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身死族滅 孤即梁州

bookmark

糜暘的這一招釜底抽薪,乃是攸關他們家族百年命運的事。

若說單單爲個人的安危,他們可以毫不猶豫的答應糜暘提出的第一點條件的話。

那麼對於這後果更加嚴重,攸關家族興衰的第二點,這數十位官吏卻盡皆猶疑起來。

當世人對家族的興衰存亡是很看重的,甚至看重程度大於自己的生命。

坐在馬紮上的糜暘,察覺到了這數十位官吏的遲疑。

對於這一點,他一點都不意外。

或者說若是這數十官吏十分爽快的答應他這一點,他倒反而要在心中暗自掂量一下。

現在這數十官吏的遲疑表現,纔是合情合理的。

既然是早有預料,那麼糜暘肯定是有辦法反制的。

糜暘對一直站在一旁的王洪使了個眼色。

在方纔的事件中,一直默默無聞的王洪在看到糜暘對他使得眼色後,他馬上召開一位下屬。

在王洪的命令下,很快就有一位司聞曹的屬吏朝着高臺下方跑去。

不久之後一個沉重的箱子,在幾位身穿黑衣的司聞曹屬吏的擡運下,緩緩出現在高臺上衆人的眼中。

箱子中裝的是密密麻麻的竹簡。

由於竹簡的數量太多,甚至多的箱子的蓋子都沒辦法合上。

見到一個裝滿竹簡的箱子被搬上來,這數十位官吏的眼神馬上變得疑惑了起來。

他們不知道糜暘爲何會有此舉。

糜暘並沒有讓他們疑惑太久。

在箱子被搬到他的身旁後,他伸出手隨意拿出露出箱子的一份竹簡,然後他將這份竹簡直接扔到那數十位官吏的身前。

竹簡砸在身前的聲音不小,這讓一直處在慌張狀態中的數十位官吏嚇了一大跳。

可是他們也知道糜暘此舉,是想讓他們看竹簡中的內容。

於是乎那數十位官吏爲首的前幾位,便慌忙的撿起身前的竹簡看了起來。

可是不看還好,一看他們臉上的死灰色更加深重。

這份竹簡中記載的乃是梁州一位官員的罪證。

最重要的是這份罪證,已然涉及到家族層面。

“田宅逾制,以強凌弱,以衆暴寡。”

“侵漁百姓,聚斂爲奸,聚衆爲亂。”

“阿附官員,通行貨賂,割損政令”

一份竹簡中記載的罪證足有十數條,而這十數條罪證中的每一條,都是漢律嚴令禁止,視爲大逆不道的罪行。

單單一條罪證就足以讓一位豪強身死。

而當如此多的罪證累積在一起時,從漢代司法的量刑方面來說,這已經可以動用那一種令世人最爲害怕的刑罰。

看着那竹簡上記載的那一條條罪證,那爲首的幾位官員先用仇恨的眼神,看向一旁始終默然不語的王洪。

想都不用想,這些罪證肯定是在過去半年之中,糜暘新設立的司聞曹搜查到的。

甚至在短短半年時間以內,司聞曹能搜查到如此多的罪證,足以證明他們在這半年間有多“賣力”!

可是他們的賣力,卻是在害他們身死族滅呀!

面對那幾位官員的仇視,王洪理都不想理。

他是糜暘的鷹犬,他做的事只要讓糜暘滿意就好,其他人的看法與他何關。

隨着時間的推移,拿着這份竹簡的官員的手變得越發顫抖起來。

這份竹簡是糜暘隨意挑取的,當然不會正好記載着他的罪證。

只是別的家族做過的事,他的家族當然也做過。

而糜暘之所以隨意挑取一份記載別人罪證的竹簡扔給他們看,就是在表達一個意思:

別人做得他可以查的到,他們做得自然也可以。

在這種強烈的暗示之下,只要竹簡中記載的罪證足夠詳細,那麼是不是他本人的重要嗎?

正因爲知道這一點,所以這位官員心中的驚恐才愈來愈盛。

州牧這是表達出,要對他們家族下手的意思了嗎?

斗大的汗珠,不停的從這位官員的頭頂落下,他的臉色變得愈發慘白。

不止這位官員如此,就連那幾位一同看到這份竹簡中內容的官員也是如此。

而其他尚未看到竹簡內容的官員,見那幾位同僚在看完竹簡中的內容有這種神態浮現。

他們全都紛紛好奇地膝行幾步,上前觀看起竹簡中的內容起來。

只是在看完後,就像被那幾位官員傳染的一般,他們的神態也全都與那幾位官員一般無二。

更有甚者,一部分官吏已經癱在地上。

人或許可以死,但家族怎麼可以在他們手中毀滅。

如果這樣的話,他們死了之後怎麼跟列祖列宗交待?

在當世最讓人感到恐怖的並不是身死,而是族滅。

見那數十位官員畏懼不已的神態,糜暘知道時機已到,他用清冽的語氣開口說道:

“或許爾等以爲,今日之事罪不及家人,故心中有所不願。”

“爾等倒是沒有預料錯。

以你們今日的行爲,是當不起族誅這一刑罰,但是你們家族中人往日的種種行爲呢?

縱使沒有今日這一箱子罪證,一旦等孤派三長下鄉清查各家底細,爾等認爲孤收集到的罪證會比這個少嗎?”

數百年來,世家豪強囂張慣了,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沒有後世黑社會的各種騷操作去毀滅證據。

這也是爲何漢代的良臣,一查世家豪強一個準的原因。

族誅是當世最嚴重的一種刑罰。

因爲他帶來的後果太嚴重,所以縱算是以嚴酷著稱的《蜀科》,對族誅這個刑罰的使用也十分慎重。

但這不代表益州中以往沒有被族誅過的家族。

只要他們犯下的罪行夠大,糜暘便完全可以代天子行事,對那些犯下重罪的官員行施族誅之罰。

糜暘話語中的威脅之意已經絲毫不加掩蓋。

並且他很直接用事實告訴那數十位官吏,不要抱有僥倖心理。

糜暘說的是事實,方纔蕭普也正是擔心這一點。

事實所帶來的威懾力,是最爲強烈的。

可就在這數十官吏因爲糜暘的話越來越恐懼的時候,糜暘卻再次飄出橄欖枝。

“你們的家族存亡與否,現在只在孤的一念之間。”

“只要你們能幫孤成就大事,我可以保證,以往的事孤既往不咎。

這箱子中關於你們的罪證,孤也可盡皆付諸一炬。

是生是死,是存是滅,現在也在你們的一念之間了。”

當說完這番話後,糜暘便靜靜看向跪在他身前的數十官吏。

他在等一個令他滿意的答案。

而在糜暘一個棒槌一個甜棗的話語之下,該怎麼選擇難道不是很清楚了嗎?

或許這數十官吏今日答應糜暘,對他們的家族長久來說不會是一件好事。

但如果他們不答應,那他們的家族頃刻間便沒有來日。

在意識到這一點後,在場的數十官吏哪裡還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於是在糜暘話語剛落的片刻之後,那數十官吏立馬就五體投地的對糜暘一拜,口中齊齊喊道:

“臣等願爲牧伯效命!”

當這數十官吏的這句話一出來之後,就代表着他們已經徹底被糜暘拿捏住。

而糜暘在做到這一點之後,臉上方纔流露出滿意的神色。

只是口頭答應,還不能讓糜暘完全放心。

投名狀還是要的。

所以糜暘召來了張嶷來到身旁,在張嶷來到身旁之後,糜暘對他耳語了幾句。

而張嶷在聽到糜暘耳語的內容後,臉上的神色越發慎重。

最後他在聽完後,便恭敬的對着糜暘一拜:“臣勢必不辱使命。”

說完這句話後,張嶷便招呼高臺上的樑軍將那數十位官吏分別帶走。

只是相比於之前被帶走的那一批官吏,對於這批官吏樑軍的動作就沒那麼粗暴。

這數十官吏並未抵抗。

他們也猜出糜暘可能要讓士兵帶他們去做什麼事。

不過就算猜出這一點,他們也都沒有反抗的行爲。

只要糜暘對他剛纔說的話守信,那麼對已經答應糜暘那兩點條件的他們來說,還有什麼事是不能做的呢?

很快的,高臺上不屬於嫡系的官吏就盡皆被帶走。

偌大的高臺之上只剩下糜暘的心腹大臣,及吳懿。

見此吳懿識趣的對糜暘告退。

面對吳懿的識趣,糜暘並沒有挽留他。

剛纔吳懿能在大是大非上站在他這一邊,他已經心滿意足。

畢竟吳懿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都是不可能成爲他的心腹的。

不過這也無妨。

反正今日之後,吳懿都會將他當做真正的上級。

而因爲吳懿方纔的抉擇,讓糜暘對吳懿的感官改善了許多。

他起身禮送吳懿離去。

在吳懿離開高臺上之後,鄧艾馬上來到糜暘的身後,對着他提醒道:“梁州世家百年來同氣連枝,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今日他們懾於牧伯威勢而拜服於牧伯,但等他們離開之後,難免會心有不軌之輩企圖暗中敗壞牧伯大業。”

鄧艾寒門出身,少年時他可沒少受那些世家豪族子弟欺負。

所以鄧艾很瞭解那些世家豪族的作風,他的這點擔憂未嘗沒有道理。

而且從鄧艾的話語中可以隱隱聽出,他想建議糜暘趁此時機,將梁州的世家豪族一網打盡,一個不留。

身爲自己的心腹,很多時候鄧艾不需要將話說的太明白,糜暘就能懂他的意思。

關於鄧艾所說的這點,說實話糜暘之前也有考慮過。

但最後他卻自己否決掉了。

這件事是沒辦法做到的。

世家豪強這種階級,其實一直存在人類的社會中。

縱使是後世,也並非沒有這些特權階級的存在,只不過他們換了個叫做資本的名字而已。

除非人類能完全拋棄私心,完全不想上進,但是這可能呢?

更何況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在封建經濟的基礎下,任何封建王朝要想生存,都不可能拋棄世家豪族而得以存活。

或者說也許可以短暫的做到。

但之後受到的反噬肯定會非常嚴重,甚至會讓剛剛有希望統一的大漢,頃刻間陷入分崩離析的境地中。

這是人力無法改變的客觀事實。

況且世家豪族雖然對王朝的危害性很大,但是不代表他們就全都是壞處。

例如如今大漢中的許多頂樑柱人物,也都是世家豪族出身。

能在人類社會中流傳數千年而一直存在,世家豪族這樣的特權階級,自然有他存在的現實道理。

糜暘要做的不是完全剷除世家豪族。

他要做的是要將這種階級控制在可控的範圍內,然後儘量發揮的他們的長處,再無限降低他們的威脅。

正如後世某個朝代所做的那般。

不管是黑貓、白貓,會聽話乖乖抓老鼠的就是好貓。

不過鄧艾所擔憂的是有道理的。

在鄧艾說出他心中的擔憂之後,即使法邈不喜鄧艾對世家豪族一概而論的說法,他還是順着鄧艾的話提醒糜暘道:

“鄧主簿所言,牧伯應該早些防範。”

見自己的兩位重臣都有這點擔憂,糜暘卻倒是不怎麼在意。

糜暘不想與全天下的世家豪族爲敵,因爲那可能讓自己陷入衆叛親離的境地中,也有可能會徹底埋葬整個大漢王朝。

但這不代表糜暘沒有控制他們的手段。

面對兩位重臣接連提出的擔憂,糜暘笑着問他們道:

“梁州世家豪族同氣連枝不錯。

但你們試想一下,若有朝一日以往與自己同氣連枝的好友,突然背叛自己,那他們還能再同氣連枝嗎?”

聽到糜暘的這個問話後,鄧艾與法邈齊齊一驚。

當世的人是極爲看重承諾與信義的。

就是普通老百姓突然被好友背叛都可能拔刀相向,更何況那些掌握權力的世家豪族。

一旦這一幕發生,那麼梁州的世家豪族勢必無法再抱團。

那麼糜暘該怎麼做到這一點呢?

單單讓那方纔那數十官吏宣揚三長制,不足以辦到這一點吧。

可是鄧艾與法邈二人突然想到,剛剛糜暘讓張嶷辦的事,他們的心中隱隱有了些猜測。

或許他們所擔憂的事,牧伯早就已經安排好了。

在考慮到這點後,鄧艾與法邈二人就齊齊不再言語。

而在鄧艾與法邈二人沉默之後,糜暘走到高臺邊沿,再次看向下方的三萬大軍。

只是這時高臺下方的三萬大軍,已然開始在快速的調動着。

一批批的精銳士卒,在各自將官的帶領下,分別朝着不同的方向而去。

全身甲冑,手持利刃,又豈會僅僅是爲閱兵呢?

而在那一批批的精銳士卒的前方,則各自有着一位官吏在前方帶路。

黑貓白貓並不好分,那他就推一把。

而一旦這件事做成,梁州境內不聽話的黑貓皆蕩然無存,留下的全都是對他俯首帖耳的白貓。

糜暘今日要打的戰,根本就不是簡單實行一個三長制那麼簡單。

從此以後,孤即梁州!

這兩天工作忙,先一章。

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250章 滿堂變色 武當封拜第50章 夜襲第215章 鷹揚不揚 深夜密謀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第269章 天子擔憂 關羽教暘第383章 漢帝欣喜 越亂越好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416章 驚弓之馬 糜暘引誘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660章 山野忠義 歹毒用心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1章 江陵城中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81章 先破鹿鳴,再梟羽首 (求追讀)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第369章 人生抉擇 喊殺震天第106章 公安內應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291章 第二戰場 以身爲餌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開 言出法隨第635章 懸屍城門 以力勸降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670章 齊侯新號 天策上將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296章 玄色洪流 西涼鐵騎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324章 關羽雖死 糜暘尚在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184章 氣若游絲 魏王薨逝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560章 急而興師 必致覆沒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謀 再效班超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第92章 馬上君王(求追讀!求票!)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53章 你可知五溪蠻?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18章 荊州不能丟第七百六十一章 繞道長沙 直取柴桑第638章 姜維定計 潼關告破第268章 大軍東下 劉備去向第51章 萬歲!萬歲!(4000字,求追讀,求票第50章 夜襲第20章 糜暘的隱患第52章 魂斷鬱陵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463章 空城計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後一次第七百章 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125章 張昭謀國 孫權入荊(5000字!求票,第649章 遂敵所想 鄧艾斷後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
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250章 滿堂變色 武當封拜第50章 夜襲第215章 鷹揚不揚 深夜密謀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第269章 天子擔憂 關羽教暘第383章 漢帝欣喜 越亂越好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416章 驚弓之馬 糜暘引誘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660章 山野忠義 歹毒用心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1章 江陵城中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81章 先破鹿鳴,再梟羽首 (求追讀)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第369章 人生抉擇 喊殺震天第106章 公安內應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291章 第二戰場 以身爲餌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開 言出法隨第635章 懸屍城門 以力勸降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670章 齊侯新號 天策上將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296章 玄色洪流 西涼鐵騎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324章 關羽雖死 糜暘尚在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184章 氣若游絲 魏王薨逝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560章 急而興師 必致覆沒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謀 再效班超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第92章 馬上君王(求追讀!求票!)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53章 你可知五溪蠻?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18章 荊州不能丟第七百六十一章 繞道長沙 直取柴桑第638章 姜維定計 潼關告破第268章 大軍東下 劉備去向第51章 萬歲!萬歲!(4000字,求追讀,求票第50章 夜襲第20章 糜暘的隱患第52章 魂斷鬱陵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463章 空城計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後一次第七百章 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125章 張昭謀國 孫權入荊(5000字!求票,第649章 遂敵所想 鄧艾斷後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