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分歧

衆弟子離開之後,會議纔算真正開始,留下來的五個核心人物不但掌控紫陽觀和虎山莊園的一切事務,還主導了紫陽觀乃至上清教派醫卜一門的未來。

令朱道臨意想不到的是,他提出的第一個建議就遭到師傅和大師伯的反對,二師伯和五師叔雖然沒說話,但兩人同樣顧慮重重,沒有明確站在任何一方。

朱道臨依然堅持自己的意見:“弟子之所以建議紫陽書院不要採取普通私塾和科舉書院的做法,是因爲我們培養人才的目的不是爲了科舉,弟子們學會兩千多字能讀能寫就夠用了,還去鑽研四書五經春秋史記幹什麼?”

“如果弟子們對這些經史典籍感興趣,完全可以自己業餘時間學習,用不着一輩子研究這些,有五年時間,足以學到算學、格物和我們醫卜一門最爲需要的化學基礎知識了!”

“還有就是每天要求弟子們跑動五里路,每天練一套拳術,目的是爲了強身健體,沒有好的身體,什麼也幹不了,再聰明也沒用!”

大師伯紅着臉說道:“道臨這話確實有道理,可是不把四書五經作爲啓蒙,定會引發外界詬病,說輕了是標新立異,說重了,恐怕我們會落得個離經叛道的罵名啊!”

玄青頻頻點頭,玄璣和玄方同時望向朱道臨,他們所擔心的正是這一點。

直到這時,朱道臨才真正體會到,要想改變一種傳統思維是多麼的艱難。

之前朱道臨滿心以爲只要有錢有道理,就沒有辦不成的事,爲此他特意把整套語文和數理化教材列入本年度編印計劃,要求樑城儘快聯繫臺灣客戶,買回臺灣公立學校九年義務教育的全套教科書和教學評議標準,交由楚梅按計劃要求作適當修改,刪除帶政治和時代意義的內容後,整編爲語文、數學、物理、化學、歷史、自然等六套教科書,作爲紫陽書院正規教材使用,在此基礎上逐漸建立和完善九年制教育體系,爲各行業的科技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可如今朱道臨忽然發現,自己的想法太天真了,太理所當然了。

可是,要讓朱道臨妥協同樣是無法辦到的事情,爲了不至於擴大分歧,形成不必要的僵持,朱道臨只能繞個彎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既然這樣,那就按照師傅和大師伯的意見辦,不過,弟子還是覺得應該學一些基本的算學和格物知識,而且應該把這兩門功課提高到與國學同樣的地位,不知師傅、師伯意見如何?”

玄青和玄嶽立即對視一眼,不約而同鬆了口氣,他們非常清楚朱道臨的性格,如果朱道臨不做退讓,說不定他就會跑回城內紫竹園另搞一套,被醫卜一門寄予無限希望的紫陽書院很可能會隨之夭折。

二師伯玄璣笑容可掬打破尷尬:“這樣最好,也是應該的,聖人提倡君子六藝,本來就包含算學、格物和御射等科,哈哈!這樣吧道臨,強身健體屬於御射範圍之內,就由我和你五師叔一同編寫教材,師弟你意下如何?”

玄方隨即微微一笑:“沒問題,這方面我還是蠻擅長的,哈哈!”

“謝謝二師伯和五師叔的支持。”朱道臨立刻迴應,心中對二師伯和五師叔的支持感激不已。

玄璣和玄嶽看到問題得以解決也非常高興,開始準備下一個關於擴大紫陽觀醫學人才培養樹立自己的醫學體系的議題。

朱道臨卻依然不滿足,提出個令幾位前輩頗爲頭疼的問題:“師傅、師伯師叔,弟子想問個問題,不知道弟子如今有沒有資格收徒?”

幾位前輩最低年齡也滿四十四歲,哪裡還不知道朱道臨並沒有放棄他的辦學計劃?

可朱道臨獲得祖庭授予法印、法號之後,自然就擁有了收徒的資格和權力,如果他真要另起爐竈誰也沒辦法阻止,所以在短暫的沉默過後,玄青和玄嶽等人都不得不點頭。

朱道臨鬆了口氣,恭敬地向諸位前輩拱手致禮:“弟子請師傅、二位師伯、五師叔放心,弟子哪怕收徒,也會嚴格挑選絕不氾濫,原則上以孤兒爲主,每年人數不超過十人,這麼做的原因,是想按照子弟的方法和教材試行幾年,看看孰優孰劣。”

“天樞閣有位姓毛的偉人曾說過這樣一句名言: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進到更高一級的程度!”

“還有一位姓鄧的領袖說過這樣一句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本朝心學大師王陽明先生的‘學以致用’也是這個道理,所以子弟想按照他們的辦法嘗試一下。”

玄青幾個面面相覷,沒想到朱道臨竟會有這等宏願,驚訝之餘也大爲放心,朱道臨每年收徒十名看似比較多,可是與紫陽書院四千弟子就讀的規模相比,就顯得無足輕重了,哪怕教些離經叛道的東西,有龐大的紫陽書院在前面擋着,也不會造成太大影響,完全可以讓他放手去做。

如此一來,既不會傷了朱道臨的自尊心,又能維持門派內部的團結和睦,誰都沒有理由再去反對。

得到師傅和諸位師伯師叔的明確支持後,朱道臨終於露出滿意的微笑,主動提出下次前往天樞閣時,爲本門買回天樞閣朝廷出版的醫學書籍、實驗器具、診療器具、中藥典籍、人體模型和製藥器具,如果機遇好的話,應該還能買到一些藥品和配方。

此言一出,頓時讓大師伯和二師伯、五師叔笑逐顏開。

師傅玄青當即拍板:“道臨,你說的這些只要有,多少都可以買回來,花再多的錢也值得,比如上次你和爲師提起過的中草藥提純機器和技法,如果有這兩樣,我們醫卜一門定能製出不下於二十種藥丸、藥膏,這對天下百姓來說,無疑是最大的恩德,我們醫卜一門也能因此而承前啓後,發揚光大,甚至留名青史也不是不可能的,嘿嘿!”

第58章 人生無常第98章 分工協作第424章 臥榻之側第134章 未雨綢繆第78章 八仙銅像第353章 打折的腰桿第2章 荒野奇遇第136章 接踵而至的打擊第450章 忌憚第337章 最後的調整第134章 未雨綢繆第89章 疑惑第358章 交易第174章 人才第337章 最後的調整第250章 步步爲營第230章 誰是冤大頭第484章 爭分奪秒第89章 疑惑第433章 臨行前的囑託第137章 所向披靡第145章 未來的希望第43章 新宅茶香第75章 影視基地第89章 疑惑第489章 皇帝的心思第301章 有得必有失第92章 無心之失第96章 隱憂第329章 抱團取暖第444章 變局第64章 循序漸進第503章 千古毒計第424章 臥榻之側第149章 依依不捨第393章 改弦易張第361章 迎難而上第214章 發飆第178章 黃金白銀第315章 最後通牒第326章 北上先鋒第427章 毫無徵兆的行動第175章 任重而道遠第235章 神奇的鐵櫃子第421章 一波未平第1章 異象第1章 異象第199章 定策第7章 獨闢蹊徑覓財路第94章 神蹟製造者第297章 周皇后第31章 發動羣衆管羣衆第152章 閹黨的凝聚力第297章 周皇后第184章 時間就是金錢第120章 來去匆匆第426章 無題第209章 艱難的選擇第382章 帝國的海軍第116章 水晶工藝品第14章 清涼寺下靈應觀第4章 恍然如夢第118章 槍支選擇第491章 大軍壓境第181章 打賭第151章 信王府老人第13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91章 全面提速第418章 一波三折第416章 旗幟第409章 新起點第506章 良苦用心第267章 恐慌與崩潰第146章 時不我待第472章 先與後取第263章 行將對決第402章 日新月異第470章 改變第379章 江南武學院第161章 買黃金第451章 威懾第307章 朝堂對陣第459章 如夢如幻第1章 異象第326章 北上先鋒第184章 時間就是金錢第113章 不罷不休第404章 隱藏的後手第46章 徐拂徐大家第410章 用意深遠的貨物第38章 物以稀爲貴第172章 漸入佳境第300章 左右爲難第54章 見面禮第423章 幕後推手第13章 及時的告誡第48章 出水蓮第364章 先聲奪人第427章 毫無徵兆的行動第151章 信王府老人
第58章 人生無常第98章 分工協作第424章 臥榻之側第134章 未雨綢繆第78章 八仙銅像第353章 打折的腰桿第2章 荒野奇遇第136章 接踵而至的打擊第450章 忌憚第337章 最後的調整第134章 未雨綢繆第89章 疑惑第358章 交易第174章 人才第337章 最後的調整第250章 步步爲營第230章 誰是冤大頭第484章 爭分奪秒第89章 疑惑第433章 臨行前的囑託第137章 所向披靡第145章 未來的希望第43章 新宅茶香第75章 影視基地第89章 疑惑第489章 皇帝的心思第301章 有得必有失第92章 無心之失第96章 隱憂第329章 抱團取暖第444章 變局第64章 循序漸進第503章 千古毒計第424章 臥榻之側第149章 依依不捨第393章 改弦易張第361章 迎難而上第214章 發飆第178章 黃金白銀第315章 最後通牒第326章 北上先鋒第427章 毫無徵兆的行動第175章 任重而道遠第235章 神奇的鐵櫃子第421章 一波未平第1章 異象第1章 異象第199章 定策第7章 獨闢蹊徑覓財路第94章 神蹟製造者第297章 周皇后第31章 發動羣衆管羣衆第152章 閹黨的凝聚力第297章 周皇后第184章 時間就是金錢第120章 來去匆匆第426章 無題第209章 艱難的選擇第382章 帝國的海軍第116章 水晶工藝品第14章 清涼寺下靈應觀第4章 恍然如夢第118章 槍支選擇第491章 大軍壓境第181章 打賭第151章 信王府老人第13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91章 全面提速第418章 一波三折第416章 旗幟第409章 新起點第506章 良苦用心第267章 恐慌與崩潰第146章 時不我待第472章 先與後取第263章 行將對決第402章 日新月異第470章 改變第379章 江南武學院第161章 買黃金第451章 威懾第307章 朝堂對陣第459章 如夢如幻第1章 異象第326章 北上先鋒第184章 時間就是金錢第113章 不罷不休第404章 隱藏的後手第46章 徐拂徐大家第410章 用意深遠的貨物第38章 物以稀爲貴第172章 漸入佳境第300章 左右爲難第54章 見面禮第423章 幕後推手第13章 及時的告誡第48章 出水蓮第364章 先聲奪人第427章 毫無徵兆的行動第151章 信王府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