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奴老兵們知道以步射來遠程攻擊已經不可能,只能選擇躲藏準備在明軍蟻附攻城之時跳出來給予殺傷。
雖然已知僅僅靠他們這一點點人肯定守不住復州城,但是他們要用這把老骨頭儘可能減緩明軍破城的速度爲少年人贏取逃跑的時間。
趴在垛口後的老建奴們根本沒想到,明軍壓根兒沒打算搭雲梯攀登城牆,明軍是準備直接把鎮海門炸燬一鼓作氣殺進城裡。
有米尼槍、燧發槍、鳥銃保駕護航,鉛彈不間斷向復州城頭傾瀉,守城建奴根本沒法露頭還擊,因此工兵兄弟沒有遭遇攻擊就來到了護城河邊。
復州護城河寬四丈五尺深度一丈五尺,工兵營贊畫黃可造早就目測了護城河的寬度,他用不着管深度,因爲在如此小河上搭建浮橋用不着拋下錨鏈來固定木質浮筒。
使用多少浮筒、多少塊木板搭建浮橋前天就定下了方案,攻擊的槍聲響起之時,裝載浮筒和木板的獨輪車就由四個工兵共同推着狂奔。
來到河邊工兵們就很默契地拿起約定好屬於他們組裝的浮筒和木板進行拼接,不到半刻時間四道浮橋就完成了。
工兵爆破組很滿意,因爲他們能夠快速通過浮橋把裝載黑火藥的獨輪車直接推到了鎮海門的城門洞。
他們經過太多次演練,此時以最快的速度把十個三十斤的火藥包安放到預設位置。
一個負責點火的工兵是王展鵬特意要來的三人之一,他們都是箭無虛發的步弓手。
火箭劃過一道弧線在七十步距離準確命中火藥包,頓時一聲炸響驚天動地,不結實的復州北城門洞被炸塌。
隨後跟進的刀盾手、長槍手仗着他們被鐵甲包裹如同人形坦克那樣平推過去。
“紅旗軍”中爲數不多的冷兵器步兵大都是會家子出身,一個個都是力量型的,他們結陣前進大殺四方,一路上鮮血飆飛人頭滾滾……
一級射手無論是不是手中有“米尼槍”都在警惕四周,往往跳出一個妄圖拼命的建奴就會被幾個方向打出的鉛彈透入身體,然後建奴就如同漏水的袋子般噴血,轟然倒地。
興奮不已的劉在旗嗓子都有些沙啞,但是他還舉着喇叭口聲嘶力竭喊話:
“城破了,漢人兄弟,你們得救了,殺建奴報仇雪恨啊!……”
喊着、喊着,歷歷往事涌上心頭,他已經泣不成聲,“嗚嗚嗚,我回來了,爹、娘,你們看到了嗎,兒子和袍澤們殺回覆州了……”
拂朗亞蘭達、方斯谷等等四個弗朗機教官跟着推着炮車的炮兵學員接近到了離復州城牆不到二里的距離展開。
他們當然是做好炮擊準備,第一目標是打掉復州北城牆佈防的紅夷大炮,誰知他們的速度完全跟不上步兵進攻的步驟。
爲了達到突然襲擊的效果,炮兵陣地不能過早地暴露。
早就隱藏在營寨裡的炮兵營也是聽到宋鵬飛偷襲的槍聲才能夠開始行動,等他們部署到位之時所有人都發現開炮已經不能夠。
那是復州城頭正在發生混戰,敵我難辨,而且一眼望去復州城頭大多數都是一身紅衫的明軍,況且也貌似用不着摧毀敵軍炮位,因爲他們的大炮根本沒人會去打響。
拂朗亞蘭達驚歎道:“上帝呀!這支軍隊太勇猛了,居然用不着炮兵掩護就殺上了城頭。”
方斯穀道:“拂朗亞蘭達,他們何止是勇猛,紀律性也是無可挑剔的,他們的武器也是最先進的。”
拂朗亞蘭達點頭道:“是啊!咱們帶來的這十二門六磅野戰炮就很不一般,比澳門鑄造的同等型號輕了足二百磅,射程遠了一二百碼。”
方斯穀道:“主要是他們鑄造的火炮精細許多,炮膛都經過認真處理,能夠較好的紊合炮彈,因此增加了氣密性,導致射程加大。”
恭撒彔露出貪婪之色道:“要是能夠知道明軍是用什麼材料、什麼工藝,如何生產這樣的好炮咱們就發財了,可惜他們不肯我們去生產火炮的工廠瞧一瞧。”
拂朗亞蘭達警告道:“恭撒彔,你千萬不能去窺探明軍的秘密,否則我們會被殺死,沒有哪個國家會容忍先進火炮技術外泄。”
方斯谷贊同道:“是啊!如果還想回家最好什麼也不能知道,老老實實把如何打炮教會這些學生即可。”
額弘略是個實在人,他道:“明國學習打炮的年輕人聰明得很,咱們即便不認真教,他們也能夠慢慢的摸索出經驗。
現在他們都在認真編寫一部叫做炮兵操典的小冊子,我相信他們不斷總結經驗後記錄在小冊子上,以後來學習的少年更加容易入門。”
方斯谷認真道:“大明擁有悠久的文明史,現在又即將擁有最先進的軍隊,以後他們會怎麼做?”
拂朗亞蘭達遙望復州城頭感慨萬千,他悠悠道:“明國擁有的人口恐怕會超過整個歐洲,他們有了最先進的大炮和先進的戰船,以後這個帝國會成爲歐洲不可能戰勝的敵人。”
接着他轉過頭面對恭撒彔很嚴肅道:“因此不管如何,你都不能動偷窺明軍火炮秘密的心思,我們還想着有生之年能夠回到故鄉呢。”
復州守將納海運氣不錯,他剛剛巡視後離開了北門,忽然聽到了巨大的爆炸聲,眼看着鎮海門方向塵土飛揚。
隨後就是喊殺聲陣陣,緊接着就發現紅旗飄飄,許多灰頭土臉的麾下到處亂竄。
他知道明軍已然殺入守城無望了,當機立斷下達命令所有的軍民火速突圍,儘可能多的跑掉一些人。
此時復州城裡的戰況如火如荼,在明軍擊殺後金軍的同時,爆發的漢人也紅着眼大開殺戒,他們乃是報復性殺人,極度殘忍無論老幼格殺勿論,許多曾經的建奴主子被滅了門。
意識到大勢已去的建奴主將納海急急忙忙帶着能夠集結到的不足一百麾下從沒有被攻擊的南門逃竄,他們奔馳到南門之時發現許多得到通知的軍民也紛紛涌到了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