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五章:功虧一簣

大明內地盜寇四起,路上不太平。

有了“紅旗軍”體系的江海聯運,如今朝廷的大臣去四川早就不走陸路,轉海路沿江而上是最穩妥也是最快的方式.

傅宗龍不是“無事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的庸才,他在雲貴川做官多年,多次參與、主導平定土司造反。

楊嗣昌舉薦此人去巡撫四川,應該是用對人了,傅宗龍熟悉山地戰,也曾經採取屯守、攻打、圍困相結合的辦法平定雲貴的異族叛亂。

只不過來到平原指揮大兵團作戰,傅宗龍恐怕力不從心,歷史上的他就是在河南遭遇流寇包圍苦戰不能脫困被俘。

雲南昆明人傅宗龍是個鐵骨錚錚的漢子,被俘後大罵李自成等等流寇慘遭虐待而死。

他許久沒有來京師,更加沒有乘坐客運馬車疾馳在京師到達天津衛的大馬路上。

一路上的所見所聞讓他無比驚奇,見沿途百姓、商賈對徵虜大將軍敬若神明若有所思。

來到了天津衛,見到了這裡的繁華和整潔更讓傅宗龍歎爲觀止,當他上了豪華的遠洋客輪後已經對新誕生的“漢江省”心嚮往之。

縱然有江海聯運,到達四川也不太容易,一路順風也需要一個月的時間,遇上惡劣天氣會延誤多少天就不好說了,傅宗龍應該在明年正月底或者二月初能夠到任。

兵部尚書楊嗣昌頭大如鬥,可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在大別山區蟄伏了幾個月的張獻忠、劉國能、羅汝才、射塌天等等賊骨頭又鬧得不可開交。

然“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的圍剿計劃不是一紙空文,朝廷收到的剿餉當然會發揮作用。

陝西由於出現了清兵入寇的變數導致楊嗣昌的部署功虧一簣,使得高迎祥、李自成混得風生水起.

張獻忠就沒有如此好命,得到平賊將軍任命的左良玉這一次是真打。

總兵官牟文綬、劉良佐、劉澤清,副將黃得功、陳永福,遊擊將軍羅岱等等得到了朝廷的糧餉後也厚積薄發,張獻忠之流被打得如同喪家之犬。

右副都御史五省總督熊文燦建功心切,根本不顧舉薦他的楊嗣昌曾經叮囑不能對流寇心慈手軟,居然在中原流寇眼看着土崩瓦解之時派人談判準備招撫。

真應了那句話,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楊嗣昌的苦心經營將要在熊文燦手中化爲烏有。

“漢江省”的戰役圓滿收官,一萬三千滿蒙騎兵能夠砍到首級的有九千足,抓捕了韃子三千五百足,居然也有五百不足的建奴,其中還有巴牙喇十幾個。

韃子、建奴都該殺,但是爲了使得在接下來的戰爭中,滿蒙騎兵的抵抗決心弱一些,劉在旗、姜新和剛剛到任十幾天的阮大鋮帶領宣傳隊員細緻甄別。

有了大魚頭豫親王多鐸,京師獻俘那是必須的,總不能光送一個多鐸,總要找些韃子、建奴一起送給朝廷明正典刑。

經過幾百宣傳隊員和鎮撫官七八天觀察、談話,還膽敢有牴觸情緒的韃子、建奴遭了秧。

最後劉在旗召集所有的韃子和建奴宣佈,不老老實實勞動接受改造的五百餘人將要被送交朝廷處置,最後的下場恐怕不會好,腰斬於市已經算輕判了。

聽說自己將要不得好死,五百餘抗拒勞教的滿蒙騎兵中有一半人慫了,跪在地上哭訴、求饒,可惜晚了。

劉在旗不僅僅宣佈不會饒恕一個人,還威脅通過甄別的韃子和建奴,膽敢抗拒爲“紅旗軍”勞動,用不着送去京師,在平壤城就可以處以磔刑。

渴望當官的阮大鋮最積極,接到有徵虜大將軍印信的任命公函後,根本不管朝廷是否同意這個任命,當天就帶着家僕去望江門碼頭乘坐客船直達簡稱“漢港”的漢城港口。

到達漢城的第二天,他就前往大將軍行轅求見黃漢得到了接見,黃漢給阮大鋮的品級是從五品文職,職務是宣傳隊總部贊畫。

“紅旗軍”體系沒有文貴武賤之說,待遇相同,武官在執行戰鬥任務期間俸祿高出三成。

武官由於獲得軍功的機會很多,升職更加容易,在“漢江省”甚至於比文職還要吃香。

阮大鋮何許人也?很複雜,早期是東林黨干將,後期又被閹黨了,在崇禎朝士林的名聲幾乎臭大街,其實此人是個有才華的小人。

他的戲劇作品在明末名噪一時,至今還有《春燈謎》、《燕子箋》、《雙金榜》和《牟尼合》四部作品流傳於世。

黃漢用他就是看中他編劇的特長,當面指點他編排幾部戲劇,用寓教於樂的方式揭露建奴、流寇的窮兇極惡,喚起民衆的覺醒。

醜化建奴、韃子、流寇和紀律敗壞明軍,揭露殺良冒功屠殺老百姓的明軍將領,歌頌“紅旗軍”,大肆宣傳“紅旗軍”餓死也不搶掠老百姓。

如此安排真是專業對口,阮大鋮被徵虜大將軍接見且耳提面命後,工作熱情高漲,經常去基層採風。

參與甄別韃子和建奴之時,阮大鋮就在觀察這些人的反應,相信用不了多久劊子手得知將要被千刀萬剮之時求饒的醜態就會出現在舞臺上。

如何加強中央集權?開大會無比重要。

“漢江省”縣城的標配不僅僅有縣衙、城隍廟、縣學還有一座可以容納一千人看戲的劇院。

這個劇院不僅僅爲子民提供娛樂,還要成爲上傳下達政令的地方,縣衙每個月都會在這裡召開次數不等的動員會。

警鐘長鳴也好,老生常談也罷,經常組織胥吏、衙役、保長、甲長、里長、亭長、退役軍人、老百姓代表開大會使得“上情下達,下情上傳”更加有利於統治。

跟大明的官僚截然不同,“紅旗軍”體系打破一言堂,基層老百姓能夠經常見到縣太爺,甚至於常常見到知州、州府。

親耳聽見記憶中高高在上的官老爺在大庭廣衆之下頒佈政令,自然會提高普通民衆參政的熱情,增加他們的話語權,地方官再要一手遮天恐怕難上加難。

第九十五章:突襲第九百二十九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一百零六章:抓舌頭第六百五十六章:侯恂下獄第三百二十四章:殺俘第三章:武器第九十七章:得手第二十七章:遇敵第三十七章:不過癮第四百四十章:秋季攻勢第九百五十五章:洪承疇來投第四百七十七章:維穩東江鎮第四十三章:以戰養戰第六百六十七章 :改變歷史第二十八章:襲擊第三百四十五章:鷹巢墩第三十三章:鳥銃第六百八十四章: 朕需要大炮第一百零七章:各懷鬼胎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漢帝國第二百一十二章: 瞧一瞧看一看第六百三十章: 以死謝罪第九百一十六章:架空第八百四十二章:厚積薄發第四百五十三章:陣斬色楞第三百三十一章:寬奠堡第六百六十六章:野戰第四百三十四章:掛爐烤鴨第一百二十四章:查殺奸細第一百三十八章:裡應外合第六百五十六章:侯恂下獄第五百四十二章:揮汗如雨第五章:一個倒黴鬼第四百零五章:心事重重第四百六十九章:斷子絕孫第八百四十五章:鬆錦大戰第六百八十五章:英雄部隊第二百一十四章: 討要公道第二百六十章:掐時間第八百五十二章:欲速則不達第八百二十四章:天亡我也第四百九十三章:幻想第五百九十六章:善始善終第七百二十八章:拿下江華島第七十六章:出手了第三百一十四章:清洗第三百七十四章:殺人比賽第六百一十五章:爭奪南海第六百九十八章:傷筋動骨第三百四十五章:鷹巢墩第二百二十三章:聖天子笑得開心第一百九十四章:秘密戰線第四百三十七章:爭功第一百七十七章:徐光啓第五百一十四章:人善被人欺第二百章: 旗衛第八百八十一章:繳械不殺第六百二十三章:跳邦接舷第七十三章: 分麾下炙第三百二十三章:打黑槍第一百二十二章:假戲真做第四百零七章:船堅炮猛第一百四十四章:秦良玉第五百七十五章:保安州第六百九十六章:不忘初心第四百一十九章:過洋牽星術第八十二章:廣渠門第四百四十二章:談漢色變第八百七十五章: 男兒應是重危行第一百五十六章:連降三級第二百一十五章:擡槓第七百五十一章:各顯神通第一百七十一章:顏如玉第三百二十九章:震懾第二百二十一章:草原廣闊第四百三十六章:教唆第六百二十二章:發財第五百六十二章:暗殺第三百零一章:結硬寨打呆仗第四百一十七章:對轟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快人心第八百一十六章: 截斷歸路第二百五十四章:捨命不捨財第三百零二章:圍困復州第一百零五章:投名狀第一百一十五章:一個蘿蔔一個坑第一百三十五章:驕傲第一百六十五章: 痛打落水狗第九百零三章:站隊很重要第二百四十九章:富貴險中求第八百七十一章:中原方面軍第一百五十一章:找回場子第九百一十二章:放手一搏第八百零九章:崇禎十一年第五百五十九章:封建教條第六百二十三章:跳邦接舷第四百二十七章:運糧第六百八十四章: 朕需要大炮第七百八十六章:憋悶第六百零五章:鞭長莫及
第九十五章:突襲第九百二十九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一百零六章:抓舌頭第六百五十六章:侯恂下獄第三百二十四章:殺俘第三章:武器第九十七章:得手第二十七章:遇敵第三十七章:不過癮第四百四十章:秋季攻勢第九百五十五章:洪承疇來投第四百七十七章:維穩東江鎮第四十三章:以戰養戰第六百六十七章 :改變歷史第二十八章:襲擊第三百四十五章:鷹巢墩第三十三章:鳥銃第六百八十四章: 朕需要大炮第一百零七章:各懷鬼胎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漢帝國第二百一十二章: 瞧一瞧看一看第六百三十章: 以死謝罪第九百一十六章:架空第八百四十二章:厚積薄發第四百五十三章:陣斬色楞第三百三十一章:寬奠堡第六百六十六章:野戰第四百三十四章:掛爐烤鴨第一百二十四章:查殺奸細第一百三十八章:裡應外合第六百五十六章:侯恂下獄第五百四十二章:揮汗如雨第五章:一個倒黴鬼第四百零五章:心事重重第四百六十九章:斷子絕孫第八百四十五章:鬆錦大戰第六百八十五章:英雄部隊第二百一十四章: 討要公道第二百六十章:掐時間第八百五十二章:欲速則不達第八百二十四章:天亡我也第四百九十三章:幻想第五百九十六章:善始善終第七百二十八章:拿下江華島第七十六章:出手了第三百一十四章:清洗第三百七十四章:殺人比賽第六百一十五章:爭奪南海第六百九十八章:傷筋動骨第三百四十五章:鷹巢墩第二百二十三章:聖天子笑得開心第一百九十四章:秘密戰線第四百三十七章:爭功第一百七十七章:徐光啓第五百一十四章:人善被人欺第二百章: 旗衛第八百八十一章:繳械不殺第六百二十三章:跳邦接舷第七十三章: 分麾下炙第三百二十三章:打黑槍第一百二十二章:假戲真做第四百零七章:船堅炮猛第一百四十四章:秦良玉第五百七十五章:保安州第六百九十六章:不忘初心第四百一十九章:過洋牽星術第八十二章:廣渠門第四百四十二章:談漢色變第八百七十五章: 男兒應是重危行第一百五十六章:連降三級第二百一十五章:擡槓第七百五十一章:各顯神通第一百七十一章:顏如玉第三百二十九章:震懾第二百二十一章:草原廣闊第四百三十六章:教唆第六百二十二章:發財第五百六十二章:暗殺第三百零一章:結硬寨打呆仗第四百一十七章:對轟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快人心第八百一十六章: 截斷歸路第二百五十四章:捨命不捨財第三百零二章:圍困復州第一百零五章:投名狀第一百一十五章:一個蘿蔔一個坑第一百三十五章:驕傲第一百六十五章: 痛打落水狗第九百零三章:站隊很重要第二百四十九章:富貴險中求第八百七十一章:中原方面軍第一百五十一章:找回場子第九百一十二章:放手一搏第八百零九章:崇禎十一年第五百五十九章:封建教條第六百二十三章:跳邦接舷第四百二十七章:運糧第六百八十四章: 朕需要大炮第七百八十六章:憋悶第六百零五章:鞭長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