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1 0380
但溥洽卻從此開始難見天日,他不但是一個特殊的政治犯,還是一個絕對不會被釋放的政治犯,原因很簡單,他不說出朱允炆的下落,自然不會放他,而如果他說了出來,朱棣也決不會把這個知情人釋放出獄,依着朱棣的性格,還很有可能殺人滅口,一了百了。
如無意外,溥洽這一輩子就要在牢房裡度過了。
但是現在,意外發生了。
朱棣知道姚廣孝這個要求的份量,溥洽是不能放的,但這畢竟是自己老朋友這一生中的最後一個願望,實在難以抉擇。
姚廣孝目不轉睛地看着沉默中的朱棣,他知道眼前的這位皇帝正在思考,準備做出決定。
“好吧,我答應你”
姚廣孝釋然了,他曾親眼看見在自己的陰謀策劃之下,無數人死於非命,從方孝孺到黃子澄,凌遲、滅族,這些無比殘忍的罪行就發生在自己面前,他曾勸阻過,卻無能爲力。雖然這些人並非直接死在自己手上,但他確實是這一切的始作俑者。
雖然他不是善男信女,但他也不是泯滅人性的惡魔。殘酷的政治鬥爭和親人朋友的離去讓他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很多人因爲他而死去,他卻揹負着罪惡活了下來。
所以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他提出了這個要求。
不是爲了救贖溥洽,而是爲了救贖他自己的靈魂。
精神上得到解脫的姚廣孝最終也得到了肉體的解脫,三月十八日,姚廣孝病死於北京慶壽寺,年八十四。
這位永樂年間最偉大的陰謀家終於含笑離開了人世,他付出了很多,卻似乎並沒有得到什麼,他的前半生努力實踐着自己的抱負,後半生卻揹負着罪惡感孤獨地生活着。
無論如何,對於他而言,一切都已結束。
朱棣遵守了他的諾言,放出了溥洽,不是因爲仁慈,而是出於對老朋友的承諾。
皇位奪下來了,首都遷過去了,大典修完了,南洋逛遍了,安南平定了,瓦剌韃靼沒戲唱了。
現在唯一的老朋友也走了。
這場戲演到現在,也差不多了,當年三十一歲的青年朱棣起兵造反,最終奪得天下,之後他又開始了自己的統治,創造了屬於他的時代。
在這漫長而短暫的幾十年中,該做的事情他做了,不該做的事情他也做了。但綜合來看,他確實是一位歷史上少有的雄才大略的皇帝。上面列出的那些政績裡的任何一條都很難做到、做好,但他卻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就全部完成了。
做皇帝做到他這個份上,實在不容易啊。
按說有如此功績,朱棣也應該心滿意足了,但其實不然,在他坐在皇位上的每一個白天,睡在寢宮裡的每一個夜晚,有一件事情總是纏繞在他的心頭,如噩夢般揮之不去,斬之不絕。
是的,雄才大略的朱棣在他執政的每一個日日夜夜都掛念着這件事,恐懼着這件事。
朱允炆,你到底是死是活,現在何方?!
朱棣,不用再等多久了,你很快就會知道答案。
永樂二十年(1422),欠收拾的阿魯臺又開始鬧事,他率軍大舉進攻明朝邊境,其本意只是小打小鬧,想幹一票搶劫而已,估計明朝也不會把他怎麼樣,這一套理論用在別人身上有可能行得通,但可惜的是,他的對手是從不妥協的朱棣。
朱棣聽說這個十二年前被打服的小弟又不服了,也不多說,雖已年屆花甲(當時五十五歲),好勇鬥狠的個性卻從未減退。
不服就打到你服爲止!
同年三月,朱棣又一次親征,大軍浩浩蕩蕩向韃靼進發,一路上都沒有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到了七月,大軍抵達沙琿原(地名),接近了阿魯臺的老巢。
阿魯臺實行不抵抗政策,是否有什麼後着呢?
答案是沒有。
阿魯臺不抵抗的原因很簡單,他沒有能力抵抗。
這位當年曾立志於恢復蒙古帝國的人已經蛻變成了一個小毛賊,只能搶搶劫,鬧鬧事,他沒有退敵的辦法,唯一的應對就是帶着老婆孩子跑路。
蕩平了阿魯臺的老巢後,朱棣準備班師回朝,由於當時兀良哈三衛與阿魯臺已經互相勾結,所以朱棣決定回去的路上順便教訓一下這個當年的下屬。
他命令部隊向西開進,並說道:“兀良哈知道我軍前來,必然向西撤退,在那裡等着他們就是了。”
部下們面面相覷,人家往哪邊撤退,你是怎麼知道的?
可是皇帝說話,自然要聽,大軍隨即向西邊轉移,八月到達齊拉爾河,正好遇到了兀良哈的軍隊及部落。
兀良哈十分驚慌,朱棣卻十分興奮,按照現在的退休制度,他已經到了退休年齡,雖然按照級別劃定,他應該是廳級以上幹部,估計還能幹很長時間,但中國歷史上,皇帝到了他這個年紀,還親自拿刀砍人的實在是少之又少。
值此遇敵之時,他橫刀立馬,以五十五歲之高齡再次帶領騎兵親自衝入敵陣,大破兀良哈(斬首數百級,餘皆走散)。
此後他又率軍追擊,一舉掃平了兀良哈的巢穴,這才心滿意足地回了家。
從朱棣的種種行爲經歷來看,他是一個熱愛戰爭陶醉於戰爭的人,是一個天生的戰士。
上天並沒有虧待這位喜歡打仗,熱愛戰爭的皇帝,僅僅一年之後,他又一次親征韃靼,不過這次出征的緣由卻十分奇特,很明顯是沒事找事。
永樂二十一年(1423)七月,邊關將領報告阿魯臺有可能(注意此處)會進攻邊界,本來這不過是一份普通的邊關報告,朱棣卻二話不說,馬上準備親征。
人家都說了,只是可能而已,而且邊關既然能夠收到情報,必然有準備,何需皇帝陛下親自出馬?
就算阿魯臺真的想要襲擊邊界,估計他也會說:“我還沒動手呢,就算打也是小打,你幹嘛搞這麼大陣勢?”
其實朱棣的動機十分簡單:
實話說了吧,就是想打你,你能怎麼樣?
看來先發制人的政策絕非今日某大國首先發明的,這是歷史上所有的強者通用的法則。
同年八月,朱棣第四次親征,千里之外的阿魯臺得到消息後,馬上就開始收拾東西,準備溜號。他已經習慣了扮演逃亡者,並掌握了這一角色的行動規律和行爲準則——你來我就跑,安全第一。
這是一次不成功的遠征,由於阿魯臺逃得十分徹底,朱棣什麼也沒有打着,只好班師回朝。
雖然此次遠征並無收穫,朱棣卻在遠征途中獲得了一件意想不到的禮物,一件對他而言價值連城的禮物。
這件禮物就是他已苦苦尋覓二十年的答案。
最後的答案
胡濴終於回來了
十六年前,他接受了秘密的使命,獨自出行兩湖江浙,探訪大小寺廟,只爲了尋找朱允炆的行蹤,十年之間費盡心力,卻毫無收穫。
胡濴十分清楚,朱棣絕對不是一個可以商量的人,自他接受這個任務起,自己的命運就只剩下了兩種結局,要麼找到朱允炆,要麼繼續尋找,直到自己死去,另一個人來接替他。
沒有同伴,沒有朋友,不能傾訴也無法傾訴,胡濴就這樣苦苦尋找了十幾年,這期間他沒有回過家,連母親去世他也無法回家探望,因爲在使命完成之前,他沒有回家的權力。
朱棣也並不是刻薄的人,他深知這項工作的辛苦,永樂十四年(1414),他終於召胡濴回來,並任命他爲禮部左侍郎,從小小的給事中一下子提拔爲禮部的第二把手,胡濴成爲了衆人羨慕的對象,但只有朱棣和胡濴本人才知道,這一切不過是對胡濴從事的秘密工作的報答。
歷時十年,胡濴沒有能夠找到朱允炆,他只得回到朝廷做他的官。
這個人真的還存在嗎?或許這一輩子也找不到他了吧。
三年後的一次任命打破了胡濴的幻想。
明朝那些事兒2朱棣篇第三十一章
章節字數:3774更新時間:07-02-2216:25
永樂十七年(1419),朱棣再次命令胡濴出巡江浙一帶,這次任命看似普普通通,實際上是另一次尋找的開始。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次朱棣是獲得了準確的情報,朱允炆就在這一帶!
一定要找到他!
然而胡濴這一去又是幾年毫無音信,這下子連朱棣也幾乎喪失了信心。
胡濴一直在找,朱棣一直在等,二十年過去了,兩個青年人的約定變成了老年人的約定,朱棣的身體也是一天不如一天,恐怕等不了多久了,但約定還在繼續,也必須繼續下去。
就在看上去朱允炆即將被劃入永遠失蹤人口時,事情出現了意想不到的轉機
這個懸疑長達二十年的問題終於得到了解答,在一個神秘的夜裡。
永樂二十一年(1423)的一個深夜,遠征途中的朱棣正在他的行在內睡覺(帝已就寐),忽然內侍前來通報,說有人前來進見。
被吵醒了的朱棣很不高興,這也是人之常情,即使普通人也不願意在熟睡之際被人從美夢中驚醒,但當內侍說出前來進見的人的名字時,朱棣如同觸電一般地立刻睡意全消,他命令馬上召見此人。而這個深夜前來吵醒朱棣的人正是胡濴。(聞濴至,急起召入)
朱棣的心中充滿了興奮、期待、和恐懼,他十分清楚,如果沒有他的命令,胡濴是絕不可能私自回來的。而此刻胡濴不經請示,深夜到訪必然只有一個原因——他找到了那個人。
胡濴見到了朱棣,告訴了他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兩人交談了很長時間(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乃出……至是疑始釋)。
相信很多人都會問,他們到底談了些什麼,這個懸疑二十年的謎團的謎底到底是什麼?
我必須飽含悲痛地告訴大家,我也不知道。
坦率地說,現在說出這句話,我也很慚愧,胡濴最終沒有忽悠朱棣,他雖然讓朱棣等了十六年,但確實帶給了他答案。
而從我講這個謎團開始,到現在謎團結束,中間穿插了無數歷史事件,也已經過去了很長時間,但我最終還是不能給大家一個肯定的答案。
說實話,這似乎也不能怪我,之前已經說過,此文是採集多種史料經過本人自己的分析辨別寫成,雖然也採用過一些明清筆記雜談之類的記載,但主要依據的還是明實錄、明史等正史資料。
我這人膽子並不算小,但如此重大的歷史懸疑問題,也實在不敢亂編,史料上沒有,我自然也不能寫有。不過大家也不用失望,因爲我雖然不能給出結論,卻能夠推理出一個結論。
要知道,史料是死的,人卻是活的,歷史學家的職責之一就是從過往的死文字中發現活的秘密。
下面我們就開始這段推理,力爭發現歷史背後隱藏的真相,在這段推理過程中,我們將得到三個推論:
首先,從上面的這段記載我們可以知道,胡濴的使命確實是尋找建文帝,而朱棣在深夜被吵醒還如此興奮,其原因我們也已經分析過了,除非已經完成使命,胡濴是絕對沒有膽子敢擅離職守的。
由此我們得到推論1:胡濴完成了他的使命,帶來了建文帝的消息。
接下來是最重要的部分,也是爭議最多的部分,胡濴到底對朱棣說了什麼?
這似乎是個死無對證的問題,但其實只要在推論1的基礎上抓住蛛絲馬跡進行一些推理辨別,我們就可以知道在那個夜晚兩人交談的內容。
胡濴深夜到訪,會對朱棣說些什麼呢?有以下幾種可能:
A:我沒有找到建文帝,也沒有他的消息,這麼晚跑來吵醒你是想逗你玩的。
結論:不可能
原因:朱棣不會把如此重要的工作交給一個精神不正常的人。
B:我找到了建文帝的下落,但他已經死了。
結論:不可能
原因:雖然本人當時並不在場,我卻可以肯定胡濴告訴朱棣的絕對不是這句話,因爲在史書中有一句極爲關鍵的話可以證明我的推論
“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乃出”
看到了嗎,“漏下四鼓乃出”!如果說一個人已經死掉,就算你是驗屍的,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講這麼長時間,胡濴爲人沉穩寡言,身負絕密使命,絕對不是一個喜歡說廢話的人,所以我們可以認定,他告訴朱棣的絕對不是這些。
我們就此得出最後的結論C
C:我找到了建文帝,並和他交談過。
結論:很有可能
原因:以上兩推論皆不對,此爲所剩唯一可能的結論。
就這樣,我們結合史料用排除法得到了第二個推論.
推論2:胡濴找到了建文帝,並和他交談過。
結合推論1和推論2,我們最終來到了這個謎團的終點——建文帝對胡濴說過些什麼?
這看上去似乎是我們絕對不可能知道的,連胡濴對朱棣說了些什麼我們都無法肯定,怎麼能夠了解到建文帝對胡濴說過什麼話呢?
其實只要細細分析,就會發現,我們是可以知道的。
因爲建文帝對胡濴說過的話,必然就是胡濴和朱棣的談話內容!
胡濴不是吃飽了沒事幹四處找人聊天的那種官員,他肩負重要使命,且必須完成,當他找到建文帝並與之交談後,一定會把所有的談話內容告訴朱棣,因爲這正是他任務中的最重要部分。所以我們可以肯定,在那個神秘夜晚胡濴告訴朱棣的,正是建文帝告訴胡濴的。
現在我們已經清楚,只要知道了胡濴和建文帝的談話內容,就能瞭解胡濴和朱棣的談話內容,那麼胡濴和建文帝到底談了些什麼呢?
可以肯定的是,他們不會談論天氣好壞,物價高低等問題,當年的臣子胡濴除了向建文帝行禮敘舊外,其談話必然只有一個主題——你的打算。
陛下,你還活着,那你到底想怎麼樣呢?
我們有理由相信,朱允炆給了胡濴一個答案。
而在那個神秘的夜裡,胡濴告訴朱棣的也正是這個答案。
建文帝的答案到底是什麼,這看上去也是我們不可能知道的秘密。
然而事實上,我們是可以瞭解這個秘密的,因爲這個秘密的答案正是我們的第三個推論。
解開秘密的鑰匙仍然在史料中——“至是疑始釋”
解脫了,徹底解脫了,二十年的疑問、憂慮、期待、愧疚、恐懼,在那個夜晚之後,全部煙消雲散。
需要說明的是,我們同時可以推定胡濴與朱棣談話之時,建文帝應該還活着。
因爲胡濴是一個文臣,之後他還因爲在此事上立下大功,被任命爲尚書,併成爲了後來的明宣宗託孤五大臣之一,在尋訪過程中,爲了保密,他一直是單人作業,像他這樣的一個人,是幹不出殺人滅口的事情的。而他深夜探訪朱棣,也充分說明了在此之前,他並沒有向朱棣通報過建文帝的消息。
當然,在談話之後,朱棣會不會派人去斬一下草,除一下根,那也是很難說的。
不過我願意相信,朱棣沒有這樣做,在我看來,他並不是一個滅絕人性的人,他的殘忍行爲只是爲了保證自己的皇位,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了,他也變成了一個老人,並且得到了那個答案,他也應該罷手了。
推論3:答案
“二十年過去了,我也不想再爭了,安心做你的皇帝吧,我只想一個人繼續活下去。”
我相信,這就是最後的答案,因爲只有這樣的答案才能平息這場二十多年的紛爭,才能徹底解脫這兩個人的恐懼。
坐在皇位上的那個,解脫的是精神,藏身民間的那個,解脫的是肉體。
我不會再和你爭了,做一個好皇帝吧。
我不會再尋找你了,當一個老百姓,平靜地活下去吧。
這場叔侄之爭終於劃上了句號。爲了權力,這對親人彼此之間從猜忌到仇恨,再到兵刃相見,骨肉互殘,最終叔叔打敗了侄子,搶得了皇位。
但事情並未就此結束,登上皇位的人雖然大權在握,卻時刻提心吊膽,唯恐自己在某一天夜裡醒來,會像上一個失敗者那樣失去自己剛剛得到的東西。
因爲一無所有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得到後再失去。
被趕下去的那個人更慘,他必須拋棄榮華富貴的生活,藏身民間,從此不問世事,還要躲避當權者的追尋,唯有隱姓埋名,只求繼續活下去。
這種殘酷的心靈和肉體上的煎熬整整持續了二十年,六千多個日日夜夜的折磨,足以讓任何一個人發瘋。
得到了權力,似乎就得到了一切,但其實很多人並不明白,在權力遊戲中,你沒有休息的機會,一旦參加進來,就必須一直玩下去,直到你失敗或是死亡。
得到了很多,但失去的更多。
這就是他們必須付出的代價,無論是成功者,還是失敗者。
走上了這條路,就不能再回頭。
死於征途的宿命
無論如何,朱棣終於得到了解脫,雖然來得遲了一點,但畢竟還是來了,至少他不會將這個疑問帶進棺材。
也算是老天開眼吧,因爲如果這個答案來得再晚一兩年,朱棣也只能帶着遺憾去見他父親了,不過現在他終於可以心無旁顧的過幾天舒服日子了。
朱棣的精神得到了解放,這之後的日子對他而言應該是放鬆而愉快的,但這恐怕也是上天對他最後的恩賜了,因爲死神已經悄悄逼近了他。
永樂二十二年(1424)元月,阿魯臺又開始重操舊業,在明朝邊界沿路搶劫,侵擾大同等地,此時朱棣的身體已經大不如前,但爲了徹底解決問題,他還是十分勉強地騎上了戰馬,第五次率領大軍出征。
就算不爲自己着想,也要爲兒子着想,幫他把對頭收拾乾淨,將來纔好安心做皇帝,就算留不下多少遺產,也給你留個太平日子吧。
古往今來的父愛,大抵都是如此。
朱棣與往常一樣,挑選了幾個大臣與他一同出發遠征,而在他挑選的人中,有一個會在不久之後發揮極爲重要的作用。
這個人就是楊榮。
明朝那些事兒2朱棣篇第三十二章
章節字數:1780更新時間:07-02-2216:25
六月,大軍出發到達達蘭納木爾河,這裡就是原先阿魯臺出沒之地,然而此刻已經是人去樓空。搶劫慣犯阿魯臺早已收拾好包袱,逃之夭夭了。
經過反覆搜尋,仍然不見阿魯臺的身影,朱棣的身體卻是一天不如一天,大臣們發生了爭論:
張輔表示,願意自己領取一個月的糧食,率領軍隊深入大漠,一定要把阿魯臺抓回來。
楊榮表示,大軍已經到此,如果繼續呆下去,糧草必然無法充足供應,必須儘早班師。
朱棣木然地聽完他們的爭論,下達了命令:
班師
他也已經厭倦了,從少年時起跟隨名將遠征,到青年時靖難造反,再到成年時遠出蒙古,橫掃大漠。打了幾十年的仗,殺了無數的人,馳騁疆場的生活固然讓人意氣風發,卻也使人疲憊不堪。
還是回家吧。
七月,大軍到達翠微崗,周身患病的朱棣召見了楊榮,君臣二人之間進行了最後一次談話。
朱棣說道:“太子經過這麼多年磨練,政務已經十分熟悉,我回去後會將大權交給他,我自己就安度晚年,過幾天平安日子吧。”
楊榮心中大喜,卻並不表露,他迴應道:“太子殿下忠厚仁義,一定不會辜負陛下的期望。”
重病纏身的朱棣笑了笑,他奪得了江山,也守住了江山,現在兒子已經很能幹了,大明帝國必將在他的手中變得更加強大,自己也終於能夠安享太平了。
但朱棣想不到的是,他已經回不了家了。
可能上天也學習了朱棣這種凡事做絕的作風,他註定要讓這個喜愛戰爭和打仗的皇帝在征途中結束他的一生。
大軍到達榆木川后,朱棣那原本強撐着的身體終於支持不住,于軍營中病逝,年六十五。
六十五年前,在戰火硝煙中誕生的那個嬰孩,經歷了無數風波,終於在征途中找到了自己的歸宿,獲得了永久的安寧。
在我看來,在遠征途中死去,實在是他最佳的落幕方式,這位傳奇帝王就此結束了他的一生。
這似乎也是一種宿命,生於戰火,死於征途的宿命。
按照以往的習慣,應該給這位皇帝寫一個整體的評價,其實對這位傳奇帝王的評價,在以往的明史資料中有很多版本,而我認爲最爲出色的當屬明史的評論。
雖然明史有很多錯漏和問題,但至少在對朱棣的評價上,在我看來,史料中無出其右者,我之前很少引用古文,最多隻是引用隻言片語,用來說明出處,但此段文字實在是神來之筆,在下本欲自己動筆寫評,奈何實在不敢班門弄斧,故引用如下:
贊:
“文皇少長習兵,據幽燕形勝之地,乘建文孱弱,長驅內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後,躬行節儉,水旱朝告夕振,無有壅蔽。知人善任,表裡洞達,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師屢出,漠北塵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賓服,明命而入貢者殆三十國。幅隕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際,倒行逆施,慚德亦曷可掩哉!
幅隕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
得評如此,足當含笑九泉!
他不是一個好人,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好皇帝。
深夜的密謀
朱棣結束了他傳奇性的一生,終於故去了,死人沒有了煩惱,也不用再顧慮權力、金錢、前途之類的東西,但活人卻是要考慮這些的。
在朱棣死去後的那片哀怨愁雲下,卻隱藏着一股潛流。不同的利益集團正在加緊行動的步伐,他們爭奪的就是朱棣留下的最有價值的遺產——皇位。
早在朱棣出發遠征之時,他的好兒子朱高煦就已經預見到,自己的這位父親可能很快就要走人了,他加緊了籌劃,派出自己的兒子朱瞻圻潛伏在京城,並用快馬傳遞消息,一晚上甚至會有七八批人往來通報,在沒有電話的當年,也真是苦了那些報信的。
朱高煦做夢都想要皇位,但他十分清楚,必須確認自己的父親搶救無效死亡後,才能動手,要是情況沒摸準,自己就起兵,結果老爹來個詐屍或是借屍還魂,來到自己面前:“小子,想學你爹造反啊!”不用打,自己就敗局已定。
在造反專家朱棣面前,朱高煦的道行還太淺。
所以他耐心地等待着,等待着那個消息的到來。
朱棣的內侍馬雲是個並不起眼的人,平日看上去不偏不倚,然而此時,他也亮出了自己的立場,朱棣死後,他以內侍身份深夜召集兩個人開會,這兩個人分別是楊榮和金幼孜。
他們三人經過密謀,做出了這樣的決定,暫不發喪,每日按時給皇帝送膳食,以掩人耳目,並嚴格控制消息,禁止軍營中人擅自外出報信。
明朝那些事兒2朱高熾篇第三十三章
章節字數:2736更新時間:07-02-2216:26
可能有人會問,皇帝死後,由於尚遠征在外,密不發喪不是通常的安排嗎,爲什麼會說是密謀呢?
因爲這看似尋常的安排實際上暗藏玄機,在朱棣死前,他召見的顧命大臣並不是這兩個人,而是張輔!
朱棣臨死前召見張輔,並傳達了傳位太子的旨意,這似乎並沒有什麼讓人擔心的,但問題就在於張輔這個人。
張輔是張玉的兒子,而張玉和邱福與朱高煦的關係十分緊密,他們都是靖難時候的戰友,在立儲問題上,靖難派是支持朱高煦的。
馬雲召集楊榮、金幼孜兩人密謀做出如此重大之決定,竟然沒有張輔在場,實在是十分之不尋常。很明顯,他們是有所防備的。
事實證明,他們的擔心並非沒有道理,因爲就在一年後,朱高煦起兵造反的前夜,派人去京城尋找的那個內應,正是張輔。
在封鎖消息之後,楊榮被賦予了最爲重要的使命——回京向太子報喪,並籌備太子繼位事宜,這位潛伏多年的太子黨秘密成員終於有了用武之地,他日夜兼程,終於將遺命及時送到了太子手中。
朱高煦從頭到尾都被矇在鼓裡,等到他知道消息的時候,太子已經做好了各項準備,登基即位了。
朱高煦先生,你又沒有猜對,吸取教訓,下回再來,你還有一次機會。
明仁宗朱高熾
歷經千辛萬苦的大胖子朱高熾終於登上了皇位,定年號洪熙。
事實證明,這個體態臃腫的大胖子確實是一個仁厚寬人的皇帝,在他那肥胖殘疾的外表下,是一顆並不殘疾的,溫和的心。
他登上皇位後,立刻下令釋放還在牢房裡面堅持學習的楊溥同學,並將其召入內閣。此時楊士奇和楊榮已經是內閣成員。明代歷史上最強內閣之一——";三楊";內閣就此形成。
但此時一個問題出現了,雖然大家都知道內閣是皇帝最爲信任的機構,其權力也最大,但由於這些內閣成員僅僅是五品官,要讓那些二品尚書們向他們低頭確實是很難的。
這個問題看似很容易解決,既然如此,那就改吧,把內閣學士提成二品,不就沒事了嗎?
事情哪裡有那麼簡單!你說改就改?你爹留下的制度,屍骨未寒,你就敢動手改造?正統的文官們在這個問題上一向是很有道理的。
可是不改似乎又不行,問題總得解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