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

bookmark

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

魏延在過往擔任漢中都督的時候,是以愛護士卒作爲帶兵的主要方式,但是這不代表魏延的帶兵方式只有這種。

性格粗猛的魏延以往在面對犯軍紀之士卒時,亦是毫不留情之人。

在過往許多血淋淋的事例的震懾下,魏延在漢中大軍中的威嚴是不低的。

所以當他出現在校場的外圍後,立即引發校場中的漢軍產生一陣陣騷亂。

而相比於大多數普通士卒的驚喜,那些蠱惑人心的將校在看到魏延後,臉上流露的則是畏懼之色了。

特別是當魏延怒吼而出的那句話藉由許多漢軍之口傳到高臺上時,他們心中的懼怕就愈發深重。

作爲在數萬漢軍中有着深重威望的漢中前都督魏延,在場的人誰敢公然宣稱他爲小人?

可是其他大部分將校在看到魏延到來後,他們心中的喜意一點都不比普通士卒低。

他們的主心骨來了。

魏延在以一句怒吼震懾住高臺上的那些將校後,他見此刻校場中的漢軍已然十分之多。

所以他立即在馬上對周圍的漢軍論說成敗,曉以利害。

魏延的情商不高,但他的智商是不低的。

特別是在遇上軍國大事時,他的腦袋就開動的更加快。

魏延所論說的成敗,曉以的利害正是那些將校所鼓動的,率衆鬧事逼迫糜暘之舉。

在魏延的闡述中,他將這個行爲形容爲大逆不道且一定會失敗的行爲。

若是其他的大將對在場的漢軍闡述這些事實,在場的漢軍不一定輕信,但魏延的判斷很多漢軍還是相信的。

在場的漢軍心中對糜暘本來就有着很深的敬畏的,只是剛剛他們內心中對糜暘的敬畏,因爲各種原因被暫時掩蓋住。

現在在魏延有理有據的闡述下,聚集在魏延周圍的許多漢軍,開始醒悟過來他們剛纔想做的是何等蠢事。

當許多漢軍反應過來後,他們心中對糜暘的敬畏重新迸發開來,從而讓他們的內心產生一陣陣後怕的情緒。

而在將成敗與利害都闡述清楚後,魏延又立即對着周圍的漢軍解釋糜暘的本意。

在解釋的言語中,魏延特地指出一點,那便是糜暘要裁汰的是老弱,並且那些被裁汰的老弱糜暘也不會不管。

糜暘會對被裁汰的士卒進行授田。

當魏延將這個消息散佈出來後,周圍漢軍內心中的最後一絲擔憂頃刻間消失不見。

方纔他們之所以會受人蠱惑聚集在校場,不就是擔心自己來日的生活無所依賴嗎?

而對絕大部分都是農家出身的漢軍來說,還有什麼比田地更讓他們感到心安的呢?

特別是當魏延的身後出現專屬於糜暘的儀仗後,在場的漢軍都明白魏延現在是代替糜暘在安撫他們,所以魏延說的話是不可能作假的。

於是很快的在魏延周圍的漢軍心中,浮現出後怕與心安兩種矛盾卻又協調的心理。

而這種心理,隨着衆多漢軍的交口相傳,以極快的速度傳播着。

隨着這種心理在所有漢軍的心中紮根,他們的躁動漸漸消失不見。

內心中的躁動消失後,不知哪位在場的將校高聲喊了一句:“生死都願跟隨州牧,決無二心!”

等這句表忠心的話語傳開後,很快就有漢軍跟着喊出這句話。

不久之後,校場中聚集的近萬漢軍都此起彼伏、慷慨激昂的喊着這句話。

近萬聲響徹天地的高喊讓魏延、丁奉等人意識到軍心已經安定下來,亦讓高臺上的那些蠱惑人心的將校嚇得紛紛跌倒在地。

他們知道自己的死期到了。

若魏延沒有出現在軍營中,以他們剛纔的做法,的確是很有可能挑起一場兵變,從而讓糜暘法不責衆逃過責難。

但現在他們一直在努力營造的兵變卻被魏延所消弭,沒有衆多的士卒作爲擋箭牌,那他們的下場能好到哪裡去呢?

人爲財死是不錯,但當真的意識到死亡即將來臨時,又有幾個人能保持鎮定呢?

而更讓高臺上的那些將校嚇得屁滾尿流的是,他們發現魏延此刻已然將一雙飽含怒意的目光再次向他們投來。

魏延不知道高臺上的那些將校爲何會如此做,但當他們這麼做之後,無疑觸犯了魏延內心的逆鱗。

由於內心中的憤怒,魏延一方面下令校場中的將校各自召集檢束部屬。

另一方面他則是率領着身後的上千漢軍,快速朝着高臺前進。

在穩定軍心之後,在場的近萬漢軍的指揮體系開始漸漸恢復。

所以在魏延率領着身後千餘漢軍朝着高臺行進時,本來將高臺聚攏一圈又一圈的近萬漢軍,紛紛散開讓出一條寬闊的大道。

甚至由於魏延臉上散發着誰都能感受到的殺意,離得高臺近的那部分漢軍在所屬將校的指揮下,很果斷地朝後撤退十數步。

這部分漢軍的這個舉動,讓高臺在校場中頃刻間處在被孤立的境地中。

當然也不是完全的孤立,至少還有數百人被遺留在高臺下方的周圍。

這數百士卒正是高臺上那些將校的親兵。

只是雖然還有數百士卒守在高臺之下,但是看着一臉殺意的魏延領着千餘士卒在不斷逼近。

與主將一同被孤立的這數百士卒早就嚇得面如土灰,甚至連手中的兵器也有些握不住。

因爲在被孤立的境地下,表面上看魏延身後只跟着千餘士卒,但現場的近萬漢軍都隨時有可能成爲魏延的援軍。

在近萬漢軍的讓路下,魏延領着千餘漢軍很快就到達高臺附近。

而這時高臺上嚇破膽的數位將校才反應過來要逃跑。

儘管這時他們也不知道能跑到哪裡去,但他們本能地不想坐以待斃。

只是等那數位將校剛剛有所行動時,一直在關注高臺上的魏延馬上就發現了這一幕。

魏延見竟然還有幾位將校想逃跑,他心中的怒意更甚。

坐在馬上的魏延快速的取下背上的長弓,然後又以極快的速度取出一支箭矢搭在弓弦上。

幾乎沒有過多的耽誤,魏延就將他手中的箭矢射出。

帶着魏延怒意的箭矢,以極快的速度朝着高臺上而去。

然後在在場的所有人還未反應過來的時候,魏延的箭矢就疾馳着穿透一位剛剛起身的逆將的身體。

利箭在穿透那位逆將身體的時候,帶起了一陣騰空的血花。

當這抹血花在空中消散之後,那位逆將帶着不可思議的眼神,直直的朝着檯面倒下。

沉重的屍體落在臺面上,立刻就引起了一聲巨響。

而這聲巨響及從那位逆將身下不斷流淌出的鮮血,極大程度上震懾住高臺上的數十位將校。

包括高臺下的那數百逆卒。

他們一時間都嚇得都不敢再有所動作。

居下射高本就費力。

而魏延射出的箭在這種情況下竟然還能洞穿那名逆將的身體,魏延的力氣該是有多大?

魏延用自己的勇武讓本就心懷畏懼的數百逆黨,心態都慢慢朝着炸裂的方向發展。

心態既已經炸裂,那自然是再也鼓不起什麼反抗的心思。

在那數百逆卒失去抵抗心思的情況下,魏延順利地讓身後的千餘漢軍將他們團團包圍起來。

並且魏延還讓丁奉領着一部分士卒,上高臺捉拿那數十位逆將。

等丁奉領兵順利地將那數十逆將擒拿之後,正式宣告着今日漢軍大營中的動亂被徹底平定。

WWW ◆tt kan ◆¢ ○

只是魏延心中的怒氣卻一點未曾消散。

憤怒之下,魏延性格中暴虐的一面徹底展現出來。

當丁奉將那數十位逆將一一押到他身前後,魏延當即跳下馬來,拔出腰間的長劍就要揮砍那數十位逆將泄氣。

可就在魏延的佩劍即將觸及到一位逆將的頭上時,魏延的劍刃卻被丁奉抽出的長劍所阻擋。

見丁奉膽敢阻止他殺人泄憤,魏延立馬就將憤怒的目光轉向丁奉。

只是面對魏延憤怒目光的注視,丁奉卻寸步不讓。

迎着魏延憤怒的目光,丁奉一字一頓地說道:“鎮北將軍,你逾矩了。”

聽到丁奉說出這八個字,魏延憤怒的目光頓時一滯。

丁奉說的是沒錯的。

雖然這數十位逆將已然犯了死罪,但在梁州中有權力斬殺這數十位逆將的,唯有糜暘。

甚至這數十位逆將的罪行,也需要經過糜暘的確認。

剛纔魏延射殺一位要逃跑的逆將,可以說是一種臨機應變的行爲。

但現在這數十位逆將已然受縛,在這種情況下魏延是沒有資格隨意斬殺他們的。

至於糜暘暫時賜予魏延的儀仗,只是讓他安撫震懾軍心之用,不代表他將自己的執法權都交給了魏延。

魏延看着眼前堅定維護糜暘權威的丁奉,他還見到在丁奉的言語下,張嶷等人也默默站到了丁奉的一邊,他便知道自己無法如願了。

所以魏延只能憤恨的收回手中長劍。

只是性格粗猛的魏延忍不下這口氣,他在收回長劍後,爲抒發心中的憤怒,他恨恨地對丁奉說道:“今日若無我,南鄭必亂矣!”

在說出這句似是牢騷,似是耀功的話語後,魏延便氣憤的離開當場。

這場中發現的一切,校場中的近萬漢軍大多離得遠所以大多瞭解的並不清楚。

但丁奉等人可是近距離看到,魏延的行爲與聽到魏延的話語的。

在魏延轉身離開後,他們的臉上都流露出皺眉之色。

真是越相處,越無法忍受魏延的性格。

今日能順利彌平大營的動亂,魏延在其中是居功至偉,這一點沒有人否認。

但立下功勞就可以如此做,如此說嗎?

況且魏延最後所說的那句話,又是不是一種威脅呢?

可以彌平動亂的人,自然亦有能力掀起動亂。

只是丁奉等人不知道的是,魏延之所以會如此憤怒,除去身爲掌兵者的他本來就對兵亂行爲極爲反感之外。

還因爲場中被綁縛的數十位將校中,當初有很多還是他提拔起來的。

他們今日的所爲,對魏延來說,等於是一種對他的羞辱。

不過丁奉等人雖然不知道這點,但他們卻知道,他們有義務要將方纔魏延的言行告知給糜暘。

這是他們身爲人臣的本分。

同時他們還要儘快將這些作亂者押回南鄭,聽候糜暘的處置。

數個時辰後,在州牧府中的糜暘得知了漢軍大營發生的那場動亂。

當得知這件事後,糜暘先是有些驚訝,然後臉上便是浮現起勃然怒色。

數個時辰的時間,已經足夠法邈與呂乂整理出作亂者的名單,並且審理出發生這場動亂的起因。

糜暘用帶着怒意的目光看着手中長長的名單,他氣的將手中的竹簡用力地扔在地上。

糜暘盛怒的舉動,讓在場的法邈與呂乂嚇得不禁俯身,不敢直視糜暘。

同時他們的臉上也帶着一些後怕之色。

幸虧他們早有防備,否則今日不知要釀成多大的動亂。

至於糜暘爲何會如此生氣呢?

那是因爲他想的比法邈與呂乂更多。

糜暘能聽從呂乂的建議及時派出魏延出鎮大營,那心中自然對動亂有着一些心理準備。

只是糜暘沒想到的是,今日大營中的動亂比他原先設想的更爲危險,甚至發生動亂的誘因也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八百多人,八百多人!

漢中大軍總數不過四萬,竟然就總共有八百人蔘與虛報人數,虧空軍餉一事。

爲什麼之前沒有人向我呈報這件事!”

來自後世的糜暘當然清楚吃空餉一事對軍隊的戰鬥力,有着怎麼樣壞的影響。

這稱爲大軍中的瘟疫,一點都不爲過。

尋常瘟疫毀壞的是人的身體,但這種瘟疫污染的是人的心志。

漢中大軍大多都是當年參與漢中之戰的精銳。

這八百多人在當年也是對大漢忠心耿耿的熱血之士,但現在呢?

爲了掩蓋罪責,爲了能夠繼續吃空餉,原本忠心的他們,竟然敢主動醞釀一場兵變。

也許在今日看來,八百多人對四萬大軍來說,比例不算太重。

也許真正參與此事的只有那數十位將校,剩下的人只是聽命行事。

但什麼是瘟疫?

除去危害性極大之外,還有着傳染性極強這一點特徵。

在利益面前數年後,參與吃空餉一事的將校肯定會變得更多。

而到了那一刻,還北伐什麼?

更讓糜暘最感到後怕的是,數十位中層將校參與的吃空餉事件並不算小,但他之前卻沒收到一點風聲。

要不是今日的這場動亂,他恐怕還會一直被矇蔽,這讓他怎麼忍?

糜暘現在心中充滿着殺意。

(本章完)

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244章 武擔山下 山呼萬歲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125章 張昭謀國 孫權入荊(5000字!求票,第569章 曹彰發笑 魏軍昇天第383章 漢帝欣喜 越亂越好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第489章 曹真咆哮 劉曄黯然第七百五十一章 出使請和 順水推舟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614章 貌合神離 止步數裡第106章 公安內應第174章 葛公德政 盛世場景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七百六十四章 豫章崩裂 江東震動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81章 先破鹿鳴,再梟羽首 (求追讀)第536章 兩大安排 艾維相隨第164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難欺 關門打狗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預感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548章 張郃出手 霹靂震空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後方 吳軍一敗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635章 懸屍城門 以力勸降第七百七十五章 孫權猜疑 密詔殺呂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七百零二章 此等父子 殺雞儆猴第24章 屠殺?第37章 魏王吐血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七百一十九章 草木皆兵 土崩瓦解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365章 南鄭耀武 大變之兆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627章 伏擊魏軍 日月重開第262章 卻月卻月 關公擂鼓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七百一十九章 草木皆兵 土崩瓦解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115章 糜暘設計 (十更,求首訂)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135章 季漢情誼 子龍料敵第49章 徐晃,來了(求追讀,求票)第13章 糜暘一計三成第604章 設伏密林 斬斷生路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592章 糧道之憂 孟達何處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239章 兩勸滿寵 局勢轉變第25章 于禁跪伏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195章 賜字崇業 大軍可用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無食言,求追讀!)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654章 滑稽稱帝 請殺孫權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七百七十章 蔣濟良謀 當斬則斬第391章 風雨將來 陣陣悲泣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299章 以騎逐步 天道有常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174章 葛公德政 盛世場景第159章 別有用心 襄城鄧艾第638章 姜維定計 潼關告破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範第41章 第三條路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93章 就是出兵幹(求追讀!求票!)第199章 申氏末日 關門打狗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231章 皮開肉綻 真實情報第七百五十二章 令人作嘔 掀案而起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
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244章 武擔山下 山呼萬歲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125章 張昭謀國 孫權入荊(5000字!求票,第569章 曹彰發笑 魏軍昇天第383章 漢帝欣喜 越亂越好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第489章 曹真咆哮 劉曄黯然第七百五十一章 出使請和 順水推舟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614章 貌合神離 止步數裡第106章 公安內應第174章 葛公德政 盛世場景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七百六十四章 豫章崩裂 江東震動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81章 先破鹿鳴,再梟羽首 (求追讀)第536章 兩大安排 艾維相隨第164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難欺 關門打狗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預感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548章 張郃出手 霹靂震空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後方 吳軍一敗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635章 懸屍城門 以力勸降第七百七十五章 孫權猜疑 密詔殺呂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七百零二章 此等父子 殺雞儆猴第24章 屠殺?第37章 魏王吐血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七百一十九章 草木皆兵 土崩瓦解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365章 南鄭耀武 大變之兆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627章 伏擊魏軍 日月重開第262章 卻月卻月 關公擂鼓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七百一十九章 草木皆兵 土崩瓦解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115章 糜暘設計 (十更,求首訂)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135章 季漢情誼 子龍料敵第49章 徐晃,來了(求追讀,求票)第13章 糜暘一計三成第604章 設伏密林 斬斷生路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592章 糧道之憂 孟達何處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239章 兩勸滿寵 局勢轉變第25章 于禁跪伏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195章 賜字崇業 大軍可用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無食言,求追讀!)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654章 滑稽稱帝 請殺孫權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七百七十章 蔣濟良謀 當斬則斬第391章 風雨將來 陣陣悲泣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299章 以騎逐步 天道有常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174章 葛公德政 盛世場景第159章 別有用心 襄城鄧艾第638章 姜維定計 潼關告破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範第41章 第三條路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93章 就是出兵幹(求追讀!求票!)第199章 申氏末日 關門打狗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231章 皮開肉綻 真實情報第七百五十二章 令人作嘔 掀案而起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