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異常的火爆

布幔下蓋着的,是兩具骨架,龐大的骨架。

或許應該稱之爲化石比較妥當,這是兩具恐龍的化石。一具是三角龍化石,而另外一具則是霸王龍化石,爲了尋找並且發掘出它們,文化局的那幫傢伙可是費了不少的新血。

ωωω ¸ⓣⓣⓚⓐⓝ ¸c○

他們的努力沒有白費,經過了大半年的探索和挖掘,然後秘密的送到國家博物館之中,這批參與了化石挖掘的文化局工作者和考古學家們,註定是要名垂青史,因爲他們的是世界上第一批挖掘出恐龍化石的人。

兩具化石之中,三角龍的骨架顯得非常的完整,同時可以確定的是它應該是一頭雌性的三角龍。畢竟就在發現它沒多遠的地方,發現了一窩恐龍蛋化石。根據考古學家的猜測……現階段在沒有更多的資料以前,暫時只能用這個詞,考古學家們猜測,這頭雌性的三角龍,很有可能是剛剛產卵完畢後,遭到了襲擊,然後喪了命。

有一定證據,主要還是來自這幅三角龍的骨架化石,上面有明顯戰鬥過的痕跡,傷勢很重,直達骨頭。

霸王龍的化石則稍微有點不完整,腹部部分有幾塊骨頭有點碎,後來被工作人員用銀子把碎骨頭組合在了一起,確保了骨架的完整性。

隨着布幔的拉開,這兩頭史前巨獸,第一次在所有觀看者面前亮相。

“這是……這是龍?”如此巨大的動物,大家幾乎就想到了龍這種傳說中的生物。

“按照正確的說法,這的確是龍,來自上億年前的恐龍。在漫長的歲月裡,它們這種巨大的生物被歷史所淘汰,然後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之中。但它們並沒有完全在這個世界上消失,它們留下了這些化石,告訴我們這些後人,它們也曾經在這片大地上存在過。”張弘斌撫摸着霸王龍的化石,帶着幾分感慨的語氣說道。

大家算是明白了,這不是龍,但應該是亞龍,就如同鱷魚一樣。

不過沒關係,最重要的是,這樣的東西,全世界只怕也就是共和國這裡有。眼看着兩頭龍,哪怕是亞種坐鎮華夏人民共和國,國會議員也好,還是圍在這裡看着這兩幅骨架的百姓也罷,都顯得非常的興奮。畢竟這玩意和傳國玉璽差不多,對於君王來說是一個權威提升的好道具。

“看看這嘴巴,都能夠把我整個人給吞下去了。”張恬作爲特邀嘉賓,比劃着自己和霸王龍頭骨如是說道。

“別說你,就算是我只怕也是被一口吞了。我很難想象,當時的人類,是如此抵抗這樣的怪物的。”張靖作爲共和國的太子爺,撫摸着化石的時候也是不禁感慨道。

“那個時候,人類還沒有出現,又或者說,人類在這些東西面前太渺小了,而當時食物又那麼的豐富,所以這些大傢伙根本不需要太在意人類祖先那種小不點,畢竟讓你吃幾隻螞蟻,你會花費十幾分鐘的時間,抓幾隻螞蟻來塞牙縫嗎?”張弘斌指着恐龍對他解釋到。

張靖點了點頭,算是明白了。

若是吃下去的東西,還彌補不了自己消耗掉的體力,那自然也就沒什麼興趣捕抓了。

隨即他又看向了那頭三角龍的化石,他覺得,像霸王龍這樣的傢伙,食物應該就是這種體積偏小的同類。

“別看了,爲父知道你想說些什麼!”張弘斌上前摸了摸張靖的腦袋,“任何時代,所謂的食物鏈其實很簡單,無非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霸王龍吃小一些的恐龍,比如這頭三角龍之類的恐龍。而三角龍和不少恐龍,其實並不吃肉,它們是草食系的。不過或許偶爾也會吃點更小的小動物什麼的,但也是無從考證。”

“可是父親,你怎麼知道,三角龍是吃草,而霸王龍是吃肉的?”張恬疑惑的問到。

“這個,交給你來回答了!”張弘斌拍了拍博物館的解說員。

“回公主殿下,草食系和肉食系生物的牙齒,其實是不同的。且看這霸王龍的牙齒,這肉食系的動物有犬齒,而且比較發達,這是爲了更好的咬住獵物;再看看這三角龍的牙齒,幾乎都是臼齒,最合適用來把食物磨爛吃進肚子裡去。因爲不需要捕獵,所以自然也就沒有使用犬齒的必要,故而草食系動物並沒有犬齒。”解說員戰戰兢兢的解釋到。

別說張恬,很多人都看向了兩具化石的牙齒,然後恍然大悟,畢竟一切正如解說員說的一樣。

“可就算是這樣,也不能代表,三角龍就不吃肉啊!”張恬根本就是一個好奇寶寶。

“陛下之前也說了,它們很有可能也吃一些小型的動物什麼的,雜食性的可能性也是有的。”解說員如是說道。

“原來如此,大長見識!”張恬感慨道。

大臣們也是大長見識,紛紛上前想要撫摸這兩具化石。

“抱歉,爲了維護這兩具化石,請各位保持在紅線外。”解說員見狀,立刻擋在了大家的面前。

直到這個時候,很多人才發現,兩具化石下面還有不少的紅線護欄,之前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化石上面,居然就直接忽視了它們的存在。

不過解說員的這番話也在理,大家都摸的話,天知道這骨架會在時候被摸壞。誰也不知道這玩意挖掘起來麻不麻煩,但其珍貴程度必然很高,否則怎麼能夠成爲世界上唯一的兩具化石?

這種東西,是該好好保護纔對!

“墨染,聽說你最近對古代文字也很有興趣對吧?”這個時候,張弘斌突然問了句。

預定成爲下一屆議長的墨染站了出來,有點靦腆的回答到:“的確是這樣,我對古代的那些文字感到非常的好奇,也很想知道,祖宗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下,創造出的文字。”

“那你看看,這些文字你可見過?”張弘斌笑了笑,帶着他來到了恐龍化石沒多遠的一塊展區裡面。

“這是,龍骨?不,這龍骨上的東西,是文字?!”墨染只是一眼就發現了不對勁。

“這是在殷商故都發掘出來的東西,當地人也作爲龍骨賣給藥材鋪。不過按照朕的觀點,上百斤所謂的龍骨,也沒有上面的一個字有用。”張弘斌撫摸着展臺的玻璃櫃,帶着幾分感慨說到。

“那若是按照陛下的意思,這應該是殷商時期使用的文字了?”墨染如視至寶的看着這些甲骨文。

“那邊不遠處就是西周鐘鼎文的展區,你可以去比較比較嘛!”張弘斌指了指不遠處的一個展臺。

墨染果然走了過去,然後不斷的往返於兩者之間,最後得出一個結論:“不錯,和鐘鼎文非常類似,但更原始!”

原始,這就夠,這就表示,這是比鐘鼎文更早的文字,或許是華夏最早出現的文字也說不定。至少,在現階段被發現的,有承載器具並且傳承下來的文字裡面,就是這甲骨文最古老。

墨染算是徹底迷上了這裡,不僅僅是因爲這裡有甲骨文,還因爲這裡還有鐘鼎文和各朝各代的文字展覽。

“都說‘溫故而知新’,朕就是要把華夏民族各個朝代的東西都呈現給大家,讓所有來這裡觀看的百姓,都明白我華夏的歷史是多麼的源遠流長。朕要讓所有人都自豪,自豪我們來自一個如此盛大的文明古國!”張弘斌大手一揮,說出了自己心裡的想法,或許,這也是很多人的想法。

這裡不僅僅有着華夏的文化展覽,還有華夏各朝各代的科技研究成果展覽,以及各朝各代的政治民生展覽。可以說,張弘斌就是直接把華夏文明誕生之後,有歷史記載的一切,都展現給了所有前來觀看的人。

而所謂的民族自豪感,也在一次次的觀看之中,得到加強和提高。

華夏民族,有時候缺乏的並不是金錢,而是自信。

一天的遊覽下來,張弘斌等人也算是滿意而歸,隨隊進來的三千百姓,更是把今天的所見所聞告訴給了他們的街坊鄰居,把兩具化石吹得非常的玄乎。

以至於,到了第二天開始,足足一個月的時間裡,博物館都是出於爆滿的狀態。不僅僅是長安城的本地百姓,甚至的外地百姓,也在有空的時候過來觀看。有些人甚至是請了半天假前來觀看,也不介意人多擠得慌。

恐龍化石周圍更是人山人海,大家指着恐龍化石不斷的驚歎。

也正因爲太多人了,公安部不得不下達了對文物進行一級保護的命令,簡單來說,就是離開的人必須要簡單搜身,同時每一個展檯面前,都要佔着一隊警察,務必要讓羣衆不要對展臺上的東西動手動腳。

尤其是化石和傳國玉璽,這可是非常珍貴,也是好不容易纔弄回來的,可不容有失。

博物館的火爆,同時也使得在得到這個消息之後的大順帝國皇帝李自成咬牙切齒。無他,張弘斌直接把傳國玉璽給放出來展覽,是真是假一眼就能夠看得出來。那問題就出來了:你李自成敢嗎?

面對這個問題,李自成果斷選擇保持沉默,最多控制輿?論,表示‘國器不輕易示人’的觀點。

只是隨着時間的流逝,很多人都恍然大悟——你李自成手中的玉璽,是假的吧?!

第32章 救民如救火第126章 強悍第六層第11章 有客海上來第26章 虎頭山攻防(上)第74章 張氏家族會第39章 緬甸的亡國第36章 天外帝王石第23章 國家博物館第34章 張靖的心聲第104章 決戰要開始第65章 暗流在涌動第68章 故都換新主(下)第141章 讓愛遍天下(下)第98章 且虛與委蛇第114章 反賊新形勢第36章 超市又晉級第62章 知識是力量第8章 開幕式前夕第18章 走前的瑣事第93章 黃臺吉之殤第121章 到大學演講第26章 虎頭山攻防(上)第32章 明末足球賽(下)第104章 張獻忠吐血第94章 發現了澳洲第45章 華夏的形勢第5章 商品大好評第39章 楊愛的勸降第24章 異常的火爆第123章 印度洋海戰第70章 故障率問題第148章 茶種的戰爭(2)第137章 順勢搞整頓第28章 必敗的一仗第148章 崇禎要學習(上)第85章 春香的逆襲第102章 神機營威武第1章 1643年大事記(上)第63章 第一代火器第150章 茶種的戰爭(4)第103章 羅汝纔出擊第28章 父子的對話(下)第19章 免勞勿相送第140章 讓愛遍天下(上)第151章 茶種的戰爭(完)第42章 公務員考試(一)第20章 最理想成果第37章 有家歸不得第48章 對朝鮮戰爭第145章 新鈔大普及第50章 明年下長安第18章 走前的瑣事第150章 第一批奴隸第66章 月內下一府第18章 對土司政策(下)第146章 鬱悶的崇禎第144章 王二戀愛史第28章 必敗的一仗第40章 觀念的衝擊第29章 大批海貨到第92章 皇家軍校立第69章 對王族裁定第132章 隔岸觀虎鬥第124章 強勢的碾壓第42章 張才的自立第10章 天啓七年初第15章 驚現地雷陣第54章 傳統與迷信第67章 敵人在哪裡第59章 七夕有巧遇第149章 茶種的戰爭(3)第75章 把荷蘭滅了第149章 茶種的戰爭(3)第144章 王二戀愛史第89章 盛京將淪陷第66章 月內下一府第93章 挖義軍牆角第151章 最新型火器第79章 人才的培養第160章 後金消滅戰(3)第125章 東南亞易旗第21章 各地的響應第136章 六豔的安置第73章 別小看大海第12章 秦軍再入川第111章 域外遭遇戰第14章 這下別想跑第125章 東南亞易旗第144章 瘋狂的彩票(下)第135章 流寇遇流氓第32章 明末足球賽(下)第18章 計議救公主第75章 把荷蘭滅了第2章 二女同產子第162章 後金消滅戰(5)第127章 蜀道遭遇戰第79章 人才的培養第27章 最終的決戰(2)第63章 責任負不負第156章 華夏國戰詔
第32章 救民如救火第126章 強悍第六層第11章 有客海上來第26章 虎頭山攻防(上)第74章 張氏家族會第39章 緬甸的亡國第36章 天外帝王石第23章 國家博物館第34章 張靖的心聲第104章 決戰要開始第65章 暗流在涌動第68章 故都換新主(下)第141章 讓愛遍天下(下)第98章 且虛與委蛇第114章 反賊新形勢第36章 超市又晉級第62章 知識是力量第8章 開幕式前夕第18章 走前的瑣事第93章 黃臺吉之殤第121章 到大學演講第26章 虎頭山攻防(上)第32章 明末足球賽(下)第104章 張獻忠吐血第94章 發現了澳洲第45章 華夏的形勢第5章 商品大好評第39章 楊愛的勸降第24章 異常的火爆第123章 印度洋海戰第70章 故障率問題第148章 茶種的戰爭(2)第137章 順勢搞整頓第28章 必敗的一仗第148章 崇禎要學習(上)第85章 春香的逆襲第102章 神機營威武第1章 1643年大事記(上)第63章 第一代火器第150章 茶種的戰爭(4)第103章 羅汝纔出擊第28章 父子的對話(下)第19章 免勞勿相送第140章 讓愛遍天下(上)第151章 茶種的戰爭(完)第42章 公務員考試(一)第20章 最理想成果第37章 有家歸不得第48章 對朝鮮戰爭第145章 新鈔大普及第50章 明年下長安第18章 走前的瑣事第150章 第一批奴隸第66章 月內下一府第18章 對土司政策(下)第146章 鬱悶的崇禎第144章 王二戀愛史第28章 必敗的一仗第40章 觀念的衝擊第29章 大批海貨到第92章 皇家軍校立第69章 對王族裁定第132章 隔岸觀虎鬥第124章 強勢的碾壓第42章 張才的自立第10章 天啓七年初第15章 驚現地雷陣第54章 傳統與迷信第67章 敵人在哪裡第59章 七夕有巧遇第149章 茶種的戰爭(3)第75章 把荷蘭滅了第149章 茶種的戰爭(3)第144章 王二戀愛史第89章 盛京將淪陷第66章 月內下一府第93章 挖義軍牆角第151章 最新型火器第79章 人才的培養第160章 後金消滅戰(3)第125章 東南亞易旗第21章 各地的響應第136章 六豔的安置第73章 別小看大海第12章 秦軍再入川第111章 域外遭遇戰第14章 這下別想跑第125章 東南亞易旗第144章 瘋狂的彩票(下)第135章 流寇遇流氓第32章 明末足球賽(下)第18章 計議救公主第75章 把荷蘭滅了第2章 二女同產子第162章 後金消滅戰(5)第127章 蜀道遭遇戰第79章 人才的培養第27章 最終的決戰(2)第63章 責任負不負第156章 華夏國戰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