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慘烈追殺

現在這建州八旗人將近十萬人,但是白甲兵才三百多人,成立一個專門的牛錄,由奴爾哈赤親領,戰爭時隨軍出征,是大汗扈從之一,這個李天華在金花教主廟殺的四大侍衛就是白甲兵,因爲他們是在自己的營區之內,所以只披了一層棉甲,所以讓李天華一劍封喉。

現在他們全副或裝,他們內穿鎖子甲,外披鐵甲,中間還有一層棉甲,面部都配了面甲,只露出一雙眼睛。

在原版裡,從天啓年間明清大戰開始,前後交戰五十多年,都沒有一個白甲兵被殺死。鬆錦大戰時,鰲拜率領五個白甲兵攻取一個山頭,六人衝上山頂,與明軍大戰,全殲守軍二百四十餘名,己方竟然無一傷亡,創下驚人的戰績,讓他獲得巴圖魯的稱號。

明軍在關外修建了大大小小數百座塢堡,建州兵入寇時幾乎無人敢戰,只能閉關自守,任由建州兵劫掠。

當然,這也有隱匿不報的可能,因爲這畢競是滋事體大,一個白甲兵勝過他們普通百人,這是他們的兵王。

在建州,一直有一個傳說,在薩爾滸之戰時,有十名白甲兵被殺,但這個奴爾哈赤是親自闢謠了,這是捕風捉影,毫無依據的事,妄論者斬。

奴爾哈赤聽聞在無名山谷,正藍旗折了三個多牛錄,他直接的吐血了,又昏了過去。

這就是說,在徵葉赫開始到現在兩個月,他損失了二十個牛錄,將近七千人,相當於一個旗,損失是達到傷筋動骨的地步,這血是不得不吐呀!他人生兩大知名大戰,九部大戰和薩爾滸之戰,他損失的將領和兵力,都沒有這一次大。

都到了這時侯,他是不可以藏着掖着,當即派出了白甲兵去追殺李天華,本來就追殺人這活兒,他們是更適合。

這個建奴大軍與大明是一樣,沒有專門的保密法,他們昨天晚上遇襲,和正藍旗三個牛錄全軍覆滅被雪埋,是傳遍了整個大營,他們的大營是人心惶惶,對方一個人殺了他們這麼多人,這千手人屠也太可怕了吧?

這士兵們傳的又不一樣,多了這個主觀臆測和陰謀論,他們說愛新覺羅家不信神和瀆神,惱了金花教主,所以纔出手收拾了他們。

先是燒了迎山湖糧營,糧營部燒了,燒了半個山頭,這個金花教主的廟啥事也沒有,然後又在這個金花教主廟收拾了他們,接着在無名山坡引發雪崩,活埋了他們這麼多的人,這越傳是越玄乎。

因爲建奴軍高層,死傷過半,所以一開始對於流言,無人注意,等他們發現這問題的嚴重性時,己傳遍了全營,搞得人心惶惶。

這奴爾哈赤這才下令,有擅自討論這件事的,一律處死,家人貶爲奴隸,都這個時侯了,這苛法嚴刑有作用嗎?沒有?更上奴爾哈赤受傷,二大貝勒、五大臣死了,皇臺吉徵蒙古,阿敏去追殺,大營中沒有強力人士鎮守,對於扼殺流言,抯止流言,一點作用也沒有,反而推波逐瀾,讓恐慌擴大。

白甲兵威名遠揚,這個李天華當然知道厲害,他馬上脫了衣服!對!是脫了衣服,這脫了厚重的衣服,才利於即將發生的激戰呀!這一身厚重的衣服,限制了他的速度,影響威力。

他的劍法無名,只有三個字,快、狠、準。

少年時代練劍,他是身負三十斤、五十斤、一百斤苦練劍法,大成之後,大成之後,效力錦衣衛,人稱第一殺手。

這十名白甲兵一人雙馬,在獵犬的帶領之下,搜索前進。

這昨夜失去了李天華行蹤,他們二百名白甲兵由阿濟格率,分成二十個小隊,散開在數百公里範圍內進行搜索。

領白甲兵前來的,是正白旗甲喇章京塔拜。

愛新覺羅·塔拜生於萬曆十七年,奴爾哈赤第六子,因伐東海北路呼爾哈部有功,授三等甲喇章京,塔拜爲努爾哈赤的庶妃鈕鈷祿氏所生。

當奴爾哈赤的兒子並不容易,既要有才能,又要拼娘,這個塔拜政治軍事才能並不出衆,老孃又不得寵,所以在奴爾哈赤十六個兒子中混得並不出色,目前連一個貝勒的稱號都沒有,比阿巴泰更慘。

只是他精於騎射,捕獵,沒有直接統領牛錄作戰,而是擔任白甲兵副額真,代掌這支特種部隊。

奴爾哈赤幾個大兒子,長子緒英訂謀反被處死,二子代善、五子莽古爾泰爲保護他而死,三子阿拜、四子湯古代本身才能平庸,老孃又不給力,所以連四大貝勒是混不上,還是在甲喇一級混着,視在奴爾哈赤一下子死了兩大貝勒和五大臣,許多人認爲機會來了,這個塔拜是不安於只做一個白甲兵額真了。

這個塔拜是奴爾哈赤兒子中武力值最高的,在宗室之中僅次於阿敏,只是他有勇無謀的特點也十分明顯,並不適合領軍作戰。

奴爾哈赤的兒子分爲兩大類,得寵的緒英、代善、莽古爾泰、皇臺吉、阿濟格、多爾袞、多鐸等。另一方則是阿拜、湯古代、塔拜、阿巴泰、巴布泰、德格類、巴布海、賴幕布、費揚果等,前者能力出衆又得寵,後者則是能力平庸,默默無名,塔拜和阿巴泰是這些人中的佼佼者。

李天華並不知因爲他的突襲,導致了老奴兒子的大洗牌,但是知道也沒有用,他必須爲自己好生存而戰,對方不派大軍而改派白甲兵來追殺,顯然是更難對付。

在來之前,這個湯正提到一件事:“遇上白甲兵!逃!”他背後這駭人的傷口就是白甲兵造成的。

這些白甲兵全身披甲,只露出一雙眼睛,連他們的馬都披甲,這樣的人,除了使用狼牙棒、巨斧、大錘這些重兵器,沒有什麼辦法了。

李天華躲在樹上,乘對方從樹下騎馬而過,從天而降,發動偷襲,他閃電刺出了兩劍,從兩個白甲兵眼睛中刺入,直達後腦,連殺二人,當他準備攻向後面的兩個白甲兵時,對方反應極快,雙雙揮舞這長予,將飛撲而來的李天華逼退。

李天華不得不退,他是可以殺死對方一人,但另外一個卻可以將他一槍貫胸。

這個李天華一招被迫退,再次攻擊,他刺中了對方十幾劍,但對方有三層鐵甲護身,一點傷也沒有。

而且騎着馬,踞高臨下,揮舞長予,衝殺而來,這人借馬勢,衝力極大,這個李天華只得閃避,對方的經驗也十分的豐富,他們用長予將李天華逼開,遠距交手,並不和李天華近戰,不允許他攻進內線近戰。

更糟的是另外的六個人,一個立即射出鳴嘀,召集其它的小隊來追擊,另外五個人則是用弓箭射擊,所有的白甲兵都是騎射雙絕的人,他們的弓箭給李天華造成了極大的麻煩,這也是他讓兩個白甲兵兩支長予迫得左形右拙的原因,他必須閃避和擋格這些又狠又準的冷箭。

李天華明白一點,他被對方纏上了,如果不迅速的脫身,等他們召集的小隊趕來,他必死無疑,這些白甲兵的武力值並不低,兩個人一組行動,每一組都有殺死他的能力。

他們十分聰明,知道李天華的厲害,他劍法凌厲,近戰無敵,所以拉開踞離,遠距交鋒,兩個長予騎士纏住他,另外六個四下包抄,用箭射他,這樣搞下去,他非死不可。

李天華決定不再戀戰,他在逼退兩大騎士的進攻之後,突然的滾進了灌木叢中,迅速的離開,雖然有幾支箭射來,但是都被他閃開。

這裡是樹林,樹木衆多,爲他提供了絕佳的掩護,逃入森林深處。

兩騎士忙策馬急追,他們可不能讓李天華走了,急追了幾十米,眼前白影閃動,他們忙揮舞長予刺出,誰知只是一件衣服,他們暗叫不好時,兩點寒星迎面飛來,然後是持劍飛撲而來,迅速擴大的李天華。

偷襲幹掉了兩大白甲兵,李玉華奪了兩匹馬,飛快的狂奔而去,因爲另外的六人也追至,他們看見這個李天華的劍法如此厲害,轉眼乾掉了他們四個人,他們決定不再近距離交手,他們躡在一百步之外,用弓箭偷襲。

這弓箭的射程一般是五十步左右,但這些人使用的強弓,可以射一百步之遠,真正的百步穿楊。

這讓李天華吃盡了苦頭,他劍法厲害,這弓箭可是不行呀!現在他只有捱打的份,而沒有還手之力。

這個李天華知道,這樣他必死,他是撐不到他下一個補給點。

進入葉赫之前,他讓行動司的人給他準備了幾個補給點,以便在他戰況不利撤退時獲得補給,對方的戰術十分高明,咬住他不放,等待援兵來,再讓他們召集幾個小隊來,這個李天華必死無疑。

李天華狠狠的抽打馬匹,飛快的前行,與對方脫離接觸,拉開距離逃命再說。

這次六名白甲兵沒有急追,他們是吸取剛纔這白甲兵急追被殺的教訓,他們只要躡着這傢伙,召集更多的幫手來,他必死無疑。

第237章丟臉第806章憂慮的王威第738章戰爭將至第654章入主第846章風光時刻第47章殺奸謝天下第270章逃命第115章改革第503章新戰法第200章小小分岐第419章重奪重鎮第424章投效第691章偷襲炮臺第428章處置第242章品茶第465章大軍雲集第761章波斯大帝第984章大明政策第469章戰場有變第641章馬來半島風雲第281章搜查第791章籌備建國第877章王府探病第386章大膽計劃第798章他鄉故知第365章土司之亂第688章登陸爪哇第697章敗勢己成第340章又來了第191章大官僚第509章形勢難明第399章水西風雲第611章大計無題第193章迎親第688章登陸爪哇第722章反擊第76章經略遼東第974章無奈拒絕第644章馬來之虎計劃第418章大捷第145章政客第16章戰鬥帝第976章戰成平手第1012章天家無私事第82章追殺第739章籌備建國第250章激烈對抗無題第472章大破敵軍第914章重拳出擊第284章選秀第733章野心第846章風光時刻第538章誓師出擊第246章第355章爭端第990章威迫利誘第73章平衡各方第706章椰城生活第77章招攬大將第295章處理意見第673章政變第462章塞北局勢第988章千秋大計第976章戰成平手第300章是非成敗第1003章日不落帝國第396章有驚無險第640章積極備戰第572章逆麟475章喜得貴子第95章試探第751章慘敗第852章大宗軍購第341章偷襲第1007章大戰開始第337章捷報第272章埋伏第752章擴散第833章嫁禍第13章結拜第711章良藥第326章未來構想第562章改變策略第385聞風而逃第264章福王謀主第572章逆麟第137章交鋒第769章舌戰羣臣第941章重新奪回第133章極品琉璃第32章搶人第992章新的形勢第466章準備進攻第275章志向第299章驅逐第235章拒絕第226章南洋方略第381章圖謀市舶司
第237章丟臉第806章憂慮的王威第738章戰爭將至第654章入主第846章風光時刻第47章殺奸謝天下第270章逃命第115章改革第503章新戰法第200章小小分岐第419章重奪重鎮第424章投效第691章偷襲炮臺第428章處置第242章品茶第465章大軍雲集第761章波斯大帝第984章大明政策第469章戰場有變第641章馬來半島風雲第281章搜查第791章籌備建國第877章王府探病第386章大膽計劃第798章他鄉故知第365章土司之亂第688章登陸爪哇第697章敗勢己成第340章又來了第191章大官僚第509章形勢難明第399章水西風雲第611章大計無題第193章迎親第688章登陸爪哇第722章反擊第76章經略遼東第974章無奈拒絕第644章馬來之虎計劃第418章大捷第145章政客第16章戰鬥帝第976章戰成平手第1012章天家無私事第82章追殺第739章籌備建國第250章激烈對抗無題第472章大破敵軍第914章重拳出擊第284章選秀第733章野心第846章風光時刻第538章誓師出擊第246章第355章爭端第990章威迫利誘第73章平衡各方第706章椰城生活第77章招攬大將第295章處理意見第673章政變第462章塞北局勢第988章千秋大計第976章戰成平手第300章是非成敗第1003章日不落帝國第396章有驚無險第640章積極備戰第572章逆麟475章喜得貴子第95章試探第751章慘敗第852章大宗軍購第341章偷襲第1007章大戰開始第337章捷報第272章埋伏第752章擴散第833章嫁禍第13章結拜第711章良藥第326章未來構想第562章改變策略第385聞風而逃第264章福王謀主第572章逆麟第137章交鋒第769章舌戰羣臣第941章重新奪回第133章極品琉璃第32章搶人第992章新的形勢第466章準備進攻第275章志向第299章驅逐第235章拒絕第226章南洋方略第381章圖謀市舶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