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總有意外

bookmark

作戰部署的安排剛剛結束,大軍準備出發的時候,王小二領着斥候來了。

這些斥候是派遣到河間府去的斥候。

圖賴和耿仲明帶領的兩路大軍進攻河間府,想必河間府老百姓的境況也是非常悲慘的,而且河間府緊靠着山東,殺得興起的圖賴,說不定會進入到山東境內繼續的劫掠。

可鄭勳睿暫時沒有精力對付圖賴和耿仲明,他的目標是杜度,就算是打敗杜度之後,他也不可能轉身對付圖賴和耿仲明,而是會率領鄭家軍將士殺向延慶州城,打多爾袞一個措不及防,只要打敗了杜度,威懾到多爾袞,圖賴和耿仲明得知消息之後,就成爲喪家之犬,會飛速回撤與多爾袞會和的。

鄭勳睿詳細聽了斥候的稟報,得知圖賴和耿仲明的動作也是非常迅速的,已經拿下了河間府好一些城池了,圖賴比杜度聰明,他採取的是聯合作戰的方式,八旗軍蒙古左右營和漢軍一同發起進攻,這樣就能夠保證發揮出來最爲強悍的進攻能力。

鄭勳睿只能夠對河間府的百姓表示同情。

就在斥候離開之後,文坤拿着文書進來了。

鄭勳睿一眼就看到了文坤手中的文書,這是京城暗線送來的情報,自從上次遭遇訓斥之後,京城暗線已經送來大量的情報。

打開文書,鄭勳睿慢慢看起來。

文坤發現鄭勳睿的臉色出現了急劇的變化,陷入文書裡面有重大的情報。

“洪欣瑜,馬上通知鄭錦宏楊賀劉澤清洪欣濤等人到我這裡來,文坤,叫李攀龍李巖和徐吉匡也馬上過來,對了。通知馬祥麟也馬上過來。”

衆人迅速趕過來,前後不過幾分鐘的時間。

“諸位,情況出現了變化。鎮東將軍秦良玉率領一萬多白桿兵軍士,進入北直隸增援。。。”

原來秦良玉率領一萬多的白桿兵。在得知後金韃子入關劫掠京城出現危險之後,毅然離開了四川,進入北直隸。秦良玉是忠君的,進入北直隸之後,率領白桿兵軍士直接趕赴京城,首先向皇上和朝廷報到,而朝廷經過商議和討論之後,皇上下旨。竟然要求秦良玉率領白桿兵,趕赴延慶州城作戰,解救被圍困的洪承疇極其麾下的十餘萬明軍。

這是一個重大的變化,也是重大的意外。

按說秦良玉率領白桿兵參與作戰,對於鄭家軍來說是有利的,白桿兵有一定的戰鬥力,多爾袞麾下不過七萬軍士,圍困延慶州城十餘萬明軍,人數上面不佔據優勢,可有一點不能夠忽略。那就是多爾袞驍勇善戰,既然做出這樣的安排,那就是早有佈置。多爾袞肯定是有信心對抗大明朝廷派遣的援軍的。

秦良玉麾下不過一萬多白桿兵,增援延慶州城,凶多吉少。

試想熊文燦率領的五萬前軍,當初也是去增援延慶州城,結果導致慘敗,幾乎是全軍覆沒,秦良玉率領的白桿兵,很有可能也遭遇到如此的命運。

鄭勳睿不明白,朝廷爲什麼會做出這樣的安排。這不是擺明了要秦良玉麾下的白桿兵去送死嗎,不可否認秦良玉作戰勇猛。能征善戰,可實實在在說。秦良玉比不上多爾袞,不管是從作戰的能力還是作戰的部署方面。

延慶州城周遭的地區,基本都是平原,白桿兵適合在山地作戰,特別是在叢林作戰,能夠發揮出來最佳的戰鬥力,這一點鄭勳睿是非常清楚的,這也是因爲白桿兵所處的地理位置決定的,可是在平原上作戰,白桿兵沒有絲毫的優勢,特別是面對後金韃子恢宏的騎兵,更是處於絕對的劣勢。

鄭勳睿與秦良玉的關係很好,他們之間曾經的配合也非常不錯,更不用說秦良玉的兒子馬祥麟已經是鄭家軍之中的參將了。

聽完鄭勳睿的話語,馬祥麟的臉色都白了,身體也微微的顫抖,他是最爲熟悉白桿兵的戰鬥力的,白桿兵以步卒爲主,騎兵很少,面對後金韃子的騎兵,只有被動挨打的份。

“馬祥麟,說說你的想法。”

“大人,白桿兵不是後金韃子的對手,母親不能夠去增援延慶州城,最好的辦法,是直接進入到保定府,與鄭家軍聯合。”

馬祥麟強作鎮定,其回答還是不錯的,這也的確是最好的安排。

不過這樣的說法是不是有作用,秦良玉接到的是皇上的聖旨,不出意外肯定會按照聖旨的要求做時期,而且依照秦良玉的性格,肯定是率領大軍與多爾袞展開廝殺的,這樣就難以避免悲劇的發生,就算是馬祥麟敢去勸說,也不一定能夠阻止秦良玉,除非是鄭勳睿親自出面,但這是不可能的。

秦良玉率領把白桿兵進攻多爾袞,還會引發一個問題,那就是引發多爾袞的警覺,一旦廝殺之後,多爾袞肯定會派遣斥候四處偵查,看看是不是還有其他大明朝廷援軍的到來,如此情況之下,鄭家軍就不可能在打敗杜度之後,對多爾袞展開奇襲了。

這可謂是牽一髮動全身。

馬祥麟大概也是明白其中的道理,說完之後,還是抑制不住身體的顫抖,白桿兵一旦按照皇上的聖旨展開進攻,秦良玉的性命很有可能出現危險,依照多爾袞的性格,是絕不會放過秦良玉的。

鄭錦宏等人也沉默了,他們想不到居然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內心裡面,鄭錦宏等人是佩服秦良玉的,後金韃子入關劫掠,南方的各路大軍都是畏首畏尾,基本不敢前來增援,特別是熊文燦率領的大軍遭遇慘敗,本人又被關押進入大牢之後,就更是沒有什麼軍隊前來增援了,如此的時刻,秦良玉毅然率領白桿兵前來增援,這是需要莫大勇氣的。

思索了一會,鄭勳睿緩緩開口了。

“必須阻止秦將軍的進攻,白桿兵與鄭家軍聯合作戰,這是唯一的辦法,否則白桿兵會出現巨大的危險,倒不是說白桿兵的戰鬥力不行,而是白桿兵兵力不足,不擅長在平原作戰,面對習慣在平原作戰的後金韃子,白桿兵沒有絲毫的優勢,慘敗是必然的。”

“皇上已經下旨,想必秦將軍的決心不會有絲毫的變化,馬祥麟,就算是你出面去勸說,怕也沒有多大的作用,白桿兵還是要發動進攻的。”

馬祥麟點點頭,沒有說話。

“大戰在即,我不能夠離開,我想勸說秦將軍的任務,還是馬祥麟來承擔,只不過你一個人出面是不行的,我馬上給秦將軍寫去一份信函,馬祥麟,你帶着信函去見秦將軍。”

說完這番話,鄭勳睿扭頭看着文坤。

“文坤,你代表我出面,去見一見秦將軍,務必勸說秦將軍暫緩進攻,此番去見秦將軍,你的責任重大,務必想方設法,京城距離延慶州城的距離並不是很遠,所以你們要日夜兼程,敢在前面阻止白桿兵的進攻。”

“王小二,你率領一百斥候,護送文坤和馬祥麟,必須保證他們的安全,我看你們直接趕赴昌平州城,秦將軍麾下的白桿兵會經過這裡,你們在昌平阻止白桿兵的進攻,同時要求秦將軍率領白桿兵,就在昌平等候。”

“文坤,馬祥麟,你們大可告訴秦將軍,必須要服從我的指揮,如此才能夠真正的打敗後金韃子,北直隸已經是如此亂的局面,若是朝廷能夠做出睿智的判斷,不至於如此,京城裡面駐紮的那麼多衛所的大軍,全部都是縮頭烏龜,根本不敢出面應戰,如此的情況之下,還瞎指揮,難道真的想着斷送大明江山嗎。”

鄭勳睿的這番話,說的非常嚴厲了,這裡面有譏諷皇上的意思,不過如此緊要時刻,鄭勳睿說出來這樣的話,衆人的感覺是理所當然。

不過半刻鐘的時間,鄭勳睿就寫好了信函,信函的內容很簡單,要求秦良玉服從他的指揮,暫時不要去理睬什麼聖旨,對付後金韃子的戰鬥是一盤棋,一招不慎滿盤皆輸,秦良玉如今走的就是一條危險的路子,也算是一步錯棋,這步棋不能夠走出去,否則威脅到了全局。

信函的措辭是非常嚴厲的,帶有命令和訓斥的意思了,情況緊急,鄭勳睿可不會客氣,這個時候需要拿出來霸氣。

文坤王小二和馬祥麟離開的時候,鄭勳睿沒有過多的吩咐,好在這一路上應該是安全的,杜度率領的後金韃子,正在朝着保定府城的方向前進,圖賴尚在河間府,多爾袞也在延慶州城圍困洪承疇,所以文坤等人不會遇見什麼危險,他們唯一要做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趕赴昌平州。

爲了能夠保證速度,每一個人配備的都是三匹戰馬,這樣能夠保證他們一直都以最快的速度趕路,白桿兵大部分都是步卒,速度不可能太快,秦良玉也是身經百戰,總要做出相應的部署,不可能莽撞進攻。

儘管想到了一切,也做到了一切,可鄭勳睿還是擔憂的,他不知道文坤等人是不是能夠追到秦良玉,若是秦良玉已經展開進攻,那一切的部署安排都白費了。

而且鄭家軍的作戰,肯定是會受到影響。

第322章 黑幕第625章 襄陽失陷(8)第200章 破除牽制第58章 府學第389章 有力反擊第994章 豐鎮之戰的翻版第443章 巨大的突破第610章 必須調整第534章 老將不能出馬第958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4)第96章 揣摩第908章 都要拼命了第608章 不一樣的南京第273章 明智第83章 利弊第178章 五省總督第925章 代善的選擇第805章 強力推進第756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2)第936章 科舉之爭第588章 痛心(1)第146章 彈劾與應對第239章 震怒與輕視第22章 教訓和教誨第968章 內外交困第75章 不可忍第340章 戰與不戰第823章 沐天波的猶豫第24章 盛澤歸家院第142章 閏十一月大雪第201章 蘇蠻子的功勞第495章 勸解家人第918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4)第323章 突破口第429章 真正的變化第523章 依靠自身第586章 規矩就是規矩第699章 如願以償第387章 畢懋康的認識第24章 盛澤歸家院第373章 范文程的恥辱第889章 不可能心軟第947章 終於力不從心第299章 精確的部署第18章 少年強則國強第543章 狂妄的代價(7)第46章 有容乃大第662章 朝廷的反應第609章 何爲重點第889章 不可能心軟第230章 秦王朱存樞第98章 會試會元第819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2)第363章 兩極分化第471章 第一個建議第872章 歸宿(2)第552章 危險的建議第38章 遊歷的準備第524章 拼死抵抗第713章 朱仙鎮之戰(3)第872章 歸宿(2)第887章 小問題大奧妙第727章 天妒英才(3)第915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1)第5章 父子長談第102章 用人三法第521章 幕僚班子第464章 進退維谷第629章 上當的感覺第759章 最殘酷的戰鬥第527章 羣英會(2)第800章 醉翁之意第590章 掙扎中做出的決定第839章 潼關之戰(5)第845章 都面臨抉擇第324章 山陰幫第921章 無法高興的勝利(2)第355章 驕狂第141章 恩師來信第662章 朝廷的反應第675章 矛盾重重(2)第546章 再次的告誡第329章 徐佛家的拜訪第316章 親戚第503章 監軍第571章 京城故事(5)第410章 毛瑟槍第48章 楊彝和顧夢麟第143章 緊急奏摺第619章 襄陽失陷(2)第109章 需要靠自己第935章 規矩是人定的第505章 皇上的意思第357章 血戰(1)第39章 小私心第34章 嚴師第413章 兩難第305章 撤兵第391章 過分第1000章 瀋陽之戰(4)
第322章 黑幕第625章 襄陽失陷(8)第200章 破除牽制第58章 府學第389章 有力反擊第994章 豐鎮之戰的翻版第443章 巨大的突破第610章 必須調整第534章 老將不能出馬第958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4)第96章 揣摩第908章 都要拼命了第608章 不一樣的南京第273章 明智第83章 利弊第178章 五省總督第925章 代善的選擇第805章 強力推進第756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2)第936章 科舉之爭第588章 痛心(1)第146章 彈劾與應對第239章 震怒與輕視第22章 教訓和教誨第968章 內外交困第75章 不可忍第340章 戰與不戰第823章 沐天波的猶豫第24章 盛澤歸家院第142章 閏十一月大雪第201章 蘇蠻子的功勞第495章 勸解家人第918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4)第323章 突破口第429章 真正的變化第523章 依靠自身第586章 規矩就是規矩第699章 如願以償第387章 畢懋康的認識第24章 盛澤歸家院第373章 范文程的恥辱第889章 不可能心軟第947章 終於力不從心第299章 精確的部署第18章 少年強則國強第543章 狂妄的代價(7)第46章 有容乃大第662章 朝廷的反應第609章 何爲重點第889章 不可能心軟第230章 秦王朱存樞第98章 會試會元第819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2)第363章 兩極分化第471章 第一個建議第872章 歸宿(2)第552章 危險的建議第38章 遊歷的準備第524章 拼死抵抗第713章 朱仙鎮之戰(3)第872章 歸宿(2)第887章 小問題大奧妙第727章 天妒英才(3)第915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1)第5章 父子長談第102章 用人三法第521章 幕僚班子第464章 進退維谷第629章 上當的感覺第759章 最殘酷的戰鬥第527章 羣英會(2)第800章 醉翁之意第590章 掙扎中做出的決定第839章 潼關之戰(5)第845章 都面臨抉擇第324章 山陰幫第921章 無法高興的勝利(2)第355章 驕狂第141章 恩師來信第662章 朝廷的反應第675章 矛盾重重(2)第546章 再次的告誡第329章 徐佛家的拜訪第316章 親戚第503章 監軍第571章 京城故事(5)第410章 毛瑟槍第48章 楊彝和顧夢麟第143章 緊急奏摺第619章 襄陽失陷(2)第109章 需要靠自己第935章 規矩是人定的第505章 皇上的意思第357章 血戰(1)第39章 小私心第34章 嚴師第413章 兩難第305章 撤兵第391章 過分第1000章 瀋陽之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