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曆法的改革

六連擊火銃其實就是步槍版的左輪,但重量卻是提升了五成以上。這個年頭的鋼材還不算過關,槍管還是很厚的,這使得槍管的重量自然也不會少。不過這樣設計也有好處,那就是可以隨時更換槍管、可以在槍管過熱之前更換下來。

如此,火銃的使用壽命和士卒的安全就得到了足夠的保障。

火炮方面,老木頭也給了張弘斌一個驚喜,那就是最新型的重型迫擊炮已經鑄造成功。新完成的迫擊炮重量是七十五公斤,兩個人還是可以拿得動的,最多三個人可以輕鬆帶着走。威力比拿破崙差一些,但用於山地和森林的攻堅戰卻是足夠了。這種火炮不用說,自然是用來打山地戰的,對象也很明確,自然是四川地區。

是的,張弘斌下一步的攻擊目標,就是四川。

這已經是一早就預定好的,因爲他需要打下四川之後,進而攻佔雲南和東南亞,甚至佔領廣西南部地區,最後獲得一個出海口,藉助北部灣的優勢發展航海業。海外殖民什麼的,或許還不必考慮,但是海貿這塊他多少也想分一杯羹。

穿越到了一個大航海時代,哪怕英國已經崛起的年代,不加入進去,豈非會遺憾一輩子?

“對了,木頭,這新型的火銃和火炮,是什麼個名字?”張弘斌好奇的問到。

“這種火炮和火銃叫做沐氏秦王元年式,今年是秦王您即位的第一年,故而以此來命名。”老木頭笑了笑說道。

“原來如此,不過我這個秦王,可沒什麼年號之類的東西哦。不過也多虧了你提起,我似乎還真的忘記了曆法的修訂工作。既然已經建立了一個不同於大明的政權,沒有屬於我們自己的歷法可不行啊!”張弘斌沉思了一陣說道。

“說得就是,若是一開始就建立一個合適的歷法,豈會有‘沐氏崇禎三年式’這種落人口實的名稱?要知道,如今似乎有人就嘀咕我是身在大秦,心向大明瞭。說起來不過是一句笑話,若是回到大明,我們一家老小非得餓死,傻子纔會回到一個就算已經不是那麼看扁匠戶,但那種歧視和鄙視,甚至完全得不到尊重的感覺,老朽是不希望再體會了。”老木頭也是憤憤不平的說道。

“呵呵,對於木頭你的忠心,我還是很清楚的。原本的火銃就依然是那個名字好了,畢竟當時我們也還沒有屬於我們自己的歷法。再說難道就算我某天推翻了大明,還要怕人想起它,進而推翻自己?我一直認爲,之所以會有反叛,不過是百姓的日子已經過不下去了,或者愚昧無知被誰蠱惑了。

那麼,我若是讓百姓豐衣足食,讓他們懂得分辨是非,那麼這個世界上,還有誰能夠撼動我的統治?”張弘斌無比自信的說道。

老木頭不懂得政治,但他也懂得一個新朝代的建立,必然要全面否定和扼殺前朝一切輝煌和存在。然而張弘斌這傢伙,居然並不打算那麼做。如此,他這個統治要麼一帆風順,要麼只怕是遍佈荊棘。

隨即老木頭笑了笑,暗道:自己這算是怎麼了,這種事情什麼時候輪到自己去思考了?

搖了搖頭,,告別了張弘斌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又投入到了對火器的研究之中。如今像他這樣的頂級工匠,基本上已經脫離了生產的環節,他需要做的是教導和研究而已。

“徐老頭,還在修改儒家典籍呢?”張弘斌在十多分鐘之後,出現在了徐光啓的書房裡面。

這老頭今年居然還健康得很,畢竟這裡是自己的岳父家,張弘斌可沒有虧待過這裡的用度。哪怕這傢伙曾背叛過自己,但基本用度和醫療保障什麼,還是按照最高標準來進行的。

“小子,你怎麼有心情來我這個罪人的家中做客?”對於張弘斌爲什麼可以直接闖入徐家,徐光啓卻不奇怪。

一則他是秦王,要去哪裡誰敢阻攔?二則他也是這裡姑爺,算是徐守的半個兒子,也算是自己的半個孫子。故而他要進入徐府,也是沒什麼難度的,最多失禮了一些;三則張弘斌如今的力量和速度那麼大,要闖進來還真的沒什麼人能夠攔得住他,或許僞裝起來的內衛可以,但他們自然不會動秦王的。

“沒什麼,有點事情找你聊聊,準確的說有點事情需要找你幫忙一下。這些,就是你修改好的典籍……算了,我看不太懂。”張弘斌隨口拿起一本書籍看了看,然後放了下來。

這丫的明知道自己已經推廣了標點符號和拼音,奈何這本書還是按照原本的書寫模式來進行,卻是半個標點符號都沒有。這樣的書籍,對於張弘斌來說,讀起來太困難了。

“你那本是我拿來作爲參考的資料,既然是資料,那自然沒有添加任何標點符號。”徐光啓笑了笑。

好吧,張弘斌只能反省,誰讓自己之前擺了一個烏龍。

“說吧,有什麼需要我這把老骨頭乾的。再不說快一些,天知道我這把骨頭還能夠支持多久!”徐光啓見張弘斌尷尬,心中鬱悶總算是少了不少,也懶得和他廢話,直接點明瞭重點。

“曆法,聽說徐公打算爲崇禎修訂新的歷法。而我這邊呢,既然已經組建了新的政權,那麼自然也需要修訂一個新的歷法。徐公最近似乎太閒了一點,不知道可否幫忙一下?”張弘斌也直接說明了來意。

編寫曆法什麼的,徐光啓經歷過一次,故而應該是最有經驗的。

“對不起,我不幫大明以外的任何勢力編訂曆法。”徐光啓直接拒絕。

好吧,就算是半隻腳已經進入了棺材,依然沒辦法讓他熊熊的愛國心冷卻。

“聽我說,我不是要編寫個什麼秦王紀元之類的東西,我需要從始皇帝嬴政登基那年開始重新修訂華夏曆法。華夏自那個時候進入封建時代,也算是半隻腳進入了真正的文明時代。始皇帝的生前身後我就不予以評價,但他登基爲始皇帝的價值卻是誰也沒辦法抹殺。

聽說西方是用耶穌,也就是你也信奉的那個西方神明的誕生之年,所謂公曆的起始年。那麼我們也用始皇帝登基的那一年,作爲我們華夏民族的公曆起始年便是!我個人覺得,這樣的計算方法,可比您老人家之前在大明設計的新曆法,更適合我們華夏民族。而這個新曆法頒佈之後,我也會複寫一份送到大明那邊,相信徐老您這下不會拒絕了吧?”張弘斌循循誘導,他也看得出,徐光啓是越來越有興致了。

“那……那好吧!”徐光啓果然是屈服了,畢竟他發現這樣的計算方法比原本他設計的要好得多,至少更符合華夏民族。既然大明也可以得到一份,那麼自然他可以幫忙,大不了學習鴕鳥,說是大明原本改進了曆法,然後秦王張弘斌拿來用了而已。 恩恩,自己是大明的忠臣,生是,死了也是!

主支持人已經選定,剩下的要選出幾個助手就變得容易了許多。

前後不過一個月時間,當時間進入了秋收,徐光啓就在原本的經驗和基礎上,把始皇帝歷給修改了出來。

按照這個曆法計算,今年是公元1631年,也是始皇帝歷1851年。曆法從秦王始皇建立帝制那年,也就是公元前220年開始計算,至今1851年。

從此,世界進入了一個新的紀元。

第84章 血債血償時第55章 柳如是登場第44章 公務員考試(三)第57章 慈善演唱會第32章 攻打蒲城縣第49章 超重炮登場第50章 出仕火器局第18章 對土司政策(下)第36章 天外帝王石第28章 最終的決戰(3)第39章 強勢的反擊第39章 緬甸的亡國第46章 後金的抉擇(上)第16章 奪下白水縣第14章 這下別想跑第7章 密會的背後第151章 最新型火器第30章 明末足球賽(上)第42章 巨大吞金獸第45章 華夏的形勢第21章 各地的響應第1章 1643年大事記(上)第36章 天外帝王石第100章 急襲大淩河第136章 六豔的安置第32章 攻打蒲城縣第24章 三千對三萬第103章 後金的短板第148章 茶種的戰爭(2)第65章 進擊的艦隊第41章 最後一層樓第66章 月內下一府第4章 明順的密議(上)第34章 張靖的心聲第29章 落入埋伏圈第42章 張才的自立第67章 討論新鹽政第1章 1643年大事記(上)第97章 希望村建立第46章 孔嶼逃走了31章 明末足球賽中第75章 把荷蘭滅了第118章 登陸本州島第139章 六豔的傾心第125章 東南亞易旗第94章 《救世軍週刊》第156章 華夏國戰詔第8章 開幕式前夕第21章 各地的響應第52章 大移民計劃(下)第5章 商品大好評第7章 密會的背後第122章 六連珠火銃第53章 這裡我做主第146章 二王新狀況第116章 新產品兇猛第50章 人類升空時第72章 張弘武出名(下)第135章 流寇遇流氓第78章 獎品與異常第84章 各人的去路第24章 建黨那些事第7章 和老爹坦白第14章 百姓的怒吼(上)第62章 敵人在海底第152章 軍制大改革第13章 十日取半壁第141章 對晉商下手第134章 坑了洪承疇第136章 六豔的安置第9章 從娃娃抓起第46章 公務員考試(完)第24章 三千對三萬第33章 孔氏的謀算第118章 仔細逛超市第44章 公務員考試(三)第21章 正統繼承權第62章 死掉的最好第88章 徐光啓約談第31章 最終的決戰第8章 買下李定國第89章 盛京將淪陷第2章 隨身的系統第145章 新鈔大普及第112章 漢人又強了第29章 大批海貨到第154章 崇禎的奪權第7章 顧炎武見聞(下)第49章 超重炮登場第35章 黎落的規勸第58章 派邊軍剿匪第64章 系統新武器第102章 邊關如鐵桶第100章 急襲大淩河第38章 告緬甸國書第27章 虎頭山攻防(下)第6章 顧炎武見聞(上)第63章 責任負不負第139章 坑俘與會議(上)第38章 小婢女楊愛
第84章 血債血償時第55章 柳如是登場第44章 公務員考試(三)第57章 慈善演唱會第32章 攻打蒲城縣第49章 超重炮登場第50章 出仕火器局第18章 對土司政策(下)第36章 天外帝王石第28章 最終的決戰(3)第39章 強勢的反擊第39章 緬甸的亡國第46章 後金的抉擇(上)第16章 奪下白水縣第14章 這下別想跑第7章 密會的背後第151章 最新型火器第30章 明末足球賽(上)第42章 巨大吞金獸第45章 華夏的形勢第21章 各地的響應第1章 1643年大事記(上)第36章 天外帝王石第100章 急襲大淩河第136章 六豔的安置第32章 攻打蒲城縣第24章 三千對三萬第103章 後金的短板第148章 茶種的戰爭(2)第65章 進擊的艦隊第41章 最後一層樓第66章 月內下一府第4章 明順的密議(上)第34章 張靖的心聲第29章 落入埋伏圈第42章 張才的自立第67章 討論新鹽政第1章 1643年大事記(上)第97章 希望村建立第46章 孔嶼逃走了31章 明末足球賽中第75章 把荷蘭滅了第118章 登陸本州島第139章 六豔的傾心第125章 東南亞易旗第94章 《救世軍週刊》第156章 華夏國戰詔第8章 開幕式前夕第21章 各地的響應第52章 大移民計劃(下)第5章 商品大好評第7章 密會的背後第122章 六連珠火銃第53章 這裡我做主第146章 二王新狀況第116章 新產品兇猛第50章 人類升空時第72章 張弘武出名(下)第135章 流寇遇流氓第78章 獎品與異常第84章 各人的去路第24章 建黨那些事第7章 和老爹坦白第14章 百姓的怒吼(上)第62章 敵人在海底第152章 軍制大改革第13章 十日取半壁第141章 對晉商下手第134章 坑了洪承疇第136章 六豔的安置第9章 從娃娃抓起第46章 公務員考試(完)第24章 三千對三萬第33章 孔氏的謀算第118章 仔細逛超市第44章 公務員考試(三)第21章 正統繼承權第62章 死掉的最好第88章 徐光啓約談第31章 最終的決戰第8章 買下李定國第89章 盛京將淪陷第2章 隨身的系統第145章 新鈔大普及第112章 漢人又強了第29章 大批海貨到第154章 崇禎的奪權第7章 顧炎武見聞(下)第49章 超重炮登場第35章 黎落的規勸第58章 派邊軍剿匪第64章 系統新武器第102章 邊關如鐵桶第100章 急襲大淩河第38章 告緬甸國書第27章 虎頭山攻防(下)第6章 顧炎武見聞(上)第63章 責任負不負第139章 坑俘與會議(上)第38章 小婢女楊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