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籌備新府

亓詩教道:“如此良辰美景,又有知交好友,相聚品茶,何樂如之也!”

他當然高興,這麼快飲馬大方之城畔,勝利在即,這是開疆闢土之功,他亓詩教勢必名留青史了,更令人高興者,米柱也沒有搶他功勞,辭去善後督辦之職,他就是這一片土地,數十萬軍民的督師也,人生至此,還有什麼美事。

米柱道:“間關百戰,終於抵達此地,這是一片好地方呀!地靈人傑育千年玉蘭杉翠;山奇水秀壯萬古虎踞龍蟠。即使是苛嚴如太祖皇帝,也會舉杯同飲,雲貴在手,天下大定。”

朱元璋之時,貴州尚未建省,是四大土司盤踞之地,他們明面歸降,但掌握巨大軍力,割地稱王,豪雄如朱元璋也感嘆,雖有云滇之地卻不能守。

現在明軍徹底攻入此地,改土歸流,永消禍患,功同開疆闢土,值得告慰太廟,光祖耀祖了,一旦事成,他亓詩教少不得封一個伯爵,成爲大明以文官封爵的第十二個人,而米柱則因爲本己封伯爵,現在有可能更進一步,撈一個侯爵噹噹,總之資格和戰功是有了,就看皇帝陛下的心情如何。

亓詩教道:“亓某有今日,全憑維新兄關照。”

米柱道:“咱們意氣相投,就是同志,當然應該攜手前進,共同扶持。”

米柱有一點令人相當的有好感,這就是謙虛,很少居功自傲,也很少視人如奴如僕。

亓詩教道:“朝中的政局……”他爲之搖頭失笑,趙南星和鄒元標去職,依然是朝中最大的八卦,大明官員中過去三十年,未來三十年,最大的笑話之一。

米柱道:“魏相公坐上太宰之位,大家的活兒都好乾了。”

吏部尚書趙南星一直是針對米柱,針對得最厲害的人,他不爽廠衛內廷,這是寫在臉上,天下皆知,與廠衛內廷有關的人事任命,很難在他那裡獲得通過。

現在的魏相公,則是大不同,怎麼個不同呢?他雖然與魏忠賢認了本家兄弟,卻對魏忠賢的孫婿米柱稱兄道弟,唯命是從,這份人品和圓滑,讓他一年一級跳,坐上了吏部尚書之位,米柱有了吏部尚書作小弟,這能量大幅提升。

亓詩教道:“廣微兄爲人確不是像趙南星這般頑固,非東林黨不用,相信他將不負天子所望,不拘一格降人才。”

米柱道:“十萬大軍兵困大方,安千秋插翅難飛,有數萬大軍在此,水內十一則溪改土歸流,也是順理成章之事,大人功高蓋世,必成一代名臣呀!”

亓詩教道:“還不是靠維新兄和各位將軍關照,咱們上下一心,纔有今日之成績,水東水西改土歸流,確是一償朝廷百年夙願,當今皇上年少有爲,英姿煥發,我等追附尾驥,何幸如之。”

米柱道:“大人慎言,若讓御史聽聞,少不得參你一個媚上之罪。”

亓詩教捊須而笑,說道:“亓某學習文武藝,就是要貨與帝皇家,精誠報國,效忠皇上,何錯之有?亓某可不是那些嘴上喊着清高驕傲,實際卻是男盜女娼,什麼也幹得出來的人。”

米柱輕呷一杯茶,說道:“咱們正是要唱一出好戲給這些人看,並不是只有他們這些清流名士,道德君子才能爲國爲民做事。”

亓詩教道:“其實本官有些擔心,安千秋絕非善類,但是現在他的表現,非常的令人詫異,龍修之敗後,他徹底的失去勇氣了。”

米柱道:“這個人自視甚高,永遠不會敗,一旦敗了,就會站不起來,更何況在絕對的實力面前,這些妖域詭計又有什麼用?咱們的火槍加大炮組合,領先他們一百年,他們是沒有辦法對付的,落後就要捱打,這片土地千年不沐皇化,能否沐浴在皇恩之下,享受太平,就看亓大人的本事了。”

亓詩教道:“大人鋪路至此,就差臨門一腳,如此亓某都做不好,只有一死謝天下了。”

米柱倒了一杯茶,說道:“青山依舊在,凡度夕陽紅,傳承一千四百年的水西土司到此爲止!”

亓詩教笑而不語,雖然安位還在,但被剝去了軍權,不許碰軍隊,也不負責治民收稅,等於成爲空架子了,他依然是高高在上的宣慰使,但己完全架空,沒有什麼權力了,水內十一則溪改土歸流勢在必行。

現在水內十一則溪,軍民死傷慘重,特別是以前統治這一片地方的上層貴族,死得更多,這也與米柱的特別指令有關,農奴們好說,這些地方貴族們,能殺就殺,絕不手軟,更會有爲了軍資,而專門的搶劫獵殺。

安忠可以當上討逆軍統領,不是因爲他的能力、忠心,也不是爲了他主子安位的推薦,而是因爲米柱的任命,作爲回報,他爲明軍弄來源源不斷的糧草和銀兩,誰會把銀子乖乖奉上,全靠刀子說話了。

大明皇家軍,是皇帝的軍隊,正式的軍隊,有嚴明的紀律,崇高的榮譽感,他們是不會幹這些髒活的,這些活兒,都是討逆軍乾的,大明皇家軍,還制止了幾次討逆軍的搶劫行爲。

米柱要做的,是摧毀原有的貴族統治體系,建立所的體系,新的利益階層權利來自大明,來自改土歸流,他們當然會全力的支持大明的改土歸流政策。

他纔不會像當年攻入播州海龍屯之後,粗暴直接的進行改土歸流,舊有利益集團沒有摧毀,新的利益集團又與當地人無緣,以至二十年過去了,依歸反反覆覆,不服王化的村寨,比比皆是,導致皇權不下縣,朝廷能統治的,也就縣城附近,一旦離開縣城,想收個稅都難。

別看現在米柱沒幹什麼,在龍修之戰後就沒有什麼動作,他這是鴨遊江湖,表面不見動靜,水底之下,手腳可是在忙活着呢?

米柱等秘密籌備,一個新的府將會在水內十一則溪之地成立,轄下有八個縣,甚至連知府、縣令的人選都有了,然後知府和縣令則在籌備召集自已的人馬。

在設立府縣的同時,添設軍事機構,他們計劃在改土歸流地區清查戶口,丈量土地,徵收賦稅,建城池,設學校;同時廢除原來土司的賦役制度,與內地一樣,按地畝徵稅,數額一般少於內地。

改土歸流的好處在政治上,朝廷要削除地方割據勢力,穩定地方,鞏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在軍事上,清統治者要爭取戰略要地,進而控制西南邊區,鞏固國防;在經濟上,朝廷要從西南各省獲得更多的利益。儘管官府對土司額以賦役,但往往是土司取於土民者甚多,而交於官府者甚微;在思想文化上,朝廷要以漢族的傳統觀念影響西南各民族,達到以漢化夷,這是朝廷爲了便於更好地控制西南各民族而迫切需求的。因此,要通過改土歸流,辦學校,設義學,迫使西南地區各族百姓知何謂君臣上下之禮,明於順逆之義,甘心做朝廷的順民。

有這麼多的好處,所以在這二百多年來,朝廷會一直想方沒法改土歸流。

米柱作爲廠衛領袖,自然有義務去幹這一件事,推動其發展,讓一切變得更簡單容易。

所以在水內戰事取得成績之後,他立即跟隨大軍,前來大方,親赴第一線,處理改土歸流事宜,明面上,這一切由亓詩教負責,實際上,在幕後運作的米柱領導着一個班子在運作。

籌備中的新任知府是黃尊素,這位足智多謀的東林干將,被米柱收拾一番之後,見慣了世態炎涼,人情冷暖,他以東林智囊自居,但卻是出事之後,無人相救,他心灰意冷,上書請辭,最後被任命爲籌備中的大定府知府。

朝廷決定在水內十一則溪之地成立新的州府,轄八縣之地,相對於內地的富府上府,它並不搶手,並不是一個油水很足的地方,只是黃尊素卻是十分喜歡,這纔是他想要的,可以做出成績的地方。

由於目前還沒有成事,黃尊素便在亓詩教手下聽差,做些幫閒工作,當然,同時也接受米柱的命令,黃尊素並不是畏懼米柱的權力,而是認爲米柱在改土歸流方面有獨到之見,而且有廠衛的加入,許多看似是麻煩複雜的事,可以輕鬆之極的迎刃而解。

因爲廠衛有獨立於三司之外的調查權,審判權,他們可以辦理許多官府不方便辦的事,比如在戰地籌備糧響,這一招廠衛的人就玩得賊溜,不但弄來了糧和響,還順手鏟除了不少潛在的威脅,爲即將到來的改土歸流定下了大的基礎。

正因爲是如此,黃尊素纔會甘心在米柱手下做事,不用在乎米柱是什麼人,只要米柱是真心爲國辦事,能辦事的,又何必在乎米柱是廠衛提督,閹黨中人,八個縣令的挑選和任命,也經過他的同意和認爲,這也算是給足了他這知府面子。

第216章戰略平衡第92章大戰前夕第464章遼東巡撫第307章無功而返第29章宮變下第796章忠義之人第905章第471章蒙古名族下第657章勢力範圍第306章爭執第1037章大明雄起第706章椰城生活第749章帝國黃昏第408章守護神第1036章適者生存第150章佞臣上位第813章巧舌如簧第807章雙方和談第466章準備進攻第548章分化第844章大封羣臣第532章李代桃僵第578章無所不用其極第28章宮變上第811章暗算第339章賞賜第102章形勢逆轉第479章謀取第648章虎將第1029章第974章無奈拒絕第71章盟友第360章賊心不死第79章頂級殺手第45章國家安全局第222章第728章老舊帝國第77章招攬大將第40章整頓東廠第202章招安條件第77章招攬大將第558章招納第145章政客第695章裝備第272章埋伏第651章獻城第926章隔離對手第149章小人上位第545章亂成一團第561章歡天喜地第140章錢莊第879章新任司令第343章計中計第411章反殺第71章盟友第978章領先優勢第688章登陸爪哇第843章登基大典第660章立足第542章邊城大戰三第260章人格魅力第656章出手相救第158章營救第851章忽悠第307章無功而返第697章敗勢己成第806章憂慮的王威第23章紅丸進宮第657章勢力範圍第844章大封羣臣第949章核心地區第992章新的形勢第809章豐厚待遇第251章相鬥第669章南洋民族第454章拿下第403章頭銜第826章棄明投暗第1031章漏網之魚第951章信德首府第31章宮廷政變第758章大計第125章親人團聚第728章老舊帝國第774章死訊第910章卑鄙第696章破城第989章扶持印奸第417章大崩盤第1040章回京省親第288章平糧價第149章小人上位第879章新任司令第41章換帥第698章崩潰在即第637章不服第733章野心第373章事態擴大第342章大汗第425章曹隨歸來
第216章戰略平衡第92章大戰前夕第464章遼東巡撫第307章無功而返第29章宮變下第796章忠義之人第905章第471章蒙古名族下第657章勢力範圍第306章爭執第1037章大明雄起第706章椰城生活第749章帝國黃昏第408章守護神第1036章適者生存第150章佞臣上位第813章巧舌如簧第807章雙方和談第466章準備進攻第548章分化第844章大封羣臣第532章李代桃僵第578章無所不用其極第28章宮變上第811章暗算第339章賞賜第102章形勢逆轉第479章謀取第648章虎將第1029章第974章無奈拒絕第71章盟友第360章賊心不死第79章頂級殺手第45章國家安全局第222章第728章老舊帝國第77章招攬大將第40章整頓東廠第202章招安條件第77章招攬大將第558章招納第145章政客第695章裝備第272章埋伏第651章獻城第926章隔離對手第149章小人上位第545章亂成一團第561章歡天喜地第140章錢莊第879章新任司令第343章計中計第411章反殺第71章盟友第978章領先優勢第688章登陸爪哇第843章登基大典第660章立足第542章邊城大戰三第260章人格魅力第656章出手相救第158章營救第851章忽悠第307章無功而返第697章敗勢己成第806章憂慮的王威第23章紅丸進宮第657章勢力範圍第844章大封羣臣第949章核心地區第992章新的形勢第809章豐厚待遇第251章相鬥第669章南洋民族第454章拿下第403章頭銜第826章棄明投暗第1031章漏網之魚第951章信德首府第31章宮廷政變第758章大計第125章親人團聚第728章老舊帝國第774章死訊第910章卑鄙第696章破城第989章扶持印奸第417章大崩盤第1040章回京省親第288章平糧價第149章小人上位第879章新任司令第41章換帥第698章崩潰在即第637章不服第733章野心第373章事態擴大第342章大汗第425章曹隨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