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漢江省

安定了大半個朝鮮,春耕進行到了尾聲,大太監鄭之惠和張鳳翼、樑廷棟又趕去京師面聖。

由於加大了投資力度,京師到達天津衛的道路完全是混凝土大馬路,道路經過的所有河流都用不着擺渡,全部架起了大橋。

本來漢民族的橋樑技術就領先世界,有了黃漢出銀子購買、收集大工匠的祖傳絕活兒形成文字,向整個“紅旗軍”體系的建築工推廣技術,效果槓槓的。

黃漢不會利用權勢逼迫大工匠獻出祖傳秘籍,但人總是有弱點的,不爲名利的少之甚少。

比如旗衛打探到一個叫做賀鳴春的大工匠家裡珍藏了不少知名石拱橋的圖紙。

貌似連趙州橋的維護圖紙都有,可以確定正德年間整修小商橋的圖紙就在賀家,可是不管旗衛如何開價這個大工匠都不肯拿出圖紙。

彙報到了黃漢這裡後,黃漢給王徵去了書信,把事情經過寫清楚了。

自從來到“紅旗軍”體系搞科研教書育人,科學家王徵就煥發了青春,工作熱情高漲。

得知了這個好消息,老人家第二天就出發了。

王徵聲名赫赫,賀鳴春如雷貫耳,見這位大家上門哪敢怠慢,又得知王徵能夠保證給予他和兩個兒子正九品官身,哪敢給臉不要臉?

七天後賀鳴春一大家子都跟隨王徵來到了虎穴城住入人才樓。

黃漢手裡有大明科學界的泰斗“南徐北王”,有這兩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家、士大夫上門就不會出現談不下來的條件。

“紅旗軍”體系擁有了水泥,擁有了鋼筋混凝土,擁有人才,擁有研發團隊,這六七年裡不斷積累經驗,新一代建築工的架橋技術日趨完善。

建造大橋的跨度也越來越大,以賀鳴春和兩個兒子爲首的研究團隊已經有了在黃河之上建大橋的宏偉構想。

如今來往於京師、天津衛對於鄭之惠、張鳳翼等等來說簡直是一種享受,一路上還能夠看到京畿之地的新面貌。

他們乘坐的乃是黃氏出品的高級四輪馬車,減震效果槓槓的,由於車尾外部安裝了取暖的蜂窩煤爐子燒開水爲內部暖氣片供熱,哪怕外面寒風刺骨,馬車內也是溫暖如春。

他們再一次來京城乃是爲“紅旗軍”將士們邀功請賞,也要嘗試勸文武百官和皇帝早早給予徵虜大將軍郡王爵位。

還有一件事情也很重要,徵虜大將軍拿下大半個朝鮮納入大明版圖,這裡將要設立一個承宣布政使司,還叫做朝鮮不合時宜。

黃漢的提議叫做“漢江省”,並且提名了不少官員擔任漢江承宣布政使司左右布政使、左右參政等等,還有提刑按察使司正副按察使,下轄州府的知府、知州、知縣。

被提名當相當於高官的左右布政使的第一人選比較搞笑,乃是當朝首輔溫體仁。

第二人選乃是前五省總督陳奇瑜,第三人選乃是已經去雲南赴任的盧象升,第四人選就是差一點被崇禎殺了的前戶部尚書總督漕運兼巡撫鳳陽的大員楊一鵬。

徐明揚、張國維、朱大典、閻升斗、李詩聖、王本立、張文魁、倪可大、張有俊、何炳等等黃漢有耳聞的忠義官員全部上了“漢江省”選官名單,而且都是建議提拔一級調用。

朝廷肯定不會完全滿足徵虜大將軍的願望,點名的官員能夠給三分之一就不錯了。

但是這裡留下了伏筆,朝廷給予這些人提拔,於國於民大有好處。

他們中不少人原本就受到過“紅旗軍”恩惠,再次升官又是因徵虜大將軍而起,他們當然應該知恩圖報。

如果朝廷不放人,而且對這些人沒有交代甚至於不聞不問,怨恨的情緒就有可能埋下了,想去徵虜大將軍治下大展拳腳的願望會更加強烈。

歸根到底還是崇禎皇帝太老實,真不適合當皇帝,黃漢出招又太刁鑽,往往不管崇禎如何化解,“紅旗軍”都是受益方。

還有莫名其妙的幾人也上了黃漢選官的名單,一人被提名爲漢城府第一任知府,此人叫做宋應星,乃是江西省袁州府分宜縣學教諭。

還有北直隸通州人閻應元、南直隸金壇人馮厚敦、浙江上虞人陳明遇,這三人分別被黃漢提議委任爲漢城府同知、推官、知州。

黃漢記得閻應元的絕命詩,“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萬人同心死義,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感佩這位英雄明知不可爲而爲之。

熟悉明末歷史的人都不會欽佩被吹上天的民族英雄史可法,而是追捧江陰抗清三公,前者絕對是個眼高手低的坑貨。

史可法手中擁有軍民上百萬,擁有錢糧豐足的大城、堅城揚州,擁有督師、建極殿大學士、兵部尚書的光環。

可惜這個明末抗清名將、民族英雄守衛揚州連半天都沒撐住,最後的結果是造成“揚州十日”大屠殺,八十萬漢人罹難。

以後黃漢得了天下,如史可法這樣的民族英雄一定要把他留在京城做官。

給予他相當於城管局的官職,管管環境衛生和市容,管管戴着紅袖箍的小腳老太太。

這樣做纔是人盡其才,用這樣的人擔任封疆大吏絕對是被他坑死了都沒地兒喊冤。

因爲他沒有投降敵人屬於哪一種“平時袖手談心性,臨事一死報君王!”的高風亮節之人。

而如閻應元、馮厚敦、陳明遇這樣的人一定會給予他們駐紮海外殖民地的軍政大權,有他們駐守新領地,一定能夠安定一方。

江陰抗清三公如今默默無聞,黃漢佈置旗衛進行打探才得知他們的近況,如今他們都是布衣,唯有馮厚敦擁有秀才功名。

黃漢舉薦了幾十地方官,其他人甚至於溫體仁和陳奇瑜是否能夠如願黃漢都不在乎。

唯有宋應星、閻應元等等四人志在必得,爲此黃漢還派遣旗衛跟老丈人溝通,也給劉之倫去了信。

拿下大半個朝鮮國原有領土納入大明版圖,徵虜大將軍居功至偉,他舉薦的官員雖然讓人根本看不懂也得着重考慮。

第八百三十二章:分而治之第七百二十六章:十面張網第五百零八章:天天殺人第八百三十五章:選擇第五百四十一章:報皇恩第四百章:暗戰第三十五章:人脈第九百一十九章:最漫長的一夜第七百八十一章:體面的投降第二百六十二章:迴光返照第六百四十六章:謹慎小心第一百六十五章: 痛打落水狗第二十六章:搏軍功第二百零八章:貴人來第二百六十五章:徹底崩塌第三百七十三章:殺一儆百第八百九十七章:立錐之地第九百四十一章:扶搖直上九萬里第六百七十六章:膽寒第五百五十章:解圍第四百三十八章:算計第五百七十一章:京師再次戒嚴第五百九十四章:光榮犧牲第五百六十一章:以戰養戰第六百二十六章:連搶帶賺第五百八十四章:敗北第九百四十五章:整編錦衣衛第四百七十八章:殺光第九百一十四章:召喚第一百一十七章:破城第八百零二章: 冬季突襲第六百八十一章:翻天覆地第七百一十二章:窩囊廢第五百零四章: 瞬間崩潰第四百三十三章:充軍發配第七百六十八章:鐵了心第三百四十章:挨天譴第八百六十三章:脊樑骨第五百五十九章:封建教條第八百六十八章:離心離德第八十四章:打馬長安街第五百零二章:危如累卵第二百六十九章:朕貌似管不着第四百六十四章:一箭雙鵰第三百六十五章:攻防戰第八百四十章:人心惶惶第九十一章:壞壞的第八百七十三章:孤家寡人第四百七十四章:細菌戰開始第九百三十四章:臺灣島納入版圖第三百二十六章:繼續北上第九章:哀其不幸第七百七十五章:臭名昭著第八百七十八章:曹州攻防戰第九百三十六章:捲土重來第八百五十三章:橡膠園第六百九十六章:不忘初心第二百零五章:下一步行動第六百八十六章:暴怒第二百八十一章:米尼槍第三百六十七章:喋血城頭第六百六十五章:三路出擊第八百四十六章:化爲焦土第八百四十二章:厚積薄發第八百零五章:功虧一簣第四百二十八章:害人不淺第六百六十七章 :改變歷史第二百四十三章:大暴動第七百八十五章:公平第一百零五章:投名狀第二百七十六章:永平參將第七百九十六章:陷入險地第九百二十五章: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第五十九章:投桃報李第五百七十四章:封閉內三關第八百三十五章:選擇第二百二十四章:御馬監第七百九十七章:妙計第三百六十五章:攻防戰第三百二十章:殺了一路第六百二十七章:有口皆碑第八百四十二章:厚積薄發第五百六十四章:利益再分配第六百一十九章: 歸師勿掩第四百一十章:首戰告捷第二百七十九章:打預防針第三百五十六章:戰敗第二百八十八章:平叛第九百四十一章:扶搖直上九萬里第七百四十六章: 漢江省第七百八十二章:不可饒恕第二百四十五章:兵不血刃第一百七十六章:補充兵額第五百一十七章:玉碎第九十章: 瓦克達第五百九十章:慘不忍睹第四百二十章:點兒背第六百三十五章:要挾朝廷第八百七十七章:戰術高手第七百九十一章:狗咬多鐸
第八百三十二章:分而治之第七百二十六章:十面張網第五百零八章:天天殺人第八百三十五章:選擇第五百四十一章:報皇恩第四百章:暗戰第三十五章:人脈第九百一十九章:最漫長的一夜第七百八十一章:體面的投降第二百六十二章:迴光返照第六百四十六章:謹慎小心第一百六十五章: 痛打落水狗第二十六章:搏軍功第二百零八章:貴人來第二百六十五章:徹底崩塌第三百七十三章:殺一儆百第八百九十七章:立錐之地第九百四十一章:扶搖直上九萬里第六百七十六章:膽寒第五百五十章:解圍第四百三十八章:算計第五百七十一章:京師再次戒嚴第五百九十四章:光榮犧牲第五百六十一章:以戰養戰第六百二十六章:連搶帶賺第五百八十四章:敗北第九百四十五章:整編錦衣衛第四百七十八章:殺光第九百一十四章:召喚第一百一十七章:破城第八百零二章: 冬季突襲第六百八十一章:翻天覆地第七百一十二章:窩囊廢第五百零四章: 瞬間崩潰第四百三十三章:充軍發配第七百六十八章:鐵了心第三百四十章:挨天譴第八百六十三章:脊樑骨第五百五十九章:封建教條第八百六十八章:離心離德第八十四章:打馬長安街第五百零二章:危如累卵第二百六十九章:朕貌似管不着第四百六十四章:一箭雙鵰第三百六十五章:攻防戰第八百四十章:人心惶惶第九十一章:壞壞的第八百七十三章:孤家寡人第四百七十四章:細菌戰開始第九百三十四章:臺灣島納入版圖第三百二十六章:繼續北上第九章:哀其不幸第七百七十五章:臭名昭著第八百七十八章:曹州攻防戰第九百三十六章:捲土重來第八百五十三章:橡膠園第六百九十六章:不忘初心第二百零五章:下一步行動第六百八十六章:暴怒第二百八十一章:米尼槍第三百六十七章:喋血城頭第六百六十五章:三路出擊第八百四十六章:化爲焦土第八百四十二章:厚積薄發第八百零五章:功虧一簣第四百二十八章:害人不淺第六百六十七章 :改變歷史第二百四十三章:大暴動第七百八十五章:公平第一百零五章:投名狀第二百七十六章:永平參將第七百九十六章:陷入險地第九百二十五章: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第五十九章:投桃報李第五百七十四章:封閉內三關第八百三十五章:選擇第二百二十四章:御馬監第七百九十七章:妙計第三百六十五章:攻防戰第三百二十章:殺了一路第六百二十七章:有口皆碑第八百四十二章:厚積薄發第五百六十四章:利益再分配第六百一十九章: 歸師勿掩第四百一十章:首戰告捷第二百七十九章:打預防針第三百五十六章:戰敗第二百八十八章:平叛第九百四十一章:扶搖直上九萬里第七百四十六章: 漢江省第七百八十二章:不可饒恕第二百四十五章:兵不血刃第一百七十六章:補充兵額第五百一十七章:玉碎第九十章: 瓦克達第五百九十章:慘不忍睹第四百二十章:點兒背第六百三十五章:要挾朝廷第八百七十七章:戰術高手第七百九十一章:狗咬多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