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萬國來朝(3)

bookmark

禮部和鴻臚寺的官員非常的忙碌,如此多的外國使節來到大明京城,這是從未有過的事情,京城的官驛爆滿,幾乎無法接待各地赴京的官員,內閣大臣、禮部尚書楊廷樞更是親自過問諸多的事情。

禮部這一年幾乎沒有什麼清閒的時間,上半年主要忙於科舉考試的事宜,以及不折不扣落實關於科舉考試變革的諸多事宜,一直到六月份,殿試進行完畢,這一場從瑞元二年開始的科舉考試,才基本告一段落,被錄取的三百名進士,分別進入到國子監、翰林院以及大明皇家政策理論研究院,進行更加進一步的深造,這些被錄取的進士,只有在培訓合格之後,才能夠由吏部安排到各級部門做官做事。

萬國來朝的事宜,無疑也是由禮部全程籌謀的。

內閣次輔周延儒統領萬國來朝的事宜,內閣大臣楊廷樞則是負責具體辦理。

周延儒和楊廷樞都沒有預料到,此番進入京城的海外人士,以及大明周邊的使者有如此多的人,大大小小的使者接近兩百人,加上跟隨他們一同來到京城的隨從,總人數超過兩千人了,所有接待和安排的事宜,都需要禮部安排妥當的。

周延儒和楊廷樞充分發揮了自身的能力,力求安排好每一件事情。

在這個過程之中,他們也曾經就諸多的細節事宜,啓奏皇上,誰知道皇上對這些事情根本不做出任何的指示,明確要求周延儒和楊廷樞兩人全面負責。

時間已經到了十月下旬,京城的氣候開始變得冷起來了,按照周延儒的安排,來到大明京城的諸多使節,十一月初一拜見皇上,接着禮部組織他們到南方去看看,重點是到南京去看看,最終在十二月返回京城,在大明過春節之後離開。

如此的安排。有着炫耀大明強盛富庶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向這些時節展示大明商貿的發達,以及大明朝廷對商貿的重視,不管是陸地上的商貿。還是海外的貿易,他們都是要按照大明朝廷確定的規矩來的。

皇上的意思是很明確的,你想着讓別人按照你確定的規矩做事情,那麼就要在別人的面前展示出來強大的實力,牽涉到利益的事情。你想着讓別人主動服從,基本沒有什麼可能性,唯有從實力上面壓過別人,讓別人真正的佩服你,你制定的規矩才能夠放之四海而皆準。

諸多的準備事宜,從洪欣貴、王小二和鄭芝龍從巴達維亞寫來奏摺的時候,就進入到倒計時的狀態之下,包括船隊在什麼地方停靠,沿路的安全保衛等等問題。

這裡面還有一個細節,那就是對諸多使節是不是需要限制的問題。人家遠來是客,招待方面是需要做好的,不過大明朝廷有着自身的規矩,這些使節來到大明,就要遵守大明的規矩,這就意味着是不是需要限制諸多使節的行動。

對於整個安排事宜幾乎沒有怎麼過問的皇上,在這件事情上面發話了,皇上的意思是不需要限制這些外來的使節,他們想到什麼地方去看都可以,就算是進入到京城了。想着在京城到處走走看看也是可以的,既然大明朝廷想着展現自身的實力,那就需要讓這些外來的使節心服口服,限制人家的行動。只會讓人家覺得不舒服,甚至是懷疑大明的富庶和強盛。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大明各級官府和官吏,必須要明白這個道理,在面對諸多國外使節的時候,要有着強大的自信。今後這樣的情況很多,源源不斷的會有海外之人或者域外之人進入到大明,況且朝廷已經明確了規矩,對於海外或者是域外之人來到大明做生意,甚至是在大明生活的,都要予以接納,只要這些人按照大明各項規矩做事情,遵守大明的法律法規。

皇上還特別強調了一點,對於那些海外和域外來的人,要以誠相待,要時時刻刻展現出來大明的強大和包容,這方面大清國就是活生生的教訓,大清國那種自認爲滿人最爲強悍、高人一等的做法,就是鼠目寸光,漢人切記不要自高自大,要善待其他民族的所有人。

皇上的這個提醒,周延儒和楊廷樞是不折不扣執行的。

域外之人,長相與大明之人差別不是很大,他們也更加容易的融入到大明之中,而那些海外之人則有一定的困難,這些人的長相與大明之人完全不一樣,頭髮、眼睛、皮膚等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區別,有的是金髮碧眼,有的是全身黑黑的皮膚,初期會引發百姓的好奇,譬如說在北方的某些地方,海外之人就曾經引發過圍觀和議論。

不過這種情況在大一些的城池裡面都不存在了,特別是在京城,要知道在京城的海外人士已經很多了,包括大明軍隊之中,也有不少海外之人,戶部的對外貿易司,好幾百人都是海外之人,大明皇家銀行裡面,海外之人更是比比皆是,這些人同朝中的官吏一樣,按時上朝,每日都穿行於京城各地,老百姓早就習慣了。

由此一種新興的行業也逐漸誕生出來,那就是語言交流事宜,一些人專門從事語言交流方面的事宜,幫助這些海外之人與大明的官吏、士大夫、商賈和百姓交流,大明皇家理論和政策研究院也遵照皇上的聖旨,專門吸納這方面的人才,負責對京城官吏進行培訓,讓諸多的官吏也明白一些簡單的海外話語。

現如今,就連皇后娘娘文曼珊,都知道不少海外之話語,甚至還能夠直接與那些海外之人對話了。

諸多海外和域外的使節進入大明海域之後,禮部就開始了全面的統籌。

內閣大臣、兵部尚書熊文燦代表朝廷,前往天津港迎接,主要還是考慮到洪欣貴等人在海上戰鬥以及海外遠征取得的勝利,這些海外使節進入到京城之後,諸多的接待事宜,就是禮部完全負責了。

讓周延儒和楊廷樞頭疼的是如何接待西班牙、葡萄牙以及荷蘭皇室三位公主的事宜。

這件事情在朝中已經傳爲美談,正是因爲大明王朝的強大,讓海外之人心服口服了,人家將皇室的公主都送來了,求着嫁給皇上,不過據說皇后娘娘對這件事情不是特別的滿意。

這也難怪,皇上在女色方面幾乎沒有多大的追求,進入京城登基稱帝之後,決不同意什麼三宮六院七十二妃的安排,除開迎娶了皇貴妃朱徽娖之外,就沒有迎娶其他的嬪妃,皇后娘娘對這一點也是很滿意的,誰知道如今歐洲的皇室突然送來了三位公主,都是要嫁給皇上的,作爲女人,皇后娘娘內心不可能那麼舒服。

據說洪欣貴和鄭芝龍兩人去拜見了皇后娘娘,離開皇宮的時候,頭上的冷汗都沒有來得及完全擦去。

這當然是下面的傳聞了,真實的情況外面是不可能知曉的。

使節朝見皇上的日子眼看着臨近了,紫禁城已經做好了所有的準備,皇上也開始重視這件事情了,不管怎麼說,這都是大明王朝興盛的標誌,這是一個全新的起點,今後或許很多的使節都會前來大明京城朝拜,不過如同這一次的規模,基本不會出現了。

朝見的儀式必定是在紫禁城的奉天殿舉行的,這裡本來就是舉辦各種大型隆重的儀式的地方,而這一次的朝見儀式,皇上、皇后娘娘以及諸多的嬪妃都是要參與的,朝見的儀式分爲了幾個層次,其中就包括獻俘以及慶賀海外作戰勝利的儀式。

朝見儀式結束之後,由吏部、禮部和兵部組成的團體,還要與西班牙、葡萄牙以及荷蘭的皇家使者談判,也就是關於如何處置俘虜的問題,要知道這些俘虜基本都是這三個國家的人,而且那麼多大型的戰船,也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京城四品以上的官員,都是要參加這次朝拜儀式的。

周延儒和楊廷樞也遇到了一些具體的問題,究竟該如何的佈置如此隆重的朝拜儀式,他們從來都沒有見過,也沒有經驗,好在翰林院保存的諸多文書之中,有明成祖朱棣接見外來使者朝拜的記載,雖說不是特別的齊全。

皇上對於這件事情,倒是看的很開,他告訴周延儒和楊廷樞,朝廷定下了這麼多的規矩,這朝拜一事同樣可以確定新的規矩,不一定要完全按照以前的套路進行,只要這一次確定下來的儀式是合適的,那今後就按照此等的儀式來辦理。

於是,爲了儀式如何進行的事宜,內閣專門商議,包括禮部的鴻臚寺,也提出來了若干的建議,但有一點皇上非常明確,那就是海外和域外的使者,不需要強求跪拜,每個地方的禮儀不一樣,要尊重海外的規矩。

幾個月的忙碌,眼看着朝見的儀式就要進行了。

主持此事的周延儒和楊廷樞,內心肯定是期待的,也是非常激動的,若說洪欣貴在海外的征戰和遠征是奠基之戰,那麼此次的朝拜,就是奠基儀式了。(。)

第297章 決定第538章 狂妄的代價(2)第787章 勸服第600章 洪門錢莊第785章 閃電戰(15)第576章 最好的辦法第403章 桃花運第443章 巨大的突破第193章 車廂峽第94章 會試第504章 重大決定第100章 殿試禮儀第834章 讓你無話可說第431章 過度自信是自負第124章 徐光啓第742章 難得的決心第450章 出征第176章 內閣震動第671章 督戰第191章 證據鏈第926章 權鬥第748章 成事不足第83章 利弊第479章 差點疏忽第626章 襄陽失陷(9)第536章 總有意外第865章 通州之戰第716章 朱仙鎮之戰(6)第848章 自作孽第658章 找理由第451章 突然而來的變故第389章 有力反擊第312章 漕運總督第273章 明智第252章 顧夢麟來投第163章 力排衆議第841章 漸入絕境第988章 千載難逢的機會第470章 定奪和離間第621章 襄陽失陷(4)第856章 北進之利劍出鞘第142章 閏十一月大雪第9章 教諭先生第119章 亂象漸生第737章 自我毀滅的開始第233章 規矩第69章 鹿鳴宴第143章 緊急奏摺第503章 監軍第155章 榆林總兵第786章 單項選擇第276章 下有對策第956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850章 大變序幕拉開第133章 有些意外第458章 洛陽古城第93章 會試主考官第830章 王承恩的堅持第959章 多鐸的末路第532章 高陽之戰(5)第920章 無法高興的勝利(1)第860章 趨利避害的嘴臉第75章 不可忍第376章 平衡術第270章 絞殺第963章 適得其反第108章 若即若離第675章 矛盾重重(2)第109章 需要靠自己第357章 血戰(1)第723章 沙盤演練第320章 阿炳爺第261章 內部分歧第450章 出征第210章 文震孟的驚詫第520章 精心的部署第141章 恩師來信第538章 狂妄的代價(2)第657章 寇白門第431章 過度自信是自負第368章 暗中運作第661章 雷霆一擊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645章 悄悄去第402章 水落石出第868章 定鼎京城(1)第603章 迫不及待第609章 何爲重點第574章 女兵營第606章 不給面子第570章 京城故事(4)第472章 凝聚力第508章 都沒有想到(2)第581章 孫傳庭的困難第408章 內部的震動第960章 草原新規矩第213章 盧象升第794章 浙江總兵黃得功第188章 計謀第444章 不計成本
第297章 決定第538章 狂妄的代價(2)第787章 勸服第600章 洪門錢莊第785章 閃電戰(15)第576章 最好的辦法第403章 桃花運第443章 巨大的突破第193章 車廂峽第94章 會試第504章 重大決定第100章 殿試禮儀第834章 讓你無話可說第431章 過度自信是自負第124章 徐光啓第742章 難得的決心第450章 出征第176章 內閣震動第671章 督戰第191章 證據鏈第926章 權鬥第748章 成事不足第83章 利弊第479章 差點疏忽第626章 襄陽失陷(9)第536章 總有意外第865章 通州之戰第716章 朱仙鎮之戰(6)第848章 自作孽第658章 找理由第451章 突然而來的變故第389章 有力反擊第312章 漕運總督第273章 明智第252章 顧夢麟來投第163章 力排衆議第841章 漸入絕境第988章 千載難逢的機會第470章 定奪和離間第621章 襄陽失陷(4)第856章 北進之利劍出鞘第142章 閏十一月大雪第9章 教諭先生第119章 亂象漸生第737章 自我毀滅的開始第233章 規矩第69章 鹿鳴宴第143章 緊急奏摺第503章 監軍第155章 榆林總兵第786章 單項選擇第276章 下有對策第956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850章 大變序幕拉開第133章 有些意外第458章 洛陽古城第93章 會試主考官第830章 王承恩的堅持第959章 多鐸的末路第532章 高陽之戰(5)第920章 無法高興的勝利(1)第860章 趨利避害的嘴臉第75章 不可忍第376章 平衡術第270章 絞殺第963章 適得其反第108章 若即若離第675章 矛盾重重(2)第109章 需要靠自己第357章 血戰(1)第723章 沙盤演練第320章 阿炳爺第261章 內部分歧第450章 出征第210章 文震孟的驚詫第520章 精心的部署第141章 恩師來信第538章 狂妄的代價(2)第657章 寇白門第431章 過度自信是自負第368章 暗中運作第661章 雷霆一擊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645章 悄悄去第402章 水落石出第868章 定鼎京城(1)第603章 迫不及待第609章 何爲重點第574章 女兵營第606章 不給面子第570章 京城故事(4)第472章 凝聚力第508章 都沒有想到(2)第581章 孫傳庭的困難第408章 內部的震動第960章 草原新規矩第213章 盧象升第794章 浙江總兵黃得功第188章 計謀第444章 不計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