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田柱子並不是楊啓東所想的“背屍人”。
這“背屍人”有些地方也叫“趕屍人”源自於“蠱門”,與王震山先前提過的千門和紅手絹同屬外八行,不在三教九流之中。
蠱門神秘恐怖,術法多種多樣,但每一種都透着那麼一股子邪氣,而最爲平民百姓熟知的就是趕屍蠱術。相傳這門趕屍蠱術是由蚩尤所創,當年與黃帝的涿鹿一戰,十分慘烈。在傷兵被撤出戰場後,剩下的是遍野的橫屍和滿目的瘡痍。蚩尤當即決定不能讓死去的戰士們獨留異鄉,對軍師說道:“我等萬不能讓衆兄弟,埋骨他鄉,你幫他們再歸故土吧!”於是軍師拿出招魂符,默唸符咒,死去的戰士依次起身,向故里走去。
能讓屍體站立行走,這便是趕屍蠱術的恐怖之處。直至今日,有客死異鄉的人,死者的親屬大多都會花錢僱傭趕屍人領着死者遺體千山萬水回到家鄉落葉歸根……
當然,蠱門之所以神秘,還有一點,便是蠱門中人大多隱匿於市井之中,手上的術法也是師傳徒、父傳子這樣一脈相傳。田柱子一沒出生,二沒門路,自然無法投身蠱門之中,更不會什麼趕屍蠱術,他之所以當起“背屍人”還得從他幹活那間店鋪說起。
要說田柱子做事的這家店鋪,名號在梧城北門上幾乎是人人皆知,而且是本行裡唯一的一家。像這樣的情況,獨一份就意味着賺錢,而且是賺大錢。店裡生意好,那麼田柱子這個小夥計也應該過得比較滋潤纔對。不過事實並不是這樣,他有時候甚至會顯得低人一等,其原因是這家店做的都是死人生意——賣棺材。
陳記棺材鋪開在城北的一個當街鋪位,這做棺材生意能開在當街位,也算是比較難的,主要是北城這邊的人大多是破落戶和外來人口,都比較窮。一般的店鋪開在這裡沒什麼油水可撈,這才便宜了棺材鋪的老闆,這事要放在別的地方,可沒那麼好的事。不過,這做死人生意的,一般都不受人待見,因爲大
多人的看法中,做這生意的人,身上多多少少會沾染些晦氣,所以都不願意和他們打交道,連帶的田柱子也經常被人歧視。
不過田柱子倒是看得開,這年頭有口飯吃就不錯了,那些歧視他的人也不見得比他過得好。想想幾年前自己逃荒到梧城,要不是陳掌櫃看他年紀小面相又老實,收他做活計,說不定早就死在哪個犄角旮旯裡了。於是乎,就算一月只有十來個銅子的工錢,田柱子也賣力的做着。
就在前天的午後,陳記棺材鋪來了一樁生意,而這樁生意還和羅家有點兒關係。當時田柱子還在店門口打盹,也怪這鬼天氣,前幾天還頗爲清爽,哪曉得昨晚一場大雨過後,今天就便成了大熱天,頭頂那太陽火辣辣的照射着,溼潤的街道被曬得亮堂堂的,臨街面的位置變得又溼又熱,有種進了蒸籠的感覺。
田柱子才睡了一小會兒就被熱醒了,身上又粘又溼,掀起衣服扇了扇,結果連風都是熱的,羨慕的看了一眼店裡的陳掌櫃,這肥廝倒是挺會享受,挺着個大肚子躺在涼椅上,一邊搖着蒲扇,一邊喝着涼茶,嘴裡不時哼幾句戲文,倒是自在得很。
羨慕歸羨慕,田柱子也只有眼饞的份,誰叫他只是個小夥計呢?想要有陳掌櫃的待遇,再做個二三十年或許有可能,但他現在,只能在門口蹲着,還不能擋着店面,隨時迎接顧客的光臨。
又呆了一會兒,田柱子實在受不了,便探出頭朝街頭巷尾打量了一遍,在這兒當活計這麼多年,別的沒學會眼力勁還是有的,這來往的路人中有沒有棺材鋪的顧客,田柱子一眼就能分辨。見沒人上門,田柱子輕手輕腳的繞過陳掌櫃,然後一溜煙的跑道後院,打了瓢井水猛灌了一通,知道肚子裡哐啷作響,連打出的水嗝都泛着涼氣,這才心滿意足的回到店門口,正巧看見一箇中年男人迎面走來。
這中年男人穿着一身青色長衫,田柱子見他長衫上沒補丁沒毛邊,而且料子也不錯,而且走起路來挺有派頭
的,想來是富貴人家連忙迎進門來。與此同時,陳掌櫃也從涼椅上做起,半邊臉上全是涼蓆印子,看起來很是滑稽,但他自己卻不知曉,對那青衫男人問道:“貴客光臨小店,真是蓬蓽生輝,不知道有什麼可效勞的?”
那青衫男人瞄了一眼陳掌櫃,臉上看不出任何表情,只是淡淡的說道:“我是羅府的人。”
“原來是羅府的老爺,柱子給老爺上茶。”陳掌櫃心中立馬樂開了花,敢在梧城自稱羅府的,只此一家別無分號。十多天前羅四的葬禮搞得那麼大,全城的棺材鋪都狠撈了一筆,雖說他陳記棺材鋪地處城北這塊貧民區,比不得城南那些大商家,但也跟在屁股後面喝了口油湯。現在又有羅府的人找上來,想來是羅家老幺死了之後,上面的老東西們傷心熬不住,也一命嗚呼了。
於是陳掌櫃暗中向田柱子打眼色,也算這孩子機靈,連忙泡了杯好茶端給那青衫男人。
青衫男人揭開杯蓋嗅了幾下,似乎對這茶水比較滿意,原本緊繃着的臉色也慢慢舒緩開來,淡淡的說道:“我不過是羅府的下人而已,稱不上老爺。”
“哪兒的話,不愧是羅府這樣高門大院裡出來的人,看看您這氣度,果然不是我們這種平常人能比的,稱您一聲老爺不算過。”陳掌櫃低着頭恭維着。
等青衫男人喝了兩口茶後,陳掌櫃纔開口問道:“敢問這次是府上哪位仙遊了?您放心,本店雖小但樣樣俱全,一定幫您辦得體體面面。”他口裡雖然這麼說,心中卻想,管你羅家死多少人啊,只要有我生意做就行,最好每個月死一兩個,那我就賺大發了!
可惜,青衫男人的回答並不如陳掌櫃想得那麼美妙,“過世的是我們府上的丫鬟,不過這丫頭命好,生前很得二夫人寵幸。二夫人是個善人,爲此傷心了很久,便囑咐我辦這事,算是了一樁心願。辦就不必了,以免二夫人觸景傷情,但棺木一定要上好的。羅掌櫃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