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6章戰成平手

米柱白宮侍從處的幾位長官們,他們都建議米柱娶奧斯曼帝國的公主爲皇妃,這對於加強雙邊的關係是有非常好的作用。

米柱他就納悶了,他說道:“朕花了這麼多的心思,用了這麼多的努力,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才令雙方有了這樣的關係,朕不認爲奧斯曼帝國方面會因爲朕不娶他們的公立,而不跟我們結盟,改變雙方之間的關係。”

他們現在雙邊的關係是互惠互利的,相互依靠的。

如果他們不結盟的話,面對着西方人列國的聯手進攻,他們兩個國家,都會讓敵人給消滅了。

自從西方人文藝復興以後,他們的國家就開始強大了,特別是科技上的進步,令他們的風帆船和火炮技術都有了長足發展,這些國家變強以後紛紛的前往東方尋找機會。

劉布知道這樣子的話,他們壓力非常的大,他們目前對付的只是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蘭人、英國人已經是吃力的,他卻知道真正強大的人還沒有出現呢。

雖然說現在的英國人已經出現了,但是英國人距離他們最強大的時候,可是差了幾條街。

而且像是法國、德國這些國家,他們也都有了擡頭的趨向,只要他們一旦崛起,就會給他們帶來極大的麻煩,所以在目前或者是未來的幾十年,他們都需要跟奧斯曼帝國抱團,以對抗西方這些國家的壓力。

但是米柱他現在確是不想娶奧斯曼帝國的公主了,因爲他已經有四個老婆了,已經見識過各種風情的美女,在他眼裡,女人關上了燈,都差不多是一樣的,多娶一個對他來說是一種負擔,是一種壓力。

米柱他始終都學不到的就是像張續我一樣娶上百個老婆,男女通殺或者又像莫臥兒帝國的查罕傑皇帝一樣取了500多名皇妃,美其名曰的說是顧及各個民族之間的利益。

娶了一個民族和部落的美女,還是對他們的恩澤。

這一種做法是米柱他學不來的。

作爲南洋帝國的皇帝,米柱他現在擁有了四位皇妃,已經讓他覺得壓力非常的大,非常的辛苦了,他應付四位皇妃,那是付出了極大的努力,極其的辛苦,感情是有付出纔會有回報的,他沒有辦法把他的感情分成這麼多。

而且米柱他是一個重承諾的人,特別是在他們一家子回京城的時候,算是經歷過同生共死,經歷過磨難,雖然說他們成親後就是親人,但是在他們經歷了這些磨難以後,讓他們變得更加親近,更加的血濃於水。

所以米柱纔會對她們有了承諾,那就是不會廣開後宮,不會在後宮增加任何一個人。

米柱他知道一樣事情,那就是如果他增加了一個人,他自己肯定是爽的,但是對於他的幾位皇妃來說,這是一種傷害,會令她們感覺到痛苦和無奈的。

而且這些都是如狼似虎的女人,需要他的滋潤和安撫,如果他沒有安撫了,萬一鬧出什麼醜事來,那他就丟臉了。

米柱是個老實人,他就想家裡面的幾塊田,我辛苦一點努力耕耘就是了,至於要耕再多的田,那就不好意思了,沒有這麼大的能力。

他作爲南洋帝國的皇帝陛下,是南洋帝國擁有最高權力的人,他既然不願意娶,還真是沒有人有辦法能把他怎麼樣。

這就令他的侍從處感到非常的爲難,應該如何的迴應奧斯曼帝國方面?

在民政方面事務由國務院負責爲米柱處理,最高統帥部就爲他處理軍事方面的事情,如果他在外的話,就由他的侍從處兼容兩大部門的功能,負責協調這兩方面的事情,所以他的侍從處纔會有小內閣之稱。

在皇帝不點頭的情況下,侍從處長官餘江他只好前去遊說奧斯曼帝國方面,希望他們取消這方面的想法。

餘江就是在重慶奢崇明之亂時負責守衛江津的那一位秀才,他在守城之時脫穎而出,顯示了不凡之處,後來接受了米柱的招攬,作爲米柱的侍從官,一直在身邊出謀劃策,在汪文言不願意隨米柱前往南洋的時候,就由他代替了汪文言的地位,作爲米柱侍從處主任,負責爲他處理身邊的工作。

餘江他是看見了,米柱是真心的不願意娶奧斯曼帝國的公主,這就令他明白一點,那是皇帝真正的不願意,沒人可以勉強他,雖然他們一直都強調奧斯曼帝國的公主,那是貌美如花,百裡挑一的美人,但是劉布始終不爲所動,作爲皇帝的都不着急,他們這些作爲臣子的着急也就沒有用了,餘江他沒有辦法,只好是向阿里王子進行了解釋,希望對方能夠諒解。

就在此時,前方又傳來了戰報,那就是在迪戈加西亞島之戰以後,鄭之龍率領他的主力艦隊前往,馬達加斯加準備跟西方三國聯合艦隊決一死戰。

因爲他們是穿過大洋的無遮無掩,很快就被對方所發現了,對方也都知道了,他們派往這裡的西班牙艦隊,算是全軍覆沒了。

聯軍司令阿姆斯特朗十分的震怒,他馬上的派出了使者,向南洋軍艦隊進行了威脅:“如果你們不撤退,我就殺死你們的太上皇。”

但是對於對方的威脅,南洋軍根本就是置之不顧,大軍長驅直入,最終抵達了馬達加斯加,雙方在貝爾熱港外海進行了大戰。

在這時候終於有人告訴了阿姆斯特朗,東方人也就是大明,他們的皇帝陛下,是現任的皇帝陛下都曾經被蒙古人俘虜過,蒙古人俘虜了大明的皇帝以後,想佔領大明的首都,都被他們迎頭痛擊,也就是說東方人也非常的果斷,那就是在侵犯到他們核心利益的時候,他們果斷的放棄了他們的皇帝,他們就連皇帝都可以放棄,更不用說是太上皇了。

他們現在就算是侵犯到了南洋軍的核心利益,明白了這一點,阿姆斯特朗他也知道把對方給逼急了,對方派出大軍來,就是要把這件事進行一個了斷,這一切應該就是出自於南洋帝國皇帝的授意的,如果沒有南洋帝國皇帝的命令,他們是不可能敢這麼做的。

在這種情況之下,阿姆斯特朗沒有辦法,只好出動了大軍在貝爾熱港外海進行了大戰,雙方拉開了陣勢,就準備在這莫桑比克灣這裡進行一次世紀的大戰。

此戰的規模不在當年西班牙無敵艦隊與英國艦隊之間的大戰,雙方參加的兵力和參加的戰艦,就不在當年這一場大戰之下。

這也是東方人與西方人之間大規模的交戰。

這一戰以南洋帝國艦隊的搶先進攻作爲開始。

三國艦隊也都毫不示弱進行了迎戰,雙方在廣闊的400多海里的莫桑比克灣進行了大戰。

這一場大規模的炮戰,打了5天5夜,雙方在這400海里的範圍之內進行了浴血的奮戰。

這是一場硬碰硬的,沒有技術含量,沒有技巧可言的血拼大戰,雙方進行了猛烈的搏鬥,極其血腥的廝殺,雙方都是使用線型戰術進行大規模的炮擊。

結果這一場規模浩大的大戰,打了5天5夜以後,雙方都打到了精疲力盡,無論是南洋帝國的印度洋艦隊,還是三國聯合艦隊,他們都傷亡慘重,而且都打得精疲力盡,彈盡糧絕,只好各自撤退了。

後來他們把這一場大戰命名爲莫桑比克灣大戰,這一場規模浩大的世紀之戰,雙方打了五天五夜,打到大家都打不動了,才各自的脫離了戰鬥。

以後雙方都聲稱取得了獲得戰鬥的勝利。

在西方人聯合艦隊的眼裡,他們打退了南洋帝國印度洋艦隊,扼殺了他們準備進攻貝爾熱港的狼子野心。

而南洋帝國的印度洋艦隊則認爲,在這一場戰鬥之中,他們最少擊沉了對方一半的主力戰艦,讓他們受到了致命的打擊,他們至少在半年以內沒有辦法對東方的沿海發動襲擊,也可以說是消滅了他們的戰略進攻能力。

當然在這一場巨大的海戰之中,南洋帝國他也損失不少,他們出發前有接近有70多艘主力的艦艇,至少沉沒了一半,損失的水手和大炮、船隻不計其數,這也是南洋帝國有史以來損失最爲慘重的一場大戰。

這是標準的一場消耗戰,雙方都在打消耗,死傷其實都是差不多。

只是有一點西方聯合艦隊,他們是萬里調兵遣將前來,而南洋帝國則是主場作戰,他們即使是取得一比一的戰損,對他們來說也都算是勝利了,因爲就意味着這一場大戰以後,對他們威脅巨大的西方聯合艦隊算是拔去了爪牙,即使對方還有一半的實力,但是他們這一點實力卻是不敢肆無忌憚的橫掃印度沿海和進攻馬六甲海峽了,可以這麼說,他們達到了他們出戰的目的。

當然,印度洋艦隊的損失也達到了他們自從艦隊組建以來的最高峰,損失了一半的力量,這令南洋帝國的海軍也是受到了巨大的打擊。

第788章哀鴻遍野第677章政治聯姻第823章突圍第614章勝利第763章回家第739章籌備建國第343章計中計第555章戰略第328章開原血戰第771章京城形勢第530章集中權利備戰第157章入獄第179章準備籌辦第547章遊說第891章緊急應對第210章攻擊第904章窮途末路第70章出關第985章別無他法第629章喜事不斷第115章改革第94章朝廷之上第872章蓄勢待發第823章突圍第547章遊說第266章喪心病狂第510章陰謀第746章第483章餘孽第919章成功解救第425章曹隨歸來第608章雞肋之地第996章亞盟第15章冰鑑第32章搶人第433章出兵第568章偏激第972章形勢大好第939章內外交困第287章喜事第516章整合第768章併購?第843章登基大典第893章處境艱難第506章提督出征第702章遠航艦隊第1015章太子難做第849章外交第851章忽悠第662章威迫利誘第619章變亂第789章官宣第783章反擊第756章帝國崩潰第905章柳暗花明第797章不在乎第533章交鋒無題第510章陰謀第120章回京第386章大膽計劃第990章威迫利誘第727章前線堡壘第174計劃第806章憂慮的王威第649章形勢大好第698章崩潰在即第420章罪己詔第541章邊城大戰二第969章長久統治第228章出頭第1019章印度皇帝第412章一夜變天第375章土司難題第449章救兵第418章大捷第125章親人團聚第787章跳坑第836章猜疑第807章雙方和談第761章波斯大帝第966章提議和談第265章一代豔后第1038章大陸強權第474章新生命第985章別無他法第46章針鋒相對第390章攻敵第389章開打第1038章大陸強權第683章海權論第701章推薦第517章擒獲第724章縱橫捭闔第948章致命打擊第530章集中權利備戰第4章自宮第798章他鄉故知第136章
第788章哀鴻遍野第677章政治聯姻第823章突圍第614章勝利第763章回家第739章籌備建國第343章計中計第555章戰略第328章開原血戰第771章京城形勢第530章集中權利備戰第157章入獄第179章準備籌辦第547章遊說第891章緊急應對第210章攻擊第904章窮途末路第70章出關第985章別無他法第629章喜事不斷第115章改革第94章朝廷之上第872章蓄勢待發第823章突圍第547章遊說第266章喪心病狂第510章陰謀第746章第483章餘孽第919章成功解救第425章曹隨歸來第608章雞肋之地第996章亞盟第15章冰鑑第32章搶人第433章出兵第568章偏激第972章形勢大好第939章內外交困第287章喜事第516章整合第768章併購?第843章登基大典第893章處境艱難第506章提督出征第702章遠航艦隊第1015章太子難做第849章外交第851章忽悠第662章威迫利誘第619章變亂第789章官宣第783章反擊第756章帝國崩潰第905章柳暗花明第797章不在乎第533章交鋒無題第510章陰謀第120章回京第386章大膽計劃第990章威迫利誘第727章前線堡壘第174計劃第806章憂慮的王威第649章形勢大好第698章崩潰在即第420章罪己詔第541章邊城大戰二第969章長久統治第228章出頭第1019章印度皇帝第412章一夜變天第375章土司難題第449章救兵第418章大捷第125章親人團聚第787章跳坑第836章猜疑第807章雙方和談第761章波斯大帝第966章提議和談第265章一代豔后第1038章大陸強權第474章新生命第985章別無他法第46章針鋒相對第390章攻敵第389章開打第1038章大陸強權第683章海權論第701章推薦第517章擒獲第724章縱橫捭闔第948章致命打擊第530章集中權利備戰第4章自宮第798章他鄉故知第13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