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范文程的恥辱

感謝白天帝、ang的打賞,謝謝了。?? . tw . ○

永寧之戰的失敗,帶給大清的打擊是非常沉重的,不到一年的時間,滿八旗遭遇到兩次慘重的失敗,這已經不能夠用偶然來形容了,而且大清爲此支付了一千萬白銀的贖金。

永寧之戰的失敗,最大的恥辱在於武英郡王阿濟格被明軍生擒。

要知道阿濟格在大清國可不是一般人,其親弟弟多爾袞和多鐸都是大清國的親王,多爾袞掌管吏部,多鐸掌控禮部,兩人都是權傾朝野,親哥哥被明軍生擒,他們肯定是想着讓阿濟格平安回來的。

征伐朝鮮的戰鬥之中,皇太極劫掠了大量的錢財,包括數十萬的人口,若是沒有永寧之戰的慘敗,可以說皇太極此次的戰役部署,是完美無缺的,可惜明軍抓住了機會,突然佔領了旅順到復州的一大片區域,完全打消了皇太極的戰役部署。

皇太極很清楚,他就算是讓朝鮮臣服,也沒有太大的作用,畢竟明軍控制了遼東沿海,朝鮮上上下下都覺得有了依靠,不可能也不情願歸順大清國。

出於這樣的考慮,皇太極果斷改變了策略,從朝鮮撤兵的同時,大肆劫掠。

剛剛回到瀋陽,皇太極就得到了遼東方面的情報,明軍沒有發動大規模的進攻,甚至小型的進攻都沒有出現。

遼東是穩定的,暫時也不會出現多大的問題。

這一下朝廷裡面炸鍋了,親王、郡王、貝勒和貝子等等,都提出來要求,懇請率領大軍,攻打復州等地。收復旅順到復州的諸多地方,絕不能夠讓明軍囂張。

同時多爾袞和多鐸都明確提出了要求,必須贖回阿濟格。

特別是多鐸,甚至在大政殿泣不成聲,畢竟阿濟格是爲了保護他才被明軍生擒的。

朝廷之中請戰的聲音很多,但多鐸和阿巴泰一直沒有表態。兩人沒有表明態度,不知道是贊成還是反對進攻復州等地。

駐紮在海州等地的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等人,也被召集到了瀋陽,至於說他們是怎麼想的,沒有人關心,也沒有人過問,在大政殿商議事情,滿人才有發言權,漢人除開范文程。其他人是沒有資格開口的,哪怕被敕封爲恭順王的孔有德、壞順王的耿仲明,以及智順王尚可喜,滿人從骨子裡是看不起漢人的。

回到瀋陽的皇太極,發現不少的滿人將怨氣發泄在漢人的身上,包括多爾袞和多鐸等都有這樣的情況,家中的漢人奴隸遭遇無情的打罵,甚至有被活活打死的情形。大街上漢人的商鋪,也遭遇到哄搶。無人過問。

皇太極本能的想着制止這種情形的出現,可他不能夠採取高壓的態勢。

滿人內心的不滿,已經集聚到一定的程度,大清國成立以來,滿八旗遭遇到的兩次慘敗,陣亡八旗子弟接近三萬人。分別牽涉到了正紅旗、鑲紅旗以及鑲白旗,陣亡的八旗子弟太多了,讓滿人對漢人的仇恨,達到了高峰期,這個時候出現欺凌漢人的情形。是可以理解的。

皇太極很清楚,滿人的怒氣必須找到一個宣泄口,否則巨大的怒火就會集中到他這個皇帝的身上,要知道滿人都是很直爽的,說話也是很直接的,若是憤怒情況之下說出來的話語,他這個皇上怕都是難以承受的。

所以皇太極放縱了此類情況的發生,他只能夠找尋機會,一旦有誰做的太過分了,那麼就會作爲典型教訓,以這樣的典型,全面阻止欺凌漢人情況的蔓延。

回到瀋陽的范文程,日子一樣不好過,在大清國,他的地位超過了任何的漢人,孔有德等人根本比不上他的地位,儘管范文程只是大學士、二等甲喇章京,說起來品階不是很高。可惜瀋陽排斥和侮辱漢人的浪潮已經很厲害,他根本無法阻止,也不能夠在皇太極面前開口。

優待和團結漢人的策略,是范文程向皇太極提出來的,這個提議得到了採納,皇太極是非常重視的,有一段時間,漢人的地位的確得到了提高。

瀋陽出現侮辱排斥漢人的浪潮,其實與大清國滿八旗的兩次慘敗有着很大的關係,滿人人數不說,以前都是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間,條件異常的艱苦,好不容易經歷這麼多年的廝殺,佔領了遼東絕大部分的地方,生活也慢慢變得好起來了,而且征伐大明的戰鬥,幾乎每次都是獲得重大勝利,這讓很多的滿人憧憬着關內的生活,憧憬着大清國徹底打敗大明朝廷,入主中原,那樣他們就可以享福了。

偏偏這個時候,滿八旗連續遭遇到數次的失敗,損兵折將異常的慘重,這讓某些滿人的期盼出現了不確定性,內心不滿的滿人,肯定是將怒氣發泄到漢人身上的。

常年在皇太極的身邊,范文程知道皇上爲難,也就裝聾作啞,不提這些事情了。

但有一件事情,范文程旗幟鮮明的表明了態度,那就是是否進攻復州等地的問題。

范文程是明確反對的,他知道皇太極也是反對的,只是不好明着說出口,所以在很多的滿人都要堅持進攻復州等地、徹底打敗鄭家軍的聲音之中,站出來反對。

這可是要冒着極大風險的,要知道滿人憤怒的情緒,沒有因爲欺凌漢人得到徹底的發泄,有一部分的滿人,已經將怒氣帶到朝廷裡面來了,這是很危險的信號。

作爲皇太極最爲信任的漢人,范文程覺得自己有必要站出來,不管遭遇到何等的侮辱,都要堅持爲皇太極出頭的。

范文程提出來的理由也是很充足的。

其一是滿八旗剛剛征伐朝鮮,回到瀋陽之後,需要一段時間的休整,貿然進攻復州,不一定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

其二是遼東的明軍雖然沒有什麼動靜,可復州與遼東之間的聯繫,肯定是緊密的,明軍的水師時時刻刻可以傳遞情報,一旦滿八旗重兵圍剿復州等地,遼東的明軍在這個時候發動大規模的進攻,大清國將失去在遼東的優勢。

第三是鄭家軍的戰鬥力強悍,絕非其他的明軍可以比較,大清若是想着徹底剿滅鄭家軍,需要一段時間的細緻籌備。

范文程這三個理由,有理有據,包括代善等人,都不好反對。

也正是因爲范文程提出來的理由充分詳實,關於進攻復州、剿滅鄭家軍的建議,被暫時壓下來了,那些一心想報仇的滿人,也是無可奈何。

范文程對皇太極的忠心是發自骨子裡的,儘管說家族蒙羞,遼東的家人無奈之下,只能夠離開家園,來到瀋陽和遼陽等地生活,可范文程不在乎,他如今已經是大清國的大學士、二等甲喇章京,按照他這個秀才的身份,在大明恐怕九品的主薄都做不上。

范文程一直認爲,大清國擊敗大明朝廷、入主中原是遲早的事情,腐朽的大明已經是千瘡百孔,難以爲繼了,就算是出現了鄭家軍,那也不可能長時間的維持,房屋的支柱爛了,地基出現巨大裂縫了,僅僅用幾根柱子,那是不可能支撐起來的。

對於鄭家軍的橫空出世,以及鄭勳睿的出現,范文程不是特別的着急,他對大明朝廷是有着比較深邃分析的,鄭勳睿這樣的人,在大明朝廷之中是難以立足的,最終會遭遇到別人的算計,到時候鄭家軍也會迅速衰敗下去的。

有了這樣的認識,范文程認爲,大清國目前最爲主要的任務,是穩住內部,消化和妥善安置從朝鮮劫掠的數十萬人,同時致力於內部的發展,增強上下的凝聚力,等待時機,再次大規模的進攻大明,這個時機就是大明朝廷再一次出現內亂。

范文程的這個分析,得到了皇太極的認可,故而回到瀋陽之後,皇太極要求戶部妥善安置從朝鮮劫掠的數十萬人,每個人都要登記造冊,不管是成爲親王郡王等的奴隸,還是被賜給八旗子弟,這些人都要參與到生產和勞作之中。

范文程的建議得到了皇太極的採納,他是非常高興的,以至於忘記了危險的存在。

這一日,回到家中的范文程,發現夫人錢氏沒有專門來迎接,他以爲夫人到大街上去閒逛了,也就沒有特別的在意。

申時,管家臉色蒼白的來到書房,身體顫抖着開口了。

“老、老爺,夫人被搶走了。。。”

范文程正在看書,突然聽到管家這樣說,身體哆嗦了一下,圖書竟然掉落到了地上。

范文程的夫人錢氏,年輕貌美,兩人成親不過兩年左右的時間,正是恩愛的時候,想不到他這個大清國的大學士、二等甲喇章京的官員,夫人竟然在大庭廣衆之下被人搶走了。

“快說,究竟是怎麼回事。”

“老、老爺,夫人在富美樓挑選首飾的時候,突然來了一幫人,什麼都沒有說,惡狠狠的將夫人搶走了,隨從也被打了,搶走夫人的人,說是豫親王家裡的事情,誰都不準過問的。”

范文程的身體再次顫抖,他萬萬想不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第908章 都要拼命了第84章 納采第954章 意志的較量第971章 該來的終於來了第644章 秦淮河的聚會第92章 京城第435章 死不瞑目第524章 拼死抵抗第296章 禽獸不如第318章 利益鏈條第407章 有些狼狽第615章 借力用力第865章 通州之戰第508章 都沒有想到(2)第34章 嚴師第457章 輕而易舉第845章 都面臨抉擇第902章 草原異動第799章 希望和絕望第806章 心態的微妙變化第282章 顧君恩的作用第529章 高陽之戰(2)第828章 騎虎難下第945章 萬國來朝(3)第928章 必須精準分析第791章 該快則要快第384章 淮安火器局第109章 需要靠自己第561章 條件第742章 難得的決心第618章 襄陽失陷(1)第397章 大膽的決定(2)第231章 割肉的交易第795章 不一般的調整第781章 閃電戰(11)第893章 大明皇家銀行第981章 戰遼河(3)第244章 算是智慧第229章 狠下決心第17章 縣試第151章 巡撫大人來了第665章 雲山霧罩第184章 文震孟的來信第909章 圍三缺一第609章 何爲重點第546章 再次的告誡第306章 理想主義第770章 何謂閃電戰第330章 背後之人第45章 友誼和原則第95章 民有三苦第155章 榆林總兵第647章 好大的氣勢第391章 過分第920章 無法高興的勝利(1)第652章 還是風花雪月第61章 道不同(1)第913章 皇太極的憤怒第963章 適得其反第96章 揣摩第214章 困獸猶鬥第883章 致命的商議第815章 自負的代價(1)第261章 內部分歧第493章 統戰對象第321章 幫丁第375章 皇太極的睿智第478章 老辣第946章 萬國來朝(4)第458章 洛陽古城第440章 內閣的爭辯第562章 天助(1)第544章 狂妄的代價(8)第775章 閃電戰(5)第124章 徐光啓第687章 兩個步驟第875章 高起潛的貢獻第960章 草原新規矩第467章 乾脆第120章 夫唱婦隨第552章 危險的建議第394章 不一般的算計第52章 決定第15章 新鮮的玉蜀黍第291章 勝利在望第322章 黑幕第599章 順水推舟第74章 孰可忍第874章 攘外與安內第55章 明確目標第660章 態度要明確第811章 全面兼顧第49章 徐州第40章 辛苦自知第466章 口服心服第909章 圍三缺一第219章 不算勝利第818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1)第389章 有力反擊第32章 府試案首
第908章 都要拼命了第84章 納采第954章 意志的較量第971章 該來的終於來了第644章 秦淮河的聚會第92章 京城第435章 死不瞑目第524章 拼死抵抗第296章 禽獸不如第318章 利益鏈條第407章 有些狼狽第615章 借力用力第865章 通州之戰第508章 都沒有想到(2)第34章 嚴師第457章 輕而易舉第845章 都面臨抉擇第902章 草原異動第799章 希望和絕望第806章 心態的微妙變化第282章 顧君恩的作用第529章 高陽之戰(2)第828章 騎虎難下第945章 萬國來朝(3)第928章 必須精準分析第791章 該快則要快第384章 淮安火器局第109章 需要靠自己第561章 條件第742章 難得的決心第618章 襄陽失陷(1)第397章 大膽的決定(2)第231章 割肉的交易第795章 不一般的調整第781章 閃電戰(11)第893章 大明皇家銀行第981章 戰遼河(3)第244章 算是智慧第229章 狠下決心第17章 縣試第151章 巡撫大人來了第665章 雲山霧罩第184章 文震孟的來信第909章 圍三缺一第609章 何爲重點第546章 再次的告誡第306章 理想主義第770章 何謂閃電戰第330章 背後之人第45章 友誼和原則第95章 民有三苦第155章 榆林總兵第647章 好大的氣勢第391章 過分第920章 無法高興的勝利(1)第652章 還是風花雪月第61章 道不同(1)第913章 皇太極的憤怒第963章 適得其反第96章 揣摩第214章 困獸猶鬥第883章 致命的商議第815章 自負的代價(1)第261章 內部分歧第493章 統戰對象第321章 幫丁第375章 皇太極的睿智第478章 老辣第946章 萬國來朝(4)第458章 洛陽古城第440章 內閣的爭辯第562章 天助(1)第544章 狂妄的代價(8)第775章 閃電戰(5)第124章 徐光啓第687章 兩個步驟第875章 高起潛的貢獻第960章 草原新規矩第467章 乾脆第120章 夫唱婦隨第552章 危險的建議第394章 不一般的算計第52章 決定第15章 新鮮的玉蜀黍第291章 勝利在望第322章 黑幕第599章 順水推舟第74章 孰可忍第874章 攘外與安內第55章 明確目標第660章 態度要明確第811章 全面兼顧第49章 徐州第40章 辛苦自知第466章 口服心服第909章 圍三缺一第219章 不算勝利第818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1)第389章 有力反擊第32章 府試案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