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爭取最大支持

鄭家軍的調動,沒有引發很多人的注意,畢竟鄭家軍駐紮在秣陵鎮之後,時常進行拉練,很多時候都是半夜的時候大規模的出動訓練,幾天之後又回到軍營,周圍的百姓對這一切都習慣了,他們只是感慨鄭家軍的將士太辛苦了。

鄭錦宏秘密安排鄭家軍的將士,前往蘇州、松江、鎮江、廣德、安慶、寧國府等地,秣陵鎮軍營之中留守一萬人,其餘兩萬人全部派遣出去,他們的目標就是東林書院、東林書院分院,以及各地的復社和應社聚集地,如何的行動,鄭錦宏有着非常嚴格的要求,按照調查署摸底的名單,上面共有兩百七十人,這兩百七十人務必要捉拿,至於說其餘的讀書人,遣散即可,同時安排洪門,在府州縣宣揚東林書院、復社和應社的罪孽以及險惡用心,最大限度的平息當地的局面。

行動的統一世間定在三月十五日,正是南京東林書院分院春課結束的時間。

三月初十,孫承宗和黃道周來到了南京。

他們不是來參加東林書院春課的,而是鄭勳睿請來的,孫承宗是早就想着到南京來了,無奈家中的事情不少,加之北直隸多處遭受災荒,忙於協助官府救濟災民,在這個過程之中,鄭勳睿暗地裡給與了幫助,故而孫承宗在接到了鄭勳睿的信函之後,專程到南京來,想着當面向鄭勳睿道謝,同時也和鄭勳睿敘舊。

黃道周本已經離開了南京,回到福建的老家去了,接到鄭勳睿的信函之後,也沒有猶豫,再次到南京來了。

兩人進入南京城都是秘密的。鄭錦宏早就派出鄭家軍的將士,前去迎接兩人了。

這也是鄭勳睿認真思考之後做出的決定。

既然決定動手了,那麼就要做到最好。取得最大的勝利,不可否認的是。東林黨人之中有着鐵骨忠誠,更有部分威望很高的人士,盡最大力量團結這些人,至少讓他們不是特別的牴觸,不至於在事發之後站在鄭勳睿的對立面,這是必須要做到的。

孫承宗和黃道周就是其中的代表,特別是孫承宗。

孫承宗在東林黨人之中有着絕不一般的威信,遠遠超過了錢士渠、侯恂和錢謙益等人。可以說孫承宗是東林黨人的驕傲,儘管孫承宗已經致仕多年,但時常還是有一些東林黨人的骨幹,專程到高陽去拜訪。

說服孫承宗和黃道周,難度是不小的,可困難也得做,好事多磨。

孫承宗和黃道周同時到了鄭勳睿的府邸。

沒有讓兩人住宿在官驛,而是請進了家中,這樣的待遇是不一般的。

孫承宗和黃道周兩人見面之後,都感覺到吃驚。特別是黃道周,內心是有着重重顧慮的,他知道錢謙益想幹什麼。也知道南京可能要發生大事情,此次接受鄭勳睿的邀請,也是想着看看,能不能夠從中斡旋,阻止災難的發生。

孫承宗和黃道周被帶進書房,鄭勳睿已經在書房等候。

見到鄭勳睿之後,孫承宗面帶笑容,一再的對鄭勳睿表示感謝,說鄭勳睿和鄭家軍在保定府一帶的名氣是很大的。早就超過他孫承宗了。

黃道周表現的相對矜持,很少開口說話

。但從神態方面來看,肯定是有心思的。

鄭勳睿對這一切都是心知肚明。他知道接下來的交談,可能會引發不一般的碰撞,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敗,但不管怎麼說,大幕已經拉開,無法迴避。

簡單的寒暄之後,衆人坐下來,管家重新端進來茶水。

徐望華和李巖都在廂房等候,此番與孫承宗和黃道周的交談,鄭勳睿決定單獨出面,他們內心是有些擔憂的,更多的是感激,這樣困難的事情,鄭勳睿單獨出面,沒有給他們增加壓力,要知道孫承宗和黃道周兩人的年紀都不小了,特別是孫承宗,已經是七十七歲的高齡,若是有什麼事情不合適,發起脾氣來,難以抵擋。

寒暄過去,鄭勳睿很快進入到正題。

他拿出了已經修改好的奏摺,遞給了孫承宗和黃道周。

書房裡面的氣氛很快就發生了變化,孫承宗臉色發白,身體顫抖,黃道周更是手都在發抖了,看到了奏摺,他們當然明白鄭勳睿想要做什麼事情了。

還是孫承宗首先開口。

“鄭大人,老夫不知道這是爲什麼,東林黨人的確存在問題,可如此做,是不是太過分了,老夫倚老賣老,希望鄭大人收手。”

鄭勳睿的臉上帶着微笑,看向了黃道周。

“黃老先生,可否幫忙解釋一下這是爲什麼。”

黃道周的指節都有些發白了,吶吶的說不出話來了。

孫承宗感覺到了蹊蹺,目光看向了黃道周。

“人過留聲,雁過留影,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爲,這一切的緣由,想必黃老先生是知道的,黃老先生本來參加了東林書院的春課,卻突然的離開,難道這裡面沒有緣由嗎。”

孫承宗愈發覺得不對了,等到鄭勳睿說完之後,看着黃道周開口了。

“黃老弟,究竟是什麼事情,你可不要吞吞吐吐的。”

依照孫承宗的經歷和閱歷,他已經隱隱知道一些原因了,只不過他希望聽見黃道周親自說出來,他內心也是嘆息的,要是錢謙益等人準備利用東林書院春課的機會,在南京鬧事,那也太單純了,豈不知鄭勳睿是南京兵部尚書,在這裡鬧事情,想着瞞過鄭勳睿,怎麼可能。

終於,黃道周長嘆一聲開口了。

隨着黃道周慢慢的訴說,孫承宗的身體再次顫抖。

等到黃道周說完之後,孫承宗是真的發怒了。

“黃老弟,你我都是東林黨人,且威望不一般的,這一點老夫也不想謙虛,錢謙益、張溥和龔鼎孳等人,居然想着做這樣的事情,鄭大人要是不出手,難道等死嗎,你爲什麼不能夠盡力的勸阻,爲什麼啊。。。”

孫承宗的痛心疾首,讓黃道周坐不住了。

“孫老先生,不是我不想勸阻,而是無法勸阻啊。”

黃道周看了看鄭勳睿,看了看孫承宗,終於咬着牙開口了

“張溥和龔鼎孳說了,這是朝廷的意思,我怎麼去勸阻。”

書房裡面瞬間死一般的寂靜,黃道周的這句話,揭露出來事情背後的原因了,牽涉到這樣的原因,誰都是無法阻攔的。

孫承宗的臉色幾度變化,最終長嘆一聲。

“鄭大人,你的意思老夫明白,你是想着讓老夫不會出面阻攔,對你表示理解,老夫經歷那麼多,見過了太多的博弈和廝殺,可笑錢謙益,蚍蜉撼大樹,身爲東林黨黨魁,基本的判斷能力都沒有,看看東林黨人這些年都做了一些什麼,也難怪東林黨人墮落到如此的地步,罷了,這件事情老夫不過問了,不過老夫有一個條件。”

鄭勳睿看着孫承宗,面容平靜的開口了。

“孫老先生有什麼要求,儘管說出來,只要我能夠做到,絕不推辭。”

“老夫不希望鄭大人殺太多的人。”

孫承宗說出來這句話的時候,黃道周的身體微微顫抖了一下,臉色再次的變化了。

鄭勳睿面容嚴肅的開口了。

“孫老先生,黃老先生,很多的事情,二位都是明白的,大家都不是傻子,知道這裡面的蹊蹺,我不是莽夫,做事情不顧及後果,秦始皇焚書坑儒的事情,我是絕對不會做的,我可以向二位保證,不殺一個人,但有一點我也要明確的說出來,東林書院、復社和應社,從今之後不要想着在南直隸立足,甚至不要想着在南方立足。”

孫承宗的眼神變得深邃起來,他盯着鄭勳睿,看了好一會,纔開口說話。

“鄭大人的睿智,老夫都是佩服的,張溥和龔鼎孳之流,老夫根本沒有看在眼睛裡面,老夫不能夠理解的是,錢謙益居然也深陷其中了,依照他們的能力,想着與鄭大人你對抗,這真的是笑話了,老夫相信鄭大人的話語,也知道鄭大人能夠處理好此事。”

孫承宗看向了黃道周。

“黃老弟,你是什麼態度,一直都沒有說話。”

黃道周也是嘆了一口氣。

“鄭大人的睿智,我是知道的,徐吉匡已經是陝西巡撫衙門的知事,他寫來了信函,與我說了很多,讓我明白鄭大人是真正將民生放在心上的,空談誤國、實幹新邦,這是鄭大人說出來的,鄭大人也是如此做的,此次我離開南京,就是覺得錢兄的做法有問題,可我無力阻止,也是沒有辦法,只能選擇離開。”

“我的態度,與孫老先生是一樣,我不會干涉,事後也不會說任何話語。”

鄭勳睿站起身來,對着孫承宗和黃道周兩人稽首行禮了。

“感謝孫老先生和黃老先生的理解和支持,如此重大的事宜,兩位老先生不說話,已經是對我的最大支持了,我說過的話是算數的,不殺一人,不過有些細節的處理方面,可能會不盡如人意,還要請兩位老先生多多包涵。”

孫承宗也站起身來。

“老夫來日不多了,只希望大明天下能夠安穩,其他的管不了那麼多了。”()

第413章 兩難第645章 悄悄去第248章 動手第102章 用人三法第767章 家和萬事興的道理第750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62章 道不同(2)第538章 狂妄的代價(2)第834章 讓你無話可說第690章 焦灼(2)第422章 前奏第829章 重要的決斷第645章 悄悄去第157章 招募軍士第141章 恩師來信第410章 毛瑟槍第430章 很順利第360章 慘勝第975章 絕非袖手旁觀第275章 上有政策第68章 小小的扇動第49章 徐州第298章 沉默的士氣第858章 城破第101章 殿試第443章 巨大的突破第173章 情報網絡第684章 誤判?第316章 親戚第725章 天妒英才(1)第132章 先軍策略第700章 不容樂觀第627章 不同的態度第736章 衰落的前兆第767章 家和萬事興的道理第163章 力排衆議第466章 口服心服第502章 恐金症第93章 會試主考官第532章 高陽之戰(5)第350章 關門打狗第166章 慘烈第382章 必須搬遷第37章 不一樣的認識第46章 有容乃大第771章 閃電戰(1)第969章 疑點重重第691章 不易察覺的變化第867章 怎麼也想不到第197章 望洋興嘆第894章 皇家政策理論研究院第104章 其中關節第286章 亡羊補牢第884章 命該如此第13章 當嫁第337章 新的考驗第113章 險鑄大錯第943章 萬國來朝(1)第239章 震怒與輕視第830章 王承恩的堅持第219章 不算勝利第913章 皇太極的憤怒第824章 準備親赴南京第570章 京城故事(4)第987章 絕對想不到第885章 宵小第28章 初步規劃第587章 講武堂開課第38章 遊歷的準備第499章 穩不住第1000章 瀋陽之戰(4)第162章 不一般的嗅覺第360章 慘勝第309章 寒心第362章 撤兵第360章 慘勝第951章 最爲精確的部署第995章 皇上的固執第377章 湯若望和薄玉第538章 狂妄的代價(2)第748章 成事不足第637章 天賜良機第620章 襄陽失陷(3)第197章 望洋興嘆第978章 醒悟太遲第315章 抵達淮安第830章 王承恩的堅持第667章 二十四旗並立第21章 從容淡定第491章 醉翁之意第908章 都要拼命了第863章 兵貴神速第655章 攪局第19章 震驚第34章 嚴師第333章 讓你選擇第211章 出乎預料第601章 出乎預料第397章 大膽的決定(2)第571章 京城故事(5)
第413章 兩難第645章 悄悄去第248章 動手第102章 用人三法第767章 家和萬事興的道理第750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62章 道不同(2)第538章 狂妄的代價(2)第834章 讓你無話可說第690章 焦灼(2)第422章 前奏第829章 重要的決斷第645章 悄悄去第157章 招募軍士第141章 恩師來信第410章 毛瑟槍第430章 很順利第360章 慘勝第975章 絕非袖手旁觀第275章 上有政策第68章 小小的扇動第49章 徐州第298章 沉默的士氣第858章 城破第101章 殿試第443章 巨大的突破第173章 情報網絡第684章 誤判?第316章 親戚第725章 天妒英才(1)第132章 先軍策略第700章 不容樂觀第627章 不同的態度第736章 衰落的前兆第767章 家和萬事興的道理第163章 力排衆議第466章 口服心服第502章 恐金症第93章 會試主考官第532章 高陽之戰(5)第350章 關門打狗第166章 慘烈第382章 必須搬遷第37章 不一樣的認識第46章 有容乃大第771章 閃電戰(1)第969章 疑點重重第691章 不易察覺的變化第867章 怎麼也想不到第197章 望洋興嘆第894章 皇家政策理論研究院第104章 其中關節第286章 亡羊補牢第884章 命該如此第13章 當嫁第337章 新的考驗第113章 險鑄大錯第943章 萬國來朝(1)第239章 震怒與輕視第830章 王承恩的堅持第219章 不算勝利第913章 皇太極的憤怒第824章 準備親赴南京第570章 京城故事(4)第987章 絕對想不到第885章 宵小第28章 初步規劃第587章 講武堂開課第38章 遊歷的準備第499章 穩不住第1000章 瀋陽之戰(4)第162章 不一般的嗅覺第360章 慘勝第309章 寒心第362章 撤兵第360章 慘勝第951章 最爲精確的部署第995章 皇上的固執第377章 湯若望和薄玉第538章 狂妄的代價(2)第748章 成事不足第637章 天賜良機第620章 襄陽失陷(3)第197章 望洋興嘆第978章 醒悟太遲第315章 抵達淮安第830章 王承恩的堅持第667章 二十四旗並立第21章 從容淡定第491章 醉翁之意第908章 都要拼命了第863章 兵貴神速第655章 攪局第19章 震驚第34章 嚴師第333章 讓你選擇第211章 出乎預料第601章 出乎預料第397章 大膽的決定(2)第571章 京城故事(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