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一章:暗藏殺機

清軍退走了,左良玉尷尬無比。

因爲他是滿清冊封的臨洮郡王,他率領的人馬其實不是流寇,應該屬於建奴的漢奸軍。

高迎祥接受滿清秦王的冊封純屬虛與委蛇,目的是利用清軍,如今有了地盤站穩腳跟,肯定不會聽清軍調遣。

范文程來聯絡退兵事宜之時,高迎祥依舊跟他客客氣氣,同意資助清軍一些糧食。

但是提出要求,清軍撤退從陝西過境之時不得肆意屠殺、縱火,裹挾的勞役必須留下。

高迎祥沒有藏着掖着,高調錶態他要在陝西、河南屯田練兵,需要大量人口。

范文程是個大漢奸不假,但是他也不想瞧見同類被建奴、韃子屠戮,回去後就向濟爾哈朗、阿濟格轉達了高迎祥的條件。

爲了避免不必要的糾紛耽誤回家大計,兩位收集到了大量金銀財寶的滿清王爺撤退路上沒有節外生枝。

流寇、清軍是互相利用而已,對待左良玉同樣如此。

清軍自顧自跑路,根本不去管左良玉部何去何從。

左良玉選擇投降也是權宜之計,僅僅是爲了保住性命、保住嫡系不被殲滅,他當然不會傻兮兮跟着清軍去遼東。

范文程頭腦清醒,也不存在這樣的奢望,留下左良玉部在流寇中摻沙子未嘗不可,誰能預料接下來的局勢怎麼發展?

高迎祥不但不傻,而且比較精明,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

左良玉部是個什麼意思?無論原本的大明官軍還是現在的滿清軍隊,都不能留着他們在許昌逍遙快活。

先禮後兵,高迎祥以滿清秦王的身份派遣信使邀請滿清臨洮郡王左良玉前來開封共商大計。

如果左良玉來了,他就走不了,高迎祥即便不殺他,也會扣下他軟禁起來。

左良玉腦子沒有壞掉,當然不敢來,那麼高迎祥接下來就得動手除去這個不服從號令的“賊將軍”。

臘月二十五,高迎祥召集衆將議事。

靳明虎刻意指出屯兵許昌的左良玉接到了闖王命令,卻公然不予理睬,沒有趕來開封議事,其心可誅。

流寇中吃過左良玉虧的大有人在,以前左部一直跟清軍協同作戰,想報復左良玉需要掂量掂量。

此時十幾個大頭領見靳明虎帶頭針對左良玉,立刻你一言我一語表達除掉“賊將軍”的願望。

李巖就是河南人,對作惡多端爲禍河南的左良玉部深惡痛絕,認爲急需統一思想的義軍不能放任這一支部隊遊離在外。

李自成也對左良玉沒有好感,極力贊同出兵解決這路人馬。

結果好搞笑,由於“紅旗軍”沒有發動進攻,來自外部的壓力驟減,使得高迎祥下定決心組織十萬人馬圍攻許昌解決左良玉部。

時過境遷,如今的左良玉屬於落地的鳳凰不如雞,他的麾下大多數各懷鬼胎。

馬進忠原本就是流寇,實力不小,匪號“混十萬”,投降朝廷後本以爲能夠混到官身光宗耀祖。

誰知受左良玉節制後混得更加不堪,他見闖王率領人馬來攻打左良玉立刻帶着一萬餘人倒戈。

左良玉麾下大將王允成是遼東人,因爲騎戰技能出類拔萃得了個響亮的外號“鐵騎王”。

他在崇禎三年就跟着左良玉入關轉戰,足跡踏遍五省和中都。

自從左良玉投降滿清後,王允成就有了異心。

重新投靠高迎祥的馬進忠跟王允成關係不錯,親自去勸降,王允成被說動了,帶着三千餘騎異幟。

當許州被包圍之時,左良玉部有超過一半人馬沒有退入城池堅守,他們選擇了投奔高迎祥。

兵不血刃得到了三萬人馬,其中有馬軍四五千,高迎祥意氣風發,麾下鬥志昂揚!

在喊話勸降無果的情況下,高迎祥下令攻城。

這一次靳明虎部是真打,李自成部也不含糊,只不過三天而已,左良玉部就顯露出頹勢,而流寇的攻打卻是愈來愈猛。

邢紅娘爲了報答高迎祥的知遇之恩,親自披堅執銳攀爬雲梯攻城獲得了成功,立下先登大功。

戰鬥意志不強烈的守軍就被渴望立功的邢紅娘率部攻上城頭,頓時起到了連鎖反應,大多數左良玉部放棄了抵抗舉手投降。

沒有出現激烈的巷戰,發現高迎祥部殺人許昌城後除了少量左良玉的心腹家丁,絕大多數都選擇投降。

得知城池失守後,左良玉沒有坐以待斃,帶上兒子左夢庚率領幾百鐵甲家丁和一千餘騎兵妄圖從東門突圍。

高迎祥也不是吃素的,圍三厥一隻留東門就是給左良玉虛留生路。

左良玉同樣不是白給的,明知東門貌似平靜卻是暗藏殺機,仍然帶着不足兩千騎衝出。

以往的經驗,一千關寧鐵騎就能夠追着幾萬流寇,打得他們哭爹喊娘,左良玉認爲帶着麾下精銳騎兵殺出重圍不應該太困難。

誰知今非昔比,高迎祥的鐵甲騎兵質量一年強於一年,發現了左良玉的人馬衝出許昌城,八千餘騎一擁而上。

實力差不多,但是兵力懸殊,兩軍對衝一次後,左良玉部就失去了信心,不少人放棄了抵抗下馬投降,左良玉、左夢庚妄圖奪路而逃沒有成功。

結局比較慘,左良玉父子死於混戰後被發現的流寇爭奪屍體,最後居然有幾十個流寇老營馬賊拿着左良玉父子的殘肢報功。

滅了左良玉父子,收編了八成原左良玉部,高迎祥完成了內部統一,脫離了跟清軍的合作,威望再次拔高。

這時又有錦上添花的好事送上門,那是朱大典派來的三個使者拿着朱大典的親筆書信求見高闖王。

這三人其實就是三個俘獲的流寇而已,來找高迎祥就是送信而已,他們見到總鏢把子高迎祥都乖乖的跪下磕頭。

敏銳的李巖發現了再次激勵義軍士氣的良機,硬是對外宣傳大明派來三個使者找義軍談判,見到闖王后磕頭如搗蒜。

這個消息在流寇軍營傳播得飛快,太多不明真相的流寇提高了忠誠度。

高迎祥沒有爲難三個送信的,寫了回信答覆朱大典,並且邀請他來開封談判,承諾兩軍交戰不斬來使,只要朱大典來談,一切好商量。

第一百二十一章:實者虛之第二十二章:總旗官第五百三十七章:軍犬兵第五百六十四章:利益再分配第二百二十五章:跑錯地方了第四百二十章:點兒背第四百六十四章:一箭雙鵰第三十六章:人馬第八百六十七章:各憑本事第九百章:三叩九拜第二百二十二章:暗度陳倉第九百三十章:搗毀鷹巢第八百九十八章:算無遺策第四百七十九章:首級市場化第六百五十一章:可乘之機第四百七十一章: 突出包圍圈第一百三十八章:裡應外合第二百三十三章:準備野戰第六百四十二章:一攻一守相得益彰第六百零七章:兔子不吃窩邊草第四百八十三章:鋤奸去惡第三百四十二章:炮彈肆掠第一百九十二章:執着第二百一十二章: 瞧一瞧看一看第四百章:暗戰第五百一十五章:流寇大爆發第八百四十章:人心惶惶第五百二十六章:無招勝有招第五百五十五章:崇禎七年第五百零六章:放虎歸山第三百三十四章:復州大捷第八百五十五章:垂拱而治第三百七十九章:皇帝愁苦第二百零七章:橫幅第七百七十五章:臭名昭著第五百三十八章:忠義堡第八百一十五章:以正視聽第一百五十三章:太野蠻了第四十七章:上賊船第四百二十一章:猛士第一百二十章:虛晃一槍第八百九十八章:算無遺策第九百零九章:殖民和開拓第八百七十二章:大戰一場第五百八十一章:被畏罪自殺第五百七十九章:獅子搏兔第七百五十六章:勢大難制第六百八十四章: 朕需要大炮第四百二十七章:運糧第六百四十三章:拉得出打得響第五百四十八章:單打獨鬥第六十一章:直達天聽第六百三十三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六百六十二章:雁門關第三百七十三章:殺一儆百第七百二十八章:拿下江華島第九百一十三章:人比人氣死人第八百七十三章:挾天子而令諸侯第八百七十二章:大戰一場第三百九十章:控制寧遠第八百九十六章:巴拿馬第五百五十四章:家族蒙羞第五百五十七章:石柱第三百零六章:殺入第三百二十七章: 鳳凰堡第九百一十四章:召喚第五十章:“兵堅強”第九百一十六章:架空第五十九章:投桃報李第六百八十七章:大決戰第四十八章: 奔襲第六百五十七章:殺奔山西第七百五十六章:勢大難制第七百六十七章:建奴日子不好過第一百五十一章:找回場子第九百四十二章:冰火兩重天第六十五章: 打哭了第四百七十八章:殺光第六百九十九章:一網打盡第七百三十三章:無賴精神第六百一十七章:三年不殺第五百六十章:量力而行第七百九十六章:陷入險地第八十三章:代入感第九百四十七章:圖窮匕見第二百九十六章:賞罰分明第二百五十六章:沒有援軍第九十九章:補戰損第三百一十四章:清洗第三百六十八章:並肩作戰第五百零六章:放虎歸山第一百一十五章:一個蘿蔔一個坑第八百一十二章:真理永恆第一百四十一章:證據確鑿第七百九十五章:爲何而戰第二百五十八章:變故第五百零四章: 瞬間崩潰第二百二十章:踏平青城第八百七十六章:和平演變第五百四十七章:福王
第一百二十一章:實者虛之第二十二章:總旗官第五百三十七章:軍犬兵第五百六十四章:利益再分配第二百二十五章:跑錯地方了第四百二十章:點兒背第四百六十四章:一箭雙鵰第三十六章:人馬第八百六十七章:各憑本事第九百章:三叩九拜第二百二十二章:暗度陳倉第九百三十章:搗毀鷹巢第八百九十八章:算無遺策第四百七十九章:首級市場化第六百五十一章:可乘之機第四百七十一章: 突出包圍圈第一百三十八章:裡應外合第二百三十三章:準備野戰第六百四十二章:一攻一守相得益彰第六百零七章:兔子不吃窩邊草第四百八十三章:鋤奸去惡第三百四十二章:炮彈肆掠第一百九十二章:執着第二百一十二章: 瞧一瞧看一看第四百章:暗戰第五百一十五章:流寇大爆發第八百四十章:人心惶惶第五百二十六章:無招勝有招第五百五十五章:崇禎七年第五百零六章:放虎歸山第三百三十四章:復州大捷第八百五十五章:垂拱而治第三百七十九章:皇帝愁苦第二百零七章:橫幅第七百七十五章:臭名昭著第五百三十八章:忠義堡第八百一十五章:以正視聽第一百五十三章:太野蠻了第四十七章:上賊船第四百二十一章:猛士第一百二十章:虛晃一槍第八百九十八章:算無遺策第九百零九章:殖民和開拓第八百七十二章:大戰一場第五百八十一章:被畏罪自殺第五百七十九章:獅子搏兔第七百五十六章:勢大難制第六百八十四章: 朕需要大炮第四百二十七章:運糧第六百四十三章:拉得出打得響第五百四十八章:單打獨鬥第六十一章:直達天聽第六百三十三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六百六十二章:雁門關第三百七十三章:殺一儆百第七百二十八章:拿下江華島第九百一十三章:人比人氣死人第八百七十三章:挾天子而令諸侯第八百七十二章:大戰一場第三百九十章:控制寧遠第八百九十六章:巴拿馬第五百五十四章:家族蒙羞第五百五十七章:石柱第三百零六章:殺入第三百二十七章: 鳳凰堡第九百一十四章:召喚第五十章:“兵堅強”第九百一十六章:架空第五十九章:投桃報李第六百八十七章:大決戰第四十八章: 奔襲第六百五十七章:殺奔山西第七百五十六章:勢大難制第七百六十七章:建奴日子不好過第一百五十一章:找回場子第九百四十二章:冰火兩重天第六十五章: 打哭了第四百七十八章:殺光第六百九十九章:一網打盡第七百三十三章:無賴精神第六百一十七章:三年不殺第五百六十章:量力而行第七百九十六章:陷入險地第八十三章:代入感第九百四十七章:圖窮匕見第二百九十六章:賞罰分明第二百五十六章:沒有援軍第九十九章:補戰損第三百一十四章:清洗第三百六十八章:並肩作戰第五百零六章:放虎歸山第一百一十五章:一個蘿蔔一個坑第八百一十二章:真理永恆第一百四十一章:證據確鑿第七百九十五章:爲何而戰第二百五十八章:變故第五百零四章: 瞬間崩潰第二百二十章:踏平青城第八百七十六章:和平演變第五百四十七章: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