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兩敗之局(上)

巴布泰的戈什哈很煩惱,那邊的祖大壽更加煩惱,他雖說身陷敵陣,可所謂困境之類不過是裝的,不少家丁和祖大樂都跟在身邊,哪裡能有什麼危險,不過是尋個藉口將祖大弼叫回來而已,卻老遠看到這個腦子實在,勇猛過人的弟弟將巴布泰斬殺,若是此時能夠一股而進,說不定能將那一路後金兵打退,偏偏這弟弟心繫自己安危,已經是撤了回來。

祖大壽後悔的牙根癢癢,幾乎想要給自己一嘴巴,可又沒有辦法,好在祖大弼總算是斬了巴布泰,那是奴兒哈赤的兒子,無論如何也是大功一件,又是爲了拯救身陷敵陣中的自己而回來,他也只得笑臉相迎。

祖家三兄弟合在一處,實力自然猛增幾分,祖大弼那也是能跟鰲拜對抗的人物,一馬當先衝在前面,祖大壽和祖大樂跟隨左右,在後面則是三人的親兵家丁,一時間竟是無人可擋,硬生生將原本已經扯下來的明軍頂了回去。

皇太極看得真切,立刻下令讓豪格帶人迎了上去,只不過效果卻不太明顯,豪格剛剛纔和王堅大戰一場,氣力虧缺不少,哪裡擋得住祖家三兄弟的猛攻,使盡全力也只能維持個不勝不敗的局面,好在皇太極身邊那些白甲及時殺到,這纔將祖大壽等人擋了出去,不過他們這邊吃緊,遏必隆和蘇克薩哈那頭卻開始逐漸取得戰果,王堅跟着吳三桂再向側翼廝殺,幫着張韜攔住逐漸開始傾斜的局面,薛五和洛小北身邊人手不夠,之前又被那羣白甲大殺了一陣,如今卻是有些頂不住了。

秦良玉那邊也是如此。川兵如今分成了好幾股作戰,有的能和對方打個半斤八兩,有的卻在大隊披甲兵的衝擊下節節敗退,這種情況秦良玉自己也沒辦法,只得領着一羣家丁到處奔走,見到什麼地方吃緊,便過去幫忙穩住局勢,等到時候差不多了,再撲向下一處地方,完全就是個救火隊。老太太年事已高,沒多久便開始露出疲態,多少有些吃不住勁了。

這場決定大淩河戰局,甚至決定幾年之內遼東局面的大戰,從一開始就顯得紛亂複雜。整個戰場的形勢犬牙交錯,明軍整體素質自然是比不上後金。卻因爲整個戰場兵力投入的時機。勉強能夠和對方打成平手,後金方面則是實力佔優,但現在形勢太過混亂,也起不到什麼太大作用,儘管能夠進行壓制,但這種壓制並不是什麼毀滅性的。無法擊潰同樣勇猛的明軍。

最重要的是,他們沒有一個特別明確的主攻點,或者說是沒人能夠造出一個主攻點來,皇太極現在非常後悔。後悔這一次沒有將鰲拜帶來,否則以鰲拜的本事,絕對能夠殺出一條血路,讓所有人都跟着他的方向前進,以往後金和明軍打硬仗的時候,幾乎都是這個路數,就好像當年奴兒哈赤的管他幾路來,我只一路去,這次就是缺了這一路的帶頭人。

其餘的後金將領不可謂不勇猛,可這次明軍方面也是精銳盡出,那個讓自己很頭疼的祖二瘋子就不說了,皇太極想要斬殺此人已經不是一次兩次,偏偏還加上了宋慶,以及他狗營的那幾塊料,全都不是好招惹的主兒,饒是豪格等人拼盡全力,也只能是仗着兵馬的戰力更強,勉強能夠壓住對手,明軍這次也是吃了承託鐵了心,居然打到現在都沒有要退去的意思。

更何況自己最爲擔心的宋慶還沒有出來,孫承宗明顯是在等待一個最好的機會,再將這個堪稱後金剋星的人放出來,雖說宋慶那個狗營似乎只有一千多人了,但威力卻同樣可怕,莽古爾泰和多鐸敗陣就是明證,那個營頭單兵戰力已經不比旗下子弟差多少,若是真的在兩軍僵持階段撒出這麼一幫人來,後果幾乎拿腳趾頭都能想出來,絕對是不堪設想。

萬幸的是,僵持的局面終於出現轉折,轉折點就在秦良玉的川兵身上,倒不是戰鬥力的問題,而是川兵在裝備上面實在是太差了些,饒是這些人比狗營還耐苦戰,在這種大戰之中,裝備的問題還是十分明顯的暴露出來。

川兵似乎日子過得一直都挺苦,無論是明朝時代的白桿兵,還是後來抗戰出川的那些部隊,幾乎都是全國上下最窮的,當然戰鬥力和狠勁也是最出衆的,川中父老平日裡悠閒自得,打茶圍搓麻將,看上去似乎天塌下來都不能阻止他們吃飯休閒娛樂,可一旦到了該吃勁的時候,卻很少有人下軟蛋,這種陰陽文武、張弛調和之道,大概全國都找不出來第二家。

可不知道是不是因爲他們素質太出色,川兵在裝備上頭從來就沒好過,秦良玉的白桿兵也是如此,白桿兵之所以使用白臘杆子,說白了就是沒錢裝備別的東西,只能用這種既便宜又實惠的兵器,真有銀子給當兵的都配置上鐵槍,誰也不會拿白臘樹當兵器,況且他們所缺少的不止是兵器,衣甲方面同樣也是整個遼東最差勁的,甚至還不如後金那邊的包衣。

秦良玉帶兵留守遼東已經有些年頭,但卻一直都比較尷尬,因爲關寧軍這邊從李成樑時代就是自成體系,非常排斥外來者,你老哥兒一個到這邊來做官還好,若是帶着數千兵馬來到遼東,保證會被大家或明或暗的排斥,秦良玉就屬於那個被暗中排斥的,儘管誰都對這位老太太發自內心的尊重,可到了該掏錢的時候,所有人都是推推諉諉,不肯痛快交割。

這些伎倆秦良玉當然明白,不過既然選擇留在遼東,她自然也有心理準備,這麼多年也都苦苦捱下來了,跟各方面都是相安無事,誰想到今天到了戰場上面,這些年積攢下來的虧缺病卻發作了,而且幾乎是在同一時間發作。

川兵的確很耐苦戰,可再怎麼熬得住也要能扛住對方刀子才行,你砍人家一下,在鐵甲上崩個白印,人家砍你一下就是血流如注,換成天兵天將來打也抗不過去,更何況都只是些能熬性子的普通人。

沒過多久,川兵的死傷開始增加,無論秦良玉如何到處救火,始終還是無法挽回這種趨勢,孫承宗在外圍一邊看一邊嘆氣,見宋慶也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似乎找到了知己似的,嘆口氣道:“早知如此,當初多給川兵撥些衣甲就好了。”

這問題宋慶沒法藉口,他本來也不是遼東體系的人,雖然很多東西心裡有數,但心裡有數跟你說出來是兩碼事,他可不想因爲這個牽扯到遼東方面利益糾葛中去,只得悶悶的點着頭,不太確定的問道:“督師,您老覺得還能頂多久?”

孫承宗皺着眉頭道:“怕是快頂不住了,關寧軍那邊兵甲都是不錯的,你們徐州衛也還說得過去,川兵這邊可確實是個問題,只怕撐不住多久了,若是實在不行,也只有叫你上去,好歹先將秦將軍替下來再說。”

宋慶也是如此想的,他原本還在盼望明軍能夠多堅持一陣,那樣他再上去的時候,說不定能夠一舉擊敗皇太極,可如今看來卻不可能,哪怕將他的兵馬都加進去,能跟對方打個平手就不錯了,取勝什麼的想都不要想,便點點頭道:“既然如此,那末將不妨現在就上去,趁着局面還沒崩壞,好歹先衝一陣,將皇太極擊退便是,這也算是不錯的結局了。”

“讓我再看看!”孫承宗同樣是心高氣傲的主兒,這次大淩河之戰原本非常糟糕,可後來局面逐漸扳回來了,包括今天的決戰,形勢也要比預計的好很多,他同樣是想將對手擊敗,那樣雖說跟打平差不了太多,但好歹在心理上也能多些優勢,下次再見到後金兵的時候,關寧軍的膽氣肯定會大些,畢竟這是大規模野戰,事實證明明軍也不是不能一戰。

正因爲如此,現在的局面讓他非常不甘心,明明就只差一口氣,這口氣卻無論如何都頂不上去,若是別的營頭也還罷了,偏偏虧掉這口氣的都是平時最不招待見的隊伍,裝備是整個遼東最差的,打起來卻是明軍之中最強的,能夠堅持到這個份上,人家也算是仁至義盡,他這邊什麼都說不出口,因此才覺得分外憋屈。

半晌,孫承宗還是選擇了放棄,狠狠咬了咬牙,似乎再次確定了自己的選擇,對身旁的宋慶道:“鵬飛,成敗在此一搏,瞧你的了!”

明軍陣中的戰鼓再次隆隆作響,宋慶帶領狗營一千餘人,以及孫承宗本陣中剩下的一千來號人關寧軍,最後一個加入了戰場,邳州衛僅存的的三百號種子留在了大軍後面,這是之前宋慶跟孫承宗打過招呼的,不過胡捷卻一直都跟在宋慶身邊,絲毫沒有要退縮的意思,反倒是一直哇哇亂叫,似乎上一次的瘋狂還沒有讓他完全發泄夠,還想要再來一回。(未完待續。。)

第99章 風聲鶴唳(二)第100章 風聲鶴唳(三)第111章 深宮第294章 兩敗之局(上)第101章 士氣第368章 搶劫的理論依據第347章 邳州城的錦衣衛第26章 理由第82章 擴充的腳步第252章 重鑄堅城第360章 大敵第71章 要報仇第407章 左良玉第455章 戰爭準備第93章 臨別衆生(二)第23章 花太歲第157章 父與子第142章 大戰再起(一)第251章 遠方來信第342章 意外衝突第92章 臨別衆生(一)第125章 瀝血(二)第75章 破財免災(上)第97章 北上勤王(三)第9章 王堅第343章 慶爺第54章 似乎很神秘第118章 青春?第287章 戰後第136章 野狗(一)第278章 鏖戰鬆錦(三)第25章 上官第18章 賭坊第244章 畏罪自盡第111章 深宮第109章 滿桂第366章 返程第290章 兩軍對壘第152章 旗風獵獵(二)第224章 斷其羽翼(下)第5章 斷水斷糧第476章 撤回第462章 會師第309章 逃亡第199章 聚集(下)第67章 沛縣第160章 再聚第39章 接收第113章 合營第326章 海路進軍(中)第416章 車輪戰第347章 邳州城的錦衣衛第196章 對臺(中)第254章 調兵遣將第32章 勢力圖(下)第346章 果然有問題第356章 再見老大人第131章 英雄第412章 機會第330章 迴轉第10章 狗營的構想第420章 坐地虎第291章 血戰大淩河(一)第34章 觀察第447章 徐州好第217章 十日殺(下)第2章 奮力一擊第16章 槍術第262章 首戰(中)第74章 夜鬥第373章 試探第282章 胡捷的堅持上(3)第96章 北上勤王(二)第38章 定計(下)第278章 鏖戰鬆錦(三)第183章 搶功第449章 陳奇瑜第402章 遭遇第235章 招兵買馬第251章 遠方來信第78章 回城(下)第160章 再聚第258章 客軍過境第466章 各部進攻(一)第403章 對陣第291章 血戰大淩河(一)第288章 再見孫承宗第459章 敢來取否第386章 他是英雄第194章 新的開始第146章 皇帝臨城(二)第158章 皇帝與千戶(上)第398章 黑暗第168章 掃蕩北直隸(上)第263章 首戰(中)第470章 被追擊的文宣隊(下)第210章 遭遇3第187章 野女真第113章 合營第255章 皇帝點名
第99章 風聲鶴唳(二)第100章 風聲鶴唳(三)第111章 深宮第294章 兩敗之局(上)第101章 士氣第368章 搶劫的理論依據第347章 邳州城的錦衣衛第26章 理由第82章 擴充的腳步第252章 重鑄堅城第360章 大敵第71章 要報仇第407章 左良玉第455章 戰爭準備第93章 臨別衆生(二)第23章 花太歲第157章 父與子第142章 大戰再起(一)第251章 遠方來信第342章 意外衝突第92章 臨別衆生(一)第125章 瀝血(二)第75章 破財免災(上)第97章 北上勤王(三)第9章 王堅第343章 慶爺第54章 似乎很神秘第118章 青春?第287章 戰後第136章 野狗(一)第278章 鏖戰鬆錦(三)第25章 上官第18章 賭坊第244章 畏罪自盡第111章 深宮第109章 滿桂第366章 返程第290章 兩軍對壘第152章 旗風獵獵(二)第224章 斷其羽翼(下)第5章 斷水斷糧第476章 撤回第462章 會師第309章 逃亡第199章 聚集(下)第67章 沛縣第160章 再聚第39章 接收第113章 合營第326章 海路進軍(中)第416章 車輪戰第347章 邳州城的錦衣衛第196章 對臺(中)第254章 調兵遣將第32章 勢力圖(下)第346章 果然有問題第356章 再見老大人第131章 英雄第412章 機會第330章 迴轉第10章 狗營的構想第420章 坐地虎第291章 血戰大淩河(一)第34章 觀察第447章 徐州好第217章 十日殺(下)第2章 奮力一擊第16章 槍術第262章 首戰(中)第74章 夜鬥第373章 試探第282章 胡捷的堅持上(3)第96章 北上勤王(二)第38章 定計(下)第278章 鏖戰鬆錦(三)第183章 搶功第449章 陳奇瑜第402章 遭遇第235章 招兵買馬第251章 遠方來信第78章 回城(下)第160章 再聚第258章 客軍過境第466章 各部進攻(一)第403章 對陣第291章 血戰大淩河(一)第288章 再見孫承宗第459章 敢來取否第386章 他是英雄第194章 新的開始第146章 皇帝臨城(二)第158章 皇帝與千戶(上)第398章 黑暗第168章 掃蕩北直隸(上)第263章 首戰(中)第470章 被追擊的文宣隊(下)第210章 遭遇3第187章 野女真第113章 合營第255章 皇帝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