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動手

秦王朱存樞再次來到巡撫衙門,心情特別複雜,經歷上次的事情之後,他發現自己也陷入到旋窩之中,成爲了他人利用的對象,想到可能產生的後果之後,朱存樞顫慄不已,他的身份不一樣了,真的惹出事情來,肯定沒有好的結局,不要看王爺的身份是不錯的,可是真的和朝廷裡面的大人較量起來,往往是最吃虧的一方。

鄭勳睿的臉上帶着笑容,朱存樞的臉上笑容很是勉強。

“本官再次請殿下到衙門來,是有重要的事情商議的。”

“鄭大人,這個,有些事情,本王也沒有想到,還請鄭大人不要計較啊。”

“過去的事情,殿下就不要考慮那麼多了,本官不是糊塗人,本官若是對殿下有什麼看法了,不會再次請殿下到衙門來的。”

朱存樞擦去了額頭上的汗滴,長長舒了一口氣,顯然是放心一些了。

“本官請殿下來,是想着說說左長史粟建成大人的事宜。”

鄭勳睿說到粟建成,朱存樞再次緊張起來,若是算計趙單羽和樑興力的事情,粟建成是主謀,那他這個王爺也難以擺脫干係,畢竟親王和長史之間的關係,誰都是知道的。

“鄭大人有什麼要求,只要本王能夠做到,一定是力所能及的。”

“殿下不用緊張,本官只是想讓粟大人消失一段時間。”

朱存樞看着鄭勳睿,沒有開口回答,他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一個大活人,怎麼可能無緣無故的消失一段時間,這說不通的。

“辦法其實也簡單,需要殿下配合,殿下可以對外宣佈有什麼事宜,讓粟大人出面去處理,而且需要到京城去處理,來回的時間至少需要半個月以上,有這麼長的時間,本官足夠處理一切的事情了。”

朱存樞再次擡手,擦去了額頭上的汗滴,氣候漸漸轉涼,已經不是盛夏季節了,可朱存樞內心有着疑惑,不可能平靜下來,王府對外宣佈有什麼事情需要處理,那可不是一般的事情,而且還需要到京城去處理,這要是被他人最終揭穿,責任就在他朱存樞的身上了。

看見朱存樞沒有馬上開口,鄭勳睿微微一笑。

“殿下不必緊張,粟建成大人不是主謀,若是能夠很好的配合,也許不會有什麼事情,整件事情,與殿下更是沒有什麼關係。”

“本王明白了,就按照鄭大人所說的做,本官想辦法,不過若是朝廷追究下來,還請鄭大人從中美言幾句啊。”

“呵呵,殿下這是說笑了,本官剛纔說過,粟建成不是主謀,那麼主謀就另有其人了,既然這些人能夠讓粟建成做出如此的事情來,實力就不一般了,若是他們得知陰謀暴露了,會是什麼樣的態度,難道他們還敢追究後面的事宜嗎。”

朱存樞恍然大悟,他剛剛是鑽牛角尖了,只想到自己的事情,沒有想到事件背後的複雜因素,鄭勳睿說的很是準確,既然有人想着算計陝西巡撫,那肯定不是一般人,要知道鄭勳睿是三品高官,是封疆大吏。

“鄭大人的提醒,本王明白了,本王剛纔太緊張了,沒有想到這些事情,讓鄭大人取笑了,本王這就按照鄭大人的要求去做。”

朱存樞離開之後,徐望華進入到了廂房。

“徐先生,一切都準備好了嗎。”

“準備好了,屬下的計劃是,同時抓住粟建成和黨來旺,分開審訊,目前掌握的證據,已經可以證明,一切的事情都是黨來旺籌謀的,粟建成不過是黨來旺挑選的目標。”

“很好,有關這個黨來旺的來歷,有可靠的消息嗎。”

“有了一部分,但尚未得到完全的證實,黨來旺祖籍在南直隸蘇州府常熟,其本人應該是商賈,屬下調查到了這些,雖未挖到黨來旺背後之人,但屬下可以肯定,此事與東林黨肯定是有關係的。”

“嗯,常熟乃是東林黨發源地之一,徐先生這樣分析很有道理,不過我有些奇怪,我與東林黨人之間的矛盾,並未激化,他們爲什麼想方設法對付我。”

“屬下也一直都在思考這個問題,前幾日才偶然想到了,記得大人在西安府城募捐的事情,曾經找到過部分的商賈。”

鄭勳睿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徐望華的確聰明。

“徐先生明察秋毫啊,你這樣說,我倒是想起來了,我們曾經商議過商貿的事宜,只不過目前的形勢不好,故而就沒有動手的,上次募捐的時候,我的確說到了,這商貿賦稅是不能夠免除的,不僅不能夠免除,還要大幅度的徵收,這件事情,恐怕讓諸多的商賈感覺到恐懼了,從這個方面來說,他們動手倒是可以理解了。”

“不錯,屬下也是這麼想的,可惜他們太小瞧大人的力量了。”

“嗯,這一次的調查,想着完全挖出其背後的力量,難度恐怕有些大,黨來旺明顯是在想其他的辦法了,二姐夫和三姐夫已經離開了陝西,這也會讓他們警覺,若是讓他們將所有的證據都毀滅了,那我們就會處於被動之中,所以儘早動手,是有好處的。”

七月二十二日,秦王朱存樞宣佈爲最小的女兒到宗人府覈對文牒,特意派遣王府長史司左長史粟建成前往京城辦理此事。

粟建成當日就離開西安府城,前往京城去辦理。

不過誰也不知道,粟建成沒有能夠離開西安府城,他不過剛剛走出城池,就被等候已久的鄭家軍軍士抓獲了,秘密押送到了鄭家軍軍營裡面。

鄭家軍軍營本就在城郊,故而這個舉措,沒有任何人發現,非常的秘密。

同時,另外一路軍士秘密進入到黨來旺的府邸,抓獲了黨來旺以及那個酒樓的夥計,其實這個夥計,就是黨來旺的管家。

軍士在黨來旺府邸的密室裡面,搜獲到了部分的迷魂香,其中部分的迷魂香,包裝尚未拆散,明顯能夠看到是從宮裡出來的東西,更加關鍵的是,軍士在密室中查獲了部分的信函,這些信函都是從京城或者是南直隸寄來的。

信函很快送到了巡撫衙門。

鄭勳睿看完了全部的信函,扭頭對着身邊的徐望華開口了。

“這些信函之中,沒有透露出來多少關鍵的信息,而且都沒有署名,看來對方是做好了一切的準備,真正關鍵的信函,怕是早就被燒掉了,不過這些來自京城和南直隸的信函,倒是說明了一些問題,還有迷魂香,可以肯定是從宮裡來的東西,按照我的判斷,說明此事有宮裡的太監參與,事情有些複雜,接下來讓黨來旺和粟建成開口是最爲主要的。”

“是,審訊今夜就要開始,大人的判斷是準確的,黨來旺已經準備銷燬所有的信函,包括這些迷魂香,若不是我們馬上展開行動,恐怕什麼都得不到。”

“這是肯定的,二姐夫和三姐夫離開陝西,肯定會引發他們的警覺,可惜他們的動作太慢了,如此重大的事情,居然還保留一些證據,看來這個黨來旺,也不是什麼關鍵的角色,但肯定是知道一些事情的,必須讓他將知道的所有東西都吐出來,對了,對待粟建成的時候,稍微客氣一些,只要粟建成開口指認黨來旺,黨來旺就無法辯駁,唯有交代了。”

徐望華離開之後,鄭勳睿陷入到沉思之中,穿越八年時間了,他終於明白了東林黨的厲害,以前看史書,總以爲東林黨是以某某爲首,然後發揮重大的作用,以此來干涉朝政,其實不是這樣的情況,東林黨是通過東林書院,灌輸自身的一些理論,通過理論來影響大多數的讀書人,而後通過這樣的影響,開始干涉朝政,特別是在崇禎二年之後,皇上下旨爲東林書院平反,讓東林書院開始興旺起來,也讓東林黨的理論開始把持朝政。

這也就預示着,鄭勳睿和東林黨之間的鬥爭,絕非是人與人之間的鬥爭那麼簡單,他需要同一種理論體系來抗衡,拿下幾個東林黨人,不能夠解決根本的問題,唯有通過紮實的做事情,真正做出來成績之後,以過硬的現實辯駁東林黨的謬誤。

這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任何一個集團,特別是利益集團,都是拼命維護自身利益的,東林黨本來就代表了江南士大夫和商賈的利益,而且江南的商賈,通過朝廷的政策,獲取了極大的好處,他們美其名曰藏富於民,不能夠與民爭利,其實就是保護商賈和士大夫的利益,他們免去了商貿賦稅,讓商賈和士大夫越來越富裕,可他們加重百姓的負擔,讓百姓掙扎在死亡線上,讓大明王朝眼看着滑向深淵。

和這個龐大的羣體鬥爭,要有強硬的手段,要有硬梆梆的現實,讓他們的理論體系徹底的崩潰,當然這裡面免不了鐵血的手段。

鄭勳睿需要做出詳細的規劃,他所能夠依靠的,一是鄭家軍,鄭家軍的實力足夠強大之後,他就可以開始在某一個地方推行自身的政策,二是身邊的心腹,譬如說徐望華等人,三是儘量吸納優秀人才,包括一些被視作東林黨骨幹的人員,讓這些人徹底改變看法,以此來動搖東林黨的基礎。

第584章 重要的決定第971章 該來的終於來了第218章 殊死抵抗第404章 欠債還錢第730章 遭遇排擠第291章 勝利在望第728章 壯志未酬第495章 勸解家人第223章 文震孟的努力第931章 團結還是分裂第449章 裂縫第810章 是坑也要跳第963章 適得其反第738章 輕易化解第191章 證據鏈第299章 精確的部署第139章 大勝第761章 齊聚南京第242章 失去方向第266章 需要小心第34章 嚴師第836章 潼關之戰(2)第923章 不作死不會死第65章 董其昌的決定第497章 骨子裡的奴性第587章 講武堂開課第894章 皇家政策理論研究院第250章 用事實說話第633章 掣肘第884章 命該如此第50章 壯士(1)第506章 要做好準備第860章 趨利避害的嘴臉第362章 撤兵第554章 交換的決定第610章 必須調整第85章 相互考證第603章 迫不及待第357章 血戰(1)第677章 必須推進第195章 絕望的戰鬥第790章 權力佈局第850章 大變序幕拉開第726章 天妒英才(2)第528章 高陽之戰(1)第316章 親戚第537章 狂妄的代價(1)第669章 揚威南直隸第630章 本性如此第746章 這就是人心第663章 餘音繞樑第988章 千載難逢的機會第861章 紅顏禍水第440章 內閣的爭辯第457章 輕而易舉第178章 五省總督第356章 穩妥第430章 很順利第372章 開始籌備第839章 潼關之戰(5)第850章 大變序幕拉開第304章 結盟第10章 東林黨第647章 好大的氣勢第883章 致命的商議第626章 襄陽失陷(9)第814章 必勝的信念第474章 巡按御史第6章 鄭錦宏第606章 不給面子第784章 閃電戰(14)第476章 張溥的收穫第147章 登萊兵變第659章 爭取最大支持第862章 我就是要改變第393章 利誘第545章 提前預計第917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3)第7章 生意經第477章 勝利導致的變化第43章 理想與現實第960章 草原新規矩第275章 上有政策第522章 必須要答應第544章 狂妄的代價(8)第544章 狂妄的代價(8)第174章 老軍戶第747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615章 借力用力第860章 趨利避害的嘴臉第473章 導火索第11章 家務事第748章 成事不足第189章 太過分了第882章 登基稱帝(3)第799章 希望和絕望第474章 巡按御史第533章 高陽之戰(6)第791章 該快則要快第625章 襄陽失陷(8)
第584章 重要的決定第971章 該來的終於來了第218章 殊死抵抗第404章 欠債還錢第730章 遭遇排擠第291章 勝利在望第728章 壯志未酬第495章 勸解家人第223章 文震孟的努力第931章 團結還是分裂第449章 裂縫第810章 是坑也要跳第963章 適得其反第738章 輕易化解第191章 證據鏈第299章 精確的部署第139章 大勝第761章 齊聚南京第242章 失去方向第266章 需要小心第34章 嚴師第836章 潼關之戰(2)第923章 不作死不會死第65章 董其昌的決定第497章 骨子裡的奴性第587章 講武堂開課第894章 皇家政策理論研究院第250章 用事實說話第633章 掣肘第884章 命該如此第50章 壯士(1)第506章 要做好準備第860章 趨利避害的嘴臉第362章 撤兵第554章 交換的決定第610章 必須調整第85章 相互考證第603章 迫不及待第357章 血戰(1)第677章 必須推進第195章 絕望的戰鬥第790章 權力佈局第850章 大變序幕拉開第726章 天妒英才(2)第528章 高陽之戰(1)第316章 親戚第537章 狂妄的代價(1)第669章 揚威南直隸第630章 本性如此第746章 這就是人心第663章 餘音繞樑第988章 千載難逢的機會第861章 紅顏禍水第440章 內閣的爭辯第457章 輕而易舉第178章 五省總督第356章 穩妥第430章 很順利第372章 開始籌備第839章 潼關之戰(5)第850章 大變序幕拉開第304章 結盟第10章 東林黨第647章 好大的氣勢第883章 致命的商議第626章 襄陽失陷(9)第814章 必勝的信念第474章 巡按御史第6章 鄭錦宏第606章 不給面子第784章 閃電戰(14)第476章 張溥的收穫第147章 登萊兵變第659章 爭取最大支持第862章 我就是要改變第393章 利誘第545章 提前預計第917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3)第7章 生意經第477章 勝利導致的變化第43章 理想與現實第960章 草原新規矩第275章 上有政策第522章 必須要答應第544章 狂妄的代價(8)第544章 狂妄的代價(8)第174章 老軍戶第747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615章 借力用力第860章 趨利避害的嘴臉第473章 導火索第11章 家務事第748章 成事不足第189章 太過分了第882章 登基稱帝(3)第799章 希望和絕望第474章 巡按御史第533章 高陽之戰(6)第791章 該快則要快第625章 襄陽失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