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馬祥麟就是一位忠臣良將,他明知事不可爲還死守襄陽直至城破殉國。
他曾經寫信給母親秦良玉“……兒誓與襄陽共存亡,願大人勿以兒安危爲念!”
而秦良玉的回信只有一句話:“好!好!真吾兒!”
他們傻嗎?是的,他們真的很傻。而就是因爲有了如他們這樣的傻子才讓後人懂得了何爲“可歌可泣”!
黃漢不肯讓英雄流血還流淚,指名道姓要顧準保障秦良玉、馬祥麟的安全。
由於影響了歷史現如今本該殉國的張鳳儀、秦拱明、馬祥和等等將領的安全也要兼顧。
顧準見馬祥麟煽情,白桿兵將領的情緒立刻不一樣了,連忙準備反駁。
此時秦拱明道:“不然、不然,拼得一死容易,留下有用之軀爲國爲民多做貢獻纔是善莫大焉。
白桿兵不立刻北上殺奔陝西,起到的作用更加大,安定數百萬川民就約等於消滅了幾十萬流寇,救活了百萬饑民。
我不管你們是什麼態度,我贊同顧將軍的計劃。”
顧準道:“我‘紅旗軍’自從成立以來可謂身經百戰,何時畏敵不前?白桿兵忠勇衆所周知,合計斬殺多少建奴、韃子、流寇?
恩師審時度勢一邊跟建奴、流寇鏖戰一邊把‘紅旗軍’發展壯大,纔有了今日的局面。
至今爲止“紅旗軍”的斬首數恐怕是白桿兵斬獲的十幾倍甚至於幾十倍。
何爲落了下乘?難道眼看着讓忠勇的麾下無意義的犧牲纔是上乘?”
馬祥麟言下之意“紅旗軍”不肯拼消耗慣會大滑頭仗,顧準立刻擺事實講道理還列舉斬首數,幾大十議事的將領議論紛紛。
剛纔的話有些過激了,直爽的馬祥麟已經暗自後悔,他知道黃漢這個妹夫對秦家、馬家沒說的,還親自救下了自己的結髮妻子。
這些年“紅旗軍”經常資助白桿兵裝備和錢糧,連自生銃、米尼槍、能夠在山區靈活轉運的輕型鋼炮都捨得給。
他緩了緩語氣道:“你們雖然言之有理,但是未免消極怠戰,不是我白桿兵的一貫作風,這一次不執行命令,以後朝廷該怎麼看馬家、秦家?”
顧準道:“徵虜大將軍已經在春天收復漢城,他沒有緊接着出兵爭奪平壤,而是進行屯田後在平壤方面將要秋收之時發動進攻。
一個很簡單的戒急用忍,使得'紅旗軍'用不着千里運糧就能夠在'漢江省'發動大戰安置俘虜。
如此成功的例子我們爲何不效仿,爲何非得使得自己的麾下陷入苦戰才能夠表現出一個將領的忠勇?
朝廷的看法能當飯吃?能夠讓枉死的袍澤活過來?放心吧,只要白桿兵兵強馬壯人數衆多,朝廷就沒有看法,還會竭力給予糧餉封官許願。”
馬祥麟聽了這些話,覺得不舒服,他從來沒有想過擁兵自重脅迫朝廷,此時反問道:
“顧將軍,你口口聲聲爲了上百萬川民着想,故而竭力留下白桿兵。
可是陝西的老百姓怎麼辦?難道他們就不是人,朝廷大軍就應該不聞不問任憑他們被流寇、建奴輪番禍害?”
這話具有殺傷力,白桿兵諸將都瞪大眼睛等待顧準辯駁。
顧準道:“因爲我們的力量不足以兼濟天下故而量力而行,建奴爲什麼殺入陝西?目的就是緩解遼東承受的壓力。
徵虜大將軍已經全取朝鮮建立大明'漢江省',接下來就會劍指遼東。建奴爲了避免亡國滅種的命運無所不用其極。
建奴先是使用離間計準備向徵虜大將軍稱臣,妄圖誘惑徵虜大將軍爲了得到大明江山跟他們聯合。
而我的恩師意志堅定,不受任何干擾,按部就班完成五年平遼計劃。
建奴沒轍,肯定是想到了來陝西聯合流寇故而打入延綏鎮,此時我們應該放棄已經被打爛的陝西堅守四川保護川民,以時間換空間。
所以我們應該循序漸進,因爲我們不着急,建奴做不到調動'紅旗軍'進入陝西鏖戰,他們的計劃就會落空。
我們守穩四川,'紅旗軍'山西軍團守穩山西,京營將士們守穩內長城和黃河防線,建奴和流寇在陝西就鬧不下去。
因爲那裡千里無糧,他們搶劫不到糧食如何能夠支撐數十萬大軍和他們的家屬?”
馬祥麟反問道:“白桿兵承諾北上追擊流寇殺奔陝西,又沒讓'紅旗軍'出手。哪裡會影響你們的計劃?”
顧準道:“非也非也,'紅旗軍'白桿兵同氣連枝,你們執意要去陝西送死我也只能帶着麾下陪着。
當我們都被困住陷入險地之時,'紅旗軍'不得不被動增援陝西,接下來就得出動平遼的人馬,建奴的計劃也就成功了。
這就會陷入惡性循環,在幾乎絕糧的陝西鏖戰,僅僅是解決軍糧就不知道需要動用多少人力,漫長几千里的運糧路途上也不知要損耗多少救命糧?
真發展成那樣,你我包括徵西將軍都罪莫大焉!”
原來白桿兵執意要去,顧準只能率領五千麾下被動追隨,不是他認不清形勢,而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爲的僅僅是對白桿兵的一番情意。
沒有人不知好歹,聽出來話音後,馬祥麟和白桿兵諸將都有些感動,他們沉默了,很明顯已經被顧準說服。
可是母親的暴脾氣和固執衆所周知,如何勸阻她循序漸進成爲了大難題。
馬祥麟道:“顧將軍有真知灼見,本官被你說服了,可是母親是徵西將軍,他纔是川軍的總指揮,必須說服她才行。”
這時一直默不作聲的遊擊將軍馬祥和開口了,他道:
“諸位將軍,末將曾經在侯家莊被流寇重重包圍,那時簡直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末將和張鳳儀將軍都灰心了,準備以死報國。
那是'紅旗軍'快馬加鞭疾馳千里殺到侯家莊救下了我們。打那以後,末將就一直想着報答。
然這些年咱們白桿兵還一直在欠徵虜大將軍的恩情,諸位將軍想想,白桿兵跟着‘紅旗軍’打仗哪一次吃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