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張才的戰爭

大魏,從一個半死不活的小勢力,瞬間變成了第三大勢力,

其勢力僅次於共和國和大明,比大順和大吳要強大,更別說已經被大明打殘的滿清了,

奈何自家人的事情自己知道,大魏說是一個獨立的勢力,實際上已經完全淪爲了共和國的附屬勢力,唯一的就是沒有正名,其他的基本上都開始與共和國接軌,相互之間的融合在慢慢進行着,

隨着大魏的改革不斷的進行,國會建立之後,宰相獲得了更多的權柄,甚至不必再顧慮羅汝才的意志,哪怕就算想顧慮一下,考慮到監督黨對他位置的虎視眈眈,也不得不只能先把這份知遇之恩放在一邊,畢竟知遇之恩換不回權柄,他也不相信羅汝才還能夠奪回屬於他的權力,所以沒必要因爲所謂的知遇之恩,把自己的仕途搭進去,

人性的薄涼,算是在這一刻發揮得淋漓盡致,

羅汝才這段時間不斷的學習,倒是學到了不少,以前看不懂的政令,如今似乎明白了,他發現,共和國採取的行政模式的確是省時省力,最重要的是可以最大限度的確保君權的千秋萬代,爲此僅僅需要把一部分的政治權力和極少數的軍事權力放棄而已,這筆買賣還是很划算的,

不過他以前沒有實施,現在別人幫他實施了,結果上看已經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了,

各地政府部門,關鍵的部門都是由共和國派出的人手來擔任要職,其餘不太重要的,才由大魏本土的士子來擔任,又因爲存在執政黨和監督黨,而監督黨裡面有很大部分黨員是共和國派出來的,故而執政黨在執政的過程中,必須要兢兢業業,生怕被打落神壇,黨派被迫解散,

對軍隊的整編也開始進入第二階段,速成軍官夜校緊急開班,同時針對各部隊士卒的掃盲活動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着,通過一次次針對潛意識的洗腦,讓士卒產生反內戰的心理,從而就算有某個軍官煽動,甚至羅汝才秘密策動軍隊造反,這些士卒也不會答應,

做完了這些,這次針對共和國的聯合軍事行動,就這樣戲劇性的落幕了,

而這次所謂的聯合行動,卻是給人一種上門找虐的感覺,讓這幾個勢力的士子們,不由得有點失望,他們似乎已經看到了,共和國的徹底崛起,而這幾個勢力,只能算是共和國繁榮富強的一個進階犧牲品而已,

看到這個,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應該怎麼選擇:是在這幾個勢力裡面出仕,還是去共和國出仕,

隨着這次戰爭的結束,最初的導火線,,專利法和商標法,也得到了所有勢力的承認,並開設了專利局和商標局,開設之後的第一時間,手持重要技術的商人們,就拿着專利到這幾個地方進行註冊申請,同時通過國會,希望國家取締山寨盜版的侵權行爲,

看着這些商家,那麼自覺的捍衛着自己的合法權益,張弘斌高興的同時,也是哭笑不得,

畢竟自己商會出售的高科技玩意,在他們那個時空,其實也是山寨產品來着,只是別人維權維不到自己頭上,但只要想着嚴厲打擊山寨和盜版行爲的自己,成爲了這個時空最大的山寨貨商人,這種感覺真是有點微妙,

戰事已經完成,後續就是對戰果的消化,具體下去,就是對大西國戰利品的消化,

誠然,這裡已經歸大魏國所有,但正式被大魏國接收以前,共和國也在這裡賺取了大量的戰爭紅利:

首先就是不願意投降,甚至打算反叛的大西國將軍和官員們的家產,對待這些兩面三刀,爲了利益連忠誠都可以出售的傢伙,既然事先說了要投降,如今卻又不投降了,還真當共和國好欺負不成,

其次就是願意服從共和國,接受改造和整編的大西國官員和軍隊,前者經過培訓之後,放到各地需要人手的地方任職,同時可以抽掉一部分人手,送去大魏國那裡進行工作,否則,科舉還沒有舉辦的現在,共和國那裡有那麼多的人手,送去大魏國幫他們建設近代化文明政權,

軍隊經過整編,可以填補一部分武警、警察和軍人的空缺,此刻共和國又進行了新一輪的徵兵,能夠少在本土徵召一些士卒,進而讓百姓最大限度的發揮生產力,提高整個華夏人民共和國的綜合實力纔是關鍵,

最後,就是來自大西國和大魏國的移民,沒有了邊境封鎖,兩地對共和國仰慕多時,期待移民的百姓,終於可以順利移民了,這部分人口很快就能夠填補各地對勞動力的需求,甚至有一部分可以作爲兵源,

處理完這些戰利品的消化之後,張弘斌還要帶着一干文臣,研究紙幣的發放問題,這玩意必須要慎之又慎,畢竟紙幣這玩意,大明也有發放,叫做寶鈔,不過有明以來,寶鈔毫無節制的進行發放,以至於貶值得和廢紙一樣,甚至後期還被看做是朝廷剝削百姓的一個手段,

故而,在大明這片大地上,百姓甚至許多世家,都對紙幣畏之如猛虎,

如何建立公信度,如何提高百姓對紙幣的認可度,也是國會需要討論的重大問題,若是這個問題得不到解決,那紙幣的發放,就得要延遲,

在張弘斌忙得昏頭轉向的同時,遠在澳大利亞的張才,也面臨着人生第一次戰鬥,

自希望村建設完畢之後,百姓開墾農田,挖掘鐵礦石,一步步的把希望村建設成爲一座世外桃源,

這裡有豐富的漁業資源,周圍也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人力方面更不用說,張犇父子、張老爺子夫婦、張才的外公外婆前秦王朱誼漶夫婦、張弘武和張弘文這兩個伯伯、李定國這個不是叔叔的叔叔、甚至還有朱存媛這個慈母,都秘密的運送了一批又一批的物資,甚至是人手過去支援張才的建設,

如今,新建立的十多個穀倉裡面,堆滿了各種各樣的食物,有基本的米麪,也有壓縮餅乾和罐頭之類可以長期保存的乾糧;各種鋼製工具堆滿了公務倉庫;五百多件從春裝到冬裝各式衣物堆滿了張才的偏房;五百頭黃牛、五百頭水牛、三百匹駑馬、六百匹戰馬、一千頭豬,八百頭羊在剛剛開闢的牧場裡面放牧,當然,後期張弘斌秘密讓張琉往澳大利亞上,運去了三千多隻屎殼郎……必要的情況下會繼續增加一批,

張才的初始建設資金非常的豐裕姑且不說,人才的儲備也很豐富,

不僅有手藝不錯的木匠和鐵匠,還有裁縫和廚師,甚至還有建築師和教師,讓人無語的是,張才身邊還有三個小丫鬟和五個小,至於勞動力就更不用說,這次大西國和大魏國的移民裡面,就精選了六百戶成分乾淨,淳樸憨厚的百姓運了過去,

有了足夠的人手和足夠的資金,張才直接把希望村升級爲希望鎮,並且開闢了第二個村子思華村,

如今希望鎮和思華村中,希望鎮就是一個大工地,也設置了四個作坊:水泥作坊,漁業加工作坊、鍊鋼作坊和木工作坊,甚至於,琉璃作坊也在火熱修建之中,同時,城池因爲毗鄰海岸線,故而也建設了一個深水港扣船塢,已經可以初步建設近海漁船,每天都有大批的海魚被捕撈上來,或者現賣,或者被漁業加工作坊,製作成爲魚乾和肉鬆,

至於思華村,則以畜牧業和農耕爲主,重點發展大批量畜牧、經濟作物栽培和大規模耕種,

經濟作物主要由纖維類(亞麻和棉花等)、調味料類(辣椒和茴香等)、水果類(這就不舉例了),

很多的事情,其實還在草創的階段,暫時還得不到任何的受益,目前兩個地方,依然處於一種只有投入沒有收穫的階段,不過張才很有把握,會很快把成本回收回來,然後開始逐步盈利,

但是在這之前,有一件事,卻是困擾了他,

就在昨天,幾個放牧的百姓沒有回來,連同羊羣也沒有回來,民兵部隊迅速派人沿着他們放牧的防線追蹤過去,結果發現了短暫戰鬥過的痕跡,這表明,這幾個人很有可能遇到了什麼兇猛的動物,或者是當地的土著,

很顯然,前者的可能性很低,否則在當場就能夠發現遺骸,既然沒有發現,那很有可能,就是他們被土著抓走了,

張才也沒想到,自己居然會在那麼快的時間裡,就和當地的土著碰上,但既然碰上了,那就必須要解決這個問題,

或者友好相處,或者滅了他們,

其實說這個很廢話,張才其實在來之前就預料到了事情的結局,或者說是唯一的結局,共和國也好,還是別的什麼勢力也罷,都沒有能夠和當地土著溝通的本事,沒有溝通,就不存在理解,而對於他們而言,自己這些人,只是純粹的侵略者而已,對於侵略者,或者站在張才他們的角度來說,爲了捍衛自己和族人的生命安全,他別無選擇,

他不是一個弒殺之人,但爲了華夏民族,他不介意雙手染血……

第6章 王二初接觸第105章 算計與被算第110章 對蒙古用兵第50章 明年下長安第58章 來場震撼的第79章 人才的培養第134章 蟻多咬死象第129章 救世軍入關第87章 準媳婦徐慧第87章 總攻進行時第77章 人智有窮時第41章 新商品區域第9章 張才的自救第102章 神機營威武第23章 1628年半事記第128章 居然是慘勝第49章 人口瘋漲年第19章 免勞勿相送第145章 挖李巖牆角第14章 百姓的怒吼(上)第18章 走前的瑣事第5章 商品大好評第57章 吐蕃軍出動第158章 後金消滅戰(1)第36章 天外帝王石第58章 賞你吃地雷第42章 張才的自立第41章 新商品區域第150章 茶種的戰爭(4)第70章 貿易協約訂(上)第35章 收稅的流寇第57章 慈善演唱會第95章 圖紙被搶走第9章 張才的自救第122章 1640年大事件第66章 月內下一府第57章 慈善演唱會第67章 故都換新主(上)第162章 後金消滅戰(5)第44章 高調的滅族第39章 強勢的反擊第137章 洪承疇被救第80章 海軍要出航第125章 初步工業化第65章 進擊的艦隊第56章 御駕親征去第142章 漢奸要嚴懲第34章 稅收的重要第19章 天才小屁孩第42章 張才的自立第159章 後金消滅戰(2)第149章 崇禎要學習(下)第139章 六豔的傾心第136章 山西拿下了第3章 好貨人人想第26章 大明新科考第61章 自產的火銃第12章 超市的升級第22章 李自成反擊第151章 最新型火器第2章 1643年大事記(下)第67章 故都換新主(上)第136章 山西拿下了第25章 到前線觀戰第23章 1628年半事記第52章 大移民計劃(下)第66章 月內下一府第133章 大明的宣戰第44章 高調的滅族第101章 朝廷的應對第38章 告緬甸國書第94章 《救世軍週刊》第81章 臺灣我來了第15章 驚現地雷陣第123章 曆法的改革第145章 新鈔大普及第23章 稱帝與立憲(下)第148章 茶種的戰爭(2)第59章 演唱會落幕第29章 大批海貨到第95章 圖紙被搶走第84章 血債血償時第149章 崇禎要學習(下)第17章 對土司政策(上)第99章 張獻忠中計第67章 敵人在哪裡第70章 貿易協約訂(上)第32章 攻打蒲城縣第21章 各地的響應第124章 機牀的圖紙第79章 人才的培養第37章 有家歸不得第8章 開幕式前夕第113章 後金來談判第99章 大淩河之戰第38章 小婢女楊愛第142章 瘋狂的彩票(上)第87章 總攻進行時第128章 登陸聖何塞第67章 討論新鹽政
第6章 王二初接觸第105章 算計與被算第110章 對蒙古用兵第50章 明年下長安第58章 來場震撼的第79章 人才的培養第134章 蟻多咬死象第129章 救世軍入關第87章 準媳婦徐慧第87章 總攻進行時第77章 人智有窮時第41章 新商品區域第9章 張才的自救第102章 神機營威武第23章 1628年半事記第128章 居然是慘勝第49章 人口瘋漲年第19章 免勞勿相送第145章 挖李巖牆角第14章 百姓的怒吼(上)第18章 走前的瑣事第5章 商品大好評第57章 吐蕃軍出動第158章 後金消滅戰(1)第36章 天外帝王石第58章 賞你吃地雷第42章 張才的自立第41章 新商品區域第150章 茶種的戰爭(4)第70章 貿易協約訂(上)第35章 收稅的流寇第57章 慈善演唱會第95章 圖紙被搶走第9章 張才的自救第122章 1640年大事件第66章 月內下一府第57章 慈善演唱會第67章 故都換新主(上)第162章 後金消滅戰(5)第44章 高調的滅族第39章 強勢的反擊第137章 洪承疇被救第80章 海軍要出航第125章 初步工業化第65章 進擊的艦隊第56章 御駕親征去第142章 漢奸要嚴懲第34章 稅收的重要第19章 天才小屁孩第42章 張才的自立第159章 後金消滅戰(2)第149章 崇禎要學習(下)第139章 六豔的傾心第136章 山西拿下了第3章 好貨人人想第26章 大明新科考第61章 自產的火銃第12章 超市的升級第22章 李自成反擊第151章 最新型火器第2章 1643年大事記(下)第67章 故都換新主(上)第136章 山西拿下了第25章 到前線觀戰第23章 1628年半事記第52章 大移民計劃(下)第66章 月內下一府第133章 大明的宣戰第44章 高調的滅族第101章 朝廷的應對第38章 告緬甸國書第94章 《救世軍週刊》第81章 臺灣我來了第15章 驚現地雷陣第123章 曆法的改革第145章 新鈔大普及第23章 稱帝與立憲(下)第148章 茶種的戰爭(2)第59章 演唱會落幕第29章 大批海貨到第95章 圖紙被搶走第84章 血債血償時第149章 崇禎要學習(下)第17章 對土司政策(上)第99章 張獻忠中計第67章 敵人在哪裡第70章 貿易協約訂(上)第32章 攻打蒲城縣第21章 各地的響應第124章 機牀的圖紙第79章 人才的培養第37章 有家歸不得第8章 開幕式前夕第113章 後金來談判第99章 大淩河之戰第38章 小婢女楊愛第142章 瘋狂的彩票(上)第87章 總攻進行時第128章 登陸聖何塞第67章 討論新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