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 一個時代結束

bookmark

三天後,周赫煊在北平協和醫院的病牀上,見到了彌留之際的梁啓超。

病房裡站着梁啓超的夫人王桂荃(正妻的陪嫁丫鬟),以及長子樑思成、林徽因夫婦,四子樑思達,五子樑思禮,三女樑思穎,四女樑思寧。

至於梁啓超的其他幾個兒女,除了長女遠嫁南洋外,剩下的都在歐美留學。

周赫煊走進去,跟王桂荃、樑思成等人點頭致意,問道:“任公先生病情如何?”

樑思成無奈地低下頭,王桂荃則抹着眼淚說:“有時清醒,有時昏迷,怕是不成了。”

“唉!”

周赫煊一聲嘆息,默默地走到病牀前。

自穿越以來,周赫煊所結交的朋友當中,就數梁啓超和馮庸感情最深。

梁啓超對周赫煊而言亦師亦友,這位老先生的品行幾乎找不到缺陷,令人可敬可慕可嘆可哀。

似乎是聽到腳步聲,梁啓超突然睜開眼睛,虛弱地笑道:“明誠來啦,坐吧。”

“先生,安心養病。”周赫煊握住梁啓超的手。

“我是不成了,”梁啓超明顯迴光返照,狀態變得精神了許多,他吩咐家人說,“我死以後,屍體可讓醫生解剖,找出病因所在,也算是對現代醫學做些貢獻。”

“老爺!”王桂荃放聲痛哭起來。

其他兒女也都圍在牀邊,面容悲慼,樑思成眼淚無聲地往下流。

周赫煊無奈地搖頭,做爲穿越者,他深知梁啓超的死因。

梁啓超最開始屬於積勞成疾,在中醫國手的醫治下,病情已經有所好轉。但梁啓超毫不愛惜身體,而且生活習慣極爲糟糕,不僅經常熬夜看書寫作,偶爾還要打通宵麻將。

於是乎,梁啓超的病情迅速惡化,只能到協和醫院來做手術。

由於護士的疏忽,在用碘酒標手術位置時,把本該標記的左腎標成了右腎。主刀醫生劉瑞桓也粗心大意,居然沒有仔細覈對x光片,於是把梁啓超健康的右腎切除,留下了發病的左腎。

健康之腎被割除,病竈之腎保留着,梁啓超這幾年來又完全不顧保養,依舊廢寢忘食的著書立說,發病死亡是早晚的事情。

此事鬧得極大,即“錯割梁啓超腰子案”。院方秘而不宣,主刀醫生也被調職,梁啓超多半是知道真相的,但他卻努力爲醫院辯護,說自己手術後非常健康。

至於原因嘛,主要是當時很多國人不相信西醫,梁啓超不想因爲自己而抹黑西醫名聲。

而梁啓超的家人是不清楚情況的,直到40年後,樑思成因病住進協和醫院,才從自己的主治醫生那裡瞭解到實情。

既然梁啓超不願公開真相,周赫煊自然也不會說出來。若是世人知道此事,以梁啓超的巨大影響力,西醫在中國的發展肯定要受到阻礙。

梁啓超告誡家人一番,又對周赫煊說:“明誠啊,我對晚清思想界破壞巨大,而建設甚微,堪稱罪人。跟我的老師康有爲比起來,他太有成見,而我太沒有成見。我們兩個,應對時局是這樣,治學也是這樣。他抱着保皇維新的思想不變,我則時時彷徨求索,思想不停變換,皆不可取也,對國家、對民族也無甚貢獻。你是思想界的大才,當引導國民走上正確道路,切不可學我瞻前顧後、搖擺不定,中國的出路就靠你們這代人了。”

周赫煊鼻子有些發酸,點頭道:“赫煊謹記於心!”

梁啓超笑了笑,瞳孔逐漸渙散,再無生命的徵兆。

“先生走好。”周赫煊伸手按住梁啓超的額頭,輕輕拂下,把他的眼皮闔上。

病房中的樑家人已經哭做一團,王國維推門而入,見狀呆立當場,手中探病的禮物也掉到地上。

說來就是這麼奇妙,歷史上王國維自殺,是梁啓超幫忙主持的葬禮。而受到周赫煊穿越的影響,卻變成了王國維送梁啓超離世。

周赫煊嘆息着走出病房,長吸一口新鮮空氣,情緒稍微有所緩和。

王國維搖搖頭,轉身走到周赫煊旁邊,問道:“明誠,任公有什麼遺言?”

周赫煊道:“他說自己沒有主見,對中國破壞太大,而貢獻太少,讓我要堅定思想信念,切忌搖擺不定。”

王國維回頭看看病房裡的情況,嘆氣道:“我們還是幫忙籌備追悼會和葬禮吧。”

如今樑夫人已經哭得死去活來,除了樑思成以外,幾個在中國的子女都還未成年,確實需要朋友來幫忙料理後事。

當天晚上,王國維負責召集衆人,於第二天成立“治喪委員會”。由王國維擔任會長,給梁啓超生前好友寫信發出邀請,周赫煊則負責具體事務,安排追悼會和葬禮事宜。

至於樑思成、林徽因夫婦,負責爲父親設計墓園。

做爲晚清民國時代叱吒風雲的思想家、政治家,梁啓超的葬禮顯得頗爲寒酸。國民政府沒有任何表示,只有一些生前好友來送行,上海、北平兩地的朋友舉行了公祭儀式,多家報紙也有相應報道。

前來弔唁、送行者雖多,但並無權貴階層,基本上屬於文化界人士,有錢玄同、胡適、丁文江、熊希齡、朱希祖、熊佛西、餘上沅、楊洪烈、吳其昌等人,各大學會、機構也有派代表到場。

或許,對於如今中國的政界而言,梁啓超是真的過時了。沒權沒勢,他的死活誰在乎啊?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半年後孫中山的葬禮——孫文遺體此時尚在北平香山碧雲寺內。靈車從中央黨部出發,至陵墓有20餘里,沿途百姓脫帽肅立,觀禮者人數在50萬以上。

周赫煊看着棺槨入土,忍不住感嘆道:“一個時代結束了。”

“是啊,一個時代結束了。”專程從上海趕來的胡適悵然道。

袁世凱死了,孫中山死了,康有爲死了,梁啓超也死了,晚清那個風雲激盪的時代徹底結束。而隨着北伐的勝利,中國迎來了新的時代,可惜這個新時代似乎並不太光明。

陳德徵做爲上海黨部代表,隨後在國黨三全大會上提議:“凡經省黨部及特別市黨部書面證明爲反(和諧)革命分子者,法院或其他法定受理機關應以反(和諧)革命論處。如不服,得上訴。唯上級法院或其他上級法定受理機關,如得中央黨部之書面證明,即當駁斥之。”

也即是說,只要國黨黨部認定你有罪,那麼你上訴都沒用,法院什麼的形同擺設。

獨裁的腳步越走越近。

549 南國美人魚592 勞動最光榮265 輿論攻勢769 比想象中嚴重403 中央大學也缺錢697 領獎致辭1009 新的代表作782 妖道必須死343 再會971 過渡131 女校演講843 第一次轟炸重慶269 算賬517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742 舞會粉絲新年活動通知595 名人匯聚158 馮庸大學244 厚黑教主963 效果驚人1081023 徵糧與殺人131 女校演講042 養望700 回程049 喬遷新居237 交鋒293 捐贈794 袍哥救國會389 貪官污吏965 三舅哥024 段公子957 未來的漢學家532 二十九軍839 信心877 雙槍老太婆691 達成801 主場227 內外妥協634 真正的食腐禿鷲1007 學校656 我的祖國840 美援派499 發現707 先知周赫煊697 領獎致辭532 二十九軍028 憂喜自得276 論宗教633 改變計劃341 強勢235 坐談497 買房才能申請專利883 入土爲安903 愛國將軍467 青年黨782 妖道必須死083 火種822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106 去東北599 創作949 牛津講座745 周大頭431 中國工人299 戰火再起557 不要跟哲學家聊天630 一鍋粥121 合作648 P-26618 變色龍048 新的計劃499 發現324 隆中對336 蔣作賓756 勝利曙光023 策問1054 香港896 惱羞成怒250 討好丈母孃727 六親不認753 申訴282 吃虧310 中東路401 教科書569 抗戰綱領291 查貪470 論佛944 發展270 麻煩真多866 聖誕節631 弱國無外交661 徵招學員889 回憶622 中美民間文化友好交流團065 再見219 除害842 劉湘之死864 招待宴953 理想與現實1040 地圖開疆
549 南國美人魚592 勞動最光榮265 輿論攻勢769 比想象中嚴重403 中央大學也缺錢697 領獎致辭1009 新的代表作782 妖道必須死343 再會971 過渡131 女校演講843 第一次轟炸重慶269 算賬517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742 舞會粉絲新年活動通知595 名人匯聚158 馮庸大學244 厚黑教主963 效果驚人1081023 徵糧與殺人131 女校演講042 養望700 回程049 喬遷新居237 交鋒293 捐贈794 袍哥救國會389 貪官污吏965 三舅哥024 段公子957 未來的漢學家532 二十九軍839 信心877 雙槍老太婆691 達成801 主場227 內外妥協634 真正的食腐禿鷲1007 學校656 我的祖國840 美援派499 發現707 先知周赫煊697 領獎致辭532 二十九軍028 憂喜自得276 論宗教633 改變計劃341 強勢235 坐談497 買房才能申請專利883 入土爲安903 愛國將軍467 青年黨782 妖道必須死083 火種822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106 去東北599 創作949 牛津講座745 周大頭431 中國工人299 戰火再起557 不要跟哲學家聊天630 一鍋粥121 合作648 P-26618 變色龍048 新的計劃499 發現324 隆中對336 蔣作賓756 勝利曙光023 策問1054 香港896 惱羞成怒250 討好丈母孃727 六親不認753 申訴282 吃虧310 中東路401 教科書569 抗戰綱領291 查貪470 論佛944 發展270 麻煩真多866 聖誕節631 弱國無外交661 徵招學員889 回憶622 中美民間文化友好交流團065 再見219 除害842 劉湘之死864 招待宴953 理想與現實1040 地圖開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