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各方反應

皇后又哭又鬧,還不停的往陳茂的身上撞,看這個意思,分明就是想碰瓷兒。

陳茂卻始終不爲所動,任憑她拳打腳踢不停喝罵,卻始終不還手——畢竟是皇后,尊貴着呢。

以陳茂的體魄,皇后這樣的弱女子並不能真的把他打的怎麼樣了,充其量也就是又抓又撓弄個滿臉花而已。

陳茂一點都不在乎,反正就是不讓她出去。

“皇后貴爲一國之母,如此撒潑打滾恍若市井潑婦,成何體統?”

聽了這話,翁皇后先是愣了一下,立刻就嘴巴一扁,頓足捶胸的嚎啕大哭起來:“你們……你們這些個君君臣臣的,都欺負我,皇上還在就已是這個樣子,若是皇上不在了,我們母子還怎麼個活法兒?”

皇后鬧騰起來,旁人也不好規勸,永王走上前來,很是誠懇的說道:“皇后放心,無論如何皇后就是皇后,萬歲已有成見,會給侄子……封王,一應用度不會少於十八萬,就算是你想住在宮中,也是可以的……”

對於皇后和兒子的安排,其實復隆皇帝和永王早就商量好了,只是暫時不會公佈。而是要等到復隆皇帝死後,由永王公佈。

到時候,封襁褓中的孩子爲王,翁皇后的待遇效仿當年的張皇后,一年是開支預算是十八萬兩白銀,而且始終不去皇后的頭銜,還會專門上一個尊號,足以保證她的體面。

善待前朝皇后,這是有傳統的,甚至可以作爲崇禎皇帝流傳下來的“家規”來執行:當年崇禎皇帝剛剛繼位的時候,前朝天啓的張皇后發揮了不的作用。而且張皇后本人對崇禎很好,於週中宮的關係極爲融洽,復隆皇帝兄弟姐妹幾人時候就沒有少受張皇后的照顧。到了李闖進京的時候,自裁殉國,那是相當的壯烈。

所以,復隆皇帝給翁皇后安排的就是這樣個結局,而永王若是真的登基了,也一定會象自己的父親善待伯母一樣善待翁皇后。

按說,這些安排現在不應該講出來,到時候由剛剛繼位的永王正式宣佈更好,一來可以顯現出他的仁德,再者也是出於輿論的考慮。

但永王還是現在就提前說出來了

不知道是因爲的她對這個安排比較滿意,還是已經鬧騰的累了,翁皇后終於“安穩下來”,不再吵鬧了。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健婦急急慌慌的跑了過來,卻被遠處的學生們給擋住了,根本就過不來,只能隔着很遠的距離大聲呼喊着什麼。

“那是長生的乳母。”

永王朝着陳茂點了點頭,示意放那個健婦過來。

作爲皇子的乳母,既然這麼着急的過來,肯定是皇子長生那邊有了什麼事情。孩子太,耽擱不的呀。

乳母急急慌慌的跑過來,說的很急:“殿下哭鬧的厲害,料是想見皇后了,皇后還是去看一看的吧。”

尚在襁褓之中的孩子,長時間見不到母親,肯定會哭鬧不止,這是很常見的事兒。

皇后卻好似發了狠一般,一巴掌打在那乳母的臉上,厲聲大罵着:“我兒哭鬧你們是做什麼吃的?哄不下來麼?”

“殿下實在的鬧的厲害……”

“鬧就鬧吧,哭死了纔好,最好連我也一併死了,全完了吧,滾!”

那乳母稍微愣了一下,擡頭看了看皇后,又看了看身旁的陳茂,似乎終於明白過來,趕緊低着頭返回去了。

乳母素來就是重要人物,那是需要千挑萬選的,不僅對身份、健康程度各個方向都有着非常嚴格的要求,而且必須是皇后可以絕對信賴的人。要不然的話,根本就過不了皇后這一關。

乳母雖然不是什麼政治角色,也沒有那麼敏銳的政治嗅覺,但畢竟是身在宮廷之內,最起碼的政治覺悟還是有的。

皇后反反覆覆的說着一個“死”字,還說出了“全完了”這種顯得有些莫名其妙的話語,再看看那些陌生的黑衣士兵,乳母就算是再怎麼遲鈍,也應該明白點什麼了……

皇后這是在給她傳達一個命令:局勢有變,馬上求援。

至於如何才能在封鎖的情形之下把消息送出去,那就看她的本事了。

控制了宮廷之後,皇帝就可以更加從容的做出其他部署。

雖說復隆皇帝不是什麼雄才大略的君主,但大位傳承這種事從來就是重中之重,而且又經過了長時間的準備,只要時間允許就可以按部就班的進行安排。

一直到了第三日,種種部署已經基本完成,頒佈的旨意大多已經生效之後,復隆皇帝才終於頒佈了最後一道聖旨:

“朕躬涼德,上無能安祖宗,下無益於百姓,身後事尚節儉,寢陵萬不可求奢華,但求安固爾。三品以下官員不得以弔唁之名擅離職守,可以驛傳唁函。”

“朕崩之後,不可滋擾百姓,更不可藉機搜斂,切切,切切……”

在完成了帝位傳承和種種佈置之後,復隆皇帝甚至親自給自己安排好了喪事:我這個皇帝乾的很不好,不敢比肩歷代先皇,也沒有做出多少有益於老百姓的實事。我死了之後喪事從簡,我知道修建寢陵是要花大價錢的,所以我的陵墓不要奢華,只要穩固結實就足夠了。

我的“追悼會”不用弄的那麼隆重,各地的省級以下官員就不要來京弔唁了,來封奏摺意思意思就行。我死之後,不能巧立名目搜刮地方,也不許滋擾的老百姓不得安寧……

節儉,是復隆皇帝的優點,他不想因爲自己的葬禮把剛剛好轉的財政狀況弄的一團糟。

但是,大明朝的局面卻因爲皇帝的病危而朝着一團糟的方向發展了。

首先就是,蕪湖的黃得功突然大舉集結人馬,甚至連旗號都打出來了:進京勤王,以正大統。

黃得功“勤”的是哪個王?

肯定不是永王,估計也不是復隆皇帝,而是尚在襁褓之中的朱長生。

其實呢,黃得功這麼做無可厚非,至少不能所他就是錯誤的。

若是皇帝死了,那皇帝的兒子天然就應該是下一任的君主,更何況未來的皇太后就是他的人。作爲典型的外戚,而且距離京城這麼近,他肯定要捍衛皇太后和新一任君主,這是毋庸置疑的。

皇帝還沒有死呢,黃得功就已經開始調兵了,皇帝肯定要問吶,肯定要傳旨呀:你黃得功私自調兵,究竟是意欲何爲呢?

黃得功的反應就是:聖旨上說了些什麼不重要,我首先的確認一下這個聖旨是誰發出來的。

皇帝早已“不能理事”了,而皇子又尚在幼衝,這聖旨是誰發出來的?是不是有人別有用心的矯詔了呢?我黃得功一定要查個清楚。

所謂的查個清楚,其實就是相當於把聖旨當廢紙了。

要說這是違抗聖旨的話,完全可以想象得的到黃得功會怎麼說:皇上早已不省人事了,我嚴重懷疑有人挾持了病重的皇帝發出了假冒的聖旨,我甚至皇帝是不是還活着,是不是皇帝早就死了有人故意封鎖消息秘不發喪……

反正,只要不是父死子繼的傳位方式,黃得功就有幾百中理由保持嚴重的懷疑態度。當然,如果是一道宣佈傳位給皇子的詔書下達,不管真假黃得功都一定會相信,而且會全力擁護。

除非……除非復隆皇帝本人親自出面,證明一切,否則的話,他黃得功就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來理解從京城發出來的聖旨了。

但是,以復隆皇帝現在的身體狀況,還能公開露面嗎?還能用一種足以使得公衆信服的形式解釋一切嗎?

顯然不能。

與此同時,湖廣、江西、淮右的大旗軍紛紛異動,紛紛調兵遣將,目標直指黃得功,大有一觸即發的架勢。

淮揚一帶的大旗軍已經集結完畢,擺出了一副隨時都要渡江的意思……

淮安的大旗軍則快速南下,幾天之後就可以飲馬長江了。

很明顯,大旗軍是絕對擁護永王的,而黃得功則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都壓在皇子身上了。

只要復隆皇帝一死,到時候不管是誰繼承了皇位,必然會有一場大戰。

局勢一下子就變得緊張起來。

最有意思的是,各地的宗室藩王全都嗅到了風雨的氣息,卻全都無一例外的保持了沉默。

就好像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會有一場即將撲面而來的狂風暴雨。

沒過多久,由高起潛率領的大旗軍正式南下,據說的奉旨而來。而和大旗軍敵對的黃得功部也說是奉旨。

這就顯得很有意思了。

那些個藩王全都裝聾作啞,誰也不發表任何看法。

事實上,按照傳統,宗室藩王天然就應該支持黃得功,他們應該是“父死子繼”陣營,畢竟那是正統的皇位更迭方式。作爲宗室,作爲朱氏子孫,他們就應該支持幌子嘛。

但是,黃得功的實力和李吳山相差太多了,真要是打起來的話,恐怕不用費太大的力氣,李吳山就能把黃得功幹趴下。爲了這麼個事情把李吳山徹底得罪,而且還不能改變大局,那顯然對自己不利。

若是公開支持李吳山的話,則顯得有些說不過去,所以他們索性就裝啞巴了。

只等着最終的結局出現之後,誰勝利了就支持誰,反正這天下照樣姓朱,依舊是大明天下嘛。

至於說復隆皇帝本人到底要把皇位傳給誰,其實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在經過大半夜嚇人的咳嗽之後,復隆皇帝的身上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腫脹,整個人看起來足足“胖”了兩圈兒,全身上下都閃耀着詭異的光澤,看起來就好像是一個假人而不是血肉之軀。

“掌燈,掌燈……”

在皇帝艱難的呼喊聲中,翁皇后只是不停的低聲飲泣,年紀最的昭仁公主則“哇”的一聲哭了出來,連長平公主都忍不住的潸然淚下了。

青天白日裡,難得的好天氣,掌的哪門子燈?

皇帝的視力越來越不行了,近乎於盲。

從昨天開始,復隆皇帝就是不停的喊“餓”,好像不知道飢飽似的吃了很多,還是在喊餓。但卻不敢再給他吃了……

長平公主強忍着淚水,側身坐在龍榻之前,握住復隆皇帝的手說道:“萬歲,已掌上燈了……”

“已掌上燈了麼?爲何朕還是看不到……”話未說完,就中途停止。

皇帝已經意識到他的視力問題了,頓時無言。

過了很久之後,皇帝才終於開口:“現在是什麼時辰了?”

“辰時末刻。”

“哦”了一聲之後,皇帝就又一次陷入了沉默,大殿之中安靜的很,只有翁皇后和昭仁公主低低的飲泣之聲。

“有什麼消息沒有?”

“沒……”

皇帝苦笑了一下,無奈的說道:“朕……我都已經是這幅模樣了,還有什麼好隱瞞的呢?說吧,就算是再壞的消息,朕已不怕了。”

“黃得功調兵,似有異動。”

“就這些嗎?”

“高起潛已率兵南下,淮揚各地人馬齊集長江邊上,只要一道命令就可以開赴過來。”

“京中呢?”

“有幾個……有七個在京官員散佈謠言,已被崔耀祖拿下了,現京中安穩的很。”

有崔耀祖這個活閻王震着,有什麼風吹草動立刻就揮刀過去,以雷霆手段震懾過後,在京營和巡防營按兵不動的情況之下,自然有若泰山之安。

“朕……我知道了。”復隆皇帝沒有再說什麼,一雙眼睛睜的很大,但目光卻非常空洞,似乎根本不是爲了看到任何物體,僅僅只是爲了睜着而睜着。

“朕乏了,要安歇了,你們都退下去吧。”

“這……”

“退下去吧。”

“是。”

所有人全都退了出去,但終究不放心。

皇帝已經病成了這個樣子,說不準什麼時候就會撒手人寰一命嗚呼,身邊已經離不開人了。

衆人並不敢真的退走,只是退到了外殿而已。

昭仁、長平、永王三人守在一起,翁皇后在稍遠一點的地方,彼此之間誰也沒有說話。

折騰了這麼多時日,大家都沒有好好的休息過,最多也就是實在扛不住的時候稍微眯一會而已,早已人困馬乏,估計就算是站着都能睡得着,但卻睡不安穩。

迷迷糊糊之戰,長平公主做了一個夢,她夢到了崇禎皇帝和周皇后,夢到兄弟姐妹和父母在一起,全都在一起……

第四十六章 勤王之士第二百一十五章 軍校學生第二十八章 貪天之功第四百九十八章 神說要有光第十章 大比賽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令夕改第四百零五章 雷霆救兵第五百一十五章 熱血少年第四百零八章 聽天由命第四百六十七章 煙消雲散第十七章 辮子兵第三百七十四章 秦王談話第二百八十三章 高徒第七十六章 家底兒第四百零二章 一錯再錯第五百四十四章 全球視野第五百二十八章 風塵女第三百一十七章 大夢初醒第二百二十五章 馳援遠方第一百五十八章 營救太子第四百一十八章 鑽空子第八十四章 敵我不明第三百七十八章 千鈞重託第二十一章 水淹七軍第一百一十三章 神仙還是妖怪?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宗故事第一百六十章 較量第三百一十二章 翻舊賬第一百五十三章 百戰餘生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凶之兆第一百二十一章 小小縫隙第四百零三章 築炮臺第一百五十章 最後撤離第一百四十七章 岌岌可危第四百九十八章 神說要有光第五百三十七章 神奇之物第四百八十三章 兄終弟及第二百五十三章 回籠覺第十二章 我最懂你第一百一十九章 蘇老三第五百八十五章 萬國來朝第八十一章 生意人第五百一十三章 馴鹿一族第六十章 最後撤離第三百四十章 知府人選第二百四十三章 前任現任第五百七十八章 吾學踐吾志第五百一十八章 明天還來第一百五十二章 收買人心第一百五十七章 先行跑路第五百二十三章 夜襲第二百六十七章 戰爭機器第五百七十一章 浪漫男兒第五百七十章 冷酷無情第二百七十六章 父與子第九十一章 一個條件第三百一十四章 拒絕參加第五百七十九章 青出於藍第五百九十五章 謝幕時刻第五十九章 大旗烈烈第四百五十五章 耕讀傳家第七十八章 刺殺行動第二百六十五章 按部就班第二百四十三章 前任現任第五百九十章 不懼惡名第四百四十章 匹配天家第五百七十六章 我不信第四十二章 糟老頭子第一百五十三章 百戰餘生第三百四十八章 小兵心思第三百一十九章 絕對自信第一百零五章 李帥的破綻第三百五十九章 四海皆兄弟第一百八十四章 生產關係第三百八十章 秘密天大第五十三章 開路先鋒第一百一十八章 無辜的船伕第三百六十七章 討價還價第四百三十一章 戰後事宜第一百六十五章 鐵血宦官第五百一十章 烈火焚城第四十三章 債主上門第三百八十章 秘密天大第五百四十二章 慘烈大敗第五百三十章 萬分惶恐第四百三十章 找個媳婦第二百九十章 不需報答第二百零四章 上天之子第五百六十八章 新老結合第二百二十四章 民心如水第四十一章 我是有身份的人第二十四章 人民戰爭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朝君臣第一百零二章 兵鋒所指第三百零四章 二子第一百九十五章 乾坤逆轉第一百二十三章 主戰場第四百五十三章 上天之子第四百一十九章 東窗事發第一百三十五章 小小皇帝
第四十六章 勤王之士第二百一十五章 軍校學生第二十八章 貪天之功第四百九十八章 神說要有光第十章 大比賽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令夕改第四百零五章 雷霆救兵第五百一十五章 熱血少年第四百零八章 聽天由命第四百六十七章 煙消雲散第十七章 辮子兵第三百七十四章 秦王談話第二百八十三章 高徒第七十六章 家底兒第四百零二章 一錯再錯第五百四十四章 全球視野第五百二十八章 風塵女第三百一十七章 大夢初醒第二百二十五章 馳援遠方第一百五十八章 營救太子第四百一十八章 鑽空子第八十四章 敵我不明第三百七十八章 千鈞重託第二十一章 水淹七軍第一百一十三章 神仙還是妖怪?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宗故事第一百六十章 較量第三百一十二章 翻舊賬第一百五十三章 百戰餘生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凶之兆第一百二十一章 小小縫隙第四百零三章 築炮臺第一百五十章 最後撤離第一百四十七章 岌岌可危第四百九十八章 神說要有光第五百三十七章 神奇之物第四百八十三章 兄終弟及第二百五十三章 回籠覺第十二章 我最懂你第一百一十九章 蘇老三第五百八十五章 萬國來朝第八十一章 生意人第五百一十三章 馴鹿一族第六十章 最後撤離第三百四十章 知府人選第二百四十三章 前任現任第五百七十八章 吾學踐吾志第五百一十八章 明天還來第一百五十二章 收買人心第一百五十七章 先行跑路第五百二十三章 夜襲第二百六十七章 戰爭機器第五百七十一章 浪漫男兒第五百七十章 冷酷無情第二百七十六章 父與子第九十一章 一個條件第三百一十四章 拒絕參加第五百七十九章 青出於藍第五百九十五章 謝幕時刻第五十九章 大旗烈烈第四百五十五章 耕讀傳家第七十八章 刺殺行動第二百六十五章 按部就班第二百四十三章 前任現任第五百九十章 不懼惡名第四百四十章 匹配天家第五百七十六章 我不信第四十二章 糟老頭子第一百五十三章 百戰餘生第三百四十八章 小兵心思第三百一十九章 絕對自信第一百零五章 李帥的破綻第三百五十九章 四海皆兄弟第一百八十四章 生產關係第三百八十章 秘密天大第五十三章 開路先鋒第一百一十八章 無辜的船伕第三百六十七章 討價還價第四百三十一章 戰後事宜第一百六十五章 鐵血宦官第五百一十章 烈火焚城第四十三章 債主上門第三百八十章 秘密天大第五百四十二章 慘烈大敗第五百三十章 萬分惶恐第四百三十章 找個媳婦第二百九十章 不需報答第二百零四章 上天之子第五百六十八章 新老結合第二百二十四章 民心如水第四十一章 我是有身份的人第二十四章 人民戰爭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朝君臣第一百零二章 兵鋒所指第三百零四章 二子第一百九十五章 乾坤逆轉第一百二十三章 主戰場第四百五十三章 上天之子第四百一十九章 東窗事發第一百三十五章 小小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