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個人之小

既然復隆皇帝已經提起這個話題,其實就相當於是正式提親了,按照傳統,男女雙方不可以直接見面。但這絕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男女婚配,畢竟事關重大……

按說在這種情形之下相見,就應該有更多的羞澀或者是難爲情,但卻沒有,反而是異常坦率,坦率的讓人有點無法接受:

“聯姻的事肯定不是出於羣臣之口,也不是萬歲的主張,若我所料不錯,應該就是出自殿下的手筆吧?”

“果然什麼都瞞不過李侍講。”

“殿下與我都知道這婚配之事所謂何故。”李吳山說道:“此事朝廷無關,而是萬歲對我的提防之心,其實大可不必。”

“我知道殿下的心思,絕不是出於傾慕之心,而是爲大明的社稷江山考慮。”就好像是在和至交好友商談一件並不怎麼重要的事兒,彼此相對而坐,李吳山給公主殿下和自己分別斟了一盞茶:“說句大逆不道的話,這江山易主改朝換代的事兒不是殿下能夠左右的,事實上,我的手下確實有這樣的心思……”

這很容易理解。

當初太祖洪武皇帝開國之前,那時候還僅僅只是一個“吳王”,就有很多心腹紛紛“勸進”,明明已經有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大戰略方向,朱元璋還是不得不登基稱帝了。

兄弟們跟着你出生入死這麼多年,不就是圖個功名富貴的麼?你不當皇帝兄弟怎麼能做王侯將相?

在很多情形之下,當實力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是不是稱王稱帝其實自己根本就做不了主,不得不考慮整個團體的感受和利益,這恰恰就是當年的朱元璋稱帝的一個重要原因。

現如今的李吳山,實在早已超越了當年還是吳王的朱元璋,就算是有人“勸進”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兒。

“如果我真的想那麼做,現在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現如今的復隆皇帝和大半個江南朝廷就在京城,隨隨便便弄出一場“意外”,比如說“僞清餘孽鋌而走險”,刺殺了復隆皇帝,然後李吳山再打着“追查”的旗號行清洗之實,改朝換代不過是件順理成章的事兒。

朱家天下立刻就會成爲李氏王朝,這很困難嗎?

當着長平公主的面,如此直白的說起這些話,比大逆不道還要大逆不道,但李吳山有這個資本,這是誰也無法迴避的現實。

但長平公主卻一點都不惱,反而始終面帶微笑,就好像那是一件無關緊要的事兒:“李侍講能如此開誠佈公的說起這個,足以說明李侍講是我大明的忠直之臣,絕不會辜負先皇之託付。”

“忠臣不忠臣的,還是別說了,連我自己都不敢保證永遠都是忠臣。至於說先皇……希望殿下以後不要再拿先皇說事了……”

長平公主口口聲聲說的“先皇”已經“壽終正寢”,現如今早已物是人非,還翻以前的老皇曆有什麼用。若崇禎皇帝真的還活着,當然可以壓制住李吳山,畢竟先皇是大明共主,而現在卻不是了。

這江山本就是李吳山打出來,連復隆皇帝都是他立起來的,這還有什麼好說的?

“說實話,當皇帝的想法不是沒有,但卻不可行。”

長平公主馬上豎起耳朵仔細傾聽,因爲她知道這句話纔是重點中的重點,他就是想知道真正讓李吳山顧忌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到了李吳山的這個層次,說什麼功名富貴說什麼留名青史都是虛的,就算是封一個一字並肩王有什麼用?哪有自己做皇帝而且開國皇帝來的暢快?

攜開國之威,什麼樣的輿論壓制不下去?同樣是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功勞,當年朱元璋曾經做過的事情憑什麼李吳山就不能再做一遍?

“以我現在的實力,直接返身打過長江去,我就不信朝廷真能擋得住我!”

若是李吳山真的過一過當皇帝的癮,直接打過去就是了,江南朝廷拿什麼擋?

黃得功擋得住大旗軍?還是說兩浙的潞王與閩浙宗室?到時候恐怕他們不僅不會“勤王”,而是要忙着自己稱帝了吧!

當年的多鐸都能橫掃中原平推淮揚,打的弘光帝棄城而逃,比多鐸強大了很多倍的李吳山就做不到了?

這根本就是一個笑話。

“我之所以安安分分的保持着和朝廷的君臣關係,不是因爲我做不到,也不是我想留下一個忠臣的美名,而是因爲我不想出現南北大戰的局面,這天下紛爭日久洶洶二十栽,早已元氣大傷。若我爲了爭奪金鑾殿上的那把椅子就再度挑起戰火,就算是我真的做了皇帝,這天下的元氣必然也會大傷,沒有十幾年的時間根本就恢復不過來,我等不了那麼久……”

“而且,萬歲準備大力推行的新政,讓我對陛下另眼相看。我可以放一句話在這裡,只要新政可以推行下去,這大明朝的江山就是鐵打的,再有十個八個的李闖和多爾袞也掀不起什麼風浪,再有多少個李吳山也不會產生任何威脅。”

“在這之前,我一直在猶豫,但這新政之事讓我斷了這個念頭。”

“或許萬歲和殿下還不是很明白新政的意義和影響,但有一個人懂,永王一定明白。”

“此新政,我樂見其成。我話講完,若是殿下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就回去好好的問問永王吧。不論如何,永王都是吳山軍校出來的,可以算是我的弟子,應該會明白我的心思,他應該也知道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李吳山的這一番話已經說的非常明白了,但長平公主還是有些不懂,她始終弄不明白李吳山爲什麼就是不想做皇帝。

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已經知道了李吳山對皇位沒有什麼興趣,也不準備把朱氏天下改換成爲李家王朝,這就足夠了。

至於其他那些細節,就如同李吳山所言及的那樣,直接去問永王豈不是更好?

“只要天下一統,李侍講之功就如同日月,我謹代先皇和萬歲謝過李侍講了。”

“哈哈……”李吳山大笑起來:“我說殿下呀,你呀……可讓說你什麼好?別總是把家國天下放在自己的肩膀頭子上,那個擔子太重,你扛不起來。還是迴歸本真做一個真實的自己吧。在我眼中,你就是一個姑娘,早就應該嫁人了,相夫教子纔是你的歸宿……”

“身爲天家血脈,就應有天家的覺悟,一己之私已顧不得了。”

天家,天家,多麼高貴的身份,但這僅僅只是一個光環罷了,而不是她自己。

真實的長平公主其實就是一個姑娘而已,至少李吳山就是這麼看待她的。

“將生死存亡之事託於一女子之手,指望用聯姻來化解難題,當年我可沒有這樣教導過萬歲……”

這話雖然說的有些狂妄,卻也不無道理,畢竟李吳山是大行崇禎皇帝親自給當今萬歲找的“老師”,用“教導”一次也不算過分。

“雖然我沒有聽過李侍講的課程,卻也知道李侍講的一句話……”長平公主笑道:“實力決定一切。”

“對,就是這句話,希望萬歲還能記着這句話。”李吳山說道:“新政是唯一可以增強實力的方法,是萬世基業的基礎,這個基礎要是扎牢了,就什麼都不怕了。”

李吳山反反覆覆的提起八字還沒有一撇的新政,但長平公主卻不知道這個新政到底意味着什麼,但她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影影綽綽的概念:新政極端重要,而且事關生死。

“還有個事兒,我估摸着萬歲不會在京城久留,應該很快就回去了吧?或者說已經做好了回到江南的打算……”

雖說這北京城是大明朝的故都,而金陵寧城則是臨時的“駐蹕”之地,但整個北方都在他李吳山的馬足之下,朝廷肯定不會搬回來,是一定要回去的,而且是越快越好,免得夜長夢多橫生枝節。

長平公主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而是沉默了。

這等於是默認。

該說的都已經說完了,就在李吳山起身告退之時,長平公主卻又喊了一句:“李侍講留步……”

“殿下還有什麼吩咐?”

“我只是想問問,李侍講對於自己的終身大事是怎麼看的?”

李吳山又笑了,那種笑容就好像是在看着一個可愛的女孩:“這纔是殿下應該問的問題,被我拒絕之後就應該問問到底是怎麼回事,這才女孩子應有的模樣。”

“娶妻生子綿延血脈,這是人倫根本,我肯定會娶妻生子,並且已經有了打算……”

“也不知是什麼樣的女子才能匹配李侍講這般人物?”長平公主的話語之中竟然有些酸溜溜的意思:“我想,那女子必然風華絕代傾國傾城,或者是英姿颯爽不讓鬚眉的巾幗英雄……”

“哈哈,沒那麼複雜。只要彼此之間能看上眼就行,”李吳山笑着說道:“娶妻娶妻吃飯穿衣,只要能過日子也就可以了,婚姻就是婚姻,沒有那麼多亂七八糟的東西,越單純越好。臣希望殿下也能更單純一點,日後纔好覓一良配……”

第三百五十四章 千古恨百年身第三十六章 賣官鬻爵第五百六十一章 其父其子第二百四十五章 物盡其用第一百九十七章 抗旨不遵第二百七十一章 書法家第五百五十九章 板上釘釘第三百五十章 英雄輩第三百四十五章 最肥的獵物第七十六章 家底兒第二百六十一章 商業援助第四十二章 糟老頭子第一章 吃大戶第二百九十一章 騙人騙己第三百六十章 組長第五百四十六章 皇位皇權第五百零九章 姑且一試第五百九十一章 亡國之君第二百六十七章 戰爭機器第一百九十四章 文壇領袖第二百五十六章 文武並進第一百四十一章 排筏子弟第一百九十二章 兇僧真悟第三百零三章 胥吏第三百九十四章 末世景象第五百三十六章 堂堂公主第四百九十五章 改良時代第五百零四章 打回去第四百四十八章 點石成金第三百三十一章 大棒恫嚇第二百六十三章 父子之間第四百零六章 絕處逢生第一百三十三章 會師第五百三十四章 朝聞道第五百一十七章 地理課第五百八十七章 老兵不會死第一百零三章 穴攻鳳陽第二百一十一章 操控輿論第一百零七章 君臣失和第四百章 罪不可恕第一百四十九章 以身相殉第五百五十四章 遠行第五十二章 擋路者死第二百九十二章 又坑隊友第四百三十六章 恩斷義絕第五百一十六章 學堂內外第一百九十三章 佛門金剛第五百四十五章 帝王心術第一百一十七章 犧牲之決心第一百八十四章 生產關係第五百七十四章 始作俑者第二百九十五章 壓箱底第三百二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二百七十六章 父與子第二百五十五章 殊途同歸第五百零一章 首次遭遇第五百零五章 嚮導程九第五百零五章 嚮導程九第四百二十九章 根本大計第五百零六章 老驥伏櫪第一百九十六章 勝負已分第七十章 勸善書第二十八章 貪天之功第五百三十一章 龐氏騙局第四百四十九章 化工之母第二百一十五章 軍校學生第三百五十二章 暗隙第一百二十五章 險象環生第四十四章 最後的籌謀第四百一十四章 推心置腹第一百八十五章 首至金陵第二百六十二章 從諫如流第一百零六章 你要幹嘛第五百五十一章 餘澤猶在第四百三十三章 情報人員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戰伊始第五百章 極北之地第二百七十一章 書法家第二百零六章 武穆遺風第四百二十五章 復隆新政第五百五十八章 九天攬月第二百九十九章 新老交替第三百九十一章 二期生第四百七十七章 拔釘子第一百七十七章 宮廷之亂第七十四章 水運專家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下之大第四百二十三章 最終處置第三百八十章 秘密天大第三百零一章 拱手相讓第五百三十二章 失去太平洋第一百七十一章 老子不信第二百六十九章 急行軍第四百五十一章 離家出走第五百二十二章 驕兵第四百一十二章 騎兵衝陣第九十九章 帶節奏第一百九十三章 佛門金剛第四百五十一章 離家出走第一百七十章 斷刀
第三百五十四章 千古恨百年身第三十六章 賣官鬻爵第五百六十一章 其父其子第二百四十五章 物盡其用第一百九十七章 抗旨不遵第二百七十一章 書法家第五百五十九章 板上釘釘第三百五十章 英雄輩第三百四十五章 最肥的獵物第七十六章 家底兒第二百六十一章 商業援助第四十二章 糟老頭子第一章 吃大戶第二百九十一章 騙人騙己第三百六十章 組長第五百四十六章 皇位皇權第五百零九章 姑且一試第五百九十一章 亡國之君第二百六十七章 戰爭機器第一百九十四章 文壇領袖第二百五十六章 文武並進第一百四十一章 排筏子弟第一百九十二章 兇僧真悟第三百零三章 胥吏第三百九十四章 末世景象第五百三十六章 堂堂公主第四百九十五章 改良時代第五百零四章 打回去第四百四十八章 點石成金第三百三十一章 大棒恫嚇第二百六十三章 父子之間第四百零六章 絕處逢生第一百三十三章 會師第五百三十四章 朝聞道第五百一十七章 地理課第五百八十七章 老兵不會死第一百零三章 穴攻鳳陽第二百一十一章 操控輿論第一百零七章 君臣失和第四百章 罪不可恕第一百四十九章 以身相殉第五百五十四章 遠行第五十二章 擋路者死第二百九十二章 又坑隊友第四百三十六章 恩斷義絕第五百一十六章 學堂內外第一百九十三章 佛門金剛第五百四十五章 帝王心術第一百一十七章 犧牲之決心第一百八十四章 生產關係第五百七十四章 始作俑者第二百九十五章 壓箱底第三百二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二百七十六章 父與子第二百五十五章 殊途同歸第五百零一章 首次遭遇第五百零五章 嚮導程九第五百零五章 嚮導程九第四百二十九章 根本大計第五百零六章 老驥伏櫪第一百九十六章 勝負已分第七十章 勸善書第二十八章 貪天之功第五百三十一章 龐氏騙局第四百四十九章 化工之母第二百一十五章 軍校學生第三百五十二章 暗隙第一百二十五章 險象環生第四十四章 最後的籌謀第四百一十四章 推心置腹第一百八十五章 首至金陵第二百六十二章 從諫如流第一百零六章 你要幹嘛第五百五十一章 餘澤猶在第四百三十三章 情報人員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戰伊始第五百章 極北之地第二百七十一章 書法家第二百零六章 武穆遺風第四百二十五章 復隆新政第五百五十八章 九天攬月第二百九十九章 新老交替第三百九十一章 二期生第四百七十七章 拔釘子第一百七十七章 宮廷之亂第七十四章 水運專家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下之大第四百二十三章 最終處置第三百八十章 秘密天大第三百零一章 拱手相讓第五百三十二章 失去太平洋第一百七十一章 老子不信第二百六十九章 急行軍第四百五十一章 離家出走第五百二十二章 驕兵第四百一十二章 騎兵衝陣第九十九章 帶節奏第一百九十三章 佛門金剛第四百五十一章 離家出走第一百七十章 斷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