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貿易初體驗

張弘斌此刻身上就有三十二兩銀子,這是他去世之前剩下的,也不知道下一次發月例是什麼時候。

他已經從婢女那邊稍微瞭解過了大明物價情況,三十二兩銀子幾乎相當於一個七品縣令的年薪了。而對於三少爺而言,只能算是一次喝花酒的開銷。據聞三少爺一個月的月例,就有五十兩銀子。

這可以算是張老爺對他的喜愛的一種表現,老大張弘文在白水縣內經商,平時幾乎不怎麼回來,屬於半分家的狀態。奈何張家或者這一帶都有‘家長在不分家’的傳統,所以張弘文和張弘武就算要分家,也得等張老爺掛掉才行。

張弘文算是獨立出去了,月例什麼的自然是不可能有的了。相對的,張家在他的商會裡面有很大比例的股份,故而每年還可以在他那裡得到不少的銀子。而張弘文也離不開張家的庇護,因爲舉人免稅,離開張家他也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商人,在官府的眼裡也不過是一個待宰的羔羊罷了。

至於張弘武,那可真的是一個武癡了,今年已經二十四的他,單打獨鬥三四個人近不得他身,若用武器十幾個人裡面他可以殺個七進七出。但除了練武,這廝什麼都不喜歡,二十四歲的老男人了,居然還沒有娶妻。說真的,就因爲這個,張老爺都開始後悔給這個兒子取這名字了。

兩位哥哥的事情,先姑且不提。

張弘斌此刻在意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這三十二兩在大明這裡也是可以買不少的東西的。而在山寨貨超市裡面能夠買多少東西,張弘斌還沒有底。再說既然是山寨貨專賣,那麼品質問題,他也不得不在意一下。

“我可以隨便看看先嗎?”張弘斌轉頭對導購員問到。

“您有自由出入超市的權利,自然也可以隨意查看。不過用戶您當前的等級只有一級,所以只能在一樓行動,二樓以上的商品暫時不對你開放。”導購員微笑着解釋道。

好吧,又是一個隨着等級提升,新的功能的物品不斷開啓的設定。按照這個設定的常規要求,等級提升的方法,應該就是在這個超市裡面不斷消費……

心裡其實已經有底,但張弘斌還是詢問了一下導購員。

“是的,您在這裡消費達到一定的額度,就可以晉級到更高的等級。當前用戶您是一等級,升級到二等級需要消費五千兩白銀,以及等價的銅錢或者金子才行。”導購員鄭重的提醒道。

不得不說,當聽到第二級升級所需居然是五千兩白銀的時候,張弘斌不得不懷疑,自己何時才能夠晉級第二級。

不管此刻帶着什麼樣的心情也好,張弘斌還是在超市裡面逛了起來。

這裡的商品大多都是初級產品,也就是很簡單加工一下就可以出售的物品。通俗的說法,就比如:紙巾、麪粉、大米、刀具之類的,沒有進行進一步加工,以原材料,或者初步加工之後的形態出現的商品。

而刀具方面也不是任何刀具都有,現階段至少在一層這邊,張弘斌就看到了指甲刀、水果刀、菜刀這幾種常見,而且幾乎很容易就能夠加工出來的刀具。有意思的是,這裡還有西瓜刀、精鐵槍頭、大錘子這三種可以稱得上是武器的東西。質量方面張弘斌也稍微檢查了一下,完全就是小作坊製作,外觀看起來有不少的瑕疵,但質量還是很不錯的。

也對,就十七世紀的大明而言,二十一世紀的小作坊生產出來的產品,等級高上一些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這裡基本上都是山寨的物品,比如大米里面或許添加了一些香精、茶葉裡面添加了一些香精、菸葉裡面加入了一些香精之類的;馬鈴薯不是酥軟噴香的那種,但好歹也是比較大衆的,至少不是轉基因的;番薯或許不是紫薯,卻是廣大農村種出來的普通番薯,產量和味道與這個時代的番薯比起來,自然是好上許多的。

可以說,山寨貨或許對於一個現代人來說,是一個噩夢,但對於十七世紀的明朝而言,卻是一等一的好東西。

如此,至少不必擔心銷量問題,價格也厚道,完全按照大明正常消費水平,並且參照了未來的商品價格進行的定價。按照張弘斌的理解,別的不說,就單單把那一袋袋的香米賣出去,至少可以回籠50%的基礎利潤。若是當成奢侈品來販賣,甚至會有150%的利潤!

爲什麼可以當奢侈品?那是因爲這是香米嘛!哪怕這個香味或許是因爲香精的存在纔有的,但吃起來噴香的感覺,是這個時代的大米所不能夠表現出來的。所以就算是當成奢侈品來出售,只怕也未必不可能。

說真的,當張弘斌不斷計算了貿易的利潤之後,他就沒辦法淡定了。

難怪升二級需要五千兩,按照明朝的消費水平,以及商品的質量,五千兩甚至可以在三四天內完成交易。

想到這裡,張弘斌終於是允許系統把他那三十二兩銀子給吸納了進來。

不多時,在他的視線內右下角的地方,就出現了一個餘額對話框,裡面此刻就顯示着三十二兩白銀的標誌。

“該對話框若是用戶覺得麻煩,可以在心中默唸讓它消失,它就會自動隱藏起來。當用戶需要知道自己的餘額的時候,默唸顯示,它便會再次出現。”導購員完全就是一個新手導師,兢兢業業的爲張弘斌解釋超市的基本常識。

張弘斌自然第一時間試驗了一下,看着對話框消失又出現,頓時覺得有趣之餘,也開始把心思放在購物上面。

經商什麼的,自己出面顯然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最好就是通過大哥張弘文來完成商品的出售步驟。這也就意味着,自己完全就是一個二道販子,利潤會分薄一些。不過這樣也不錯了,若是自己直接參與進去,別說自己,張弘文只怕也得挨張老爺追幾條街的打。

哪怕是現在,張弘文也只是在幕後統籌商會的一切,商會的臺前掌櫃另有其人。大明或者說封建時代的朝代,都是看不起商人這個行業的,誰也不會傻到自己親自自貶身份去經商。唯一不能否認的是,但凡有頭有臉的人,家中都不可避免的會有一支商隊,或者幾間店鋪……矛盾的社會。

張弘斌有了計較,索性買了一些小禮物,把這三十二兩花費完畢,便離開了超市。

直至這一刻,他知道了兩件事情:

一個是已經購買的商品,會先放在超市是臨時倉庫裡面,隨着自己的一個意念,再出現在現實之中。這個設定很不錯,至少不會在自己的身邊出現一大堆的商品。要真是那樣,說不得自己什麼時候就會被自己買下的商品活活壓死。

另外一個是一直讓他覺得很糾結的問題,那就是導購員明明性感溫柔,但自己卻怎麼也提不起興致。或者說,總覺導購員有什麼不和諧的地方存在。直至離開他才知道,導購員根本不是一個實際存在的個體,不過是一個全息投影而已。也不知道是不是超市附帶的固定程序模擬出來的真人呢?還是在別的什麼位面,投影過來的真實的存在?

算了,這不是自己需要擔心的,當務之急,是趁着張弘文此刻還在張家裡面,先把買賣的事情敲定再說!

第63章 第一代火器第18章 計議救公主第139章 坑俘與會議(上)第116章 越王島定名第33章 孔氏的謀算第108章 釣到條大魚第51章 大移民計劃(上)第56章 御駕親征去第70章 故障率問題第33章 什麼是義軍第55章 提議建歐盟第17章 驚聞新皇斃第16章 黎落要救駕第132章 隔岸觀虎鬥第17章 對土司政策(上)第34章 張靖的心聲第4章 敲定了買賣第29章 大批海貨到第67章 敵人在哪裡第16章 秦良玉被俘第25章 到前線觀戰第97章 希望村建立第105章 大明的弱點第17章 對土司政策(上)第36章 天外帝王石第71章 貿易協約訂(下)第88章 徐光啓約談第17章 驚聞新皇斃第66章 無畏戰列艦第1章 保寧府新貌第97章 希望村建立第63章 第一代火器第16章 秦良玉被俘第13章 十日取半壁第155章 後金要摸魚第136章 山西拿下了第96章 朱存媛獻方第135章 收編其部屬第124章 機牀的圖紙第10章 天啓七年初第111章 域外遭遇戰第26章 最終的決戰(1)第124章 強勢的碾壓第7章 顧炎武見聞(下)第73章 張氏家族會第67章 敵人在哪裡第57章 慈善演唱會第94章 《救世軍週刊》第25章 第一次換屆第42章 張才的自立第99章 大淩河之戰第29章 落入埋伏圈第48章 大炮初面對第142章 漢奸要嚴懲第81章 靈臺縣會盟第121章 到大學演講第149章 崇禎要學習(下)第140章 坑俘與會議(下)第90章 火燒盛京城第62章 死掉的最好第45章 公務員考試(四)第131章 順國吞吳國第44章 高調的滅族第40章 千金買馬骨第96章 張才的起點第129章 救世軍入關第32章 攻打蒲城縣第103章 後金的短板第40章 千金買馬骨第90章 且忍辱負重第10章 崇禎要變法第5章 商品大好評第136章 六豔的安置第60章 希望的運河第142章 漢奸要嚴懲第1章 三少爺活了第90章 火燒盛京城第31章 救世軍整合第48章 對朝鮮戰爭第53章 這裡我做主第140章 坑俘與會議(下)第31章 最終的決戰第159章 後金消滅戰(2)第9章 文化節開幕第21章 各地的響應第152章 軍制大改革第37章 家人短相聚第54章 傳統與迷信第99章 張獻忠中計第49章 人口瘋漲年第50章 出仕火器局第84章 血債血償時第87章 總攻進行時第43章 第一條鐵路第53章 儒家新學說第2章 二女同產子第43章 公務員考試(二)第123章 曆法的改革第30章 最終的決戰(5)第161章 後金消滅戰(4)
第63章 第一代火器第18章 計議救公主第139章 坑俘與會議(上)第116章 越王島定名第33章 孔氏的謀算第108章 釣到條大魚第51章 大移民計劃(上)第56章 御駕親征去第70章 故障率問題第33章 什麼是義軍第55章 提議建歐盟第17章 驚聞新皇斃第16章 黎落要救駕第132章 隔岸觀虎鬥第17章 對土司政策(上)第34章 張靖的心聲第4章 敲定了買賣第29章 大批海貨到第67章 敵人在哪裡第16章 秦良玉被俘第25章 到前線觀戰第97章 希望村建立第105章 大明的弱點第17章 對土司政策(上)第36章 天外帝王石第71章 貿易協約訂(下)第88章 徐光啓約談第17章 驚聞新皇斃第66章 無畏戰列艦第1章 保寧府新貌第97章 希望村建立第63章 第一代火器第16章 秦良玉被俘第13章 十日取半壁第155章 後金要摸魚第136章 山西拿下了第96章 朱存媛獻方第135章 收編其部屬第124章 機牀的圖紙第10章 天啓七年初第111章 域外遭遇戰第26章 最終的決戰(1)第124章 強勢的碾壓第7章 顧炎武見聞(下)第73章 張氏家族會第67章 敵人在哪裡第57章 慈善演唱會第94章 《救世軍週刊》第25章 第一次換屆第42章 張才的自立第99章 大淩河之戰第29章 落入埋伏圈第48章 大炮初面對第142章 漢奸要嚴懲第81章 靈臺縣會盟第121章 到大學演講第149章 崇禎要學習(下)第140章 坑俘與會議(下)第90章 火燒盛京城第62章 死掉的最好第45章 公務員考試(四)第131章 順國吞吳國第44章 高調的滅族第40章 千金買馬骨第96章 張才的起點第129章 救世軍入關第32章 攻打蒲城縣第103章 後金的短板第40章 千金買馬骨第90章 且忍辱負重第10章 崇禎要變法第5章 商品大好評第136章 六豔的安置第60章 希望的運河第142章 漢奸要嚴懲第1章 三少爺活了第90章 火燒盛京城第31章 救世軍整合第48章 對朝鮮戰爭第53章 這裡我做主第140章 坑俘與會議(下)第31章 最終的決戰第159章 後金消滅戰(2)第9章 文化節開幕第21章 各地的響應第152章 軍制大改革第37章 家人短相聚第54章 傳統與迷信第99章 張獻忠中計第49章 人口瘋漲年第50章 出仕火器局第84章 血債血償時第87章 總攻進行時第43章 第一條鐵路第53章 儒家新學說第2章 二女同產子第43章 公務員考試(二)第123章 曆法的改革第30章 最終的決戰(5)第161章 後金消滅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