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 最後超越

對全國人口健康狀況進行摸底,爲常見病多發病提供免費診、治的機會,這是曠古未有之善政,成千上萬的醫學生深入民間,在救治病患的同時,宣傳普及最基本的衛生常識,廣濟醫學院的名頭一下子就響亮起來。

因爲年事已高,薛廣濟薛神醫已多年沒有從事具體的教學工作,而是作爲一個象徵性的存在繼續留在醫學院中。

薛廣濟已經八十九歲了,再過一個多月就是他的九十歲壽誕之期,家人正在張羅着他辦一長風風光光的壽宴。

在這樣的時代,年近九十絕對算高壽了,到了這樣的年紀,早就看淡了生死,一切的一切都看開了,但卻唯有一件事讓蒼髮皓首的薛神醫無法釋懷……

他用顫抖的手摸出單片的玳瑁眼鏡,眯縫着眼睛努力了好半天,才終於看清楚了書上的字跡:

《第二次全國人口健康狀況報告書》。

這是一本三十多頁的冊子,是對今年全國人口健康狀況的綜合性報告:橫行黃淮、江淮、江南、閩浙各地的“大脖子病”“大肚子病”“氣鼓病”,曾經肆虐千年害人無數,這一次卻中的得到了明顯的遏制,未來可以通過三到五年的時間徹底根絕。

廣濟醫學院徹底戰勝曾經奪取無人數性命的三大病魔,只不過是一個時間問題而已。

和去年相比,嬰兒成活率提高了將近一成,四十歲以下人口的患病率降低了一成多,尤其是急性惡性疾病的致死率,降低了將近兩成……

如果按照這樣的形勢走下去,再用五到十年的時間,就可以把非正常致病死亡的數字降低一半,而嬰兒的存活率將提高到一個以前做夢都不敢想的地步……

只可惜,薛廣濟再也看不到那一天了。

自家的身體狀況到底是什麼樣子,自己心中雪亮,薛廣濟知道自己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他是當世第一神醫,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大限將至。

窮一生之功,搏了個神醫之名,號稱南薛北李,是唯一一個可以和李時珍相比肩的人物。

一本《本草綱目》讓李時珍功成名就,就算是到了千百年之後,也是杏林第一人,這“醫聖”的稱號都實至名歸。

在任何一個行業之中,但凡只要是能稱一個“聖”字的,必然就是出乎其類拔乎其萃的佼佼者,是讓後人仰望而絕對不可超越的存在。“書聖”王羲之,“茶聖”陸羽,莫不如是。

雖然民間素有“南薛北李”的說法,聽起來薛廣濟好像真的可以和李時珍不相上下,其實這個名號太虛了,不是說他的醫術不行,而是他的歷史功績根本就不足以和李時珍相提並論。

雖然世人都說扁鵲華佗纔是最有名氣的醫生,但薛廣濟是內行人,知道李時珍的歷史定位:一部《本草綱目》,就已經奠定了李時珍的歷史地位,什麼樣的神醫都不可能真的和李時珍相提並論了。

但是現在,就憑着這樣的一本三十多頁的冊子,薛廣濟就可以超越李時珍,至少也能和他並駕齊驅而不落絲毫下風。

這絕對不是自吹自擂,到了薛廣濟這樣的年紀和影響,根本就不需要再罔顧事實拔高自己,他知道自己的歷史地位一定不會比李時珍低,甚至還有可能更高。

就如同唐時的詩壇李杜並稱一樣,後世的杏林弟子提起來,李薛一樣可以並稱於世。

每年都可以把嬰兒的死亡率降低一成,每年都可以把青壯年的非正常因病致死率降低將近兩成,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

這等於是直接向閻王爺發起了挑戰,並且出兩戰連捷!

戰勝三大惡疾,活人無數,極大的降低了全國人口的因病致死率,讓每一千戶人口之中就擁有至少一個官辦的郎中,這樣的歷史功績,就算還不能直追嘗百草的神農氏,至少也可以比肩李時珍了,甚至已隱隱的超出了李時珍半個身位……

薛神醫最大的功績,不是救治了某一個人,也不是醫學和醫術上的高明造詣,而是將自己生平所學擴散開來,將自己的醫術傳授出去,教導出了成千上萬的醫者。

雖然這應歸功於整個廣濟醫學院而不是薛廣濟本人,而這其中又少不了李吳山的功勞,但薛廣濟薛神醫畢竟對醫學院的創立和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懸壺濟世”的崇高目標薛廣濟從來都沒有做到過,他僅僅只是一個名氣很大的醫者。隨着廣濟醫學院的建立,窮十年之功,終於通過培育更多的杏林弟子實現了“教育濟世”“普度疾患”的偉大目標。

薛廣濟最大的功績,就來自於人生當中的最後十年。

從此以後,每年都會有更多的醫學生從廣濟醫學院學成畢業,深入到全國各地,將胸中所學化爲濟世救民的善舉。

強健體魄,遏制病痛,強國之策也。

無數人將承惠於此,挽生魂而強體魄,此等功德非是對於一家一姓,而是對於整個民族的巨大貢獻。

“我死之後,會有一個什麼樣的稱號?後人又會如何看我?”

“醫聖嗎?還是醫神?”

這個問題上薛廣濟糾集了片刻,很快就有釋然了。

什麼醫聖什麼醫神,都不過是虛名而已,過眼雲煙罷了,最關鍵之處就在於自己曾經給這個時代留下了什麼,那纔是實實在在的東西。

顫巍巍的薛廣濟努力站了起來,將那本厚厚的《本草綱目》搬到了牀榻上。這個動作費了他很大的力氣,不僅讓他氣喘吁吁還出了一身的虛汗。

心跳的非常厲害,甚至可以清清楚楚的聽到太陽穴處的血管跳動的聲音,薛廣濟微微的擡起頭來,突然嘟囔了一句:“李文林?”

李文林,是對李時珍的尊稱。

因爲薛廣濟突然看到了這個讓自己仰慕卻又一心想要超越的老對手。

在這個瞬間,他那雙昏花的老眼看的清清楚楚,視線從來都沒有這麼好過,李時珍就那麼懸浮在自己的面前,全身上下散發着微微的柔光,好似呈現在水中的影像那樣微微盪漾着……

李時珍早已故去很多年了,出現在眼前的這個“李時珍”一點都不真實,和畫像上的象形完全相同,顯得無比虛幻。

作爲當世第一神醫,薛廣濟知道這究竟意味着什麼,這是自己的幻覺。

雖然自己的身體沒有動,但他卻覺得自己朝着懸浮在半空中的那個“李時珍”走了過去,腳步無比輕快,就好像行走在雲端似的……

“李文林,我終於可以堂堂正正的站在你的面前,你自己說說,這廣濟醫學院能比得過你那部《本草綱目》了麼?這濟世之功能比得過你那遺世之功了麼?”

這一番憋悶在薛廣濟心中已經很久了,終於可以理直氣壯的說出來……事實上,所有的這一切不過是薛廣濟薛神醫的所看到的幻像罷了,他的嘴皮兒雖然動了幾下,卻早已發不出任何聲音。

更準確一點來說,這是薛廣濟在彌留之際的腦中情形而已。

只存在於腦海之中的那個“李時珍”就好像是一輪太陽,渾身上下恆定着耀眼的光芒,他似乎在朝着薛廣濟微笑,還在朝着他招手。

“我要死了麼?”當這個念頭在潛意識裡升起的時候,竟然沒有絲毫畏懼的意思,反而挺起了胸膛大踏步的朝着懸浮在半空中的那個“李時珍”走了過去:“我這一聲,懸壺濟世活人無數,論功普度萬民,論德無愧於心,便是到了九泉之下,閻王判官也需是要起身相迎的,何懼之有?”

薛廣濟覺得自己的身體突然就變輕了,就好像是一股輕飄飄的煙正漸漸的升騰起來……

突然之間,白光猛然變得無比耀眼,似乎同時升起了一百個太陽,緊接着薛廣濟就什麼都看不到了,也什麼都聽不到了……

當弟子們發現薛廣濟的時候,他的身體已經冷了,卻依舊保持着盤膝跌坐的姿勢,端端正正的坐在牀榻之上,他的右手摸着那冊只有三十多頁的《第二次全國人口健康狀況報告書》,左手則按在厚厚的《本草綱目》之上……

雙瞼微垂面帶微笑,神態極是安寧。

薛廣濟壽終正寢,享年八十九歲。按照當時的傳統,可以在實際年齡之上再增一歲,所以對外宣稱享壽九十。

按照薛神醫生前的遺願,死後不葬在老家揚州,而是歸於醫學院左近,豎起一抔黃土,掛起一面白色的招魂幡,僅此而已。

這裡纔是他一聲最大的功業,是他魂靈維繫之地。

簡單的葬禮上,曾經委託薛廣濟一起創立醫學院的忠勇公李吳山送來一副輓聯:前嘗百草志,後效天下康!

李吳山送給薛廣濟的輓聯,雖只有區區十個字,卻是對杏林弟子的最高褒獎,是對薛廣濟一生功績最後的蓋棺定論。

這是直接拿薛廣濟於嘗百草的神農氏相比了,有了這十個字的評語,他就再也不是神醫,而是醫神,在歷史定位這個層面上,已經超越了李時珍。

或許,這也正是薛廣濟的本意,因爲在他臨死之前,曾經把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放在自己的左手邊,卻將那冊調查報告書放在右手邊,這就表示着他覺得自己已經超越了醫聖李時珍。

求仁得仁!

第一百九十章 勝利在望第五百九十二章 毫不在意第六十五章 公主殿下第三百九十三章 求和第一百四十四章 到南京去第四百一十一章 鏖戰京畿第五百章 極北之地第五百三十三章 忘年交第四百九十四章 你答應嗎第三百零九章 世外高人第五百三十三章 忘年交第四百一十四章 推心置腹第三百六十三章 大清柱石第二百六十七章 戰爭機器第五百八十六章 世界在變第一百五十三章 百戰餘生第四百零一章 肘腋之變第三百三十六章 恩仇第三百二十二章 自我犧牲第三百六十章 組長第五百七十二章 姑嫂之爭第三百五十一章 英雄兄弟第五百八十七章 老兵不會死第五百五十六章 謎底揭開第三百二十八章 烏雲壓城第三百三十九章 蒼天爲證第四百零五章 雷霆救兵第三百四十三章 驚雷第三百三十四章 壯烈時刻第五百八十二章 英雄歸來第三十八章 戰略眼光第四百二十八章 裁軍之事第五百七十五章 南北開戰第二百四十八章 有生之年第三百一十六章 星星之火第七章 姐妹第一百八十二章 奴才第四百八十五章 兄弟之間第三百七十二章 入學資格第七十章 勸善書第四百一十四章 推心置腹第七十七章 老來得子第二百一十八章 別想太多第二百一十四章 報名第五百五十二章 半生夢幻第一百七十七章 宮廷之亂第四百零三章 築炮臺第三百九十章 銅牆鐵壁第十章 大比賽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將出馬第八十三章 小城固州第二百九十五章 壓箱底第一百八十一章 僞造證據第五百一十四章 投筆從戎第一百二十六章 膽大包天第一百三十九章 市井潑皮第一百七十章 斷刀第二百二十五章 馳援遠方第四百四十四章 課堂秩序第一百二十四章 原來是他第一百七十五章 通風報信第五百零四章 打回去第五十四章 歸來第五百一十四章 投筆從戎第二百六十五章 按部就班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子協定第六十八章 空手而歸第二百八十九章 賭國運第三百章 軍閥第八十三章 小城固州第五百五十六章 謎底揭開第二百三十五章 科舉弊案第二百六十六章 極度混亂第五百零二章 絕地反殺第一百三十八章 嫂夫人第四百四十六章 瞠目結舌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願嘗試第八十五章 初次接觸第五百五十一章 餘澤猶在第二百四十五章 物盡其用第二百一十二章 記錄者第三百四十二章 暗流涌動第五十章 死社稷第四百八十四章 始料未及第一百二十六章 膽大包天第四百九十九章 心病第八十四章 敵我不明第十三章 鬼話連篇第五百三十章 萬分惶恐第四百五十一章 離家出走第二百八十四章 校規和家法第五百六十七章 小友老友第二百八十一章 新收學生第二百六十五章 按部就班第四百零七章 撤離第一百二十二章 內因第二十九章 所圖者大第三百四十九章 反正第五百三十七章 神奇之物第七十八章 刺殺行動
第一百九十章 勝利在望第五百九十二章 毫不在意第六十五章 公主殿下第三百九十三章 求和第一百四十四章 到南京去第四百一十一章 鏖戰京畿第五百章 極北之地第五百三十三章 忘年交第四百九十四章 你答應嗎第三百零九章 世外高人第五百三十三章 忘年交第四百一十四章 推心置腹第三百六十三章 大清柱石第二百六十七章 戰爭機器第五百八十六章 世界在變第一百五十三章 百戰餘生第四百零一章 肘腋之變第三百三十六章 恩仇第三百二十二章 自我犧牲第三百六十章 組長第五百七十二章 姑嫂之爭第三百五十一章 英雄兄弟第五百八十七章 老兵不會死第五百五十六章 謎底揭開第三百二十八章 烏雲壓城第三百三十九章 蒼天爲證第四百零五章 雷霆救兵第三百四十三章 驚雷第三百三十四章 壯烈時刻第五百八十二章 英雄歸來第三十八章 戰略眼光第四百二十八章 裁軍之事第五百七十五章 南北開戰第二百四十八章 有生之年第三百一十六章 星星之火第七章 姐妹第一百八十二章 奴才第四百八十五章 兄弟之間第三百七十二章 入學資格第七十章 勸善書第四百一十四章 推心置腹第七十七章 老來得子第二百一十八章 別想太多第二百一十四章 報名第五百五十二章 半生夢幻第一百七十七章 宮廷之亂第四百零三章 築炮臺第三百九十章 銅牆鐵壁第十章 大比賽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將出馬第八十三章 小城固州第二百九十五章 壓箱底第一百八十一章 僞造證據第五百一十四章 投筆從戎第一百二十六章 膽大包天第一百三十九章 市井潑皮第一百七十章 斷刀第二百二十五章 馳援遠方第四百四十四章 課堂秩序第一百二十四章 原來是他第一百七十五章 通風報信第五百零四章 打回去第五十四章 歸來第五百一十四章 投筆從戎第二百六十五章 按部就班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子協定第六十八章 空手而歸第二百八十九章 賭國運第三百章 軍閥第八十三章 小城固州第五百五十六章 謎底揭開第二百三十五章 科舉弊案第二百六十六章 極度混亂第五百零二章 絕地反殺第一百三十八章 嫂夫人第四百四十六章 瞠目結舌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願嘗試第八十五章 初次接觸第五百五十一章 餘澤猶在第二百四十五章 物盡其用第二百一十二章 記錄者第三百四十二章 暗流涌動第五十章 死社稷第四百八十四章 始料未及第一百二十六章 膽大包天第四百九十九章 心病第八十四章 敵我不明第十三章 鬼話連篇第五百三十章 萬分惶恐第四百五十一章 離家出走第二百八十四章 校規和家法第五百六十七章 小友老友第二百八十一章 新收學生第二百六十五章 按部就班第四百零七章 撤離第一百二十二章 內因第二十九章 所圖者大第三百四十九章 反正第五百三十七章 神奇之物第七十八章 刺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