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重大影響

科考弊案一出,舉世譁然。

雖然底層的老百姓還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卻知道肯定出事了,而且是出大事兒了。

一個主考官和兩個副考官在衆目睽睽之下被帶走,同時封鎖考場,隔絕內外交通,任何人不得出入,明顯就是爆出了科舉舞弊的驚天大案。

科舉取仕是朝廷選拔人才的最重要手段,一旦爆出舞弊案,必然要徹查到底。

科舉弊案從來就不是什麼新鮮事兒,歷朝歷代都有發生,最近的一次發生在天啓三年。雖然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很多人依舊記憶猶新。當時正是魏忠賢專權時期,利用這個事情殺的人頭滾滾,光是正五品以上的官員就查出來百十來個,砍頭的砍頭抄家的抄家,再加上囚禁、流放的涉案人員,幾乎席捲半個官場,搞的風聲鶴唳人心惶惶,現在想起來依舊心有餘悸。

當時正是閹黨和東林黨的鬥爭達到白熱化時期,作爲底層的讀書人,本應該反對閹黨站到東林黨的陣營當中。但那些個底層的書生們卻大多爲閹黨高聲叫好,極力贊同徹查重判。

科舉舞弊,等於是壞了無數貧寒學子的大好前程,觸犯到了底層讀書人的最大利益,他們當人會極力維護自己的利益……

現在的局面和當初幾乎完全相同,弊案一爆出來,最憤怒的就是這些讀書人了。

幾乎所有的讀書人都選擇支持楚華文,高喊着“嚴懲國蠹”“刷新科舉”的口號,從各地來的聯名摺子如同雪片一般,全都是一個要求:查,一查到底,所有涉案人員一律重罰。

科舉舞弊,不僅壞了很多底層讀書人的前程,更動搖國家根本,要是不查個清楚,如何對天下人交代?

“不管查出多少人來,我都不覺得奇怪。”崔耀祖笑嘻嘻的說道:“就這個事兒,光是扳倒幾個部堂大員可不夠,怎麼也得洗下來一兩個內閣成員來吧,你說呢我的李大帥?”

科舉這麼大的事情,牽扯到的利益太大也太多,肯定會掀起天大的風波。至於這樁驚天大案到底是怎麼回事,其實李吳山並不是很在意,他在意的如何利用這個事情來實現自己的目的。

從表面上看,恩科舞弊案是楚華文最先揭發出來的,並且由他負責清查、審理事宜,其實真正的操控者根本就是李吳山。

根本不出面,而是躲藏在幕後遙控指揮,楚華文不過是個具體的執行者而已,體現的還是李吳山的意志。

“你想辦法告訴楚華文,讓他給我好好的查查吏部和戶部,國子監和都察院也要動一動。尤其是國子監和吏部……”

這種事情,牽扯的範圍極大,很多直接的相關衙門,不論有沒有參與到舞弊案當中,都不可能獨善其身。

比如說此次恩科的那位主考官和兩個副考官,就算他們沒有犯罪,也肯定會被一擼到底,能保住性命就算是不錯的了,丟官罷職是一定的。

科考大案,考題就在鬧市之中販賣,你們卻還在裡邊考試,這個“監察不力”“玩忽職守”的罪名是跑不掉的。

這和有沒有犯罪關係不大,單純就是因爲職責所在。

再比如說國子監,雖然不是直接的相關方,但各地的考生都在地方上報給國子監,經由國子監匯同確認之後才能進考棚的,裡邊有那麼多事先購買了考題的舞弊者,國子監還能說自己沒有責任嗎?

人證和物證全都捏在李吳山的手中,由是他的人負責查辦此案,只要是他想把誰牽扯進來,他就跑不了,一定會和恩科舞弊案有所牽連。

關鍵之處就在於,李吳山到底想拿誰開刀了……

經過幾天的徹查之後,已經有了最初的結果:很多證據表明,宮裡的某幾個侍衛和御書房的雜役太監有重大嫌疑!

這個初步的結果,符合絕大多數人的猜測:皇帝本人出的考題,莫名其妙的就泄露了出去,必然就是身邊的內鬼作祟,要是沒有這些人,考題根本就出不了皇宮。

雖然這僅僅只是最初的結果,並沒有完全證實,而且還有證據不足的嫌疑。但是,在李吳山的授意之下,馬上就出現了擴大化的趨勢。

皇帝的身邊本來就有一批侍衛,這些人大多是從北京跟隨太子過來的,新朝建立之後,作爲太子的貼身之人當然會大加封賞成爲內廷的骨幹力量。趁着這個機會把這一批人清洗出去,換一批新人上來,這正是李吳山的潛在動機之一……

二十多天之後,恩科舞弊一案已初步查明,牽扯到大大十四個衙門,直接參與者六十多人,捲入其中的官員在兩百人以上。

如此驚天大案,皇帝是真的惱了,本着“重罰重判”的原則,一口氣就欽定了三十多個死刑判決。最輕的也是一個“斬立決”,稍微重一些的則是“棄市”“腰斬”,甚至還有十三個“凌遲”。

至於說“流放”“扙刑”和因此被剝奪出身的,多的已經數不過來了。

這樣的案件,歷朝歷代都會有非常殘酷的處罰,之所以判的這麼重,也是爲了給天下的讀書人一個交代,同時也可以趁機收拾民心。

殘酷的懲罰確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那些讀書人,紛紛爲此大聲喝彩。但是,在這個關鍵時刻,與此事“毫無關聯”的李吳山李大帥卻第一次站了出來,爲那些犯罪的官員說起了好話。

“我朝素以寬仁治天下,一應罪員雖是罪有應得,本着寬仁之意,臣請從輕發落。”

按照李吳山的說法,“棄市”太不人道,“腰斬”則過於慘烈,還有那十三個被凌遲的傢伙,則是過於血腥。不如從輕發落一下,原本的“凌遲”改爲“斬立決”,“腰斬”改爲“絞刑”,“斬立決”改爲“賜死”……

如此一來,不僅可以彰顯朝廷的“寬仁”,還能少些血腥。

雖然同樣是難逃一死,但是死和死不一樣。

“凌遲”和“腰斬”這樣的慘烈死法就不必說了,那些個已經被判了死刑的官員誰也不希望自己的死的那麼慘,能夠改成“斬立決”至少還能少受點活罪落一個痛快的死法。至於那些被改爲絞刑的,則對李吳山感恩戴德。

對於當官的大老爺們而言,被砍頭其實是一個很不體面的死法,改成了絞刑之後不僅可以落個囫圇屍首,還能死的更體面些。

至於那些個被改判“賜死”的罪員,則是對李吳山萬分感激:賜死就是自盡,這是所有死刑中最輕的,同時也是最有尊嚴的,意味着有機會和家人見最後一面,然後很體面的結束自己的生命。

接連死了三十多個大大的官員,但這絕不意味着結束。

除了死去的這些官員之外,還有更多的間接參與者被判處各式各樣的刑罰,光是流放的就有七八十個之多。

除此之外,各堂各部,國子監、都察院都有不少人因此丟了官職。

內閣雖然和這事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是出了這麼大的弊案,是一定有人出面負責的。

恩科之事本就是內閣的總攬,出事之後,在輿論的壓力之下,內閣次輔不得不引咎辭職,直接回老家抱孩子去了。

作爲內閣首輔大臣的程園畢,不得不接連上了三份請罪的奏疏,半真半假的說出了“自去其職”的言辭,終究是內閣第一人,又有“帝師”的光環,在受到皇帝的一番書面申斥之後,終究還是暫時留任了。

雖然科舉舞弊案還在清查階段,並沒有真正結束,但大的影響已經顯現出來:復隆朝的官員,直接被清洗下去三分之一,別說下面的部堂衙門了,連內閣都不完整。

雖然“緊急提拔”了一部分官吏,但朝廷的總體架構已經元氣大傷,在這種情況下,馬上進行第二次考試已是迫在眉睫的當務之急。

現在的朝廷不僅缺錢,而且缺人,只有通過科舉再選拔一批官員才行。

但第二次恩科大考卻被迫延後,而且是無限期的延後了。

這樣的驚天大案,不是說嚴厲處置一批人就可以的,雖然最大的風潮已經過去,但卻餘波猶存。

不徹底消除影響怎麼能夠再次開考?

若是再出了什麼岔子,朝廷一定會顏面掃地,直接淪爲千古笑柄。

原本寄予厚望的恩科大考就因爲一樁舞弊案弄的熄火塌架狼狽收場,但朝廷還必須得繼續運轉,只能暫時提拔下層官吏先頂上去。

提拔什麼樣的人,提拔到什麼樣的位置上,雖有這些都需要仔細商議慎之又慎。明明知道其中的很多人和大旗軍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也不得不暫時放下“制衡大旗軍一系”的想法,先湊合着啓用這些人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楚華文。

在恩科舞弊案中,楚華文的作用舉足輕重,在偵辦、處理案件的過程中表現出了非常不錯的能力。明明知道他是大旗軍的人,也不得不本着“賞罰分明”的原則,升任禮部尚書一職。

這意味着楚華文正式成爲朝廷重臣部堂大員了。

作爲歷史的記錄者,前任大旗軍監軍,現在的文翰館編修路恭行,如實的記錄下恩科舞弊一案的全過程:“……復隆元年,國朝施恩開科,出舞弊大案,世皆譁然。帝委楚氏華文者偵辦之,株連者衆,朝堂爲之空。新任吏員者多出大旗軍部,或與其有舊,計有一十一人……”

第一百五十三章 百戰餘生第五百九十章 不懼惡名第二百四十二章 搶功第二百八十二章 考卷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是納妾第二百四十章 殿試第二百八十一章 新收學生第八章厲害之處第二百七十章 夜雨蒼茫第三百六十一章 我族長興第二百九十六章 癡傻對手第四百八十三章 兄終弟及第五百六十七章 小友老友第四百零九章 使命第三十章 謊報軍功第一百零五章 李帥的破綻第四百五十九章 全新路途第二百三十三章 山雨欲來第五十七章 懇請成軍第一百二十章 硬氣漢子第二百九十章 不需報答第二百六十四章 無需動員第二百五十二章 默契第五百四十四章 全球視野第一百四十章 仗義之輩第一百二十五章 險象環生第三十四章 奏對第九十九章 帶節奏第四十二章 糟老頭子第二百九十一章 騙人騙己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戰伊始第三百六十四章 全面失控第五百八十七章 老兵不會死第一百零九章 驚天豪賭第五百二十五章 嚴厲批評第四百一十七章 恩怨情仇第八十三章 小城固州第四百三十五章 神的使命第五百九十六章 最終歸宿第三百五十四章 千古恨百年身第二百二十四章 民心如水第四百七十八章 祥瑞之鹿第八十章 人不爲人第二百三十八章 楊瘋子第五百四十五章 帝王心術第二百五十二章 默契第三百七十一章 集體力量第一百零六章 你要幹嘛第一百五十七章 先行跑路第一百六十一章 交易第三百四十六章 導火索第八十章 人不爲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八十七章 絕不回援第三百一十八章 百座書樓第一百三十八章 嫂夫人第二十章 各有心思第五百二十七章 陳茂當官第五百二十五章 嚴厲批評第九十章 料事如神第四百五十四章 話桑麻第二百七十三章 拙劣的表演第一百九十一章 千鈞一髮第二百一十四章 報名第五百零七章 大股東第四百七十二章 兩個選擇第四百七十八章 祥瑞之鹿第三百零五章 那個女人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是納妾第五百一十五章 熱血少年第四百七十八章 祥瑞之鹿第二百三十五章 科舉弊案第四百一十九章 東窗事發第三百九十八章 十萬天兵第三百四十一章 左膀右臂第五百八十七章 老兵不會死第五百六十八章 新老結合第四百五十三章 上天之子第一百一十七章 犧牲之決心第四百五十三章 上天之子第五百二十二章 驕兵第三百零三章 胥吏第一百四十三章 樹碑建廟第一百八十九章 忠奸之辯第一百五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一百三十七章 暗流涌動第三百二十一章 向我開炮第二百三十九章 私縱第三百一十七章 大夢初醒第四百七十五章 探路者第一百七十八章 亂起亂平第五百一十章 烈火焚城第三百八十二章 私心雜念第六十八章 空手而歸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下之大第三百三十九章 蒼天爲證第四百七十六章 龍體欠安第二百九十二章 又坑隊友第一百三十一章 戰鬥中成長第三百零八章 導火索
第一百五十三章 百戰餘生第五百九十章 不懼惡名第二百四十二章 搶功第二百八十二章 考卷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是納妾第二百四十章 殿試第二百八十一章 新收學生第八章厲害之處第二百七十章 夜雨蒼茫第三百六十一章 我族長興第二百九十六章 癡傻對手第四百八十三章 兄終弟及第五百六十七章 小友老友第四百零九章 使命第三十章 謊報軍功第一百零五章 李帥的破綻第四百五十九章 全新路途第二百三十三章 山雨欲來第五十七章 懇請成軍第一百二十章 硬氣漢子第二百九十章 不需報答第二百六十四章 無需動員第二百五十二章 默契第五百四十四章 全球視野第一百四十章 仗義之輩第一百二十五章 險象環生第三十四章 奏對第九十九章 帶節奏第四十二章 糟老頭子第二百九十一章 騙人騙己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戰伊始第三百六十四章 全面失控第五百八十七章 老兵不會死第一百零九章 驚天豪賭第五百二十五章 嚴厲批評第四百一十七章 恩怨情仇第八十三章 小城固州第四百三十五章 神的使命第五百九十六章 最終歸宿第三百五十四章 千古恨百年身第二百二十四章 民心如水第四百七十八章 祥瑞之鹿第八十章 人不爲人第二百三十八章 楊瘋子第五百四十五章 帝王心術第二百五十二章 默契第三百七十一章 集體力量第一百零六章 你要幹嘛第一百五十七章 先行跑路第一百六十一章 交易第三百四十六章 導火索第八十章 人不爲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八十七章 絕不回援第三百一十八章 百座書樓第一百三十八章 嫂夫人第二十章 各有心思第五百二十七章 陳茂當官第五百二十五章 嚴厲批評第九十章 料事如神第四百五十四章 話桑麻第二百七十三章 拙劣的表演第一百九十一章 千鈞一髮第二百一十四章 報名第五百零七章 大股東第四百七十二章 兩個選擇第四百七十八章 祥瑞之鹿第三百零五章 那個女人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是納妾第五百一十五章 熱血少年第四百七十八章 祥瑞之鹿第二百三十五章 科舉弊案第四百一十九章 東窗事發第三百九十八章 十萬天兵第三百四十一章 左膀右臂第五百八十七章 老兵不會死第五百六十八章 新老結合第四百五十三章 上天之子第一百一十七章 犧牲之決心第四百五十三章 上天之子第五百二十二章 驕兵第三百零三章 胥吏第一百四十三章 樹碑建廟第一百八十九章 忠奸之辯第一百五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一百三十七章 暗流涌動第三百二十一章 向我開炮第二百三十九章 私縱第三百一十七章 大夢初醒第四百七十五章 探路者第一百七十八章 亂起亂平第五百一十章 烈火焚城第三百八十二章 私心雜念第六十八章 空手而歸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下之大第三百三十九章 蒼天爲證第四百七十六章 龍體欠安第二百九十二章 又坑隊友第一百三十一章 戰鬥中成長第三百零八章 導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