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

bookmark

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

儘管是在盛怒之下,但是曹丕並沒有直接下令張遼率軍出擊。

因爲現在張遼手中雖然有着三萬戰力彪悍的曹魏中軍,但是相比於樊城外的六萬漢軍,數量上還是有些懸殊的。

曹丕想讓張遼主動出擊,是想讓張遼爲他擊潰漢軍雪恥,不是想平白送給敵軍一場大勝。

而曹丕縱算再如何不通兵略,他也知道要想在野戰中正面擊敗敵手,那麼己方的兵力至少不能弱於敵方。

於是乎爲了完成心中的那個目的,曹丕發出的第一道詔令便是召集各地的曹魏虎將前來。

而曹丕的第二道詔令便是讓中領軍朱鑠,率領着三萬從各地集結而來的外軍火速南下。

在之前曹丕親征之時,他便從洛陽帶來了八萬大軍,號稱二十萬。

雖然那八萬大軍不全都是曹魏的中軍,其中只有五萬左右纔是。

但是後來在曹丕天子詔令的不斷催促之下,集合在宛城內外的魏軍,早已經超過十數萬之衆。

而這十數萬大軍中,單單正卒就有接近十萬之衆。

這便是曹魏傲世天下的實力。

這也是曹丕可以任性打這場仗的最大資本。

本來宛城內的中軍有五萬之衆,那五萬曹魏中軍之前在曹丕的命令下,被張遼帶走三萬南下,所以目前宛城中只有兩萬曹魏中軍。

論戰力,曹魏中軍的戰鬥力是北方諸軍之冠。

所以按照常理來說,曹丕應該讓朱鑠率領另外的兩萬曹魏中軍南下才是。

只是曹魏中軍是曹操留給曹丕震懾地方,保護曹家的最大底氣。

曹丕再如何昏聵氣憤,也不可能將身邊的中軍都派出去,從而讓自己身處在一羣地方軍之中。

而朱鑠所帶領南下的三萬的外軍,他們的前身本就是曹操生前留在地方的中軍,所以這三萬外軍的戰鬥力亦是不差。

正面對抗的話,用他們與樊城外的漢軍對陣已然足夠。

更何況就算出戰不利,宛城還有數萬魏軍可以作爲後盾。

而在朱鑠率軍離開宛城的時候,時間已經悄然邁入了漢章武二年元月。

本來元旦一日是華夏民族最重要的節日,特別是身爲天子的曹丕,這一日他是要大宴羣臣開展朝會的。

而這種禮儀以往是曹丕很重視的方面。

只是出了那一檔子事後,曹丕很顯然沒有了慶祝的情緒。

曹丕不想慶祝,他底下的大臣更是一嘴都不敢提過元旦的事。

這段時間以來,宛城中的大臣哪怕是心中不想魏軍出戰的,這時也只能絞盡腦汁的爲曹丕思考如何擊敗漢軍的策略。

鮑勳的血現在可還在議事的大殿中,未被洗去呢。

本來應該因爲元月而充滿歡聲笑語的宛城,這段時間的氣氛卻壓抑的很。

甚至這段時間以來,宛城上空的天氣都是陰雲密佈的,那黑壓壓的烏雲壓得城內的人快要透不過氣來似的。

現在宛城中的曹魏諸臣都很羨慕領軍南下的朱鑠,至少他不用在擔驚受怕的環境中提心吊膽。

在曹丕的高壓催促之下,許多條詔令從宛城發出快速的送往四方,那些詔令是發給各地曹魏的成名多年的統兵大將的。

關羽與張飛皆是萬人敵如何,質量不夠,數量來湊,這便是曹丕現今心目中的想法。

而就在整個宛城內外都因爲曹丕的怒火開始忙碌起來時,一位身穿錦服的老者緩緩登上了宛城的城頭。

這位老者便是時任大魏侍中的劉曄,劉子揚。

劉曄看着下方不斷從城門口奔出的各路信使,他一雙似乎可以看穿世事的目光中,隱隱閃耀着擔憂之色。

最後劉曄無奈的嘆息一聲,他看向了天上似乎要壓向腳下這片城池的烏雲。

天空陰沉,不見絲毫陽光。

這時一陣微風從城牆上吹過,帶起了劉曄背後的髮絲,感覺到自身髮絲在風中飛舞的劉曄,伸出手去感受着這在天地間突然而起的寒風。

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宛城這方天地間的寒風正變得越來越迅疾。

“這天下,風已起。”

“那天上的烏雲,又可以遮蔽日光多久呢?”

察覺到這一幕的劉曄,如自語般說出他心中的推斷。

曹魏良才最多,在許多賢才陸續去世後,如今世人公認的曹魏第一智者乃是賈詡。

但是世人不知道的是,被公認爲曹魏第一智者的賈詡,心中卻頗爲佩服着一個人,這人便是劉曄。

“帷幄設計,坐照千里,淮南子揚也。”

劉曄在說完那番推斷後,又自嘲般地笑了一聲。

這天下間的風,自桓靈以來,又何時停止過呢?

本來劉曄以爲隨着許多英雄賢才的相繼離世,這天下會安定一段時間。

但是現在想來,只要世上一日有人,那麼那帶着血腥的寒風就一日不會停息。

想通這點的劉曄重重地發出一聲嘆息。

因怒興師,豎子之爲!

朱鑠身爲曹丕的好友又是心腹大臣,他當然知道曹丕現在心中的惱怒有多甚。

所以在曹丕的詔令發出後,他率領着集結好的三萬魏軍快速的朝着偃城而去。

在之前張遼率領三萬曹魏中軍南下之時,花了快二十天的時間。

但是在朱鑠的帶領之下,三萬魏軍倍道兼程,不出十日就已經到達偃城之外。

因爲朱鑠是突然帶領着大軍南下,所以張遼是朱鑠到達離偃城外不遠處時,方纔從斥候口中得知了這個消息。

在得知這個消息後,張遼與杜襲眼帶擔憂地互相看了對方一眼。

已經在南陽郡鬧得沸沸揚揚的事,他們二人就在樊城的不遠處,又豈會不知道呢?

他們之前在知道糜暘的詭計後,就十分擔心曹丕會因此怒而興師。

不過他們心中還是有着一些希望,他們希望宛城中的衆公卿大臣能夠勸阻住曹丕。

但可惜隨着朱鑠領着三萬魏軍到來,他們心中的那一絲希望亦已經悄然破散。

朱鑠在領軍到達偃城外後,便命令麾下的大軍在張遼大軍的大營旁安營紮寨,隨後他便徑直來張遼的大營中宣讀了曹丕的聖旨。

在朱鑠所帶來的聖旨中,曹丕仍然任命張遼爲這六萬魏軍的主將,只是他將張遼的作戰任務從守衛樊城,變成了擊潰樊城外的漢軍。

嗯,是擊潰不是擊退。

在朱鑠唸完聖旨中的內容之後,朱鑠讓張遼接旨領命,但是張遼的臉上卻浮現一些猶疑之色。

他並沒有馬上起身接旨。

但就在張遼有些遲疑的時候,在張遼背後的杜襲推了張遼一把,示意他趕緊接旨。

在被杜襲推背之後,張遼方纔從猶疑中恢復,最後他暗自咬咬牙,上前從朱鑠手中接過了曹丕的聖旨。

雖然曹丕的聖旨是用上好的帛書所寫就,但是當這封聖旨落入張遼的手中時,他只覺得手中有一種沉甸甸的感覺。

何爲亂命?

這就是。

剛剛在接聖旨之前,張遼有想過給曹丕上書進行勸諫。

但當他想到宛城中那麼多公卿大臣都無法勸阻曹丕,而他自己一個身份敏感的大將,雖然表面上很受寵,但實際上又怎麼能勸動曹丕呢?

曹丕畢竟不是曹操。

曹操是不會對他太過寵信,但是他見識卓遠,能清晰的分辨出自己的諫言是好是壞。

至於今上,從今日的表現足可以看出,並不具備這種特質。

在這種情況下,或許當他進行勸諫後,很可能會引得曹丕進一步盛怒,從而臨陣換將吧。

既然曹丕已然決意出兵與漢軍決戰,那麼身爲臣子的他們縱算心中有多不願,最後也只能照做。

在諸將林立的大帳中,張遼一臉複雜神色的將曹丕的聖旨緊緊攥在手中。

而見張遼已然接過曹丕的聖旨,朱鑠便來到張遼的下首站立,自張遼接過曹丕新的命令的那一刻,他也成爲張遼的一位下屬。

“傳令下去,全軍加緊操練,不日出徵。”

曹丕給張遼下達的新的命令,雖然是要擊潰樊城外的漢軍。

但是曹丕亦在聖旨中說明,他已經在加急調來一衆武將助陣。

所以短時間內張遼要做的便是加緊操練麾下的六萬大軍,讓他們儘快恢復到戰時的狀態中。

當張遼的這個命令傳遍大帳中後,大帳中的諸將紛紛對着張遼一拜:

“唯!”

此刻在遙遠的洛陽宮城中,剛剛被曹丕封爲齊公的曹叡,正在他的寢殿中聆聽着對面一位老者的教誨。

這位老者正是剛剛被曹丕任命爲齊公傅的賈詡。

賈詡看着坐在對面認真聽講的曹叡,他眼神中的讚賞之意絲毫不加掩蓋。

這種讚賞的目光,以往賈詡從未給過曹丕。

在目前曹丕在世的諸子中,只有曹叡邁過十歲這個關卡。

再加上曹叡是曹丕的長子,所以曹丕封曹叡爲齊公的意味已經路人皆知。

名爲齊公,實爲太子。

在之前教導曹叡之前,賈詡就通過日常的觀察得知曹叡是個不同凡響之人。

若要類比的話,論遠見曹叡可與曹操相比較。

而在真正開始教導曹叡之後,賈詡才發現曹叡給他的驚喜遠遠不止如此。

可能是因爲天賦的原因,或可能是從小被曹操教導的原因,所以曹叡無論是在見識上,還是作風上都很像武帝曹操。

即使因爲年紀與經驗的原因,現在的曹叡還不能達到武帝在世時的高度,但由此可見曹叡的可堪造就性。

賈詡自認爲自己是一位名師,作爲名師的他能教導一位高徒,亦是他頗爲高興的事。

賈詡看向曹叡問道:“近來南陽多事,有議者認爲樊城臨近漢水,守之不易而敵軍攻之甚便。

所以他們建議陛下放棄樊城,收縮防線固守,齊公如何看待此事?”

賈詡知道曹丕讓他擔任曹叡的師傅,不是讓他教導曹叡經學典籍的,這樣的師傅曹叡太多了,曹丕是讓他教導曹叡智術之道的。

所以賈詡的教學就一直是以時事問詢考教曹叡,通過此來教導他。

而曹叡在聽完賈詡的話後,對着賈詡一拜後恭謹地答道:“不可。”

“昔漢光武遣兵縣據略陽,終以破隗囂,先帝東置合肥,南守樊城,西固祁山,賊來必先爭這三城者,地有所必爭也。

縱今羽率大軍攻樊城,亦不足慮。若敕諸將堅守,時日一久,賊衆自退也。”

曹叡與曹操很像的一點是,他從不以名聲論斷一個人。

甚至他對徒有其名之輩頗爲厭惡,相反對賈詡這般名聲不好卻智計無窮的大臣頗爲喜歡。

這一點得益於曹操在世時對他的教導,亦因爲他的生母甄氏的來歷問題。

再加上這時甄氏還未慘死,曹叡的性情還未到達偏激的地步,所以他對賈詡的尊重是真誠的。

而賈詡在聽完曹叡的回答後,他點點頭隨後加大難度問道:“今樊城外賊寇雲集,議者多有意欲發大軍而剿滅之,齊公以爲如何?”

曹叡在聽完賈詡新的問題後,他幾乎是不假思索地就答道:

“昔武皇帝聖於用兵,察劉賊棲於山岩,視吳虜竄於江湖,皆撓而避之,不責將士之力,不爭一朝之忿,誠所謂見勝而戰,知難而退也。

今若大發兵馬進軍就樊城討關,道既險阻,計用精兵又轉運鎮守南方四州遏御水賊,凡用十五六萬人,必當復更有所發興。

天下騷動,費力廣大,此誠所宜深慮。

夫守戰之力,力役參倍。故以上佳之計,應分命大將據諸要險,威足以震攝強寇,鎮靜疆埸,將士虎睡,百姓無事。

數年之間,中國日盛,南方二虜必自罷弊。自那時,天下何人是我大魏敵手?”

聽完曹叡的這個回答後,賈詡不禁撫須微笑起來。

若將來此子繼位,大魏至少還可昌盛數十年,而他賈氏一族依附在大魏的羽翼下,亦至少可繁榮數十年。

而就在賈詡對曹叡的表現十分滿意的時候,突然有宦官進來對賈詡與曹叡稟報了一件事。

這件事說的便是方纔有聖旨來,將武衛將軍許褚急召前去宛城。

並且從這名宦官的口中,賈詡與曹叡二人得知了曹丕爲何如此做的原因。

聽到這個消息後,曹叡的臉上浮現羞怒與擔憂之色,他立馬就要起身前去阻止。

曹叡再如何聰慧,畢竟還是一位少年,性情不夠沉穩。

而他急躁的舉動卻被賈詡所阻攔。

在聽到這個消息時,賈詡不禁氣的揪下了幾根鬍鬚。

他臨走前千叮嚀萬囑咐,爲何曹丕就是不肯聽他的。

但是事已至此,深知曹丕爲人的賈詡知道,現在的曹丕沒人勸得動的。

所以賈詡急忙攔住了曹叡,並且對他耳語道:“齊公應好好修學,不可太早插手陛下的決策。”

“齊公要將目光放在將來,這時不可觸怒陛下,母以子貴!”

賈詡雖然沒有把話說的很清楚,但是聰慧的曹叡明白了賈詡話語中的含義。

想到甄宓的他,當即放棄了心中想要勸阻的想法。

見成功勸阻住曹叡,賈詡最後無奈的閉上了雙眼。

大魏的希望,只能放在曹叡身上了。

(本章完)

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第98章 各位,蹦極看過沒?(無食言,求追讀第413章 鬥將之請 南中龍吟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301章 遙望北方 一刀斷生第513章 願爲卿怒 膝行赴會第51章 萬歲!萬歲!(4000字,求追讀,求票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422章 多智雍闓 上元夜襲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148章 輔政之選 撫髯定婿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120章 江東援軍(十更,求首訂!)第650章 圍殺魏軍 車騎未退第244章 武擔山下 山呼萬歲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184章 氣若游絲 魏王薨逝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382章 諸葛失望 劉禪憤怒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54章 你不去,誰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589章 惶恐瀰漫 雙壁相會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171章 糜暘警陸 意欲抱殺(5000字!)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推書《三國之銀狐》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654章 滑稽稱帝 請殺孫權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372章 麥穗飄飄 人如豬狗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戰糜暘 大意韓綜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161章 那年初見 攔馬自薦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351章 治中直諫 鎮北興奮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爲州 造勢借勢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417章 各取所需 糧草危機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583章 連殺敵將 趙雲神威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74章 取糜暘首級,賞千金 (求追讀)第388章 滿殿皆驚 帝王舉劍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313章 兩件大事 急召糜暘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陽失陷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236章 修建高樓 豪族私會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第319章 商議棄宛 宗親獻策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舉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暘好毒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20章 糜暘的隱患第383章 漢帝欣喜 越亂越好第629章 何其壯哉 失魂癱坐第371章 身死族滅 孤即梁州第497章 另有奇招 拿捏江東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8章 關羽之憂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暘好毒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爲州 造勢借勢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513章 願爲卿怒 膝行赴會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522章 上頭劉備 句句昭烈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
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第98章 各位,蹦極看過沒?(無食言,求追讀第413章 鬥將之請 南中龍吟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301章 遙望北方 一刀斷生第513章 願爲卿怒 膝行赴會第51章 萬歲!萬歲!(4000字,求追讀,求票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422章 多智雍闓 上元夜襲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148章 輔政之選 撫髯定婿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120章 江東援軍(十更,求首訂!)第650章 圍殺魏軍 車騎未退第244章 武擔山下 山呼萬歲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184章 氣若游絲 魏王薨逝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382章 諸葛失望 劉禪憤怒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54章 你不去,誰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589章 惶恐瀰漫 雙壁相會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171章 糜暘警陸 意欲抱殺(5000字!)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推書《三國之銀狐》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654章 滑稽稱帝 請殺孫權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372章 麥穗飄飄 人如豬狗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戰糜暘 大意韓綜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161章 那年初見 攔馬自薦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351章 治中直諫 鎮北興奮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爲州 造勢借勢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417章 各取所需 糧草危機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583章 連殺敵將 趙雲神威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74章 取糜暘首級,賞千金 (求追讀)第388章 滿殿皆驚 帝王舉劍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313章 兩件大事 急召糜暘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陽失陷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236章 修建高樓 豪族私會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第319章 商議棄宛 宗親獻策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舉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暘好毒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20章 糜暘的隱患第383章 漢帝欣喜 越亂越好第629章 何其壯哉 失魂癱坐第371章 身死族滅 孤即梁州第497章 另有奇招 拿捏江東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8章 關羽之憂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暘好毒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爲州 造勢借勢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513章 願爲卿怒 膝行赴會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522章 上頭劉備 句句昭烈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