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定奪和離間

bookmark

就在李自成無法做出決定的時候,顧君恩回來了,而且是直接到南陽府城。

見到顧君恩之後,李自成很是激動,拉着顧君恩的受,好半天沒有說話,其實李自成已經着急了,顧君恩出去這麼長的時間,爲什麼遲遲沒有回來,他甚至懷疑,是不是張獻忠不準顧君恩離開,強行扣留了顧君恩,當然李自成不會懷疑顧君恩的忠心,他對顧君恩十名絕對相信和絕對信任的。

李自成遲遲不能做出義軍下一步行動的計劃,這個時候正需要顧君恩提出見解。

滾君恩稍事休息,就來到了廂房。

看見顧君恩進來,李自成很是吃驚。

“顧君恩,你長途奔波,還是多歇息一些時間,等到身體恢復之後,我們再行商談。”

顧君恩搖搖頭,很快開口了。

“闖王,事態緊急,在下也知道闖王舉棋不定,這一路上在下思考了很多,有些想法不吐不快,義軍下一步的行動,在下是有些想法的,不過在下想着知道李巖、牛金星和宋獻策等人是什麼意見。”

李自成的神色有些黯然。

“你還不知道,李巖和紅娘子已經被官軍擒獲,當初他們負責駐守洛陽府城,誰知道前來進攻的是鄭家軍,李巖和紅娘子沒有多少的經驗,又不知道鄭家軍的厲害,這也是我安排的失誤啊,要是不讓他們駐守洛陽府城,就不會有如此慘重的損失了。”

“闖王不必自責,鄭家軍進入到河南,這樣的事情誰也想不到。李巖的確是有能力的,的確比在下強,失去了他,的確是闖王的損失。”

“你可不要這樣說,李巖、牛金星和宋獻策等人。的確是有能力,可他們沒有經歷過磨礪,更沒有經歷過失敗,驟然遇到大事情,也是無可奈何的,洛陽府城的丟失。就說明了。”

闖王說到這裡的時候,揮揮手。

“你剛纔詢問的事宜,牛金星和宋獻策提出了意見,劉宗敏也提出了意見,牛金星認爲義軍下一步索性攻打襄陽府城。襄陽是魚米之鄉,義軍拿下了襄陽府城,就能夠得到大量的補給,這對於義軍下一步的發展是有利的,劉宗敏等人認爲,義軍留在南陽,不用走了。”

顧君恩看了看闖王,跟着開口。

“在下猜測。闖王對這兩方面的建議,都是不滿意的。”

李自成點點頭,看着顧君恩。沒有開口說話。

顧君恩稍微沉吟了一下,接着開口了。

“兩類的建議都有道理,義軍熟悉了南陽的環境,留在這裡有優勢,襄陽乃是魚米之鄉,義軍的補給能夠得到極大的補充。下一步的發展是有利的,若是在下選擇。寧願支持義軍朝着襄陽發展的選擇。”

李自成點點頭,這在他的預料之中。兩種意見比較起來,還是牛金星和宋獻策的建議略高一籌,不過他知道顧君恩肯定還有其他的建議。

果然,顧君恩很快開口了。

“在下有一些不同的看法,這次到衛輝府,在下弄清楚了八大王的想法,臨走之際,也給八大王提出了建議,勸其不要離開河南與山西交界的地方,闖王若是放棄了南陽、汝寧和汝州等地,朝着襄陽方向發展,必定距離八大王越來越遠,這對於義軍的發展是不利的。”

“在下還有一個分析,就是鄭家軍不可能在河南長期停留,回來的路上,在下專門四處打探了,在洛陽附近,沒有聽到誰說鄭家軍,說到的都是熊文燦和高起潛等人的英勇,包括河南巡撫吳甡的睿智等等,這證明了在下的判斷。”

李自成的神情變得嚴肅了,鄭家軍突然進入河南,總是需要理由的,若是朝廷派遣鄭家軍進入到河南作戰,那結局就真的不好說了,顧君恩做出這樣的判斷,他需要理由。

“顧君恩,這個判斷可不是隨便作出來的,對義軍下一步的發展異常重要啊。”

“在下明白,這個問題在下仔細思索過,鄭家軍進入河南作戰,怕是爲了漕運。”

李自成恍然大悟,拍了拍腦袋。

“不錯啊,這麼簡單的事情,我都沒有想明白,鄭勳睿是漕運總督,洛陽府城牽涉到漕運,我們佔領了洛陽,漕運受到了影響,鄭勳睿自然是要出兵的,既然完成了任務,那鄭勳睿就會離開了,不會繼續留在河南了。”

說到這裡,李自成興奮的站起身來,走動了幾步。

“顧君恩,既然鄭家軍遲早會離開洛陽,那我們也不用離開河南了,只要鄭家軍離開了,我們就沒有多少擔憂的事情了,繼續佔領南陽、汝寧和汝州等地,與官軍對抗。”

看見顧君恩沒有開口,李自成有些不滿了。

“顧君恩,你是不是認爲我的考慮有問題啊。”

顧君恩搖搖頭,字斟句酌的開口了。

“闖王不離開河南是正確的選擇,不過在下以爲,義軍下一步的計劃,還是要稍作調整,不知道如今還有多少的義軍,籌集糧草是如何進行的。”

“還有六萬多人,都在南陽和汝寧府各地籌集糧草。”

顧君恩的眼裡閃過一絲憂慮的神情,他知道義軍在下面籌集糧草,是怎麼進行的,不過這件事情,他不會提出來。

“在下的建議,是義軍分爲幾路,不要集合在一起了,如此糧草供給方面難以徹底解決,同時很多地方也難以兼顧,六萬多義軍可以分爲三路,一路由闖王親自指揮留在南陽等地,可以考慮流動活動,不一定固守南陽府城,第二路由劉宗敏將軍指揮,到襄陽府一帶活動,不一定要直接攻打襄陽府城,但可以伺機進攻州縣,藉機籌集糧草,第三路由張一川、劉國能和拓養坤等人率領,在汝州一帶活動,時刻關注洛陽府城的動靜。”

顧君恩說完之後,李自成陷入到沉思之中。

過了大約一刻鐘的時間,李自成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好,很好,你的這個建議很不錯,兵力配置方面,我準備這樣做,劉宗敏率領兩萬義軍軍士進入襄陽一帶活動,張一川、劉國能和拓養坤率領一萬人在汝州一帶活動,剩餘的軍士,跟隨我在南陽和汝寧一帶活動。”

李自成說完之後,顧君恩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闖王,在下還有一個建議,張一川、劉國能和拓養坤三人,以拓養坤爲首領,劉國能和張一川兩人爲副手。”

李自成點點頭,不再說話。

命令很快下達。

對於闖王的安排,衆人猝不及防,特別是拓養坤、張一川和劉國能等人,他們投奔闖王之後,時刻跟隨在闖王的身邊,很少有單獨指揮作戰的機會,更不用說像以前那麼自由自在了,不過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頭,這一次闖王居然要他們率領一萬大軍單獨活動。

劉宗敏是反對這個安排的,要求他率領兩萬大軍進入到襄陽府去,他沒有意見,但讓拓養坤、張一川和劉國能三人聯合起來,率領一萬將士單獨活動,他很有意見,李自成沒有多解釋,說這已經是決定的事情,所有人都要執行。

牛金星和宋獻策兩人依舊在屋裡小酌。

牛金星端起了酒杯。

“宋兄,還是顧君恩厲害啊,想到的這招,很快解決了問題。”

“牛兄,你說說解決了什麼問題。”

“劉宗敏將軍是闖王的絕對心腹,肯定是放心的,所以率領兩萬大軍進入到襄陽,看看是不是能夠鬧騰出名堂來,南陽和汝寧地方廣闊,闖王率領大軍在這一帶活動,能夠很好的與官軍周旋,至於說另外的一路大軍,我要是預料不錯,這一路擺明是覆沒的道路。”

宋獻策笑了笑,沒有開口。

“宋兄,闖王對拓養坤將軍、張一川將軍和劉國能將軍一直都是不放心的,從來沒有要求三人單獨領軍,可這一次很是大方,讓三人統領一萬大軍,我就不相信闖王對他們真正放心。”

宋獻策喝完了碗裡的酒,抹了抹嘴。

“牛兄,接下來的我說,闖王若是讓拓養坤、劉國能和張一川單獨率領一路大軍,那就是真正的相信三人,可是讓三人在一起,那就是算計他們,你我都知道,三人之中,不管是資歷還是能力,拓養坤都是最差的,偏偏他是首領,如此劉國能和張一川會服氣嗎,這不服氣就要鬧,三人都是暴脾氣,一言不合就可能動刀,按照我的預計,劉國能和張一川會很快聯合起來,對付拓養坤,拓養坤的命不長了。”

說到這裡,宋獻策嘆了一口氣。

“拓養坤完蛋之後,張一川和劉國能也會互掐,最終只能夠有一個首領,這樣互相算計和廝殺,怎麼可能率領義軍戰鬥,闖王不相信三人,用心也太。。。”

再次喝下一口酒之後,宋獻策似乎有些醉了。

“牛兄,你我也要考慮日後該怎麼做啊,稍不小心,我們的結局不一定比拓養坤等人強多少的,闖王最爲信任的還是顧君恩,顧君恩回來之後,闖王立刻下定了決心。”

牛金星也沉默了,端起了酒碗,一口氣喝完了。

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切記分享越多更新就越快哦!!!

小提示:

第814章 必勝的信念第967章 鄭芝龍的“私心”第945章 萬國來朝(3)第251章 防患於未然第597章 將計就計第752章 慈悲之心第316章 親戚第258章 殊死抵抗第596章 范文程的目標第265章 亂攤子第70章 護院第461章 肯定不甘心第316章 親戚第111章 陰影第806章 心態的微妙變化第326章 後手第90章 一錘定音第708章 不是一條心第286章 亡羊補牢第719章 作戰思想的變化第962章 也算是尊嚴第212章 全面部署第968章 內外交困第120章 夫唱婦隨第355章 驕狂第416章 利益觸角第641章 不甘心第759章 最殘酷的戰鬥第14章 種植技術第393章 利誘第787章 勸服第76章 割袍斷義第394章 不一般的算計第415章 上下同心第12章 做主第67章 鄉試解元第870章 終於明白了第323章 突破口第967章 鄭芝龍的“私心”第564章 醒悟太遲第646章 微服第759章 最殘酷的戰鬥第382章 必須搬遷第896章 俸祿之爭第623章 襄陽失陷(6)第406章 文人的酸氣第493章 統戰對象第867章 怎麼也想不到第88章 當頭一棒第165章 選擇正面對決第977章 多爾袞的勝出第465章 用人所長第521章 幕僚班子第980章 戰遼河(2)第361章 竹籃打水第673章 剿餉第25章 柳隱第335章 洪門第579章 熊文燦的目的第894章 皇家政策理論研究院第875章 高起潛的貢獻第589章 痛心(2)第144章 拜服第992章 天堂與地獄第801章 不是毫無意義的劇情第626章 襄陽失陷(9)第684章 誤判?第657章 寇白門第251章 防患於未然第298章 沉默的士氣第863章 兵貴神速第667章 二十四旗並立第258章 殊死抵抗第553章 雪崩的感覺第158章 戰馬第997章 瀋陽之戰(1)第502章 恐金症第995章 皇上的固執第452章 計劃不變第554章 交換的決定第478章 老辣第512章 慘敗(1)第735章 我行我素第474章 巡按御史第261章 內部分歧第852章 山傾第931章 團結還是分裂第834章 讓你無話可說第1章 跳大神第88章 當頭一棒第479章 差點疏忽第263章 廷杖第399章 理清頭緒第252章 顧夢麟來投第328章 抓重點第705章 局勢的突然變化第298章 沉默的士氣第652章 還是風花雪月第968章 內外交困第961章 終於引爆
第814章 必勝的信念第967章 鄭芝龍的“私心”第945章 萬國來朝(3)第251章 防患於未然第597章 將計就計第752章 慈悲之心第316章 親戚第258章 殊死抵抗第596章 范文程的目標第265章 亂攤子第70章 護院第461章 肯定不甘心第316章 親戚第111章 陰影第806章 心態的微妙變化第326章 後手第90章 一錘定音第708章 不是一條心第286章 亡羊補牢第719章 作戰思想的變化第962章 也算是尊嚴第212章 全面部署第968章 內外交困第120章 夫唱婦隨第355章 驕狂第416章 利益觸角第641章 不甘心第759章 最殘酷的戰鬥第14章 種植技術第393章 利誘第787章 勸服第76章 割袍斷義第394章 不一般的算計第415章 上下同心第12章 做主第67章 鄉試解元第870章 終於明白了第323章 突破口第967章 鄭芝龍的“私心”第564章 醒悟太遲第646章 微服第759章 最殘酷的戰鬥第382章 必須搬遷第896章 俸祿之爭第623章 襄陽失陷(6)第406章 文人的酸氣第493章 統戰對象第867章 怎麼也想不到第88章 當頭一棒第165章 選擇正面對決第977章 多爾袞的勝出第465章 用人所長第521章 幕僚班子第980章 戰遼河(2)第361章 竹籃打水第673章 剿餉第25章 柳隱第335章 洪門第579章 熊文燦的目的第894章 皇家政策理論研究院第875章 高起潛的貢獻第589章 痛心(2)第144章 拜服第992章 天堂與地獄第801章 不是毫無意義的劇情第626章 襄陽失陷(9)第684章 誤判?第657章 寇白門第251章 防患於未然第298章 沉默的士氣第863章 兵貴神速第667章 二十四旗並立第258章 殊死抵抗第553章 雪崩的感覺第158章 戰馬第997章 瀋陽之戰(1)第502章 恐金症第995章 皇上的固執第452章 計劃不變第554章 交換的決定第478章 老辣第512章 慘敗(1)第735章 我行我素第474章 巡按御史第261章 內部分歧第852章 山傾第931章 團結還是分裂第834章 讓你無話可說第1章 跳大神第88章 當頭一棒第479章 差點疏忽第263章 廷杖第399章 理清頭緒第252章 顧夢麟來投第328章 抓重點第705章 局勢的突然變化第298章 沉默的士氣第652章 還是風花雪月第968章 內外交困第961章 終於引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