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襄陽失陷(7)

bookmark

崇禎十三年正月初四,張獻忠率領近十萬的義軍軍士,抵達襄陽府城。

沿路幾乎沒有遭受到什麼像樣的抵抗,湖廣朝廷大軍早就收縮防守,張獻忠的目標也是非常明確的,就是拿下襄陽府城,至於說沿途的一些城池,他統統沒有理睬,正是春節期間,其實能夠拿下一些城池,義軍也能夠得到極大的補給,但張獻忠明白,不能夠因爲貪小便宜而誤了大事。

李自成已經率領義軍包圍了南陽府城,準備展開進攻,這個時候張獻忠率領的義軍,必須以最快的速度抵達襄陽府城,至少要開始圍困襄陽府城,這樣兩路義軍才能夠相互呼應。

進攻襄陽府城的大軍分爲前軍和中軍,前軍由劉文秀率領,共三萬人,中軍由張獻忠親自率領,李定國和艾能奇協助,共六萬人,這已經是張獻忠全部的人馬。

儘管張獻忠是北方人,但其麾下的義軍,已經習慣了在湖泊溝渠遍佈的南方作戰,北方和南方的作戰方式有着很大的不同,特別是野外作戰,密集型的衝鋒和數萬人廝殺的場景在南方很少出現,可在北方是很常見的,相對來說,北方作戰偏重於軍士之間的配合以及軍士衝鋒的氣勢,南方作戰更多講究軍士個人的素質以及小規模的配合。

譬如說在南方非常有名的戚家軍,軍士的個人素質過硬,小範圍之內的配合異常的嫺熟,殺得倭寇魂飛膽喪,可後來戚繼光的侄子浙江副總兵戚金,率領浙江軍團援遼,在北方與後金韃子作戰,大渾河畔一戰全軍覆沒。這裡面就有戚家軍不適應北方作戰的原因。

因爲熟悉在南方作戰了,故而張獻忠是信心爆棚的,下定決心要拿下襄陽府城。

義軍駐紮在漢水以南。隔着大江紮營,因爲軍士衆多。連營好遠,看上去氣勢恢宏。

攻打襄陽府城,和其他地方不一樣,義軍首先需要準備的是船隻,唯有首先度過了漢水,才能夠展開對襄陽府城的進攻。

儘管沒有直接指揮過這樣的戰鬥,但張獻忠聽過西晉陳壽的《三國志》,更是聽說書人精彩講述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這讓他的印象非常深刻,特別是裡面攻打襄陽的戰鬥,更是精彩紛呈,讓張獻忠很是嚮往,想不到自己會率領大軍進攻襄陽府城。

前軍指揮劉文秀已經籌集到五十多艘木船,沒有什麼戰船,不過這沒有多大的問題,漢水對面明軍的水師,看起來威風赫赫,可惜義軍抵達漢水以南之後。明軍根本就沒有發動過進攻,而是收縮了防守,讓江面上特別的平靜。

張獻忠也不魯莽。他很清楚,能夠很好的指揮,展開有效的進攻,那麼義軍就能夠以較小的傷亡拿下襄陽府城,否則義軍很有可能遭受重創,那樣的情況之下,拿下襄陽府城,也有些得不償失,何況張獻忠很清楚。李自成要求他進攻襄陽府城,也不一定完全是好心。

義軍人數衆多。不可能長時間駐紮在漢水以南,每日裡需要消耗大量的糧草。難以長時間支撐,必須儘早展開進攻。

苦苦思索了一天時間之後,張獻忠召集劉文秀李定國和艾能奇等人商議,如何展開對襄陽府城的進攻,如何一最快的速度拿下襄陽府城。

中軍帳,劉文秀李定國和艾能奇等人都站在一邊,張獻忠看着桌上的地圖。

“我們首先要渡過漢水,才能夠展開對襄陽府城的進攻,媽的,這襄陽府城也是有意思,三面全部都是水,另外一面靠着山,這樣的地方實在不好進攻,我都想了整整一天,還是沒有很好的辦法,什麼《三國志》《三國演義》,要是按照說書人的辦法進攻,根本不行,我看還是採取強攻的方式,首先打敗明軍的水師,只要我們控制了襄陽府城的護城河,那我們就能夠很快拿下襄陽府城了,你們說說,有沒有其他的辦法。”

劉文秀看了看張獻忠,看了看衆人,首先開口了。

“義父,孩兒覺得義軍首先需要打敗明軍水師,現在正是冬季,孩兒詢問過沿河的水手了,冬季水流不急,可以在夜間展開進攻,明軍水師有戰船,我們若是白天採用強攻的方式,損失肯定很大,唯有夜間展開進攻,才能夠順利的拿下明軍的水師,我們有五十餿木船,每艘木船上乘坐三十人到五十人,這樣一次性能夠運送兩千軍士,往返來回四趟到五趟,就能夠運送上萬的義軍軍士。。。”

劉文秀還沒有說完,張獻忠揮手打斷了。

“這樣不行,第一批的軍士進攻,就已經徹底驚動了明軍的水師,他們要是展開反擊,兩人軍士怎麼可能抵抗,再說來回運送軍士,不知道要多長的時間,要是這兩人無法支撐,等不到後面的救援,那我們的進攻就失敗了,儘管說軍士的損失不會太多,可是對士氣的打擊太大,這樣不行,我看至少需要一次性的運送上萬的軍士。”

劉文秀臉紅了一下,低下頭,不在開口。

“劉文秀,你是前軍指揮,這攻打明軍水師的任務,就交給你了,你要在兩天的時間之內,找到更多的木船,特別是大型的木船,我看至少需要有兩百艘的木船,每艘木船上面少則三十到四十人,多則百人,這樣就能夠運送上萬的軍士展開進攻了,明軍水師有五千人,我們必須在軍士的數目上面佔據優勢,才能夠一口氣打敗明軍的水師。”

流寇的數量,遠遠超出了襄陽府李知府的預計,也超出了參將的預計。

襄陽府城的氛圍瞬間變得緊張起來,到了這個時候,李知府無心去追究參將的責任了,其實他和參將交談之後,那些軍士沒有太大的改變,而且府衙也拿出來了一些糧草,等於說參將得到了糧食,卻沒有嚴加管束軍士,這讓李知府非常的憤怒。

流寇的人數太多,密密麻麻麻的營帳,看上去讓人頭皮發麻。

李知府參將和水師指揮使三人站在城牆上面,手持單筒望遠鏡,詳細看了漢水對岸的流寇,李知府臉上是憂慮的神情,參將和水師指揮使臉上則帶有恐懼的神情。

“想不到流寇如此的勢大啊。”

李知府的感慨剛剛說出口,參將馬上跟着開口了。

“是啊,看這陣勢,流寇至少在十萬人以上,守衛襄陽府城的軍士總人數不到三萬人,難度很大啊,本將建議李大人向巡撫大人求助,繼續調集大軍增援襄陽府城。”

水師指揮使也在一邊連連點頭,贊同參將的建議。

李知府扭頭,看清楚了參將和水師指揮使的臉色,眼睛裡面射過一絲的寒芒。

“二位,大敵當前,廝殺尚未展開,本官就向巡撫大人求救,本官不知道懇求巡撫大人派遣多少的軍士前來增援,一萬兩萬還是五萬,甚至是十萬人,襄陽府城城池堅固,三面環水,一面靠山,易守難攻,就算是流寇人數衆多,也難以撼動。”

李知府的話語,讓參將和水師指揮使都低下頭。

“本官決定了,一定要死守襄陽府城,要殺得流寇血流成河,這漢江就是他們的歸宿,不過想要做大這樣,還請二位將軍盡心盡力。”

李知府離開之後,參將和水師指揮使依舊留在城牆上面,兩人看着漸漸遠去的李知府,臉色陰晴不定。

終於,參將首先開口了,守衛襄陽府城的戰鬥,他是總指揮。

“兄弟,這場戰鬥不好打啊,流寇的人數太多了,要是他們圍繞着城牆展開進攻,我們哪裡有那麼多的兵力來防守啊。”

“將軍說的是,水師只有五千軍士,流寇若是上萬人發動衝鋒,不好抵擋啊。”

參將看了看水師指揮使,冷笑着開口了。

“兄弟,已經到了生死攸關的時刻,你就實話實說,水師號稱是五千人,實際上到底有多少人,你實實在在說了,我們心裡纔有數。”

水師指揮使紅着臉,好一會纔開口。

“不瞞將軍,水師實有的軍士也就是兩千人左右。”

參將的身體顫抖了一下,看着水師指揮使,好像不認識一樣,這個指揮使的膽子也太大了,吃空餉到了如此囂張的地步,編制五千人的水師,實際不足兩千人,這戰怎麼打。

“我再問你,戰船上面的火炮等等,是不是都還在,能不能發射。”

水師指揮使憋了好一會纔開口。

“能不能用不清楚,反正好多年都沒有使用過了。”

參將心裡明鏡似的,不用多說,這個水師指揮使貪婪無度,已經到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地步,當然也可以想象,這樣的水師是無法打戰的,襄陽府城最大的防禦優勢瞬間喪失,接下來就是城內兩萬兩千軍士,抵禦近十萬流寇的進攻,這樣會是什麼結局,應該不難想象。

參將看了看水師指揮使,從牙縫裡面蹦出了幾句話。

“兄弟,你聽着,一定護衛好五十艘以上的戰船,萬一襄陽府城守不住了,我們還要依靠這些戰船撤離。”

第67章 鄉試解元第532章 高陽之戰(5)第838章 潼關之戰(4)第168章 完勝第79章 主婚第307章 果斷第407章 有些狼狽第383章 祭拜河神第795章 不一般的調整第356章 穩妥第227章 惡少第703章 上面的擔憂第325章 不一般的動作第854章 絕唱(2)第75章 不可忍第435章 死不瞑目第796章 心願第119章 亂象漸生第572章 明晰的調整第637章 天賜良機第420章 乾脆果斷第972章 不甘心的梟雄第729章 誰的責任第202章 洪承疇的命令第182章 大度第313章 責任重大第733章 亂象第901章 對外貿易司第630章 本性如此第734章 可怕的一幕第414章 洪門的轉變第257章 湖廣告急第925章 代善的選擇第29章 銀子的作用第803章 算是安心了第648章 小心應對第362章 撤兵第201章 蘇蠻子的功勞第496章 協議算什麼第434章 千古恨第417章 聰明的徐佛家第466章 口服心服第437章 內閣震動第332章 教書先生爾第372章 開始籌備第36章 再赴秦淮河第632章 大幕拉開第673章 剿餉第187章 預料之中第916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2)第830章 王承恩的堅持第55章 明確目標第871章 歸宿(1)第233章 規矩第109章 需要靠自己第136章 清澗庠生李攀龍第304章 結盟第599章 順水推舟第834章 讓你無話可說第322章 黑幕第711章 朱仙鎮之戰(1)第509章 情勢危急第365章 伏筆第736章 衰落的前兆第827章 終於動心了第14章 種植技術第911章 悲哀的撤離第144章 拜服第150章 突如其來第249章 真正的計劃第663章 餘音繞樑第60章 儒學教授第972章 不甘心的梟雄第872章 歸宿(2)第168章 完勝第400章 抽絲剝繭第36章 再赴秦淮河第619章 襄陽失陷(2)第283章 漁翁得利第323章 突破口第228章 蛇鼠一窩第325章 不一般的動作第621章 襄陽失陷(4)第241章 噩耗第541章 狂妄的代價(5)第412章 異樣的苗頭第820章 整體歸降第290章 死者爲大第751章 決定性的錯誤第936章 科舉之爭第370章 決不退縮(2)第908章 都要拼命了第397章 大膽的決定(2)第67章 鄉試解元第533章 高陽之戰(6)第444章 不計成本第702章 進一步的預判第418章 淮安商會第898章 海上征伐目的第947章 終於力不從心
第67章 鄉試解元第532章 高陽之戰(5)第838章 潼關之戰(4)第168章 完勝第79章 主婚第307章 果斷第407章 有些狼狽第383章 祭拜河神第795章 不一般的調整第356章 穩妥第227章 惡少第703章 上面的擔憂第325章 不一般的動作第854章 絕唱(2)第75章 不可忍第435章 死不瞑目第796章 心願第119章 亂象漸生第572章 明晰的調整第637章 天賜良機第420章 乾脆果斷第972章 不甘心的梟雄第729章 誰的責任第202章 洪承疇的命令第182章 大度第313章 責任重大第733章 亂象第901章 對外貿易司第630章 本性如此第734章 可怕的一幕第414章 洪門的轉變第257章 湖廣告急第925章 代善的選擇第29章 銀子的作用第803章 算是安心了第648章 小心應對第362章 撤兵第201章 蘇蠻子的功勞第496章 協議算什麼第434章 千古恨第417章 聰明的徐佛家第466章 口服心服第437章 內閣震動第332章 教書先生爾第372章 開始籌備第36章 再赴秦淮河第632章 大幕拉開第673章 剿餉第187章 預料之中第916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2)第830章 王承恩的堅持第55章 明確目標第871章 歸宿(1)第233章 規矩第109章 需要靠自己第136章 清澗庠生李攀龍第304章 結盟第599章 順水推舟第834章 讓你無話可說第322章 黑幕第711章 朱仙鎮之戰(1)第509章 情勢危急第365章 伏筆第736章 衰落的前兆第827章 終於動心了第14章 種植技術第911章 悲哀的撤離第144章 拜服第150章 突如其來第249章 真正的計劃第663章 餘音繞樑第60章 儒學教授第972章 不甘心的梟雄第872章 歸宿(2)第168章 完勝第400章 抽絲剝繭第36章 再赴秦淮河第619章 襄陽失陷(2)第283章 漁翁得利第323章 突破口第228章 蛇鼠一窩第325章 不一般的動作第621章 襄陽失陷(4)第241章 噩耗第541章 狂妄的代價(5)第412章 異樣的苗頭第820章 整體歸降第290章 死者爲大第751章 決定性的錯誤第936章 科舉之爭第370章 決不退縮(2)第908章 都要拼命了第397章 大膽的決定(2)第67章 鄉試解元第533章 高陽之戰(6)第444章 不計成本第702章 進一步的預判第418章 淮安商會第898章 海上征伐目的第947章 終於力不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