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水西風雲

水西安氏,是貴州存在時間最長的土司,水西是彝族建立的政權,因爲水西位於烏江以西,因而成爲水西。水西本姓爲羅氏,明初時期接受朝廷的冊封改姓安氏。

慕俄格古城,原坐落於大方北郊羅施塘畔,時稱羅甸王府,現在稱貴州宣慰府,是歷代宣慰使處理政務的所在,有着一場八院九層,是水西一帶最雄偉的建築羣。

安氏的列代祖先供奉於此,列代安氏之主歸天,在此祭奠,歷代安氏之主登位,在此接受十三則溪四十八土目朝拜,纔算合法,才能成爲水西十三則溪四十八目的鬼主,相當於明之皇宮。

只不過比較坑爹的是,安氏實力太大,朝廷忌之極深,安氏之主必要在貴陽的宣慰使府之內辦公,一旦離開貴陽,宣慰使之位就必須由水西的死敵宋氏接手。

現在安氏之主由安堯臣之子安位接位,安位年幼,便由其母奢社輝攝政,軍事大權則落入安邦彥之手。

安位在貴陽當官,奢社輝和安邦彥在水西大方掌握軍政大權,形成水西的政治格局。

安邦彥這個人,最愛裝神弄鬼,鼓惑別人,他冒充號稱四裔大長老,羅甸鬼主的使者,四裔指的是苗、彝、布依、麼佬。

水西一帶窮山僻野,文化極其落後,實行的是奴隸制,主人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可以隨意處死土人,他們奉行的是原始的祖宗崇拜,他們部俗尚惡鬼,正祭祀者爲鬼主,部落爲大鬼主,所以安邦彥這四裔大長老,鬼主的使者,權力極大。

奢祟明起兵後,圍攻重慶,連下瀘州等二十州縣,聲勢大振,看見明軍如此不堪一擊,安邦彥爲之心動,正是實現他個人野心,稱霸一方之時。

消息傳至貴陽,全省大震,巡撫王三善立即下令全省戒嚴,徵集軍隊,以防止叛軍偷襲。

但千防萬防,還是讓叛軍鑽了空子,叛軍大將李輝奇兵突襲遵義,一舉拿下遵義城。

適逢此時,安邦彥領兵五千,來到貴陽,他對王三善道:“我與奢祟明有仇,願親自領兵五萬,攻擊永寧,以明心跡。”

王三善現在不敢絲毫輕視錦衣衛的情報了,錦衣衛說此人必反,正在尋找一切藉口和理由,準備挑起事端,藉機召集兵力。

水西安氏有兵十萬,但是散落在十三則溪四十八目之中,分散在幾百裡之地,召集需要時間。

朝廷命令他,不惜一切代價,用盡一切辦法安撫他,穩住他,不讓他有任何藉口和理由挑起事端,更不能讓安位離開貴陽。

王三善道:“安君!你的良心大大的好,不枉本官疼你一場。”

???“疼我?”安邦彥大爲驚訝,巡撫大人向來清高,不屑與這些夷人交談,他問道:“大人何出此言?”

王三善神神秘秘的道:“朝廷對安位很是不滿,他年紀太小,資質又弩鈍,更是逆賊奢祟明之外甥,恐有貳心,朝廷有心削去其宣慰使之位,另選賢能任之。”

賢能二字是對着安邦彥說的,安邦彥也居之不疑以賢能自居,他心兒暖得像團火,說道:“不應該呀!安位賢侄作爲水西之主,一向公私分明,不會與永寧暗通款曲。”

王三善道:“安同知與先宣慰使安堯臣同爲前宣慰使之子,擁有正統鬼主血統,有繼承權,然堯臣外借永寧之力,立奢社輝爲主,社輝傳安位,朝廷對此相當不滿,一爲逆賊之妹,一爲逆賊之甥,其中暖味關係,令人擔憂,而安同知則沒有這方面的問題。”

不用造反,坐上鬼主之位,何樂而不爲?安邦臣抱拳道:“下官忠字當頭,與逆賊勢不兩立,這次來,就是請旨與賊作戰。”

貴州巡撫王三善道:“朝廷就是知道安同知是一個忠心可嘉,顧大局,可託大事的人,水西的未來就掌握在安大人手中了。”

安邦彥大喜,當即跪下,大聲說道:“下官願爲大人效死!”他從口袋裡摸出一張五千兩的銀票,心裡頗爲心痛,但還是爽快的交給王三善了。

王三善忙推辭:“本官看中的是安大人的忠心和能力,豈能收大人之錢?不但不能收安大人之錢,本官還有所賞賜,這是銅仁三千畝水澆地的地契,安大人收好了。”

安邦彥驚道:“下官如何敢收大人之禮?”

王三善道:“只要你忠心爲朝廷辦事,什麼都是你的,這宣慰使之職也垂手可得。”

安邦彥差點洗口水了,用諛媚的聲音道:“原爲大人效死!”

出了巡撫衙門,安邦彥立即道:“立即返回大方,全力備戰。”

王三善也嘆,騙不了這奸滑的傢伙,如果不是出入大批高手,還有五千軍隊相隨,立即取了其性命。

兩個人都是演戲高手,對於對方所言,一句不信。

這一番試探,王三善的用意是安撫對方,但是用力過猛,引起對方的驚覺。

又或者說安邦彥反意己決,所以無論王三善說什麼,他都不會相信,他只是需要一個可以光明正大聚兵的理由,巡撫給他固然是好,不給也照樣聚兵。

雙方圖窮匕現。

安邦彥一返回大方,立即對奢社輝道:“奢祟明犯的是誅滅九族之罪,你和安位在列,除了起兵,沒有別的路走,朝廷現在好言相勸,只是爲了穩住我們,等他們騰出手來,就是兵犯大方之時。”

奢社輝道:“安位怎麼辦?”

安邦彥道:“起義之前,我會派人接他回來,先有水西,纔有貴州,讓這些漢人知道,這裡是誰的天下,漢人欺壓我等尼人己久,連奢香夫人這等聖人都被裸笞,此恨比天高比水深。”

彝人一提漢人欺壓,就必提奢香夫人被裸笞之事,只要一提此事,彝人必定大怒,他們認爲,奢香夫人三十五而死,與此有關係,奢社輝一聽,就憤怒不己。

奢社輝授權安邦彥,立即召集十三則溪四十八目的土目議事,此事非同小可,事關幾十萬彝人的性命,她決定把這件事交給大家處理,讓大家共同投票決定。

安邦彥乃大開九層塔樓中的鬼方樓,召集水西十三則溪四十八目的土目們大會議事,他們這些實力派將決忘水西的命運。

水西安氏是水西千里之主,但兵是藏在地方之上,沒有地方四十八名土目的支持,他們是不可能將兵調來,所以必須要地方四十八名土目的支持。

水西大地立即風起雲涌,各地土目,乘船的乘船,騎馬的騎馬,齊齊趕至大方,安邦彥在此大會諸侯,與四十八土目會盟於鬼方樓,決定他們的命運。

鬼方樓是羅甸王府九座九層樓之一,高大雄偉,四周全是尼人史上的神話故事,是他們最爲莊嚴肅穆的主殿之一。

安邦彥大會諸候,立即以四裔大長老之身份,歷數漢人歷代對尼人極盡欺壓之能事,成功挑起四十八土目的怒火,他們怒不可竭。

安邦彥暗喜,乘機煽動大夥造反,他大聲道:“攻佔貴陽!殺光漢人!恢復祖先榮光,貴州是咱們尼人的!”

衆土目齊聲大叫:“攻佔貴陽!殺光漢人,恢復祖先榮光,貴州是咱們尼人的!”

這些令人熱血沸騰,充滿挑拔的口號喊出,衆土目像是被摧魂洗腦一樣大叫,讓這一切都變得狂熱。

漢人流官,將彝人欺壓極慘,根本不當是人,他們心中積滿了怒火,就像是淋了煤油的乾柴一堆,安邦彥的話就是火,一下子點燃了他們的怒火。

安邦彥正在志得意滿間,突然看見大門被關上,他大怒道:“誰讓關門的,誰讓關門的!”

大家都覺得不妥了,紛紛大叫。

安再續是安邦彥親信,他是羅甸王府守將,負責羅甸王府的守衛。

他率領一千名水西藤甲兵,負責守衛在鬼方樓之外,保護會盟土目們的安全。

安再續看見一件十分可怕的事,他看見鬼方樓突然傳來一聲巨大的爆炸聲,然後是炸雷般的爆炸聲響個不停,接着迅速燃起了大火,沖天大火迅速將木質結構的鬼方樓吞沒,這麼大的火,這麼迅速,應該是有煤油碿石助燃,安再續就率兵在鬼方樓之外,他們竟然救之不及,剛弄來水龍,鬼方樓就轟然倒塌,而且烈火越燒越旺,讓人不敢迫近。

相信在這樣的環境之中,沒有人可以存活,他們只發出驚天的哀嚎:“大長老呀!”

誰會想到,他們視如聖地的鬼方樓突然發生巨大爆炸,然後是沖天大火,小半柱香時間倒塌,裡面這麼多土目,這麼多護衛高手,居然沒有一個人逃出來,如此天威,豈是人力所爲?許多人驚得呆了。

安再續大聲啕哭哀嚎:〞大長老,你死得好慘呀!誰!”他突然衝出去抓住一個鬼祟欲往外走的人,他大聲道:“安子云!你怎麼在這裡!”

安子云是四十八土目之一,他應該在裡面開會,但是他卻在外面,其它人都死了,這大是可疑。

第1002章空前大敗第288章平糧價第205章納妾第86章調整第139章銀行第65章報應第973章鐵桿盟友第471章蒙古名族下第544章陷井第296章意料之外第582章閱兵式第36章快刀斬亂麻第14章漸入佳境第957章亂成一團第261章機關槍第679章驢踢腦袋第448章支援第201章招攬第354章爆發第784章出走第481章先下手爲強第247章黑胡椒第755章危機第961章神靈轉靈第666章文萊加盟第216章戰略平衡第928章柳暗花明第733章野心第9章各有所長第364章西南有變第105旗開得勝第265章一代豔后第310章遊子歸鄉第1021章受命於皇第611章大計第466章準備進攻第898章戰後追捕第411章反殺第29章宮變下第4章自宮第953章堅決抵抗第332章敵情不明第514章計劃第80章七寸第846章風光時刻第464章遼東巡撫第706章椰城生活第1000章鐵甲戰艦第785章脫險第229章朝儀上第523章有權就用第33章救駕第105旗開得勝第694章舊裝備第142章規劃第224章布西南局第669章南洋民族第882章準備大戰第914章重拳出擊第382章慘勝第269章救援第940章和平解決第6章伴讀第664章人善被人欺第725章公投第221章番薯皇帝第660章立足第965章暫時計劃第139章銀行第719章炮擊果阿第631章婚宴第1018章印度皇帝第549章和談第825章軍心大亂第680章適應第982章盤算第129章魔爪伸至第159章以小制大第90章追殺第523章有權就用第635章揚帆南洋第777章針鋒相對第887章內部憂化第344章功虧一饋第802章特殊任務第928章柳暗花明第661章宣傳第427章交易第673章政變第958章不堪一擊第108章血戰到底第497章大宴羣臣第546章大軍困境第559章英雄末路第797章不在乎第42章追責第128章拉攏大臣第486章遲鈍反應第622章橫掃海峽第378章斂財妙計
第1002章空前大敗第288章平糧價第205章納妾第86章調整第139章銀行第65章報應第973章鐵桿盟友第471章蒙古名族下第544章陷井第296章意料之外第582章閱兵式第36章快刀斬亂麻第14章漸入佳境第957章亂成一團第261章機關槍第679章驢踢腦袋第448章支援第201章招攬第354章爆發第784章出走第481章先下手爲強第247章黑胡椒第755章危機第961章神靈轉靈第666章文萊加盟第216章戰略平衡第928章柳暗花明第733章野心第9章各有所長第364章西南有變第105旗開得勝第265章一代豔后第310章遊子歸鄉第1021章受命於皇第611章大計第466章準備進攻第898章戰後追捕第411章反殺第29章宮變下第4章自宮第953章堅決抵抗第332章敵情不明第514章計劃第80章七寸第846章風光時刻第464章遼東巡撫第706章椰城生活第1000章鐵甲戰艦第785章脫險第229章朝儀上第523章有權就用第33章救駕第105旗開得勝第694章舊裝備第142章規劃第224章布西南局第669章南洋民族第882章準備大戰第914章重拳出擊第382章慘勝第269章救援第940章和平解決第6章伴讀第664章人善被人欺第725章公投第221章番薯皇帝第660章立足第965章暫時計劃第139章銀行第719章炮擊果阿第631章婚宴第1018章印度皇帝第549章和談第825章軍心大亂第680章適應第982章盤算第129章魔爪伸至第159章以小制大第90章追殺第523章有權就用第635章揚帆南洋第777章針鋒相對第887章內部憂化第344章功虧一饋第802章特殊任務第928章柳暗花明第661章宣傳第427章交易第673章政變第958章不堪一擊第108章血戰到底第497章大宴羣臣第546章大軍困境第559章英雄末路第797章不在乎第42章追責第128章拉攏大臣第486章遲鈍反應第622章橫掃海峽第378章斂財妙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