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朱仙鎮之戰(1)

崇禎十四年四月十七日,賀人龍率領的兩萬大軍,抵達了朱仙鎮。

新野距離朱仙鎮七百五十里地,賀人龍四月十三日出發,用了五天時間,兩萬大軍急行軍七百多裡地,平均每天行軍近一百五十里地,這對於大軍來說是難以承受的,可爲了能夠搶佔先機,在李自成抵達朱仙鎮之前做好一切的防禦,賀人龍也管不了那麼多了。

抵達朱仙鎮之後,軍士已經極其的疲憊,不過賀人龍還是下達了佈防和偵查的命令,他不能夠有絲毫的疏忽,在軍士佈防的同時,賀人龍命令斥候沿着開封府城和尉氏縣兩個方向偵查,看看李自成究竟到什麼地方了。

朱仙鎮還是比較繁華的,鎮子裡有着很多的商鋪,與尋常的縣城沒有太大的差別,只不過沒有城牆,這裡畢竟靠近開封府城,且交通很是便利,不少的商賈就在這裡落戶了。

大軍突然的到來,還是在鎮子裡引發了不小的恐慌。

賀人龍本可以不管朱仙鎮的商賈和百姓,但考慮到大戰在即,殘酷的廝殺過程之中,商賈和百姓很有可能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恐慌,更可能成爲大軍的負擔,故而命令軍士,幫助這些商賈和百姓搬遷,要求諸多的商賈和百姓離開朱仙鎮,到開封府城去,或者是到其他的地方去投親靠友,總之不能夠留在朱仙鎮。

賀人龍的心是好的,避免百姓在戰鬥廝殺之中遭遇到屠殺,要求百姓離開,不過他下達的命令,對商賈和百姓是很不利的,特別是針對那些較爲富庶的商賈,所謂的幫助搬遷,含義有很多,下面的軍士按照自身的理解來幫助搬遷,在這個搬遷的過程之中。軍士得不到好處肯定是不行的,結果很多明裡暗裡劫掠財物的事情就出現了。

賀人龍也不是什麼善茬,知道軍士幫助商賈和百姓搬遷的過程之中存在貓膩,他不會開口說話。反正財物是麾下的軍士得到的,若是這個時候處罰軍士,會傷了大軍的士氣。

千里做官只爲財,這些軍士拼了性命來打仗,還不是希望得到更多的錢財。

軍士的野蠻和劫掠。很快在朱仙鎮引發了恐慌,不少的百姓甚至半夜開始偷偷摸摸的搬遷,將重要的財物攜帶在身上,舉家帶口朝着開封或者是尉氏縣的方向而去。

短短兩天的時間,朱仙鎮幾乎成爲了一座空鎮,已經看不見什麼商賈和百姓,留下的就是一地的殘跡,訴說着主人被迫離開的憤懣。

派遣出去的斥候,紛紛回來稟報消息了。

李自成麾下的流寇,尚未抵達朱仙鎮。不過已經到了尉氏縣,距離朱仙鎮不足百里地,至於說開封府城的方向,早就戒嚴了,城內實施了宵禁,城門開啓的時間也做了嚴格的限制,進出城門審查非常的嚴格,尋常人等根本不準進入到府城。

斥候稟報消息的時候,巡撫吳甡派遣的特使也趕到了朱仙鎮,見到了賀人龍。帶來了吳甡的口信,吳甡要求賀人龍一定要在朱仙鎮阻止李自成麾下的流寇,畢竟開封府城內駐紮的軍士不足兩萬人,若是流寇十八萬人全部攻打開封府城。守住的可能性幾乎是不存在的。

吳甡還告訴賀人龍,兵部已經給五省總督孫傳庭敕書了,要求孫傳庭率領大軍馳援開封府城,根據吳甡得到的消息,孫傳庭已經率領大軍朝着開封府城的方向而來,故而賀人龍在朱仙鎮阻止李自成就顯得特別重要了。只要孫傳庭率領的大軍抵達了朱仙鎮,兩路大軍聯合起來,一定能夠徹底打敗李自成。

知道了這些消息之後,賀人龍的臉上沒有出現笑容,他知道孫傳庭麾下有十餘萬的大軍,不過這麼多的大軍,從湖廣的鄖陽趕赴朱仙鎮,不知道要多長的時間,他的麾下畢竟只有兩萬大軍,想着在朱仙鎮長時間的抵禦十八萬的流寇,這有些以卵擊石的味道。

吳甡帶來的這個信息,還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陝西、山西、山東、北直隸等地的軍士不可能前來馳援開封府城,包括大同、榆林以及寧夏的邊軍,也不可能調動。

這在賀人龍的預料之中,流寇只是在湖廣與河南兩地肆掠,其餘地方沒有遭遇到威脅,自然不可能盡心盡力的抗擊和抵禦流寇,至於說邊軍,必須要護衛邊關的安全,若是大規模調動,後金韃子以及蒙古韃子突然入侵怎麼辦。

兩天時間以來,軍士顧不上好好的歇息,已經撤掉了部分的房屋,在官道上設置了防禦的陣形,阻止流寇騎兵的衝鋒,同時保護自身在戰鬥廝殺的過程之中少受傷,可時間太短,僅僅兩天的時間,軍士不可能搭建起來完備的防禦陣地。

憤怒和埋怨沒有絲毫的作用,賀人龍也曾經想過,率領兩萬大軍悉數撤離到開封府城之內,依靠堅固的城牆來抵禦流寇的進攻,等待其他方面軍隊馳援開封府城,但這個想法被兵部否決了,固守城池或許能夠阻止流寇過早的攻陷開封府城,但大軍悉數撤離到府城之內,展現出來的是怯戰的氣勢,雙方尚未交戰,朝廷大軍就處於了劣勢,再說開封府城之內駐紮太多的軍士,糧草供給以及佈防等方面,需要耗費很多的心思,臨時部署不一定來得及,一旦開封府城被流寇徹底的包圍,城內軍士的戰鬥力低迷,局勢很有可能變得更加的糟糕。

所以賀人龍只能夠命令兩萬軍士在朱仙鎮佈防,遲滯流寇前進的速度。

依靠着兩萬軍士,想着打敗接近二十萬的流寇,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賀人龍非常清楚這一點,能夠保持不被流寇完全打垮就算是很不錯了,若是沒有孫傳庭率領的大軍前來馳援,賀人龍根本不會固守朱仙鎮。

不過孫傳庭率領大軍前來馳援,還有一個最大的難題,那就是如何的突破流寇的阻攔,孫傳庭麾下的十餘萬大軍,只能夠走官道,不可能找到其他的小路,這就預示着孫傳庭必定和流寇相遇,廝殺是少不了的,孫傳庭唯有撕開一條缺口,或者是直接打敗流寇,纔有可能抵達朱仙鎮,纔有可能馳援開封府城。

局勢對賀人龍是很不利的,不過到了這個時候,他想不到那麼多了,如何的抵擋流寇犀利的進攻,纔是當下應該思考的最爲重要的問題。

安排佈置完畢一切之後,賀人龍再次派遣斥候,沿途去找尋增援大軍的蹤跡,這對於斥候的考驗是很大的,斥候必須要避開流寇,才能夠探查到增援大軍的蹤跡。

劉宗敏派遣的斥候,早就抵達了朱仙鎮,他們扮作了尋常的百姓,偵查朱仙鎮發生的一切,賀人龍抵達朱仙鎮的消息,以及在朱仙鎮的一舉一動,劉宗敏完全知曉了。

劉宗敏曾經想着率領義軍將士,在賀人龍立足未穩的時候,發起突然的襲擊,但他的這個想法被顧君恩否決了,劉宗敏率領的前鋒軍,人數也就是兩萬人左右,不敢保證擊敗賀人龍,若是過早的發動進攻,讓賀人龍警覺了,那就得不償失了。

按照顧君恩的要求,劉宗敏命令斥候對駐紮在朱仙鎮的官軍進行了詳細的偵查,通過一天多時間的偵查,發現賀人龍麾下的官軍人數也就是兩萬人左右。

得知這個消息,李自成和顧君恩都很是高興。

賀人龍的大名他們是清楚的,與當年的曹文詔是有一比的,若是義軍能夠打敗甚至是斬殺賀人龍,那形成的影響是巨大的,也是能夠狠狠打擊官軍士氣的。

李自成立刻做出了安排,以八萬義軍精銳的軍士進攻朱仙鎮,務必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徹底打敗賀人龍及其麾下的官軍。

戰鬥由李自成親自指揮,先鋒官爲劉宗敏。

顧君恩負責指揮剩餘的十萬義軍軍士,這些軍士同樣需要做好戰鬥的準備,一旦八萬義軍軍士進攻不是特別的順利,其餘的十萬軍士也是要投入到戰鬥之中的,當然更加重要的是,官軍很有可能增援開封府城,這十萬軍士需要隨時抵禦增援的官軍。

賀人龍在朱仙鎮驅逐商賈和百姓的時候,李自成和劉宗敏親率大軍,開始朝着朱仙鎮進發,爲了避免被賀人龍派遣的斥候發現,李自成非常的小心,每日裡行軍的時間嚴格把握,都是在清晨和傍晚,他希望能夠達到突襲的效果。

八萬義軍將士繞過了尉氏縣城之後,李自成不再要求大軍隱蔽行蹤,而是加快行軍步伐,朝着朱仙鎮而去,到了這個時候,隱匿八萬人的行蹤,不是很現實了,唯有爭取時間,讓賀人龍不能夠做好充足的準備。

一場大戰即將在朱仙鎮爆發,李自成是帶着必勝的信念的,他甚至想着斬殺賀人龍,以八萬人對陣兩萬人,這樣的戰鬥廝殺應該是沒有多大懸念的,至於說增援的官軍,就算是五省總督孫傳庭支援開封府城,一時半會也無法抵達朱仙鎮,只要義軍把握戰機,賀人龍就是孤軍奮戰,得不到任何的支援。。

第443章 巨大的突破第563章 天助(2)第223章 文震孟的努力第84章 納采第252章 顧夢麟來投第517章 邊緣第643章 總有找事的第603章 迫不及待第237章 反間計第153章 榆林邊鎮第329章 徐佛家的拜訪第665章 雲山霧罩第914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805章 強力推進第231章 割肉的交易第946章 萬國來朝(4)第222章 天意如此第462章 還算是明智第419章 後悔無門第595章 周延儒的無奈第70章 護院第618章 襄陽失陷(1)第94章 會試第217章 不好的苗頭第730章 遭遇排擠第575章 警告第441章 李巖的智慧第348章 用兵當用強(2)第784章 閃電戰(14)第812章 何爲最關鍵的地方第901章 對外貿易司第551章 同樣慘敗第949章 奇哉怪也第901章 對外貿易司第469章 本性第320章 阿炳爺第327章 預知危險第971章 該來的終於來了第952章 甕中捉鱉第469章 本性第641章 不甘心第986章 多爾袞的頓悟與無奈第791章 該快則要快第866章 一片石之戰第539章 狂妄的代價(3)第679章 自找無趣第572章 明晰的調整第65章 董其昌的決定第878章 重裝騎兵的覆滅(3)第140章 宿命第816章 自負的代價(2)第693章 篤定第924章 一切爲了大清國第189章 太過分了第510章 只有服從第746章 這就是人心第707章 被迫做出的調整第724章 得隴望蜀第768章 既成事實論第242章 失去方向第26章 淡定第448章 排擠和算計第324章 山陰幫第871章 歸宿(1)第396章 大膽的決定(1)第940章 海外奠基之戰(2)第936章 科舉之爭第596章 范文程的目標第538章 狂妄的代價(2)第353章 節節勝利(3)第619章 襄陽失陷(2)第30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418章 淮安商會第588章 痛心(1)第400章 抽絲剝繭第824章 準備親赴南京第225章 突破口第297章 決定第846章 暫時的穩定第650章 風輕雲淡第744章 鄭勳睿的無情第912章 大禍臨頭的感覺第778章 閃電戰(8)第282章 顧君恩的作用第465章 用人所長第797章 李自成的變遷第973章 大清國繼任的皇帝第807章 第二次的掙扎第69章 鹿鳴宴第207章 殘陽如血第182章 大度第763章 該來的遲早是來第161章 皇上聖旨第929章 落後的代價第314章 搭建班子第643章 總有找事的第584章 重要的決定第723章 沙盤演練第636章 用強第392章 報復
第443章 巨大的突破第563章 天助(2)第223章 文震孟的努力第84章 納采第252章 顧夢麟來投第517章 邊緣第643章 總有找事的第603章 迫不及待第237章 反間計第153章 榆林邊鎮第329章 徐佛家的拜訪第665章 雲山霧罩第914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805章 強力推進第231章 割肉的交易第946章 萬國來朝(4)第222章 天意如此第462章 還算是明智第419章 後悔無門第595章 周延儒的無奈第70章 護院第618章 襄陽失陷(1)第94章 會試第217章 不好的苗頭第730章 遭遇排擠第575章 警告第441章 李巖的智慧第348章 用兵當用強(2)第784章 閃電戰(14)第812章 何爲最關鍵的地方第901章 對外貿易司第551章 同樣慘敗第949章 奇哉怪也第901章 對外貿易司第469章 本性第320章 阿炳爺第327章 預知危險第971章 該來的終於來了第952章 甕中捉鱉第469章 本性第641章 不甘心第986章 多爾袞的頓悟與無奈第791章 該快則要快第866章 一片石之戰第539章 狂妄的代價(3)第679章 自找無趣第572章 明晰的調整第65章 董其昌的決定第878章 重裝騎兵的覆滅(3)第140章 宿命第816章 自負的代價(2)第693章 篤定第924章 一切爲了大清國第189章 太過分了第510章 只有服從第746章 這就是人心第707章 被迫做出的調整第724章 得隴望蜀第768章 既成事實論第242章 失去方向第26章 淡定第448章 排擠和算計第324章 山陰幫第871章 歸宿(1)第396章 大膽的決定(1)第940章 海外奠基之戰(2)第936章 科舉之爭第596章 范文程的目標第538章 狂妄的代價(2)第353章 節節勝利(3)第619章 襄陽失陷(2)第30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418章 淮安商會第588章 痛心(1)第400章 抽絲剝繭第824章 準備親赴南京第225章 突破口第297章 決定第846章 暫時的穩定第650章 風輕雲淡第744章 鄭勳睿的無情第912章 大禍臨頭的感覺第778章 閃電戰(8)第282章 顧君恩的作用第465章 用人所長第797章 李自成的變遷第973章 大清國繼任的皇帝第807章 第二次的掙扎第69章 鹿鳴宴第207章 殘陽如血第182章 大度第763章 該來的遲早是來第161章 皇上聖旨第929章 落後的代價第314章 搭建班子第643章 總有找事的第584章 重要的決定第723章 沙盤演練第636章 用強第392章 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