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優柔寡斷

科爾沁貝勒召集十萬大軍前來,這消息十分振奮人心,馬裡卓圖心頭大石搬走。

不過馬裡卓圖立馬高興不起來,爲什麼呢?西土默特部的卜力兔臺吉領兵八萬前來,連衛特拉部也表示將會派十萬大軍前來助陣,這問題一下子複雜了。

衛拉特部,由四部組成(和碩特、準噶爾、杜爾伯特、土爾扈特)

以前叫瓦剌,所在主要區域是變遷的,最早居於葉尼塞河上游,以狩獵爲生。十三世紀初歸附成吉思汗改畜牧業,至嶺北行省時改營農牧爲主漁獵爲輔,十五世紀中葉形成了強大的衛拉特聯盟,其首領也先汗。

他們是漁獵的林中百姓,後來被朮赤征服。窩闊臺做大汗時封爲四個衛特拉,所以稱衛特拉蒙古。

現在不論是漠南蒙古,還是漠北喀爾喀蒙古各部首領都是成吉思汗的嫡系後系,只有衛特拉(大明稱瓦刺)的首領不是成吉思汗的後裔,後來和碩特部加入衛特拉聯盟,因其首領是成吉思汗的後裔,所以就由其擔任聯盟的汗,形式上要經過忽勒裡臺大會的選舉。

衛特拉與喀爾喀幾乎是世仇。

衛特拉又有稱之西蒙古,各部首領都爲外姓,與此相對的“東蒙古(喀爾喀是其中一部)”各部首領則都出自成吉思汗家族。

自元朝退出中原後,因皇室衰微,瓦剌遂乘機擴大實力,他們爲同控制着汗位的東部蒙古貴族分庭抗禮,並進而稱雄於漠北,一面結好於明廷,一面又積極同東部蒙古統治集團進行鬥爭,到十五世紀中葉也先在位時,瓦剌勢力達到全盛,東西蒙古各部均在其統治之下。

也先死後,瓦剌勢力中衰,東蒙古進而崛起,不斷對其征伐,瓦剌各部遊牧區的東部邊界由外蒙古中部退縮到了阿爾泰山一帶,此後瓦剌---衛特拉諸部對東蒙古的屢次戰爭基本目的都是爲了奪回昔日的領地,而每次戰爭,地處漠北、與衛拉特接壤的喀爾喀蒙古都首當其衝。

現在衛特拉以蒙古大汗被擒前來支援爲名義,引兵前來,這是狼子野心呀。

現在衛特拉聯盟大汗爲準葛爾部首領巴圖爾臺吉,一個厲害角色,據傳他命令長子忽喇忽刺率領四部十萬大軍來援。

馬裡卓圖更愁了,誰不知他們衛特拉是趁火打劫的。

在大明眼裡,什麼西蒙古和東蒙古都是一樣的,只有東蒙古人才知道,衛特拉四部都是外人,像是敵人一樣,他們一直不承認林丹汗爲共主,現在怎麼又承認了?而且他們信的是黃教,與他們的紅教相當敵視?還不是因爲有好處?想趁火打劫!

這就是前門拒虎,後面來狼的局面。

察哈爾七部、科爾沁部、土默特部,他們是湊出了一支名義上十八萬的大軍,準備圍攻察罕浩特,救回他們的大汗。

但這十八萬大軍,只有察哈爾七部的到位了,其它兩部的,什麼時候到,實際有多少,成色怎麼樣,就不好說了。

內喀爾喀五部還好說,他們就是不想救林丹汗,併爲此付出代價,他們僅此而己,不會作其它妖了,而衛特拉四部,不作妖,乘機進攻他們就好了。

如果米柱在這裡就會知道,這準葛爾部現任大汗的孫子葛爾丹日後差點統一了草原,讓辯子皇帝康熙調集了數十萬大軍,才滅了他們,自此,草原再無霸主可言。

馬裡卓圖總是給人滿臉愁苦的印象,作爲一個草原部落的首領,他當然不是一個悲春傷秋,爲賦新詞強說愁的人,他所愁者是部落的糧食不夠,能用的人少,吃飯的時候又覺得人多?草料永遠不夠,牛羊永遠不夠,燃燒取暖的牛糞柴火永遠不夠,這個冬天,本來就不好過,現在更加坑爹了,還要打仗。

十幾萬大軍出動,是攻打自己的王都,兵是不用給響的,但總要吃飯吧!十幾萬人呀人吃馬嚼,每天都損耗是極其驚人駭人的,這些必須由察哈爾七部出。

察哈爾七部,每月都要向大汗供奉和輸出勞動力,本身的負擔就不小,沒有什麼儲蓄,最多是吃幾頓飽飯,如果要供十幾萬大軍吃喝,明天春荒時,得餓死多少人?他不敢想像。

馬裡卓圖恨死了打仗,爲什麼要打仗,大家坐下來唱唱歌,喝喝酒該多好?

現在七部大軍開始向哈其爾河邊集結,只等人數齊了,足夠多了,馬上展開進攻,直接的攻打察罕浩特,現在馬裡卓圖沒有辦法,只好讓手下們向牧民們徵收糧食、草料、燃料,人手也要徵集,大軍出動,隨行物資這麼多,活兒又這麼多,必須叫人去幹的,這些活兒,只能讓自己人幹了,從自己部落上徵人搶糧。

仗還沒有開打,倒是打起自己人來了,手下的士兵們什麼憤怒,憑什麼他們在這裡拼命打仗,卻有人去搶了他們父母老婆的吃食,還迫他們在如此寒冷的天氣裡去幹苦役,如此做派,軍心爲之動搖了。

馬裡卓圖看見手下們如此氣憤,他大聲道:“嚷嚷什麼?這不是爲了將敵人趕出王都,救大汗嗎?”

“要將敵人趕出王都,救出大汗,這沒有問題,憑什麼搶我們家裡吃的用的,如此做派,腦子壞了纔會爲你們拼命打仗!”

士兵們紛紛鼓譟,連聲稱是,馬裡卓圖能力有限,管一個部落,都是勉爲其難了,管理這麼多人實在是爲難死了,他的辦法不多,不外就是買和搶劫,手中沒有銀子和牛羊,就只能去搶了。

他的辦法是分派不同的部落,讓他們去搶別的部落,這樣就不用自己人搶自己人這麼乙尷尬了,只是紙包不住火,遲早是暴露了。

他叫大夥兒搬走,找新的溫暖的背風地,說是防止明軍和馬匪洗劫,這倒好,明軍和馬匪沒有,倒是被自己人搶了,這事鬧得,大夥兒打上門去,向馬裡卓圖討個說法。

馬裡卓圖見事情敗露,只好承認,他大聲道:“這可是爲了救大汗,付出一點點犧牲算什麼?你們不想救大汗了?”

大夥兒都被這一根筋的人氣樂了,怎麼會有這樣的人?爲救大汗而作出犧牲,怎麼不是你犧牲?怎麼不搬你家的糧食,怎麼不讓你爹孃去做苦役?

有個人憤道:“又要咱們去打仗,又要咱們去拼命,沒有這樣的道理,仗沒這打法?”

馬裡卓圖道:“不這麼做大軍那裡有吃的?”

那個人憤然道:“爲什麼不去搶弘吉刺部的的,他們不用打仗,又富得流油。”

一言提醒了夢中人,照呀!既然是搶,憑什麼搶自己的?應該搶那些不出錢,不出力的纔對。

弘吉剌部,這是一個聰明能幹,高雅富貴的部落,以盛產美女而聞名,蒙古部落的男子都以娶到弘吉剌部落的美女爲榮。

《蒙古秘史》寫到:“鐵木真九歲時,也速該把阿禿兒自其舅族之訶額侖母家,斡勒忽訥兀惕百姓處聘女,攜鐵木真以赴,行至扯克徹兒、赤忽兒古二(山)間,與弘吉刺部的德薛禪相遇焉。”

後來鐵木真娶弘吉剌部特薛禪之女孛兒帖爲妻。1206年,鐵木真建立大蒙古國,號成吉思汗,在封賞中,因特薛禪之子按陳攻城拔寨、浴血奮戰之功,賜地弘吉剌部於海拉爾河流域。

八年後,成吉思汗又改封弘吉剌部於今錫林郭勒盟南部和赤峰市西北部一帶,並先後封按陳爲河西王和濟寧王,並特下諭旨:“弘吉剌氏生女,世以爲後;生男,世尚公主,世世不絕。“

從此,黃金家族與弘吉剌部結爲世代姻親關係。蒙哥汗、成宗、武宗、泰定帝、文宗、寧宗、順宗的皇后都爲弘吉剌氏。弘吉剌貴族有的被敕封爲魯王,也相繼娶歷代皇帝和宗王之女爲妻。弘吉剌部因此得名“美女部落“、“黃金氏族“。

弘吉刺部與林丹汗的關係極好,林丹汗重新掌權之後,弘吉刺是支持林丹汗的,林丹汗多次掠邊,弘吉刺部都追隨着,但宰賽父子被捉後,林丹汗並不努力營救,令弘吉刺部大爲氣憤,雙方越走越遠。

弘吉刺部爲什麼認爲林丹汗不努力出手相救呢?這是因爲他們認爲林丹汗向奴兒哈赤道個歉,服個軟,便會將宰賽父子放回,但是驕傲的林丹汗並不肯低下高貴的頭,這件事就一直拖着。

自從巴布從北京歸來,帶回來了不少好東西,被大夥推爲代理酋長,他與林丹汗的關係遠不如宰賽,加上宗教上的分岐,雙方越走越遠。

在巴布眼裡,宰賽臺吉他們是奉大汗之命援鐵嶺的,出了事大汗卻不認帳,他們十分失望,現在更是報應,你們都不肯救咱們的臺吉,咱們憑什麼去救林丹汗,所以他們對於馬裡卓圖出兵的號召視如不見,鳥都不鳥察哈爾部的人,這年頭,掙錢買更多酒和牛羊,纔是王道,出兵支援察哈爾部,會招來大明不快,影響生意。

第1031章漏網之魚第264章福王謀主第112章蓋世戰功第934章新局通第623章安排第956章危機突發第617章馬來往事第960章拉攏戰俘第522章升官第262章艦隊第959章錯誤決定第1021章受命於皇第845章制度第899章米柱抵達第90章追殺第92章大戰前夕第612章自強之道第341章偷襲第783章反擊第432章大殺招第951章信德首府第466章準備進攻第437章形勢不妙無題第404章慘烈之戰第561章歡天喜地第239章租界第642章準備就位第373章事態擴大第69章說客第470章蒙古名族上第370章第675章目標轉移第782章變故第640章積極備戰第151章闖禍第306章爭執第569章黑化第11章大才第298章婚禮第972章霸業己成第461章草原風雲第439章籌備新府第854章激怒第489章南洋風雲上第715章第718章家與天下第714章艦隊歸來第800章無可耐何第648章虎將第279章突襲第516章整合第453章王宮激戰第474章新生命第286章糧食危機第945章接觸第450章攻擊靶子第99章官不聊生第573章資本主義第675章目標轉移第361章新稅法第159章以小制大第417章大崩盤第86章調整第927章聯合第250章激烈對抗第962章重鎮歸降第612章自強之道第436章殺滅第837章制度第147章納妾第5章面試第550章秘密英雄第1039章世界霸權第55章朝廷大勢第784章出走第283章皇帝家事第729章帝國危機第934章腰挾第1001章武器優勢第326章未來構想第1005章爭奪要地第135章搶奪第61章名將歸心第1章自殺的秀才第76章經略遼東第348章大捷克敵第540章邊城大戰一第460章優柔寡斷第294章分肥肉第673章政變第811章暗算第57章鬱悶第1030章蝗商餘孽第639章討打第993章地區老大第43章衝突第103章偷襲第972章霸業己成第478章家事
第1031章漏網之魚第264章福王謀主第112章蓋世戰功第934章新局通第623章安排第956章危機突發第617章馬來往事第960章拉攏戰俘第522章升官第262章艦隊第959章錯誤決定第1021章受命於皇第845章制度第899章米柱抵達第90章追殺第92章大戰前夕第612章自強之道第341章偷襲第783章反擊第432章大殺招第951章信德首府第466章準備進攻第437章形勢不妙無題第404章慘烈之戰第561章歡天喜地第239章租界第642章準備就位第373章事態擴大第69章說客第470章蒙古名族上第370章第675章目標轉移第782章變故第640章積極備戰第151章闖禍第306章爭執第569章黑化第11章大才第298章婚禮第972章霸業己成第461章草原風雲第439章籌備新府第854章激怒第489章南洋風雲上第715章第718章家與天下第714章艦隊歸來第800章無可耐何第648章虎將第279章突襲第516章整合第453章王宮激戰第474章新生命第286章糧食危機第945章接觸第450章攻擊靶子第99章官不聊生第573章資本主義第675章目標轉移第361章新稅法第159章以小制大第417章大崩盤第86章調整第927章聯合第250章激烈對抗第962章重鎮歸降第612章自強之道第436章殺滅第837章制度第147章納妾第5章面試第550章秘密英雄第1039章世界霸權第55章朝廷大勢第784章出走第283章皇帝家事第729章帝國危機第934章腰挾第1001章武器優勢第326章未來構想第1005章爭奪要地第135章搶奪第61章名將歸心第1章自殺的秀才第76章經略遼東第348章大捷克敵第540章邊城大戰一第460章優柔寡斷第294章分肥肉第673章政變第811章暗算第57章鬱悶第1030章蝗商餘孽第639章討打第993章地區老大第43章衝突第103章偷襲第972章霸業己成第478章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