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文震孟的來信

bookmark

崇禎七年在不平靜之中到來了。

正月剛過,延綏各地就出現了異常情況。

涌入延安、慶陽甚至是榆林邊鎮的流民數量突然增加,讓鄭勳睿、劉澤清、文震亨和董功明等人瞬間感覺到了壓力。其實在臘月的時候,各地就出現流民,不過那個時候人數不是很多,畢竟馬上就要過春節了。

根據鄭勳睿掌握的情報,陝西和山西兩地,遭遇的旱災是非常嚴重的,陝西的西安府、平涼府、鞏昌府、鳳翔府和漢中府等地,山西的平陽府、太原府等地,從去年的八月到至今,絕大部分地方滴雨未落,土地都乾枯了,這些地方的糧食基本是絕收了。

延綏各地是不會拒絕流民涌入的,但其他地方就不一樣了,特別是山西。

朝廷剿滅流寇的重心,已經轉移到山西與河南等地,陳奇瑜與洪承疇的聯手,讓流寇的日子慢慢不好過了,以前他們能夠四處流竄,利用地域之間的管轄漏洞,現在這些漏洞正在慢慢被彌補,而且陳奇瑜和洪承疇兩人,在剿滅流寇方面,都是有着不錯手段的。

朝廷對於剿滅流寇是有賞賜的,這本無可厚非,可這樣的賞賜,讓某些人眼紅和利用,他們爲了能夠獲得朝廷的賞賜,不擇手段,殺良冒功的事情,屢屢出現,而最爲遭殃的就是流民了,不少的流民被當作流寇斬殺,甚至一些百姓也遭殃,這些百姓全家被斬殺,財物和糧食被搶奪,導致老百姓無法忍受,甚至願意支持流寇反對官軍。

這樣的情況,陝西、山西與河南等地都是存在的。

延綏各地是絕不會出現這等情況的,這也就讓涌入延安、慶陽和榆林邊鎮的流民數量大幅度的增加。

桌上擺着府州縣的告急文書,甚至有總兵府的告急文書。

鄭勳睿看着這些文書,陷入到沉思之中,徐望華坐在椅子上,輕輕捋着鬍鬚。

“徐先生,你看這樣的情況,應該要如何的應對。”

“大人,屬下以爲,殺良冒功的舉措是絕不能夠有的,但也要預防流寇混入到流民隊伍之中,進入到延綏各地之後,大肆的殺戮和劫掠。”

“這我知道,不能夠阻擋流民的涌入,糧食肯定是告急的,巡撫衙門無力再次購進大批量的糧食,再說陝西和山西各地的流民涌入,就算是有再多的糧食,也不夠救濟。”

“大人,出現這些情況,朝廷應該是知曉的,屬下認爲,朝廷肯定是要救濟的,否則流民大量進入到流寇的隊伍之中,朝廷的損失更大。”

鄭勳睿微微搖頭。

他也知道,徐望華提不出很好的解決辦法,就連他這個穿越者,面對這樣的情況,也是束手無策的,巡撫衙門掌控的地方有限,而且都遭遇到災荒了,自顧不暇,哪裡可能應對蜂擁而入的流民,況且這些流民,絕大部分來自於陝西各地,山西方向倒是很少有流民進入。

“我想着給陝西巡撫吳甡大人寫信,西安府、平涼府和鳳翔府涌入的流民數量太多了,延綏各地無法承受,如此下去大家都沒有好日子過,吳大人還是要懇請朝廷救濟。”

“屬下以爲,大人的信函,作用可能不是很大,想必吳大人已經給朝廷寫去奏摺了,屬下覺得大人必須當機立斷了,那就是限制流民涌入的數量,不能夠無限制的接納流民,正月剛過,今年的春耕顯然沒有什麼希望了,從去年八月到如今,半年時間過去,各地的旱情還在加劇,耽誤了這一季的春耕,明年也要遭受到影響,延綏各地根本無法承受大規模的流民。”

徐望華的這個提議,無疑是最爲正確的,只能夠限制流民的涌入,否則大家跟着一塊完蛋,而且延綏各地的百姓,若是斷糧了,怕是造反的慾望更加的強烈。

“只能夠如此了,徐先生,這份文書,麻煩你擬出來,語氣方面注意一些,告誡各府州縣,殺人的情形是絕不能夠出現的,各地巡檢司的軍士,負責阻擋繼續涌入的流民,府州縣衙門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看看能夠容納多少的流民,已經接納的流民,不準隨意的驅散,能夠幫助多少就幫助多少吧。”

徐望華點點頭,其實他早就想好了,擬出這樣的文書不算什麼,再說他成爲鄭勳睿的幕僚之後,絕大部分的文書都是他直接擬出來的,應該說這是徐望華沒有想到的,他本來以爲身爲巡撫的鄭勳睿,身邊一定有不少的幕僚,誰知道他是第一個。

“大人,屬下今日就擬出來,不過屬下還有一個建議,那就是如何處置流民的事宜,要求府州縣按照實際情況處理,巡撫衙門不要過多的干預,畢竟巡撫衙門對府州縣的情況,不是完全瞭解,若是過多的干預,會令他們無所適從。”

“也好,這個建議也寫進文書之中,巡撫衙門管不到那麼多的事情。”

到了這個時候,鄭勳睿已經明白了,小慈悲解決不了大問題,延綏各地沒有那麼大的承受能力,就算是能夠承受,也不能夠任由流民涌入,否則管理方面就會出現巨大的矛盾,氣候尚未暖和起來,凍餓致死的流民,屍體不及時的處理,必定會引發瘟疫,這種小慈悲延續到後面,可能引發大規模的崩潰局面。

有些事情應該是朝廷去操心,而不是他這個延綏巡撫。

二月初,延綏各地開始阻止流民大量的涌入,各地告急的文書基本不見了,畢竟巡撫衙門年前就做好一切準備,府州縣的存糧是足夠的,至少本地的百姓能夠保證有糧食吃。

二月中旬,鄭勳睿收到了文震孟的來信。

成爲內閣次輔之後,文震孟的信函變得多起來了,內容基本一致,都是要求鄭勳睿好好做事情、報效朝廷、效忠皇上的,對於這些來信,鄭勳睿基本沒有過多的關注,不過這一次來信,寫到的內容不一樣了。

文震孟的信函裡面,重點說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四川和湖廣的流寇,大規模的進入山西與河南,兩地剿滅流寇的壓力驟然增加了,從去年的臘月開始,一直到崇禎七年的正月,羅汝才、老回回、張獻忠、李自成等人相繼進入山西,逐漸的開始聯合起來,讓朝廷將剿滅流寇的重心,轉移到了山西與河南等地。

文震孟的信函之中,說到這件事情的時候,是帶有高興語氣的,流寇正是因爲居無定所、四處的遊走,導致朝廷難以徹底剿滅,這一次能夠聯合起來,讓朝廷可以投入重兵了。

文震孟的意思,就是朝廷徹底剿滅流寇的時間不遠了。

不過不利的情況同樣存在,那就是山西各地遭遇大規模的災荒,流民的數量大幅度的增加,導致流寇能夠大量的招募人馬,給剿滅流寇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不過這些流民,基本是沒有什麼戰鬥力的,只能夠算是烏合之衆。

仔細閱讀了文震孟的信函,結合楊廷樞提供的一些信息,鄭勳睿只能夠是仰天長嘆。

他穿越已經有七個年頭,歷史依舊沿着以前的腳步前進,文震孟的預計是不錯的,這一次是朝廷剿滅流寇的最好機會,可惜陳奇瑜沒有能夠抓住這個機會。

若是按照以往的做法,鄭勳睿很有可能直接給陳奇瑜寫信,告誡需要注意的事項,可如今的他,不會做這些事情了,因爲他做了也沒有什麼作用,反而可能給自己增加麻煩,畢竟流寇尚在集聚的過程之中,他怎麼能夠預料到後面的一切,再說就算是預料正確了,陳奇瑜的失誤,還是有可能出現,到了那個時候,他就更加的說不清楚了。

最好的應對辦法,就是加強自身的力量,至於說其他的事情,不要去關心。

儘管山西和陝西各地遭遇到大規模的災荒,但延綏各地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畢竟有着充足的糧食儲備,所以這些地方也很是穩定,那些進入各地的流民,能夠有飯吃、不餓死,就算是老天保佑,他們可不會找事情做的。

鄭家軍的訓練更加的嚴格,已經有很長的時間沒有戰鬥廝殺,但訓練的要求更高,不僅僅是個人作戰能力的增強,戰鬥之中大規模的配合作戰的熟練程度,更是重點。

當然火器操作的訓練也開始了,儘管尚未成立神機營,但在鄭勳睿的腦海裡,有關鄭家軍的構成,基本明確了,那就是騎兵和神機營,所有的步卒今後都會編入到神機營。

徐望華也提到了湯若望,說是老爺過世之前,專門找到了湯若望,提出了一些要求,湯若望很爽快的答應下來了。

時機尚不合適,鄭勳睿在延綏巡撫的位置上面,還不能夠要求湯若望來到他的身邊,這個時候來了也沒有多大的作用,只有等到他的官職更高一些、權力更大一些的時候,那才能夠讓湯若望到身邊來,再說湯若望到身邊來,責任就是組建兵工廠,製造真正的大炮。

第293章 軍情緊急第527章 羣英會(2)第77章 有情有義第466章 口服心服第907章 致命的分析第218章 殊死抵抗第711章 朱仙鎮之戰(1)第479章 差點疏忽第399章 理清頭緒第207章 殘陽如血第307章 果斷第874章 攘外與安內第40章 辛苦自知第974章 所謂足夠的尊重第842章 落井下石第235章 直言不諱第181章 送別恩師第704章 大戰的前夕第272章 老回回第538章 狂妄的代價(2)第834章 讓你無話可說第538章 狂妄的代價(2)第171章 家人團聚第616章 入轂不自知第329章 徐佛家的拜訪第66章 發榜第710章 早想到了第917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3)第333章 讓你選擇第429章 真正的變化第589章 痛心(2)第63章 鄉試內簾官第137章 突然襲擊第836章 潼關之戰(2)第381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142章 閏十一月大雪第769章 挖坑等你跳第79章 主婚第100章 殿試禮儀第278章 皇太極稱帝第634章 蠢蠢欲動第18章 少年強則國強第890章 大清國的對策第148章 捉襟見肘第772章 閃電戰(2)第310章 調整之前第440章 內閣的爭辯第573章 需要清醒第673章 剿餉第811章 全面兼顧第855章 都在做打算第326章 後手第616章 入轂不自知第866章 一片石之戰第714章 朱仙鎮之戰(4)第854章 絕唱(2)第627章 不同的態度第730章 遭遇排擠第831章 各懷鬼胎第403章 桃花運第852章 山傾第261章 內部分歧第523章 依靠自身第986章 多爾袞的頓悟與無奈第806章 心態的微妙變化第488章 機會第395章 警覺第462章 還算是明智第532章 高陽之戰(5)第710章 早想到了第675章 矛盾重重(2)第170章 目標動搖第830章 王承恩的堅持第147章 登萊兵變第625章 襄陽失陷(8)第328章 抓重點第642章 難也要做第513章 慘敗(2)第533章 高陽之戰(6)第963章 適得其反第991章 奇襲安樂州(2)第559章 青縣第602章 費盡心機第189章 太過分了第864章 爆發第238章 真正的聯合第23章 秦淮河第58章 府學第985章 還是關門打狗第911章 悲哀的撤離第884章 命該如此第408章 內部的震動第370章 決不退縮(2)第821章 無條件的服從第411章 潛移默化第304章 結盟第788章 不着急第371章 所謂的同盟第850章 大變序幕拉開第51章 壯士(2)
第293章 軍情緊急第527章 羣英會(2)第77章 有情有義第466章 口服心服第907章 致命的分析第218章 殊死抵抗第711章 朱仙鎮之戰(1)第479章 差點疏忽第399章 理清頭緒第207章 殘陽如血第307章 果斷第874章 攘外與安內第40章 辛苦自知第974章 所謂足夠的尊重第842章 落井下石第235章 直言不諱第181章 送別恩師第704章 大戰的前夕第272章 老回回第538章 狂妄的代價(2)第834章 讓你無話可說第538章 狂妄的代價(2)第171章 家人團聚第616章 入轂不自知第329章 徐佛家的拜訪第66章 發榜第710章 早想到了第917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3)第333章 讓你選擇第429章 真正的變化第589章 痛心(2)第63章 鄉試內簾官第137章 突然襲擊第836章 潼關之戰(2)第381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142章 閏十一月大雪第769章 挖坑等你跳第79章 主婚第100章 殿試禮儀第278章 皇太極稱帝第634章 蠢蠢欲動第18章 少年強則國強第890章 大清國的對策第148章 捉襟見肘第772章 閃電戰(2)第310章 調整之前第440章 內閣的爭辯第573章 需要清醒第673章 剿餉第811章 全面兼顧第855章 都在做打算第326章 後手第616章 入轂不自知第866章 一片石之戰第714章 朱仙鎮之戰(4)第854章 絕唱(2)第627章 不同的態度第730章 遭遇排擠第831章 各懷鬼胎第403章 桃花運第852章 山傾第261章 內部分歧第523章 依靠自身第986章 多爾袞的頓悟與無奈第806章 心態的微妙變化第488章 機會第395章 警覺第462章 還算是明智第532章 高陽之戰(5)第710章 早想到了第675章 矛盾重重(2)第170章 目標動搖第830章 王承恩的堅持第147章 登萊兵變第625章 襄陽失陷(8)第328章 抓重點第642章 難也要做第513章 慘敗(2)第533章 高陽之戰(6)第963章 適得其反第991章 奇襲安樂州(2)第559章 青縣第602章 費盡心機第189章 太過分了第864章 爆發第238章 真正的聯合第23章 秦淮河第58章 府學第985章 還是關門打狗第911章 悲哀的撤離第884章 命該如此第408章 內部的震動第370章 決不退縮(2)第821章 無條件的服從第411章 潛移默化第304章 結盟第788章 不着急第371章 所謂的同盟第850章 大變序幕拉開第51章 壯士(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