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有情有義

家中的事情尚沒有來得及說明,一大早鄭勳睿就接到了消息,董其昌大人正在府邸等候。

在秦淮河做出這麼大的事情來,轟動肯定是有的,鄭勳睿也是做好了一切準備的,可他沒有想到,僅僅是一個晚上過去,事情就鬧到了董其昌那裡了。

匆匆收拾之後,鄭勳睿騎馬趕到了南京城。

來到董其昌府邸外面,管家正在等候。

洪欣瑜被安排在外院等候,鄭勳睿跟着管家徑直到了中院。

剛剛進入廂房,鄭勳睿還沒有來得及開口說話,董其昌的聲音就傳來了。

“清揚,老夫對你充滿期望,想不到你竟然大鬧秦淮河,你是南直隸鄉試解元,如此的身份是人人都羨慕的,不在家裡好好準備開年的會試和殿試,卻到秦淮河去尋花問柳,讓老夫怎麼說你好,老夫知道你從不涉足秦淮河,還以爲你是品性高潔,你太令老夫失望了。。。”

董其昌的脾氣確實有些大,但這也體現出來愛之深責之切的意味,這讓鄭勳睿的內心有底了,自己在秦淮河的舉措,董其昌一定是知道的,但未必知道其中緣由。

等到董其昌說完之後,鄭勳睿才慢慢開口。

“恩師責備有理,學生記住了,不過學生也要解釋一番的,若是恩師覺得學生可以辯解,學生就說說昨夜事發的緣由。”

“哼,老夫看你怎麼說。”

“學生的確不涉足秦淮河,倒不是說學生是柳下惠,而是要專心學業,三年時間,學生到過秦淮河三次,如今已經是十月中旬,學生第一次到秦淮河,若不是事出有因,學生依舊不會到秦淮河去。”

董其昌聽出了一些味道,看着鄭勳睿沒有說話。

“學生昨夜到秦淮河,乃是爲了盛澤歸家院的柳蔭姑娘。”

鄭勳睿說出來這句話的時候,董其昌並未感覺到吃驚,這讓鄭勳睿內心更加有底了,看來有人詳細說過情況,至於是怎麼說的,那就是另外的情況了。

“學生不否認對柳蔭姑娘有意,學生覺得,這也不是大逆不道的事情,至於說外界如何的評價,學生管不到那麼多,學生絕不是逢場作戲,學生從不輕易涉足秦淮河,也是對柳蔭姑娘的尊重,學生若是時常榴蓮風花雪月之中,就是對柳蔭姑娘的侮辱和褻瀆。。。”

董其昌睜大了眼睛,鄭勳睿的坦率,讓他高興,這樣的做法,可謂是有情有義了,至於說對青樓女子有意,這不是什麼大逆不道的事情,只要是願意負責到底,不要始亂終棄。

不過董其昌依舊是板着臉。

“清揚,鬧出那麼大的事情,你倒是輕飄飄的幾句話就撇清了。”

“學生是迫不得已。”

“有什麼迫不得已的事情啊,柳蔭是青樓的姑娘,只要你一日沒有爲其贖身,就應該要接待客人的,你昨夜的做法,未免太霸道了。”

“恩師有所不知,學生並非是霸道,學生一年時間沒有去秦淮河,絕無不準柳蔭姑娘接客的意思,學生專心學業,自知尚無能力給與柳蔭姑娘足夠好的生活,故而從未去打擾,不過昨日學生接到了消息,有人想着爲柳蔭姑娘贖身,而且這幫人之中,有人熟悉學生和柳蔭之間的關係,學生本不該妄言,恩師想想,若是有人公開搶您的侍妾,您是什麼想法。”

“一派胡言,若是有人搶老夫的侍妾,老夫對他不客氣。”

董其昌不自覺的說出來這句話之後,瞪着鄭勳睿,他根本沒有多想,想不到這鄭勳睿,還真的是聰明,套出了他的話語。

“恩師重情重義,學生怎麼敢不如此,若是學生這點擔待都沒有了,也不配爲恩師的學生了,昨夜到盛澤歸家院的人之中,龔鼎孳是知曉學生和柳蔭之間關係的,張溥和楊彝等人,與龔鼎孳的關係要好,也是應該知曉的,可是他們不僅僅攛掇周大人爲柳蔭姑娘贖身,還要求柳蔭姑娘當衆吟唱《木蘭花令》和《蝶戀花》,如此情況之下,學生根本無法忍受。”

董其昌的眼睛裡面射過一絲寒芒。

“你怎麼知道周大人是受到衆人的攛掇。”

“周大人離開的時候,親口訴說爲官多年,竟然捲入到糊塗官司之中,遭受了欺騙和愚弄,而且是指着張溥和楊彝等人開口說的。”

“有這等的事情啊,這個張溥和楊彝,做的過分了一些。”

“不僅僅是如此,學生曾經到蘇州遊歷,遇到了張溥和楊彝等人,學生不認同復社之情形,但人各有志,學生也不會妄自評論復社的長短,張溥對學生不以爲意,後來還是通過賽詩會,讓張溥知難而退,之後楊彝更是跟隨學生一同遊歷,一路訴說東林書院之優秀,學生考慮到相互之間的情誼,也是委婉拒絕了。”

董其昌微微點頭,他已經知道其中的奧妙了。

“後來淮鬥兄退出應社,張溥等人到應天府參加鄉試,淮鬥兄邀約學生一同去赴宴,宴席至上,張溥和楊彝等人指責淮鬥兄,謂淮鬥兄要迷途知返,學生爲淮鬥兄辯論,說出道不同不相爲謀的話語,平息了辯論。”

“學生自始至終都沒有評價東林書院、復社和應社,學生尊重張溥等人的追求,可學生的追求,他們也不能夠干涉,難道說東林書院、復社和應社,就能夠代表天下讀書人嗎,難道說不加入其中,就是讀書人之中的另類嗎,就是錯誤嗎,東林書院、復社和應社若是如此的認識,將來張溥等人進入到朝廷,豈不是要目中無人,老子天下第一,不符合他們要求的,那就要排斥和打壓,不願意加入他們其中的,就是另類,就是錯誤,學生斷言,他們此等的認識,絕不能代表他們就是完全正確,定會有人站出來反對,一旦出現那樣的情況,朝廷豈不是要陷入到黨爭之中,諸多文武大臣還怎麼爲皇上盡忠,怎麼替天下百姓謀福利。。。”

董其昌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笑容。

“清揚到底是年輕人,慨慷激昂啊,不過日後還是要注意,將讀書人扔進秦淮河之中,這樣的舉措還是過分了。”

“學生知錯,可下一次遇見這樣的事情,學生還是要這樣做。”

“哦,這又是爲何啊。”

“學生坦坦蕩蕩,善待張溥、楊彝和龔鼎孳等人,絕不會背後施放暗箭,若是相互之間不服氣,那就大大方方的站出來,相互辯論,如此就算是鬧得不愉快,但維護了讀書人的顏面,保全了自身的品質和形象,可是他們在背後暗算,若不是學生提前得知,豈不是要栽倒他們的暗算之下,這等卑鄙無恥的人,學生將其扔進秦淮河之中,算是客氣的。”

董其昌指着鄭勳睿,呵呵笑了幾聲。

“你啊,這脾氣的確是直爽,老夫以爲你一直都是冷靜睿智的,如今才知道,你也有狂放的時候,也對,這纔是年輕人真正的面目,儘管你說的有道理,可老夫還是要勸你,將來進入到官場之後,還是要剋制脾氣的,不知不覺之間樹立太多的對手,對將來發展不利啊。”

。。。

董其昌沒有說到東林書院、復社和應社的事情,也沒有肯定鄭勳睿的觀點,但是言語之中,態度已經很明確了。當然,這也是因爲他對全面局勢的熟悉,先前是疏陳,接着就是秦淮河的事情,就算是傻子也知道其中緣由的。

董其昌本以爲事情沒有那麼複雜,不過現在他明白了,某些勢力的力量已經開始膨脹,有些無所顧忌的味道了,居然能夠動用朝廷的力量,如此早的排出異己,這樣的局面很是嚴重,若是任由其發展下去,將來的局面不好收拾。

“好了,老夫該說的都說了,不過老夫還是要提醒你,你鄭家是名門望族,將青樓女子帶回家中,可不要弄得家裡也是雞飛狗跳的,若是出現這等事情,老夫饒不了你,須知這孝爲第一大事。。。”

離開董其昌府邸的時候,鄭勳睿頭皮有些發麻,接下來他就要應對父母,以及四個伯父了,知道柳隱身份之後,家中一定會起波瀾的,不過從親情角度方面來說,家人應該是選擇妥協的,只是柳隱今後在家中地位如何,那還不容樂觀,開年之後進京,他不能夠帶着柳隱去,須知歷史上的吳偉業,就是因爲帶着青樓的姑娘到京城去參加會試和殿試,遭遇到朝廷大臣詬病的,前車之鑑歷歷在目,鄭勳睿可不會出現如此幼稚的錯誤,儘管說柳隱的身契已經到了他的手中,但既然有人在背後暗算,豈會不想到下一步的行動。

穿越兩年時間了,鄭勳睿終於開始捲入到政治漩渦之中,他是有些猝不及防的,原來以爲進入朝廷之後,纔會面對這些鬥爭的,想不到鄉試之後,一切就慢慢鋪開了,這樣也好,時時刻刻提醒他需要注意。

鄭勳睿離開之後,董其昌稍稍思考了一下,朝着六部的官邸而去,他要去找尋到兵部尚書楊成,當然還有其他的事情也要趕快做。

第932章 皇太極的能力第574章 女兵營第937章 范文程的頹廢第870章 終於明白了第726章 天妒英才(2)第899章 收復臺南第790章 權力佈局第739章 自找的第611章 以退爲進第839章 潼關之戰(5)第89章 心病難醫第226章 死牢第594章 自我陶醉第877章 重裝騎兵的覆滅(2)第881章 登基稱帝(2)第395章 警覺第315章 抵達淮安第965章 征服之戰第889章 不可能心軟第4章 退婚第894章 皇家政策理論研究院第782章 閃電戰(12)第183章 徐望華第976章 沙場點兵第939章 海外奠基之戰(1)第627章 不同的態度第627章 不同的態度第827章 終於動心了第623章 襄陽失陷(6)第707章 被迫做出的調整第808章 好大的博弈第177章 暗中拉攏第865章 通州之戰第431章 過度自信是自負第697章 收復襄陽府城(1)第892章 孰先孰後第68章 小小的扇動第641章 不甘心第719章 作戰思想的變化第335章 洪門第306章 理想主義第30章 府試第364章 必須穩定第253章 暫緩反擊第86章 必須改變第757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3)第371章 所謂的同盟第384章 淮安火器局第728章 壯志未酬第573章 需要清醒第87章 取捨之間第249章 真正的計劃第786章 單項選擇第461章 肯定不甘心第596章 范文程的目標第558章 急轉直下第184章 文震孟的來信第518章 什麼是大局第995章 皇上的固執第770章 何謂閃電戰第928章 必須精準分析第688章 鄭家軍的建制第732章 開封陷落(2)第675章 矛盾重重(2)第510章 只有服從第196章 功虧一簣第968章 內外交困第217章 不好的苗頭第247章 內心感慨第388章 江湖傳說第733章 亂象第479章 差點疏忽第174章 老軍戶第882章 登基稱帝(3)第504章 重大決定第41章 盤敲側擊第104章 其中關節第819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2)第552章 危險的建議第231章 割肉的交易第810章 是坑也要跳第624章 襄陽失陷(7)第635章 發難第349章 甕中捉鱉第408章 內部的震動第437章 內閣震動第706章 進退兩難第326章 後手第353章 節節勝利(3)第86章 必須改變第602章 費盡心機第988章 千載難逢的機會第580章 講武堂第543章 狂妄的代價(7)第723章 沙盤演練第685章 裂縫第505章 皇上的意思第829章 重要的決斷第709章 朱仙鎮第498章 多爾袞的意
第932章 皇太極的能力第574章 女兵營第937章 范文程的頹廢第870章 終於明白了第726章 天妒英才(2)第899章 收復臺南第790章 權力佈局第739章 自找的第611章 以退爲進第839章 潼關之戰(5)第89章 心病難醫第226章 死牢第594章 自我陶醉第877章 重裝騎兵的覆滅(2)第881章 登基稱帝(2)第395章 警覺第315章 抵達淮安第965章 征服之戰第889章 不可能心軟第4章 退婚第894章 皇家政策理論研究院第782章 閃電戰(12)第183章 徐望華第976章 沙場點兵第939章 海外奠基之戰(1)第627章 不同的態度第627章 不同的態度第827章 終於動心了第623章 襄陽失陷(6)第707章 被迫做出的調整第808章 好大的博弈第177章 暗中拉攏第865章 通州之戰第431章 過度自信是自負第697章 收復襄陽府城(1)第892章 孰先孰後第68章 小小的扇動第641章 不甘心第719章 作戰思想的變化第335章 洪門第306章 理想主義第30章 府試第364章 必須穩定第253章 暫緩反擊第86章 必須改變第757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3)第371章 所謂的同盟第384章 淮安火器局第728章 壯志未酬第573章 需要清醒第87章 取捨之間第249章 真正的計劃第786章 單項選擇第461章 肯定不甘心第596章 范文程的目標第558章 急轉直下第184章 文震孟的來信第518章 什麼是大局第995章 皇上的固執第770章 何謂閃電戰第928章 必須精準分析第688章 鄭家軍的建制第732章 開封陷落(2)第675章 矛盾重重(2)第510章 只有服從第196章 功虧一簣第968章 內外交困第217章 不好的苗頭第247章 內心感慨第388章 江湖傳說第733章 亂象第479章 差點疏忽第174章 老軍戶第882章 登基稱帝(3)第504章 重大決定第41章 盤敲側擊第104章 其中關節第819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2)第552章 危險的建議第231章 割肉的交易第810章 是坑也要跳第624章 襄陽失陷(7)第635章 發難第349章 甕中捉鱉第408章 內部的震動第437章 內閣震動第706章 進退兩難第326章 後手第353章 節節勝利(3)第86章 必須改變第602章 費盡心機第988章 千載難逢的機會第580章 講武堂第543章 狂妄的代價(7)第723章 沙盤演練第685章 裂縫第505章 皇上的意思第829章 重要的決斷第709章 朱仙鎮第498章 多爾袞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