操起兵的時候,年少的曹休變易姓名,從千里之外的吳地途經荊州北歸中原投奔曹操。

曹操當時對左右的人說:“此吾家千里駒也。”

在曹休投奔曹操後,曹操讓他與曹丕共同食住,待若親子。

建安末年,因爲曹操感到身體日漸不佳,加上往年跟隨他征戰四方的將領大多已經年老。

所以曹操有意識地開始提拔鍛鍊,一些他看重的宗親二代。

而在那些宗親二代中,曹真、夏侯尚、曹休三人最得曹操看重。

爲了培養出下一代的宗室接班人,在前幾年曹操一直不遺餘力的培養曹休等人,曹休跟在曹操身邊四處征戰,歷任要職。

而在曹操的培養下,本就有才能的曹休幾人更是進步迅速。

在今年曹丕繼位後,因爲今世的歷史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在南方諸侯中,是劉備兵據荊益兩州,所以曹丕將曹魏的大部分軍事力量都佈置在荊州、關中一帶。

單單在荊州一帶,曹丕一開始留任的宗親大將便有曹仁、曹休、夏侯尚三位。

在今年曹丕稱帝后,曹丕追錄曹休前後功勳,拜曹休爲鎮南將軍,封東陽亭侯,領兵駐守樊城。

曹休赴任前,曹丕御駕親送,還下了鑾輿與曹休執手送別,希望曹休能爲大魏看好樊城這個南邊門戶。

從目前的的局勢來看,曹休對曹丕的這副囑託是完成的不錯的。

在今年時,因爲樊城的城防在去年的大戰中損毀嚴重,所以有不少大臣曾向曹丕建議過放棄樊城,將兵力收縮到義陽、新野幾縣進行防禦。

但是當曹休知道這件事後,他便力勸曹丕言道:“荊楚輕脫,易動難安。關羽新勝,爲國內惡者藏竄觀望。

今若棄樊城自保,既傷士氣,又令國奸之輩暗生歹心。況樊城水陸之衝,禦寇要害,不可棄也。”

因爲曹休的力諫,所以曹丕當時才未下詔放棄樊城。

而從西城一戰的結果來看,曹休的判斷無疑是準確的。

若是當時魏軍放棄樊城的話,曹仁大敗之後,恐怕南陽郡宛城以南已經是關羽所有。

而曹休到任之後,他不僅繼續加強樊城的城防,甚至就連距離樊城不遠的小城偃城的城防,曹休亦提早進行修繕。

偃城便是當年徐晃領軍支援曹仁時,率軍駐紮的一個城池。

偃城雖說是城池,但他從規模上來看,更像是一座有着城牆的軍營。

偃城距離樊城不遠,偃城中若有魏軍,就能與樊城中的魏軍遙相呼應,互爲犄角。

最爲重要的是,偃城在樊城側翼,與樊城宛如兩顆釘子一般緊緊釘在關羽北進的道路上。

若不率先拔除這兩顆釘子,漢軍的兵鋒最多隻能沿着漢水活動,是無法進入南陽郡中太深的。

因爲樊城與偃城的重要性,所以哪怕之前得知西城之戰的結果,哪怕糜暘放出他要趁勢進攻宛城的消息,哪怕有多少大將勸諫曹休退兵回宛城防守,曹休依然不爲所動,始終堅守在樊城之中。

當曹休來到城牆上時,天色已經慢慢變暗。

但就算是如此,城外的漢軍依然在埋頭苦幹着。

看着衆多漢軍在賣力地修建營壘的身影,曹休的眉頭深深皺起。

今年已經四十多的曹休,他在軍營中起碼待了二十多年的時間。

從軍經驗豐富的他,見天色已經轉暗,城外的漢軍還未曾有停下來的舉動,曹休得出了一個判斷。

關羽是要日夜不停的修建營壘。

而他爲何要如此急切呢?

夜晚對於大部分士卒來說視線不佳,加上夜晚是人容易犯困的時間,所以曹休對關羽想連夜不停的修建營壘一事,感到有些費解。

怎麼整的他們纔是如臨大敵的一方?

而且眼前的這一幕,讓曹休只覺得有熟悉之感。

當初他的叔父曹仁就是被關羽的這個方法,給死死的困在城中不得動彈,然後眼睜睜看着三萬魏軍被大水衝散。

只是雖然隱隱猜出關羽的目的,但是當初曹仁與徐晃的教訓令曹休不想輕舉妄動。

如非必要,儘量不要與關羽野戰。

反正目前樊城糧食、守城士卒皆不缺,想來關羽的故技重施對樊城造成不了什麼威脅。

在這種心態下,曹休選擇了坐視城外的漢軍的舉動。

當天色完全暗下來後,曹休讓城牆上的守城校尉提高警惕,然後他就下城回到城中的將軍府中。

要圍就圍吧,反正他只要守好樊城就好。

相比於曹休的打定主意,在連續數日的高強度工作之下,漢軍中的各級將校可謂是叫苦連天。

樊城雖然不算很大,但要想在短時間內修好圍困樊城的壁壘,那本來就是一件工作量頗大的事。

再加上關羽不停地派人催逼築圍,就好像魏軍的大股敵軍已經來到眼前,這給諸將造成的心理壓力非常大。

只是儘管如此,因爲關羽在諸將心中的威望,諸將還是按照關羽的要求,賣力得指揮麾下的士卒修築壁壘。

而爲了在規定的時間內完全任務,也爲了讓麾下的漢軍保持戰鬥力,所以在幾日之後關羽讓馬良從襄陽城調來了衆多民夫,加入了樊城的圍城行動之中。

在有着衆多民夫的加入下,數萬漢軍齊齊鬆了一口氣。

爲了完成以壁壘圍城的任務,在過往的時日中,除了一部分負責警戒的漢軍之外,剩下的漢軍不管正兵輔兵都加入了築圍的行動中。

而且他們往往一干就是一天,這消耗的體力可比打仗多多了。

在這期間,不是沒有將領私下勸過關羽“稍緩之”。

那些將領認爲縱算是敵軍的援軍要來,也不會這麼快到達的。

畢竟曹休傳遞消息出去也要時間。

但是顯然沒有勸動。

只不過累雖然累,但是關羽卻是當世的建築大師,所以在他的安排下,漢軍修建壁壘的進度並不慢。

當漢軍將最主要的樊城北面的壁壘修建好後,一件出乎他們意料的事卻發生了。

隨着各方斥候快速的奔入大營之中,大營中的各級將領得知了魏軍援軍到來的消息。

可是爲什麼會這麼快?

按照時間推斷,現在魏軍援軍應該剛剛從宛城中出發纔是!

荊州大營中的漢軍將領並沒有詫異多久,他們就聽到了一陣大地震動的聲音。

在這陣大地震動聲音的影響下,漢軍的各級將領紛紛來到營外的壁壘中察看。

等衆多漢軍將領來到壁壘中後,在他們的視線中,很快就出現了一陣踏着大地而來的洪流。

雖然漢軍將領眼前是一片蒼茫的大地,但是落在他們眼中的,真的就是一陣帶着漫天塵土而來的洪流。

唯有如此形容,才能體現他們眼前那片塵土的速度之快。

而隨着那片漫天煙塵的的不斷靠近,站在壁壘中的各級將領及漢軍,方纔看清了隱在那漫天煙塵中的魏軍。

眼前到來的是上萬魏軍騎軍!

上萬魏軍鐵騎逐漸從漫天煙塵中現身,然後朝着樊城逐漸逼近。

不同於武當城外的兩千魏軍騎軍,現在出現在樊城外的魏軍騎軍,看過去足有上萬。

而且魏軍騎軍皆是一人雙馬,上萬魏軍騎軍就至少帶來了兩萬匹馬。

怪不得剛纔在大營中的漢軍會感覺到地面有着輕微的震動,怪不到第一眼出現在漢軍眼前的會是漫天煙塵。

當看到那兩萬匹在急速奔跑的戰馬之後,隱在壁壘中的漢軍的眼神中有着震驚之色。

漢軍大多都是土生土長的荊楚漢子,在他們的印象中,馬匹都是矮小消瘦的。

但是現在出現在他們眼中的那兩萬匹戰馬,每匹都十分高大。

而且高大的馬匹上那黝黑的毛髮,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耀着攝人心神的光彩。

當兩萬匹身形健碩、神采飛揚的北方戰馬邁着似乎可以踏碎一切的馬蹄,朝着樊城奔馳而來時,那壯觀的一幕足以讓任何一個血氣男兒感到心情澎湃。

這就是來自於騎軍軍團獨有的魅力!

而在心情澎湃之下,數萬漢軍的心中開始浮現一絲擔憂,又開始浮現一絲緊張。

人在面對着自己未見過無法掌控的事物之時,都會自然而然的產生這種感覺。

甚至有些紀律不好的步軍,在第一次面對成建制的騎軍軍團時,會直接嚇得陣型潰散。

當年兗州之戰時,之所以呂布能數次擊敗曹操,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如此。

但當數萬漢軍心中浮現擔憂與緊張的時候,他們的目光不自覺地朝着身後的那處主帳看去。

那處主帳當中坐着他們的大將軍。

看着那不斷逼近的上萬魏軍鐵騎,數萬漢軍的心中開始出現後怕。

若是一開始大將軍聽從諸將的建議開始攻城的話,一旦在他們攻城的時候,這上萬魏軍鐵騎出乎意料地對着他們發動攻擊,那麼他們就危險了。

幸虧大將軍有先見之明。

想到這點,數萬漢軍看向主帳的目光中充滿着敬佩。

而與數萬漢軍心中安定不同,當那上萬魏軍鐵騎即將衝到樊城之外時,上萬魏軍騎軍中的跑在最前方的曹泰卻突然發出了一個命令。

他馬上命令身後的魏軍鐵騎停止奔襲。

在曹泰的命令發出之後,上萬魏軍鐵騎中發出一陣陣響亮的“籲”聲。

隨着“籲”聲響起,在上萬魏軍騎士的駕駛下,剛纔還不可一世,踏着大地而來的魏軍戰馬,紛紛在離漢軍百步外停住腳步。

因爲是突然之間勒住馬匹停下,所以上萬魏軍騎士身形都有着巨大的搖晃。

而當上萬魏軍騎士勉強止住身形之後,他們身遭所引起的漫天塵埃漸漸消失不見,上萬魏軍騎士亦漸漸看清了,眼前讓他們瞠目結舌的一幕。

一層寬闊的壕溝,似乎將樊城與他們分爲兩個地界。

而在那層壕溝之後,是一重又一重的拒馬鹿角。

壕溝與數之不盡的拒馬鹿角,讓上萬帶着必勝信念的魏軍鐵騎,一下子陷入遲疑當中。

騎兵者:其疾如風,動如雷震。

但是眼前的這一幕,讓他們還怎麼疾,怎麼動?

而曹泰這時的臉色變得陰沉無比。

身爲曹仁的兒子,對於關羽的圍塹數重他可是熟悉的很。

陰沉之下,曹泰下意識地看了一眼樊城北方的那片谷地,他見已經無機可乘,便果斷下令道:

“全軍前往高地駐紮!”

明天恢復正常更新。

身體好的七七八八了。

(本章完)

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328章 蔣濟送信 百年基業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241章 陸續撤軍 董允失態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6章 此路不通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爲餌 東吳爲援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來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328章 蔣濟送信 百年基業第672章 三杯相敬 極盡暢快第638章 姜維定計 潼關告破第2章 當爲班超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2章 當爲班超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98章 各位,蹦極看過沒?(無食言,求追讀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49章 徐晃,來了(求追讀,求票)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236章 修建高樓 豪族私會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328章 蔣濟送信 百年基業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174章 葛公德政 盛世場景第403章 法邈驚慌 上書成都第171章 糜暘警陸 意欲抱殺(5000字!)第247章 天子有難 臥龍出聲第650章 圍殺魏軍 車騎未退第125章 張昭謀國 孫權入荊(5000字!求票,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第4章 父子對質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七百六十四章 豫章崩裂 江東震動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620章 死傷甚衆 公衡驚疑第262章 卻月卻月 關公擂鼓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558章 欲引天火 佈局長安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236章 修建高樓 豪族私會第七百四十二章 改變計劃 討個公道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344章 返回南鄭 法邈五問第281章 來日之患 二氣丕鵝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638章 姜維定計 潼關告破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478章 南中變革 龍望北方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劉封 誓殺吳狗第83章 雖蠻,亦有意氣(四更求追讀)第65章 何爲主將,糜暘是也(求追讀,求票票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440章 執意出兵 神威再臨第597章 驚人喜訊 世家鐵拳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爲餌 東吳爲援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640章 以假亂真 驚死賈詡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620章 死傷甚衆 公衡驚疑第497章 另有奇招 拿捏江東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545章 彙集精兵 廢荊入豫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
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328章 蔣濟送信 百年基業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241章 陸續撤軍 董允失態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6章 此路不通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爲餌 東吳爲援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來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328章 蔣濟送信 百年基業第672章 三杯相敬 極盡暢快第638章 姜維定計 潼關告破第2章 當爲班超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2章 當爲班超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98章 各位,蹦極看過沒?(無食言,求追讀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49章 徐晃,來了(求追讀,求票)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236章 修建高樓 豪族私會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328章 蔣濟送信 百年基業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174章 葛公德政 盛世場景第403章 法邈驚慌 上書成都第171章 糜暘警陸 意欲抱殺(5000字!)第247章 天子有難 臥龍出聲第650章 圍殺魏軍 車騎未退第125章 張昭謀國 孫權入荊(5000字!求票,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第4章 父子對質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七百六十四章 豫章崩裂 江東震動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620章 死傷甚衆 公衡驚疑第262章 卻月卻月 關公擂鼓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558章 欲引天火 佈局長安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236章 修建高樓 豪族私會第七百四十二章 改變計劃 討個公道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344章 返回南鄭 法邈五問第281章 來日之患 二氣丕鵝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638章 姜維定計 潼關告破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478章 南中變革 龍望北方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劉封 誓殺吳狗第83章 雖蠻,亦有意氣(四更求追讀)第65章 何爲主將,糜暘是也(求追讀,求票票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440章 執意出兵 神威再臨第597章 驚人喜訊 世家鐵拳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爲餌 東吳爲援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640章 以假亂真 驚死賈詡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620章 死傷甚衆 公衡驚疑第497章 另有奇招 拿捏江東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545章 彙集精兵 廢荊入豫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