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二章:誤會

清軍如果不想被困死、餓死死守防線爭奪時間搶收麥子纔是重中之重。

有了漢城防線連半天都頂不住的前車之鑑,再有逃亡回去的不少清軍把“紅旗軍”炮火如何犀利廣泛宣傳,漢軍、高麗兵恐怕都不會有鬥志。

還有姜新、陸元華、謝虎、竇快等等無間道大肆宣傳懷順王耿仲明倒戈率領漢軍、高麗兵殺光阿爾津以下四千滿蒙騎兵的事實。

平壤防線的守軍用不着打恐怕就會變成一盤散沙,是不是也如同漢城防線那般自己人打了起來還真不好說。

多鐸何許人也,殺漢人如屠豬狗,視漢官如同癩皮狗,曾經把范文程的愛妾搶來玩了幾天再還回去就可見一斑。

懷順王耿仲明能夠殺八旗將領阿爾津獻漢城投降“紅旗軍”,恭順王難道就沒有殺多鐸獻平壤向“紅旗軍”投降的可能性?

感覺到處於危險之中的多鐸會不會先發制人拿下孔有德?

平壤駐防的建奴跟協防漢城的人馬質量有了天壤之別。

因爲是多鐸這個旗主親自率領三千鑲白旗人馬,這三千人當然是鑲白旗的精銳。

七千蒙古騎兵也有所不同,他們不全部由外藩蒙古兵組成,有滿珠習禮率領的三千科爾沁騎兵。

姜新等等五六百人逃回平壤防線後基本上沒有被誰刁難,因爲這段時間從漢城防線逃回的高麗人、漢人實在太多。

孔有德接見姜新詢問漢城內倒地發生了什麼,張洪謨、楊華徵、段學禮等等知道老朋友逃回來了都來一探究竟。

姜新也是那一種唯有打仗不行,其他方面都很行的將領,他知道說謊話的要領,所有的細枝末節都要講真話,唯有在關鍵處撒謊。

他老老實實告訴孔有德,自己在守衛漢城南的戰壕之時就被“紅旗軍”的炮火打蒙了,根本沒有機會退防漢城麾下直接潰散了。

有關於懷順王倒戈之事還是在逃亡平壤的路上聽幾個從漢城裡跑出來的漢軍說的。

爲了使得建奴、韃子跟漢軍、高麗兵離心離德,從互相不信任發展到互相提防,這段時間“紅旗軍”已經把耿仲明倒戈之事廣泛宣傳。

在佈置喊話的同時,還印發了不少傳單在建奴實際控制區拋灑,不僅僅是向朝鮮半島的滿清軍民宣傳,遼東、遼南也在同時進行。

大明邸報、“紅旗日報”都有大幅報道,刻意宣傳了倒戈的漢軍、高麗兵居然把一千五百建奴和兩千五百韃子殺得一個不剩。

此時耿仲明、薛大湖等等在漢城倒戈的降將還在去天津衛的路上,沒有人能夠預知耿仲明會暴卒。

況且耿仲明死亡的消息不利於策反清軍,“紅旗軍”會刻意封鎖。

孔有德也有自己的情報來源,能夠確認老搭檔耿仲明反了大清再次歸明。

現在又從姜新嘴裡瞭解到漢城外圍的壕塹網連半天都沒有守住,兩萬餘清軍就崩潰了,終於明白了耿二爲何會選擇倒戈。

孔有德不是神仙,當然不可能預知耿仲明完全是由於陷入絕境做出了瘋狂舉動導致家丁們誤會纔有了一場亂戰,最後騎虎難下不得不乾脆倒戈。

他分析耿仲明倒戈的原因是認識到“紅旗軍”取漢城旦夕之間。

與其被打死或者被“紅旗軍”俘獲送去京師凌遲,還不如冒險倒戈取滿蒙騎兵的四千顆腦袋爲自己和麾下重新博前程。

漢奸大多數有死道友不死貧道的自私,況且他們雖然在建奴面前低三下四,骨子裡厭惡、憎恨那些獸類,取他們的人頭爲自己買命,這樣的交易孔有德也肯幹!

聽完姜新的敘說,孔有德一聲嘆息,漢城的前車之鑑,平壤城的結局可想而知。

奈何這裡有鑲白旗精銳三千,韃子騎兵七千,還有鑲白旗隨軍的旗丁、阿哈四五千。

如果他效仿耿仲明用建奴、韃子的腦袋爲自己贖罪、爲自己重新迴歸大明鋪路可以嗎?

答案是否定的,因爲多鐸明擺着不信任漢人、高麗人。

他率領人馬來到朝鮮之時立刻佔據了平壤城,城裡的八千漢軍和高麗兵都是多鐸自己帶着旗丁、阿哈重新挑選過,將領也是鑲白旗將佐兼任。

孔有德負責守衛平壤外圍防線、手裡有組織起來的軍民接近六萬,其中有一半是高麗民壯。

多鐸那廝比較狠,只要發現百總以上級官佐有家小在軍中的全部安置在平壤城內,目的當然是留下這些人爲人質。

因此平壤城裡的人口有十幾萬,物資、糧食也囤積了不少,在城外駐防的軍民每三天需要領出糧食才能夠做到不餓肚子。

多鐸的鬼點子還是蠻多的,他不僅僅羈押人質,還控制住糧食和軍需,如果被攻擊放棄外圍的幾萬人,再殺掉老百姓和人質。

平壤城裡的糧草就能夠滿足一萬滿蒙騎兵和五千旗丁、阿哈,八千經過挑選的漢軍、高麗兵吃足兩年。

這不是聳人聽聞,如果遭遇圍城,以多鐸的殘忍程度,殺光滿城老百姓肯定不帶眨眼。

張洪謨比較熟悉好友姜新的尿性,根本不相信他會帶着幾百人跑來平壤繼續等待“紅旗軍”來攻打。

因爲以己度人,犯得着如此嗎?在漢城之時發現“紅旗軍”打來直接投降多省事?那麼多將領都投降了也不多他一個。

此時性命攸關,如果姜新是懷有異心而來,自己豈不是也存在被坑死的可能性?

他認爲是不是朋友先放到一邊,這時得問明白了姜新回來的目的。

張洪謨嘿嘿乾笑兩聲,開口道:“姜老弟,從‘紅旗軍’的包圍圈中能夠突圍而出肯定是經歷了九死一生,老弟貌似個福將啊,毛都沒傷着一根。”

姜新早有腹稿,笑着答道:“張老哥別來無恙,小弟談不上是個福將,也沒本事從‘紅旗軍’包圍圈中突圍。

那是‘紅旗軍’瞧不上我等的戰鬥力,根本沒有展開包圍,發現我們奔逃也沒有刻意追趕,有意放我們一條生路。”

想當年被“紅旗軍”追得差一點葬身大海的孔有德疑惑道:“如今的‘紅旗軍’轉了性?他們也肯網開一面不窮追猛打?”

第三百九十四章:遼西走廊第三百零二章:圍困復州第四百四十三章:戰死沙場第八百三十九章:琉球王國第三百三十四章:復州大捷第四十六章: 追逐戰第五百七十章:勸降第八百一十章:競爭機制第五百七十三章:疾馳入援第六百二十章:橫刀自盡第七百八十一章:體面的投降第一百八十五章:兵科給事中第七百四十六章: 閻應元第三百零七章:明軍殺來了第九百二十九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二百八十八章:平叛第二百五十一章:暢快淋漓第七百三十七章:血雨腥風毒往來第五百零七章:毛葫蘆兵第一百三十三章:點將第七百二十二章:遼瀋郡王第十六章:暗箭難防第五百二十九章:不破不立第一百七十五章:四城光復第七百四十三章:封鎖消息第八百六十二章:收復交趾故土第五百五十一章:殺奔荊州第八百四十五章:鬆錦大戰第五百四十二章:揮汗如雨第四百九十七章:雲山霧罩第一百九十六章:莫以惡小而爲之第八百五十四章:死灰復燃第六百七十六章:膽寒第六十七章:二貨阿敏第三百七十二章:砍銀子第四百七十八章:殺光第三十九章:決絕第四百零六章:毛承祿第二百一十八章:扔進昭獄第九百四十章: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第二百四十一章:驚愕莫名第四百五十四章:震懾第一百四十一章:證據確鑿第五百一十七章:玉碎第六百八十六章:全線反擊第八百一十章:競爭機制第九百一十三章:人比人氣死人第二百八十七章:叛亂第七百四十八章:實業興國第七百九十四章:分歧第三百零五章:復州攻防戰第七百三十三章:無賴精神第四百八十二章:權衡、制衡第八百五十五章:垂拱而治第八十九章:再來遵化第九百三十章:搗毀鷹巢第六百三十四章:一語點醒夢中人第四百四十九章:煙塵第八百三十九章:琉球王國第三百一十三章:會攻金州第一百零一章:歸來第七百七十六章: 惹毛了大明第四百二十一章:猛士第一百六十六章:反其道而行第二百四十四章:屈人之兵第三百三十五章:景陽鐘聲第十六章:暗箭難防第六百八十一章:翻天覆地第四百七十一章: 突出包圍圈第二百七十一章:順水推舟第三百五十八章:叛亂第三百五十六章:戰敗第五百三十七章:軍犬兵第二百七十四章:絕戶計第七百五十章:自立爲王第六百五十八章:晉商大出血第二百零二章:君前奏對第五百九十章:慘不忍睹第二百二十六章:生死攸關第八百四十七章: 見異思遷第六百九十六章:不忘初心第九百零七章:全面進攻第一百八十章:天造地設第四百六十五章:天亡大明第五百三十八章:忠義堡第六百四十四章: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第六百九十一章:以你爲榮第三百五十一章:炫耀第五百八十八章:活捉武納格第十八章:佔便宜第七百三十四章:呆若木雞第一百零五章:投名狀第八百三十五章:選擇第八百零二章: 冬季突襲第五百八十六章:不留活口第四百八十七章:微服私訪第二百三十五章:韃子應戰第八百七十三章:孤家寡人第二百八十七章:叛亂第八十八章:五湖四海
第三百九十四章:遼西走廊第三百零二章:圍困復州第四百四十三章:戰死沙場第八百三十九章:琉球王國第三百三十四章:復州大捷第四十六章: 追逐戰第五百七十章:勸降第八百一十章:競爭機制第五百七十三章:疾馳入援第六百二十章:橫刀自盡第七百八十一章:體面的投降第一百八十五章:兵科給事中第七百四十六章: 閻應元第三百零七章:明軍殺來了第九百二十九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二百八十八章:平叛第二百五十一章:暢快淋漓第七百三十七章:血雨腥風毒往來第五百零七章:毛葫蘆兵第一百三十三章:點將第七百二十二章:遼瀋郡王第十六章:暗箭難防第五百二十九章:不破不立第一百七十五章:四城光復第七百四十三章:封鎖消息第八百六十二章:收復交趾故土第五百五十一章:殺奔荊州第八百四十五章:鬆錦大戰第五百四十二章:揮汗如雨第四百九十七章:雲山霧罩第一百九十六章:莫以惡小而爲之第八百五十四章:死灰復燃第六百七十六章:膽寒第六十七章:二貨阿敏第三百七十二章:砍銀子第四百七十八章:殺光第三十九章:決絕第四百零六章:毛承祿第二百一十八章:扔進昭獄第九百四十章: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第二百四十一章:驚愕莫名第四百五十四章:震懾第一百四十一章:證據確鑿第五百一十七章:玉碎第六百八十六章:全線反擊第八百一十章:競爭機制第九百一十三章:人比人氣死人第二百八十七章:叛亂第七百四十八章:實業興國第七百九十四章:分歧第三百零五章:復州攻防戰第七百三十三章:無賴精神第四百八十二章:權衡、制衡第八百五十五章:垂拱而治第八十九章:再來遵化第九百三十章:搗毀鷹巢第六百三十四章:一語點醒夢中人第四百四十九章:煙塵第八百三十九章:琉球王國第三百一十三章:會攻金州第一百零一章:歸來第七百七十六章: 惹毛了大明第四百二十一章:猛士第一百六十六章:反其道而行第二百四十四章:屈人之兵第三百三十五章:景陽鐘聲第十六章:暗箭難防第六百八十一章:翻天覆地第四百七十一章: 突出包圍圈第二百七十一章:順水推舟第三百五十八章:叛亂第三百五十六章:戰敗第五百三十七章:軍犬兵第二百七十四章:絕戶計第七百五十章:自立爲王第六百五十八章:晉商大出血第二百零二章:君前奏對第五百九十章:慘不忍睹第二百二十六章:生死攸關第八百四十七章: 見異思遷第六百九十六章:不忘初心第九百零七章:全面進攻第一百八十章:天造地設第四百六十五章:天亡大明第五百三十八章:忠義堡第六百四十四章: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第六百九十一章:以你爲榮第三百五十一章:炫耀第五百八十八章:活捉武納格第十八章:佔便宜第七百三十四章:呆若木雞第一百零五章:投名狀第八百三十五章:選擇第八百零二章: 冬季突襲第五百八十六章:不留活口第四百八十七章:微服私訪第二百三十五章:韃子應戰第八百七十三章:孤家寡人第二百八十七章:叛亂第八十八章:五湖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