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1 0350
我們先從最重要的一個說起。
這是一個全新的機構,是由朱棣本人設立的,但這個新機構的設立者朱棣做夢也不會想到,幾十年之後,它會成長爲一個可怕的龐然大物,龐大到足以威脅皇帝的地位和權力。
這個機構就是內閣。
永樂初年,被政事累得半死不活的朱棣終於無法忍受下去了,他總算領教了自己老爹朱元璋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精神,自己縱然全力以赴沒日沒夜的幹工作,還是很難完成,在這種情況下,他任命解縉等七人爲殿閣大學士,參與機務。
這七個人組成了明朝的第一任內閣,自此之後,朱棣但凡戰爭、用人、甚至立太子這樣的事情都要與這七個人討論方作決定,其職權責任不可謂不大。
但出人意料的是,內閣成員的官職卻只有五品,遠遠低於尚書、侍郎等中央官員,這也是朱棣精心設置的,他對內閣也存有一定戒心,爲防止這七個人權勢過大,他特意降低了這些所謂閣員的品銜,他似乎認爲這樣就能夠有效的控制內閣。
後來的事實證明,他錯了。
誰也料不到這個當初絲毫不起眼的小機構最終竟然會成爲明帝國統治的中樞,當年官位僅五品的閣臣成爲了百官的首領,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這個機構的生命力竟然會比明朝這個朝代更長!
它已經由一個機構變成了一種制度,在此之後的五百餘年一直延續下去,成爲中國封建政治制度中極爲重要的部分。
在我們之後的敘述中,這個機構將經常出現在我們的文章中,無數忠臣、奸臣、亂臣都將在這個舞臺上表現他們的一生。
內閣固然重要,但下一個機構的知名度卻要遠遠的大於它,這個朱棣出於特殊目的建立的部門幾百年來都籠罩着神秘色彩,它的名字也經常和罪惡、陰謀糾纏在一起。
這個部門的名字叫東廠。
我們前面曾提到過錦衣衛這個特務部門,雖然此部門一度被朱元璋廢除,但朱棣登基後不久便恢復了該部門的建制,原因很簡單,朱棣需要特務。
像朱棣這樣靠造反上臺的人,雖然嘴上不說,心裡卻是很虛的,自己搞陰謀的人必然總是認爲別人也在搞陰謀,爲了更加有效的監視百官,他重新起用了錦衣衛。
但不久之後,朱棣就感覺到錦衣衛也不太好用,畢竟這些人都是良民出身,和百官交往也很密,而朱棣本着懷疑一切、否定一切的科學精神,認定這些人也不可靠。
這下就難辦了,特務還不可靠,誰可靠呢?
明朝那些事兒2朱棣篇第二十三章
章節字數:3440更新時間:07-02-2216:20
宦官
宦官最可靠,雖然這些傢伙沒文化,身體還有殘疾(特等),大部分還有點變態心理(可以理解),但畢竟曾經幫助我篡位,一直在我身邊,所以信任他們是沒錯的。
就這麼定了,設立一個由宦官主管的機構,向我一個人負責,負責刺探情報,有事直接向我彙報請示,辦公地點就設在東安門吧,這樣調動也方便點。
至於名字,既然總部在東安門,就叫東廠吧。
永樂十八年(1420),朱棣設置東廠,這個明代最大的特務機構就此登上歷史舞臺,其權力之大、作惡之多、名聲之臭實在罕有匹敵。
由於其機構位於東安門,所以被命名爲東廠,家住北京的朋友有興趣可以去原址看看,具體地址是今天的北京王府井大街北部,名字還叫東廠衚衕。
東廠設立之初便十分有氣派,主要反映在東廠的關防印上,別的部門官印只是簡單寫明部門名稱而已,東廠的關防印卻大不相同,具體說來是十四個大字:“欽差總督東廠官校辦事太監關防”,雖然語法不一定通暢,卻十分有派頭,而在我看來,這樣的印記還兼具一定防僞作用,畢竟街頭私刻公章的小販要刻這麼多字花費的力氣會更多,收費也更貴。
最初東廠只負責偵查、抓人,並沒有審判的權利,抓獲人犯要交給錦衣衛北鎮撫司審理,但到後來,爲了方便搞冤假錯案,東廠充分發揮積極性,也開辦了自己的監獄。
東廠設置有千戶、百戶、掌班、領班、司房等職務,但具體幹活的是役長和番役,他們職責很廣,什麼都管,什麼都看,朝廷會審案件,東廠要派人聽審;朝廷的各個衙門上班,東廠派出人員坐班,六部的各種文件,東廠要派人查看;這還不算,更讓人瞠目結舌的是,這些人還負責市場調查,連今天菜市場白菜蘿蔔多少錢一斤,都要記錄在案。
這些無孔不入的人不但監視百官,連他們的同行錦衣衛也監視,可見其權力之大。
能統率這麼大的機構,擁有如此大的權力,東廠首領也就成爲了人人稱羨的職業,但這個職業有一個先天性的限制條件:必須是宦官(有得必有失啊)。
東廠的首領稱爲東廠掌印太監,是宦官中的第二號人物。
第一號人物自然是鼎鼎大名的司禮監掌印太監,當然了,如果有人兩者兼任,那也是很正常的。
這些東廠的特務在刺探情報,魚肉百姓之餘,也有着自己敬仰的偶像和信條,在東廠的府衙大廳旁邊,設置了一座小廳,專門用於供奉這位偶像。
相信大家也絕對不會想到,這位擁有大量東廠崇拜者的偶像竟然是——岳飛。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東廠人員還在東廠大堂前建造了一座牌坊,寫上了自己的座右銘——百世流芳。
百世流芳相信他們是做不到了,遺臭萬年倒是很有可能,而可憐的岳飛如果知道還有這樣一羣人把他當成偶像,只怕也是高興不起來的。
這裡也要特地說明,請大家不要相信新龍門客棧中的所謂絕頂太監高手之類的鬼話,現實中的東廠太監手邊也沒有什麼葵花寶典,抓人逞兇等大部分的具體事情都是由東廠太監手下的那些正常人乾的。
自從這個機構成立後,不光是朝廷百官倒黴,連錦衣衛也跟着鬱悶,因爲他們原本就是特務,東廠的人卻成了監視特務的特務,錦衣衛的地位大受影響。
在東廠成立之前,錦衣衛也算是個有前途的職業,許多“有志青年”出於各種目的,紛紛投身於明朝的特務事業,但東廠機構出現後,其勢頭就蓋過了錦衣衛,搶了錦衣衛的風頭。
原因也很簡單,東廠是直接向皇帝負責的,而且其首領東廠掌印太監是皇帝身邊的人,與皇帝的關係不一般,也不是錦衣衛的首領錦衣衛指揮使能夠相比的。
所以在之後的明代歷史發展中,原本是平級的錦衣衛和東廠逐漸變成了上下級關係,有些錦衣衛指揮使見了東廠掌印太監甚至要下跪叩頭。
不過事情總有例外,在明代的特務歷史中,有一位錦衣衛指揮使依靠自己的才能和努力第一次壓倒了東廠,這位指揮使十分厲害,在他任指揮使的時期內,錦衣衛的威名和權力要遠遠大於東廠,可見事在人爲。
這位堪稱明代最強錦衣衛的人是一位重量級的人物,在他的那個時代有着強大勢力和深遠的政治影響,我們將在以後的文章中詳細介紹他的一生。
最後一個介紹的是我們經常在電視劇中聽到的一個稱謂——巡撫。
大家對這個名字應該並不陌生,這個名稱最初出現在永樂年間,也算是朱棣的發明創造吧,實際上,那個時候的巡撫和之後的巡撫並不是一回事。
我們之前曾經介紹過,朱元璋時期廢除了中書省,設置布政使司,最高長官爲布政使,主管全省事務,地位相當於我們今天的省長。本來布政使管事也算正常,但朱元璋有一個嗜好——分權,他絕不放心把一省的所有大權都交給一個人,於是他還另外設置了兩個部門,分管司法和軍事。
這兩個部門分別是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揮使司,最高長官爲按察使和都指揮使。
老朱搞這麼一手,無非是爲了便於控制各省事務,防止地方坐大,本意不壞,但後來的事情發展又出乎了他的意料,這是因爲他的這一舉動正應了中國的一句俗話:
三個和尚沒水喝。
雖然這三位長官的職權並不相同,布政使管民政、財政、按察使管司法、都指揮使管軍事,但大家都在省城辦公,擡頭不見低頭見,關係處得不好,也是很麻煩的,平日裡三家誰也不服誰,太平時期還好辦,萬一要有個洪災旱災之類天災,如果沒有統一調配,是很麻煩的,特別當時還經常出現農民起義這種羣衆性活動,沒有一個總指揮來管事,沒準農民軍打進官衙時,這三位大人還在爭論誰當老大。
爲了處理這三個和尚的問題,中央想了一個辦法,就是由中央派人下去管理全省事務,這個類似中央特派員的人就叫巡撫。
要說明的是,中央可不是隨便派個人下來當巡撫的,在論資排輩十分嚴重的中國,能被派下來管事的都不是等閒之輩,一般來說,這些巡撫都是各部的侍郎(副部級)。
與很多人所想的不同,在永樂時期,中央官員序列中實際上並沒有巡撫這個官名,所謂的巡撫不過是個臨時的官職,中央的本意是派個人下去管事,事情辦完了你就回來,繼續幹你的副部級。
可是天不隨人願,中央大員下到地方,小事容易辦,要是遇到民族紛爭問題和農民造反這些大事,就不是一年半年能回來的了。要遇到這種事情,巡撫可就麻煩了,東跑西跑,一忙就是大半年,這裡解決了那裡又鬧,逢年過節的,民工都能回家過年,而有些焦頭爛額的巡撫卻幾年回不了家。
本來只是個臨時差事,卻經常是一去不返,巡撫也有老婆孩子,也有夫妻分居,子女入學這些問題,長期掛在外面也實在苦了這些大人,中央也麻煩,往往是這個剛巡迴來,又有彙報何處出事,地方處理不了,需要再派,周而復始,也影響中央人員調配,於是,在後來的歷史發展中,巡撫逐漸由臨時特派員變成了固定特派員,人還算是中央的人,但具體辦公都在地方,也不用一年跑幾趟了。
既然說到巡撫,我們就不得不說與之相關的兩個官職。
巡撫雖然是大官,卻並非最大的地方官員,事實上,比巡撫大的還有兩級,這兩級官員才真正稱得上是舉足輕重的人物。
明朝政府確定了巡撫制度後,又出現了新的難題,因爲當時的農民起義軍們經常會變換地點,也就是所謂的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也算是游擊戰的一種,山東的往河北跑,湖北的往湖南跑,遇到這種情況,巡撫們就犯難了。比如浙江巡撫帶着兵追着起義軍跑,眼看就要追上,結果這些人跑到了福建,浙江巡撫地形不熟,也不方便跑到人家地盤裡面去,就會要求福建巡撫或是都指揮使司配合,如果關係好也就罷了,算是幫你個忙。關係不好的那就麻煩了,人家可以把眼一擡:“你何許人也,貴姓?憑什麼聽你指揮?”
爲了處理這種情況,中央只得再派出更高級別的官員(一般是尚書正部級),到地方去處理事務,專門管巡撫。這些人就是所謂的總督。
總督一般管兩個省或是一個大省(如四川總督只管四川),可以對巡撫發令。
按說事情到這裡就算解決了,可是政策實在跟不上形勢,到了明朝後期,如李自成、張獻忠這樣的猛人出來後,游擊隊變成了正規軍,排場是相當的大,人家手下幾十萬人,根本不把你小小的巡撫、總督放在眼裡,正規軍不小打小鬧,要打就打省會城市,一鬧就幾個省,總督也管不了。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地方官出場了,疲於應付的明朝政府最後只得又創造出一個新官名——督師。這個官專門管總督,農民軍鬧到哪裡,他就管到哪裡,當然了,這種最高級別的地方官一般都是由中央最高文官大學士兼任的。
明朝那些事兒2朱棣篇第二十四章
章節字數:3678更新時間:07-02-2216:21
以上三種機構或官職都是在永樂時期由朱棣首創的,其作用有好有壞,我們在這裡介紹它們,是因爲在後面的文章中,我們還要經常和它們打交道,所以在這裡必須先打個底。
與這些制度機構相比,朱棣還給他的子孫後代留下了一樣更加珍貴的寶物,也正是這件寶物不但開創了永樂盛世,還在朱棣死後,將這種繁榮富強的局面維持下去。
這件寶物就是人才。
朱棣和朱元璋一樣,都是中國歷史上十分有作爲的英明君主,但綜合來看,朱棣比朱元璋在各個方面都差一個層次,除了一點之外。
這一點就是看人才的眼光。
之前我們曾經介紹過朱元璋給他的孫子留下的那三個人,事實證明這三個人是名副其實的書呆子,作用極其有限,朱棣也給自己的子孫留下了三個人,這三個人卻與之前的齊黃大不相同。
他們是真正的治世英才。
由於他們三個人都姓楊,所以史稱“三楊”
他們是那個時代最爲優秀的人物,且各有特長,不但有能力,而且有城府心計,歷經四朝而不倒,堪稱奇人,下面我們就逐個介紹他們的傳奇經歷。
第一個人博古守正楊士奇
如果要評選中國歷史上著名盛世之一——仁宣盛世的第一締造者,恐怕還輪不到仁宣兩位皇帝,此榮譽實非楊士奇莫屬,因爲如果沒有他,朱高熾可能就不是所謂的明仁宗了。
這位傳奇文臣活躍於四朝,掌控朝政,風光無限,但這一切都是他應得的,爲了走到這一步,他付出了太多太多。
至正二十五年(1365),楊士奇出生在袁州,當年正是朱元璋鬧革命的時候,各地都兵慌馬亂,民不聊生,爲了躲避饑荒,楊士奇的父母帶着他四處奔走,日子過得很苦。在楊士奇一歲半的時候,他的父親楊美終於在亂世中徹底得到了解脫——去世了。
幼年的楊士奇不懂得悲傷,也沒有時間悲傷,因爲他還要跟着母親繼續爲了生存而奔走,上天還是公平的,他雖然沒有給楊士奇幸福的童年,卻給了他一個好母親。
楊士奇的母親是一個十分有遠見的人,即使在四處飄流的時候,她也不忘記做一件事——教楊士奇讀書。在那遍地烽火的歲月中,她丟棄了很多行李,但始終帶着一本書——《大學》,說來慚愧,此書我到二十歲才通讀,而楊士奇先生五歲就已經會背了,每看到此,本人都會感嘆新社會就是好,如果在下生在那個時代,估計混到四五十歲還是個童生。
讀書是要講天分的,楊士奇就十分有天分,可讀書還需要另一樣更爲重要的東西,那就是錢。
楊士奇沒錢,他的母親也沒錢。
沒有錢,就上不起私塾,就讀不了書,就不能上京考試,就不能當官,畢竟科舉考試並不是只考《大學》。
楊士奇和他的母親就這樣在貧困的煎熬中迎來了人生的轉折。
洪武四年(1371),楊士奇的母親改嫁了,楊士奇從此便多了一位繼父,一位嚴肅且嚴厲的繼父。
這位繼父叫羅性,他同時也兼任楊士奇的老師。
羅性,字子理,事實上,他並不是一個普通人,此人出生世家,當時已經是著名的名士,且有官職在身,性格耿直,但生性高傲,瞧不起人
楊士奇懷揣着好奇和畏懼住進了羅性的家,當然,也是他自己的家。
羅性是一個十分嚴厲孤傲的人,對這個跟着自己新娶妻子(或是妾)一道進門,卻並非自家血親的小孩並沒有給什麼好臉色。這似乎也是很自然的事。
進入羅家後不久,楊士奇就被強令改姓羅,這似乎也很正常,給你飯吃的人總是有着某種權力的。
楊士奇就這樣在這個陌生的環境下開始了自己的生活,雖然改姓羅,但畢竟不是人家的孩子,差別待遇總是有的,羅性也並不怎麼重視他,這一點,即使是幼年的楊士奇也能感覺得到。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更加小心翼翼,儘量不去惹禍,以免給他和他的母親帶來麻煩。
兩年後,年僅八歲的楊士奇的一次驚人之舉改變了他的生活狀況。
洪武六年(1373),羅家舉行祭祀先祖的儀式,還是小孩的楊士奇被觸動了,他想起了自己故去的父親和顛沛流離的生活,他也想祭拜自己的父親和親人。
可是羅家的祠堂決不會有楊家的位置,而且如果他公開祭祀自己的家人,恐怕是不會讓繼父羅性高興的。
這個年僅八歲的小男孩卻並未放棄,他從外面撿來土塊,做成神位的樣子,找到一個無人注意的角落,鄭重地向自己亡故的父親跪拜行禮。
楊士奇所不知道的是,他這自以爲隱秘的行爲被一個人看在了眼裡,這個人正是羅性。
不久之後,羅性找到了楊士奇,告訴他自己看到了他祭拜祖先的行爲,還告知他從今往後,恢復他的楊姓,不再跟自己姓羅。
楊士奇十分驚慌,他以爲是羅性不想再養他,要將他趕出門去。
羅性卻搖了搖頭,嘆息道:“我的幾個兒子都不爭氣,希望你將來能夠略微照顧一下他們。”
他接着感嘆道:“你才八歲,卻能夠寄人籬下而不墮其志,不忘祖先,你將來必成大器!你不必改姓了,將來你必定不會辱沒生父的姓氏。”
羅性是對的,有志從來不在年高。
自此之後,羅性開始對楊士奇另眼相看,並着力培養他,供他讀書。
如果事情就這樣發展下去,楊士奇應該會通過各項考試,最終中進士入朝爲官,因爲他確實有這個實力,但上天實在弄人。
僅僅一年之後,羅性因罪被貶職到遠方,楊士奇和他母親的生活又一次陷入了困境。然而在這艱苦的環境下,有志氣的楊士奇卻沒有放棄希望,他仍然努力讀書學習,爲自己的將來而奮鬥。
由於家境貧困,楊士奇沒有辦法向其他讀書人那樣上京趕考圖個功名,爲了貼補家用,他十五歲就去鄉村私塾做老師,當時私塾很多,沒有形成壟斷產業,每個學生入學時候交部分學費,不用開學時去教務處一次性交清,如果覺得先生教得不好,可以隨時走人,所以老師的水平是決定其收入的關鍵,學生多收入就多,由於他學問根基紮實,很多人來作他的學生,但畢竟在農村貧困地區,他的收入還是十分微薄,只能混口飯吃。
生活貧困的楊士奇和他的母親一直過着清貧的生活,不久之後,他又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人窮志不窮這條格言的意義。
楊士奇的一個朋友家裡也十分窮困,但他沒有別的謀生之道,家裡還有老人要養,實在過不下去了。楊士奇主動找到他,問他有沒有讀過四書,這個人雖然窮點,學問還是有的,便回答說讀過。楊士奇當即表示,自己可以把教的學生分一半給他,並將教書的報酬也分一半給他。
他的這位朋友十分感動,因爲他知道,楊士奇也有母親要養,家境也很貧窮,在如此的情況下,竟然還能這樣仗義,實在太不簡單。
少了一半收入的楊士奇回家將這件事情告訴了母親,他本以爲母親會不高興,畢竟本來已經很窮困的家也實在經不起這樣的折騰,但出乎他意料的是,母親卻十分高興地對他說:“你能夠這樣做,不枉我養育你成人啊!”
是的,窮人也是有尊嚴和信義的,正是因爲有這樣明理的母親,後來的楊士奇才能成爲一代名臣。
楊士奇就是這樣成長起來的,在困難中不斷努力,在貧困中堅持信念,最終成就事業。
人窮,志不可短!
沒有功名的楊士奇仕途並不順利,他先在縣裡做了一個訓導(類似今天的縣教育局官員),訓導是個小官,只是整天在衙門裡混日子,可楊士奇做官實在很失敗,他連混日子都沒有混成。
不久之後,楊士奇竟然在工作中丟失了學印,在當年那個時代,丟失衙門印章是一件很大的事,比今天的警察丟槍還要嚴重得多,是有可能要坐牢的。此時,楊士奇顯示了他靈活的一面。
如果是方孝孺丟了印,估計會寫上幾十份檢討,然後去當地政府自首,坐牢時還要時刻反省自己,楊士奇沒有這麼多花樣,他直接就棄官逃跑了。
楊士奇還真不是書呆子啊
之後逃犯楊士奇流浪江湖,他這個所謂逃犯是應該要畫引號的,因爲縣衙也不會費時費力來追捕他,說得難聽一點,他連被追捕的價值都不具備,此後二十多年,他到處給私塾打工養活自己,值得欣慰的是,長年漂泊生活沒有讓他變成二混子,在工作之餘,他繼續努力讀書,其學術水平已達到了一個相當的高度。
在度過長期學習教書的流浪生活後,楊士奇終於等到了他人生的轉機。
建文二年(1400),建文帝召集儒生撰寫《太祖實錄》,三十六歲的楊士奇由於其紮實的史學文學功底,被保舉爲編撰。
在編撰過程中,楊士奇以深厚的文史才學較好地完成了工作,並得到了此書主編方孝孺的讚賞,居然一舉成爲了《太祖實錄》的副總裁。
永樂繼位後,楊士奇真正得到了重用,他與解縉等人一起被任命爲明朝首任內閣七名成員之一,自此之後,他成爲了朱棣的重臣。
與解縉相同,他也不是個安分的人,此後不久,他捲入了立太子的紛爭,他和解縉都擁護朱高熾,但與解縉不同的是,他要聰明得多。
青少年時期的艱苦經歷磨鍊了楊士奇,使他變得老成而有心計。他爲人十分謹慎,別人和他說過的話,他都爛在肚子裡,從不輕易發言泄密,他是太子的忠實擁護者,卻從不明顯表現出來,其城府可見一斑。
而楊士奇之所以能夠有所成就,其經驗大致可以概括爲一句話:
剛出道時要低調,再低調。
明朝那些事兒2朱棣篇第二十五章
章節字數:3556更新時間:07-02-2216:22
雖然楊士奇精於權謀詭計,但事實證明,他並不是一個滑頭的兩面派,在這場你死我活的奪位鬥爭中,他始終堅定地站在了朱高熾一邊,並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忠誠最終戰勝了政治對手,將朱高熾扶上了皇帝的寶座。
永樂年間,最爲殘酷的政治鬥爭就是朱高熾與朱高煦的皇位之爭,在這場鬥爭中,無數人頭落地,無數大臣折腰,陰謀詭計層出不窮,雙方各出奇謀,經過更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鬥爭一直延續到朱棣去世的那個夜晚,一個人冒着極大的風險,秘密連夜出發,奔波一個月趕路報信,方纔分出了勝負。
事實上,不但楊士奇參加了這場鬥爭,我們下面要介紹的三楊中的另外兩個也沒有閒着,他們都是太子黨的得力干將。在後面的文章中,我們會詳細介紹這場驚天動地的皇位之爭。
第二個人足智多謀楊榮
我們接着介紹的楊榮是三楊中的第二楊,他雖然沒有楊士奇那樣出衆的政務才能和學問基礎,卻有一項他人不及的能力——準確的判斷力。
楊榮,洪武四年(1371)生,福建人,原名楊子榮(注意區分),他雖然沒有深入虎穴,剿滅土匪的壯舉,但其大智大勇卻着實可以和後來的那位戰鬥英雄相比。
與楊士奇不同,他小時候沒有吃過那麼多苦,家裡環境不錯的他走的正是讀書、應試、做官的這條老路。建文二年(1400),他考中進士,由於成績優秀,被授予編修之職,即所謂的翰林。
建文帝時代翰林院可謂書呆子雲集之地,這也難怪,畢竟掌權的就是黃子澄、方孝孺那樣的人,上行下效也很正常。
然而後來的事實證明,楊榮這位優等生與他的那些同事們有很大的不同,他實在不是個書呆子,而應該算是一位心思縝密的謀士。
與楊士奇一樣,這個足智多謀的人也是在永樂時期才被重用的,但他飛黃騰達的經過卻很有點傳奇色彩,因爲他憑藉的不是才學,而是一句話。
建文四年(1402),朱棣終於打敗了頑強的南軍,進入京城,奪得了皇位,現在他只剩下一件事要辦——登基即位。
然而就在他騎馬向大殿進發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一個人站了出來,阻擋了他的去路(迎於馬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