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人馬

山路崎嶇,騎馬上山根本做不到,步兵來到山口也不容易,需要耗費小半天時間。

此處無法展開兵力,縱然有千軍萬馬殺來也只能螺螄殼裡做道場,主將僅僅能夠安排幾十人沿着不寬的山道發動攻擊,而且這已經是極限。

山口上的守衛者不僅僅可以用滾木、石頭襲擊來攻打山口的敵軍,連等在後面山道上沒有參與攻擊的敵軍都有可能被頭頂上的落石砸死。

韓志寬撥了一百營兵歸屬黃沂州調用,這些人乃是朝廷兵馬,理論上不屬於某位將領。

他知道黃家父子領兵就是爲了出擊後金軍搏斬獲,他也期望黃家父子能夠再建功勳。

韓志寬麾下有不到九百人馬,他除了沒捨得給家丁,給黃家的一百人絕對是挑選了九百人馬裡的強悍之人。

這些瞧上去還算軍容整齊的營兵來到九里臺的當天就被告知跟着黃大人當兵都是拿足餉,本色也會實發五斗雜糧,就在這些大頭兵狐疑之時,宋鵬飛打開包袱,一百餘兩白銀在陽光下晃眼。

關內的營兵待遇比關寧軍差一些,騎兵月餉一兩五錢銀子,步兵只有一兩,伍長比普通兵丁多五錢銀子,小旗官是普通兵丁的雙倍糧餉。

這些軍人是爲了吃糧而當兵,短時間要改造他們談何容易。

黃漢也只能採取明軍武官的一貫風格,以家丁隊督戰逼着營兵去拼命,膽敢交頭接耳就割下他們的耳朵,膽敢回頭逃跑當場斬殺。

要人賣命就不能虧待他們,黃漢不喝兵血,按時足額給糧餉,如果在戰鬥時這些人不幹活黃漢下手殺他們也會覺得心安不少。

無他,以黃漢現代人的思維,出了錢糧就是買這些人的服務,當兵的服務自然是殺敵,如果這些營兵看見敵人就逃跑自然屬於違約,殺了他們以儆效尤沒什麼不對。

每個營兵都拿到了白花花銀子,知道本色是雜糧五斗,能夠有辦法送糧食回家的兵丁可以按月領取,需要換成折色拿銀子或者銅錢也行。

沒有誰不喜歡按時發工資的領導,這些吃糧當兵的,本來很不願意來一個不熟悉的武官麾下當差。

他們認爲離開城池,來到這個荒僻的地方太虧了。現在不這樣想了,黃大人保證按時發放糧餉,而且承諾按照足額下發這就足夠了。

大明京畿之地老百姓的年關不好過,兵荒馬亂烽火連天,我爲魚肉,人爲刀俎。有多少老百姓會在這個寒冬失去生命?

被建奴禍害了家園僥倖不死的老百姓開始了逃亡,飢寒交迫的漢民開始流浪,流浪,不知何時才能夠重返家園。

此時北直隸的兵源何其多也,可惜黃漢沒有實力收下這些跟後金軍有血海深仇的老百姓。

黃漢渴望能夠上位,期盼獲得權力,因爲唯有如此才能夠幫到更多的漢人。

時間倉促,他帶着人馬在大年初一都沒有耽誤訓練,還好韓志寬派來的三十騎兵都有三年以上服役時間,談不上弓馬嫺熟也不遠矣!

他們是否忠誠難說難講,這需要時間磨合,需要相互之間建立信任。

世上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更加不會有無緣無故的恨,人的感情是需要慢慢培養的。

黃漢不着急,他相信大家經過幾次實戰就會成爲真正的戰友,袍澤之情就會建立。

彼此間有了信任度,以後的相處就相對容易許多,再給這些軍人恩惠,讓他們感覺到尊重,讓他們得到升官發財的機會。

那時候得到忠誠和擁戴就不成問題,水到渠成之時,黃漢當然把這些騎兵收做家丁。

黃漢在營兵來報到時一一檢查了這些兵丁們的裝備,發現他們的武器和弓箭不是用來哄騙上官的樣子貨。

他知道這是韓志寬用心了,這些軍人應該是營伍裡的佼佼者,這份人情要記下,以後總要找機會報答。

現在連自己一共有了五十騎,其中連憨子、宋鵬飛在內有十九位忠誠度沒問題的家丁戰士,還有二十九匹備用戰馬。

如此配置,這支騎兵隊伍的機動力完全不弱於後金軍。

戰鬥力應該比不上同樣數量的建奴,但是這不打緊,在本土作戰,是自己的主場,天然具備主場優勢。

況且黃漢根本沒打算以少勝多,也沒打算硬碰硬,在主戰場外圍的密林山崗遊擊出外搶劫的建奴小隊伍是既定目標。

爲了較好地打擊敵人保全自己,戰場選擇尤其重要,黃漢當然不可能出現在平原,他選擇的戰場是丘陵地帶。

說不定要利用地形跟後金軍兜圈子擺脫圍殲,因此熟悉戰場相當重要。

又得了不少繳獲,精鐵盔甲裝備騎兵家丁還有富餘,黃漢從歸他指揮的三十個騎兵中挑選出十人給他們裝備了鐵甲和帶面甲的頭盔,這十人都是樸實之人,知道這些裝備的價值,情緒和態度立刻不一樣了。

家丁隊裡黃農生、楊谷、楊家和、黃春生四人騎術太差還沒有能力騎戰,這一次也把他們帶出來是爲了鍛鍊他們。

但是他們不可以騎馬衝殺,他們的任務是騎兵衝殺之時把二十九匹備用馬管好了,發現有袍澤負傷之時要及時給予救助。

黃漢帶領騎兵每天都在拉練,附近的山林已經被轉遍。官道、山道、小道,哪裡地形險要,哪裡是死地都已瞭然於胸。

遇到村莊和老百姓,這一支騎兵都會進行宣傳,告知他們後金軍馬上會來永平府劫掠,要求他們早做防範。

大明朝講究堂堂陣戰,往往形勢有利兵丁們會一擁而上,被敵人突破又會一鬨而散,採取游擊戰術少之甚少。

因爲這個時代的兵丁沒有民族榮譽感,也沒有國家概念,更加不會有崇高的信仰,他們就是爲了拿糧餉而當兵。

兵丁們臨戰逃亡屢見不鮮,要靠主將家丁監督纔會留在戰場搏命,講究的是有進無退一鼓作氣,不能給兵丁們一絲半點自由選擇的機會。

要是帶上這樣的兵丁上山入林或進、或退靈活掌握攻擊和撤退,搞不好在行軍路上人馬就逃得所剩無幾。

第八百零九章:崇禎十一年第一百七十三章:英雄凱旋第七百二十五章:滅許定國滿門第二百七十五章:巡按御史第四百五十二章: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第一百七十四章:皇帝的代入感第五百零五章: 初戰告捷第二百二十五章:跑錯地方了第五十八章:皇帝長了面子第四百一十八章:心悅誠服第七百零二章:忍氣吞聲第六百零二章:崇禎大字典第七百六十八章:鐵了心第二百零三章:功過相抵第四百零一章:猜忌第五百五十四章:家族蒙羞第九十四章:雙魚村第五百八十七章:肆意報復第四百九十六章:故土難離第四百九十四章:匪過如梳第八百五十七章:一舉拿下瀋陽第九百三十三章:奪取熱蘭遮城第三百九十九章:封鎖第八百二十四章:天亡我也第一百零九章:人體盾牌第五百二十章:何以爲報第七百八十三章:香港島第六百七十四章:趕盡殺絕第三百零九章:宣傳很重要第二百五十章:不離不棄第七百九十七章:妙計第九百零九章:殖民和開拓第五百四十五章:南下第八百九十二章:暹邏灣第五百一十章:打入流寇核心層第六百九十六章:不忘初心第三百三十三章:遺民淚盡胡塵裡第一百三十三章:點將第五百九十一章:義州燃起戰火第二百五十五章:漢奸第十二章:不再孤獨第七百二十五章:滅許定國滿門第六百四十一章:點兵排將第五百六十一章:以戰養戰第七百六十四章:烽火連天第九百二十六章:賣直取名第七百四十二章:誤會第七百二十二章:遼瀋郡王第七百九十章:宣泄第七百六十一章:裂土封王第八百四十一章:心如止水第一百六十八章: 左衝右突第六百四十二章:一攻一守相得益彰第三百九十三章:寧遠城第五百六十九章:吳襄父子第七百七十五章:臭名昭著第四十四章:疾馳第八百二十八章:翻臉第四百四十四章:西征第一百四十五章:拼爹第八百五十一章:迫在眉睫第四十六章: 追逐戰第六百九十九章:一網打盡第七十七章:妖嬈第五百零二章:危如累卵第三百零三章:攻心戰第二百六十二章:迴光返照第六百四十四章: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第二百九十四章:固若金湯第三百零八章:繳獲豐厚第四百九十一章:周遇吉第八百六十六章:異域揚威第三百九十一章:是龍得盤着,是虎得臥着第三百三十五章:景陽鐘聲第五百六十章:量力而行第七百八十七章:圍殲多鐸第九百一十九章:最漫長的一夜第七百四十四章:鄭芝龍第二百四十五章:兵不血刃第五百一十八章:營嘯第一百三十九章:巧取榛子鎮第六百七十七章:戰機第四百一十章:首戰告捷第四百三十八章:算計第四百五十一章: 所向披靡第四百八十八章: 迎合聖意第九百五十六章:爾等皆亡國之臣第七百六十七章:建奴日子不好過第四百二十一章:猛士第九百零二章:警覺第八百零二章: 冬季突襲第四百七十八章:殺光第四百零六章:毛承祿第九百四十四章: 無堅不摧第五百五十七章:石柱第八十一章:凝聚力第四百八十一章:皇帝惦記着第四百一十七章:對轟第五百六十七章:遼西暗戰第三十五章:人脈
第八百零九章:崇禎十一年第一百七十三章:英雄凱旋第七百二十五章:滅許定國滿門第二百七十五章:巡按御史第四百五十二章: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第一百七十四章:皇帝的代入感第五百零五章: 初戰告捷第二百二十五章:跑錯地方了第五十八章:皇帝長了面子第四百一十八章:心悅誠服第七百零二章:忍氣吞聲第六百零二章:崇禎大字典第七百六十八章:鐵了心第二百零三章:功過相抵第四百零一章:猜忌第五百五十四章:家族蒙羞第九十四章:雙魚村第五百八十七章:肆意報復第四百九十六章:故土難離第四百九十四章:匪過如梳第八百五十七章:一舉拿下瀋陽第九百三十三章:奪取熱蘭遮城第三百九十九章:封鎖第八百二十四章:天亡我也第一百零九章:人體盾牌第五百二十章:何以爲報第七百八十三章:香港島第六百七十四章:趕盡殺絕第三百零九章:宣傳很重要第二百五十章:不離不棄第七百九十七章:妙計第九百零九章:殖民和開拓第五百四十五章:南下第八百九十二章:暹邏灣第五百一十章:打入流寇核心層第六百九十六章:不忘初心第三百三十三章:遺民淚盡胡塵裡第一百三十三章:點將第五百九十一章:義州燃起戰火第二百五十五章:漢奸第十二章:不再孤獨第七百二十五章:滅許定國滿門第六百四十一章:點兵排將第五百六十一章:以戰養戰第七百六十四章:烽火連天第九百二十六章:賣直取名第七百四十二章:誤會第七百二十二章:遼瀋郡王第七百九十章:宣泄第七百六十一章:裂土封王第八百四十一章:心如止水第一百六十八章: 左衝右突第六百四十二章:一攻一守相得益彰第三百九十三章:寧遠城第五百六十九章:吳襄父子第七百七十五章:臭名昭著第四十四章:疾馳第八百二十八章:翻臉第四百四十四章:西征第一百四十五章:拼爹第八百五十一章:迫在眉睫第四十六章: 追逐戰第六百九十九章:一網打盡第七十七章:妖嬈第五百零二章:危如累卵第三百零三章:攻心戰第二百六十二章:迴光返照第六百四十四章: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第二百九十四章:固若金湯第三百零八章:繳獲豐厚第四百九十一章:周遇吉第八百六十六章:異域揚威第三百九十一章:是龍得盤着,是虎得臥着第三百三十五章:景陽鐘聲第五百六十章:量力而行第七百八十七章:圍殲多鐸第九百一十九章:最漫長的一夜第七百四十四章:鄭芝龍第二百四十五章:兵不血刃第五百一十八章:營嘯第一百三十九章:巧取榛子鎮第六百七十七章:戰機第四百一十章:首戰告捷第四百三十八章:算計第四百五十一章: 所向披靡第四百八十八章: 迎合聖意第九百五十六章:爾等皆亡國之臣第七百六十七章:建奴日子不好過第四百二十一章:猛士第九百零二章:警覺第八百零二章: 冬季突襲第四百七十八章:殺光第四百零六章:毛承祿第九百四十四章: 無堅不摧第五百五十七章:石柱第八十一章:凝聚力第四百八十一章:皇帝惦記着第四百一十七章:對轟第五百六十七章:遼西暗戰第三十五章: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