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水落石出

bookmark

楊廷樞急匆匆的再次趕到了酒樓,徑直到了三樓的雅間。

鄭勳睿已經在這裡等候了。

不過兩天的時間過去,難道鄭勳睿就調查出來了什麼,這也太神奇了吧。

鄭勳睿的臉上帶着微笑,雅間裡面沒有其他人,洪欣瑜、王小二以及蘇蠻子等人,都在雅間外面的房間,看見鄭勳睿的微笑,楊廷樞忍不住開口了。

“清揚,難道兩天的時間,你就調查清楚所有的事情了。”

鄭勳睿微微點頭。

“淮鬥兄,有些事情,表面看上去很是複雜,讓人云裡霧裡的嗎,其實沒有什麼,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有前因後果,只要抓住其本質,那就不難破解了,到南京來之前,我就想到這裡是東林黨人、復社和應社讀書人集中的地方,他們的力量異常強大,劉宗周大人和王鐸大人,本就是東林黨人,他們招待了錢謙益、黃道周和瞿式耜,錢謙益是東林書院的魁首,既然他們集聚在一起了,爲了什麼目的,總不至於是吃飯那麼簡單的。”

楊廷樞有些奇怪,這與徐佛家的案件能夠有什麼關係,風馬牛不相及啊。

“清揚,你說的是不錯,可徐掌櫃的事情,與東林黨人有什麼關係,雖然你我與東林黨人格格不入,難不成他們想着利用徐掌櫃來污衊你嗎,這也太幼稚了吧。”

“你說的不錯,這樣做的確很幼稚,但就要看是什麼人做的,什麼人想出來這樣的計謀,你我都在官場多年,對於這等幼稚的誣陷。自然是不會看在眼裡的,可對於那些東林書院、復社和應社的讀書人來說,他們怕是認爲這就是最佳的謀略了。”

“我不是很明白,你的意思是說,這件事情與劉大人、王大人沒有什麼關係嗎。”

ωwш ★тTk án ★¢〇

“應該是沒有太大的關係,不過如今也算是有些關係了。劉宗周開口詢問到徐掌櫃案件的時候,就不能夠說沒有關係了。”

楊廷樞點點頭,不再說話,鄭勳睿既然這樣說,肯定是知道事情的由來了。

“淮鬥兄,你在南京,肯定熟悉四公子吧。”

“知道,陳貞慧,陳於泰的親侄子。侯方域,內閣侯大人的兒子,方以智,湖廣巡撫方大人的兒子,還有冒襄,出身士大夫家族,這四人都在南京國子監讀書,都是生員的身份。實話實說,都是有些學識的。可也並非那麼突出,無非被諸多的讀書人吹捧,譽爲四公子,前段時間陳貞慧還專門出面,招待了錢謙益、黃道周和瞿式耜,那一次徐掌櫃也參加了。據說沒有給陳貞慧等人面子,怎麼,你說這四人是主謀嗎。”

鄭勳睿微微點頭。

楊廷樞臉上露出了憤怒的神情。

“混賬,徐掌櫃不過是不願意出面伺候黃道周,難道陳貞慧等人就如此的報復。這還有讀書人的節氣嗎,豈不是與無賴混混一樣了。”

“淮鬥兄,你沒有說的完全,要說四公子做這件事情,僅僅是爲了報復徐掌櫃,倒也不至於,他們肯定清楚,想着給徐掌櫃套上私通流寇的罪名,過於的牽強,也是說不過去的,所以他們需要讓徐掌櫃承認後面有人指使,一旦徐掌櫃忍不住酷刑,承認背後有人指使了,事情豈不是發生根本性變化,若是這背後之人身份地位都不一般,那不是更加的引人注目了。”

“你的意思是說,徐掌櫃背後的人就是你嗎,這四公子膽子也太大了,居然想着誣陷你勾結流寇,這不是天大的笑話,被你剿滅的流寇數十萬人,誰不知道這等的事實,要說你勾結流寇,朝中會有人相信嗎,這、這真的是混賬邏輯啊。”

“那不一定,說我勾結流寇,自然是無人相信的,不過徐掌櫃就麻煩了,就算是沒有勾結流寇的罪名,但也背上了誣陷朝廷大人的罪名,最終的結果是一樣,而且污衊的是太子少保,這罪名就更大了,無人可以解救,我出面都是不好說的。”

楊廷樞還是有些不能夠理解。

“就算是徐掌櫃揹負誣陷朝廷大臣的罪名,可這豈不是讓他們自身也暴露出來破綻,朝廷若是知道這背後指使之人就是四公子,東林黨人的聲譽豈不是大損,他們這樣做明顯得不償失,難道這麼簡單的道理他們都想不清楚嗎。”

這個時候,鄭勳睿已經站起身來,走到了窗戶邊。

“淮鬥兄,你說的不錯,這個問題我也思考了好一陣子,可看看具體操作之人,我隱隱明白了一些,上元縣知縣馬奎峰不是東林黨人,衆人都知道,具體操辦此事的司吏和典吏,更與東林黨人掛不上鉤,故而在這個案子上面,東林黨人可以全身而退,更爲關鍵的是,徐掌櫃不過是青樓的掌櫃,不會有誰特別關注的,就算是最終弄錯了,收到懲罰的也就是徐掌櫃一人,牽連不到其他人,只要徐掌櫃的口供在這裡,那就是白紙黑字,無法抵賴的。”

“南京的有些人,知道徐掌櫃與我之間的關係,他們這樣做,毫無疑問會對我形成打擊,而且事情真正到了那一步,你我出面都無法幫助徐掌櫃了,對於東林黨人來說,謀劃此事一點不吃虧,對於你我來說,此事造成的影響肯定不好,這樣的事情,他們若是不做,那才真正的是奇怪了。”

楊廷樞稍稍沉默了一會,再次開口了。

“我明白了,清揚,此事你準備如何處置,有需要我的地方,儘管開口說。”

“此事不要公開處理,更不要鬧到朝廷去了。”

楊廷樞瞪大了眼睛,看着鄭勳睿。

“清揚,這可是最好的機會啊,將此事鬧到朝廷裡面去了,皇上亦會知道東林黨人之險惡用心,這豈不是對他們最大的打擊嗎。”

鄭勳睿微微嘆了一口氣,有些話他不好直接說出來,這裡面牽涉到了皇上,他幾乎可以肯定,這樣的事情到了皇上那裡,定是不了了之,皇上習慣於玩弄平衡術,藉以掌控朝中的大臣,這已經成爲了習慣,想着讓皇上出手狠狠的打壓東林黨人,那是不可能的。

“淮鬥兄,有些事情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此事就算是鬧到朝中去了,四公子打死不認賬,馬奎峰又無法指證,他們之間沒有留下任何的一紙文書,你說皇上到時候會怎麼認定,而且真的這樣做,那徐掌櫃性命堪憂,我們就真的無法護得周全了。”

“就這樣便宜了四公子嗎。”

“那是不行的,四公子既然敢做出來這樣的事情,那就要承擔責任,想着和我玩心機,怕是沒有那麼簡單,他們不是都認爲背景不一般嗎,那我也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讓他們背後的人緊張緊張。”

楊廷樞的臉色有些變化了。

“清揚,你不是想着和侯大人、方大人對着幹吧,那恐怕會將事情鬧得更大啊。”

“那倒是不會,不過我手裡要掌握一些東西,讓他們付出代價,自不教父之過,四公子既然做出來這些事情,我當他們年輕,缺乏教養,那他們的長輩就要承擔責任了,至少要滿足我提出來的條件,否則就不要怪我心狠手辣了。”

楊廷樞心裡一陣惡寒,相信侯恂和方孔炤等人聽見這些話之後,會氣的半死,被譽爲四公子的陳貞慧等人,在鄭勳睿的嘴裡成爲了沒有教養的年輕人,這可是極大的諷刺了。

鄭勳睿來到南京的第三天,上元縣縣衙發佈告示,言經過查證,所謂盛澤歸家院掌櫃徐佛家勾結流寇一事,完全不屬實,乃是有人誣告,縣衙爲了撫慰徐佛家,特意給與百兩紋銀的補助,至於這誣告之人,縣衙將展開調查云云。

上元縣衙的這個告示,注意的人不是很多,其實盛澤歸家院開門營業之後,就有人說沒有什麼事情了,既然盛澤歸家院沒有事情,那掌櫃徐佛家也就沒有問題。

不過這個告示,在秦淮河還是引發了注意,特別是幾個隱隱知道其內情的人,要知道官府從來都不會在秦淮河動手的,既然動手了,那就不一般,一些人擔心徐佛家會遭遇大難,可沒有多少天的時間,徐佛家安然無恙,官府還賠償了百兩紋銀,這就令人大跌眼鏡了。

上元縣衙門的告示發出來了,意味着徐佛家不需要被看押了,順天府自然是徐佛家釋放的,走出府衙,獨自一人的徐佛家看着熱鬧繁華的大街,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做了。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小廝出現在徐佛家的面前,所不同的是,小廝的背後還停着一輛馬車,看見小廝,徐佛家強忍着淚水,內心多多少少有了一些安慰。

上了馬車之後,徐佛家詢問小廝情況,不過小廝也是一問三不知,什麼都不知道,徐佛家得知小廝也被關押在上元縣大牢幾天的時間之後,陷入到沉思之中,這一次是誰出手相救的,思來想去,在南京城內,好像沒有誰有如此大的能耐,會幫助她一個青樓掌櫃擺脫劫難。

第973章 大清國繼任的皇帝第683章 陳新甲的心思第664章 追窮寇第33章 無法淡定第36章 再赴秦淮河第545章 提前預計第490章 讓你信服第939章 海外奠基之戰(1)第222章 天意如此第804章 你儂我儂第824章 準備親赴南京第921章 無法高興的勝利(2)第719章 作戰思想的變化第448章 排擠和算計第74章 孰可忍第62章 道不同(2)第364章 必須穩定第881章 登基稱帝(2)第801章 不是毫無意義的劇情第522章 必須要答應第381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298章 沉默的士氣第524章 拼死抵抗第968章 內外交困第320章 阿炳爺第76章 割袍斷義第442章 如何應對第593章 深層次分析第807章 第二次的掙扎第292章 暗地裡的運作第375章 皇太極的睿智第111章 陰影第489章 老將出馬第886章 不一般的內閣制第133章 有些意外第137章 突然襲擊第391章 過分第895章 朕爲主宰第304章 結盟第356章 穩妥第915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1)第75章 不可忍第172章 悶頭髮展第801章 不是毫無意義的劇情第216章 內訌第54章 要的是人才第253章 暫緩反擊第74章 孰可忍第200章 破除牽制第550章 溫水煮青蛙第988章 千載難逢的機會第352章 節節勝利(2)第495章 勸解家人第196章 功虧一簣第4章 退婚第673章 剿餉第669章 揚威南直隸第247章 內心感慨第149章 一顆心暫時放下第191章 證據鏈第710章 早想到了第881章 登基稱帝(2)第83章 利弊第730章 遭遇排擠第7章 生意經第262章 一錘定音第901章 對外貿易司第794章 浙江總兵黃得功第775章 閃電戰(5)第938章 巴達維亞的消息第500章 腹背受敵第671章 督戰第26章 淡定第275章 上有政策第221章 平衡第25章 柳隱第622章 襄陽失陷(5)第736章 衰落的前兆第592章 秦良玉的攪局第818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1)第613章 洪門錢莊發威第632章 大幕拉開第98章 會試會元第417章 聰明的徐佛家第159章 整合第697章 收復襄陽府城(1)第77章 有情有義第422章 前奏第261章 內部分歧第167章 末路第51章 壯士(2)第883章 致命的商議第522章 必須要答應第685章 裂縫第802章 歷史巧合第25章 柳隱第97章 吉榜第973章 大清國繼任的皇帝第425章 一見如故第866章 一片石之戰
第973章 大清國繼任的皇帝第683章 陳新甲的心思第664章 追窮寇第33章 無法淡定第36章 再赴秦淮河第545章 提前預計第490章 讓你信服第939章 海外奠基之戰(1)第222章 天意如此第804章 你儂我儂第824章 準備親赴南京第921章 無法高興的勝利(2)第719章 作戰思想的變化第448章 排擠和算計第74章 孰可忍第62章 道不同(2)第364章 必須穩定第881章 登基稱帝(2)第801章 不是毫無意義的劇情第522章 必須要答應第381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298章 沉默的士氣第524章 拼死抵抗第968章 內外交困第320章 阿炳爺第76章 割袍斷義第442章 如何應對第593章 深層次分析第807章 第二次的掙扎第292章 暗地裡的運作第375章 皇太極的睿智第111章 陰影第489章 老將出馬第886章 不一般的內閣制第133章 有些意外第137章 突然襲擊第391章 過分第895章 朕爲主宰第304章 結盟第356章 穩妥第915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1)第75章 不可忍第172章 悶頭髮展第801章 不是毫無意義的劇情第216章 內訌第54章 要的是人才第253章 暫緩反擊第74章 孰可忍第200章 破除牽制第550章 溫水煮青蛙第988章 千載難逢的機會第352章 節節勝利(2)第495章 勸解家人第196章 功虧一簣第4章 退婚第673章 剿餉第669章 揚威南直隸第247章 內心感慨第149章 一顆心暫時放下第191章 證據鏈第710章 早想到了第881章 登基稱帝(2)第83章 利弊第730章 遭遇排擠第7章 生意經第262章 一錘定音第901章 對外貿易司第794章 浙江總兵黃得功第775章 閃電戰(5)第938章 巴達維亞的消息第500章 腹背受敵第671章 督戰第26章 淡定第275章 上有政策第221章 平衡第25章 柳隱第622章 襄陽失陷(5)第736章 衰落的前兆第592章 秦良玉的攪局第818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1)第613章 洪門錢莊發威第632章 大幕拉開第98章 會試會元第417章 聰明的徐佛家第159章 整合第697章 收復襄陽府城(1)第77章 有情有義第422章 前奏第261章 內部分歧第167章 末路第51章 壯士(2)第883章 致命的商議第522章 必須要答應第685章 裂縫第802章 歷史巧合第25章 柳隱第97章 吉榜第973章 大清國繼任的皇帝第425章 一見如故第866章 一片石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