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一個希望

這次險象環生的經歷,給李香君的震動很大,以前也曾聽過很多中原戰亂的消息,但那時更象是在聽一個遙遠的傳說,這次經歷才讓她真正明白了什麼是亂世。

驀然回首,往日秦淮河畔的風花雪月,紙醉金迷,只有兩句詩可以形容: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花。

她雖是弱女子,卻有一顆俠心,再也不願回到秦淮那個紙醉金迷的地方,奔赴會昌的心情越發迫切了。

此刻的她,彷彿沉淪在了苦海里,秦牧已不僅僅是才貌讓她傾心,而且已經被她當成通往理想世界、美好生活的唯一途徑。

若說當初離開金陵城是一時衝動的話,那麼現在,就再沒有什麼能動搖她的決心了。

許掌櫃重新清點了一下,貨物損失了不少,這還是其次,關鍵是隨行的人員,死傷已近半,可謂是哀鴻遍野。

許掌櫃只得帶下令退回東至縣,從東至縣還有一條道經景德鎮往贛州。但這條到贛州的路山多路險,空車行走還勉強可以,他們車上裝滿了貨物,走起來會十分困難。而且路上也不平靜。

江西山多地窄人稠,有明一代本來匪患就比較嚴重,這些年更不用說,山匪多如牛毛,如今商隊護衛已經損失大半,如何走得?

許掌櫃一行進退維谷,在東至縣呆了好幾天,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好在幾天之後,九江方向傳來了一個好消息,左良玉迫於朝廷的壓力,準備沿江而上攻打盤踞武昌的張獻忠了。

聽到這個消息,許掌櫃喜不自勝,決定在東至縣再等等,等左良玉大軍離開後,依舊走九江經南昌回贛州。

這樣的世道,李香君主僕不敢單獨行動,也只得一起在東至縣等着。

秦牧不負衆望,終於成功招撫馬永貞。

據說他是挾大勝之威,復又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還放了三個臭屁,才讓馬永貞服軟,老實接受招安的。

那三個臭屁的具體內容是什麼,等閒人等不得而知,只隱隱猜到不同凡響就是了。反正馬永貞被這三個臭屁一薰,立即俯首甘爲孺子牛,接受了會昌千戶所千戶一職。

且不說秦牧順利招撫歸來,受到怎樣的盛情款待,他早已無心在贛州多呆,霍勝不負所托,把會昌給拿下了,現在他只想儘快往自己的地盤,好好經營自己那一畝三分田。

會昌是個好地方啊!處於廣東、廣西、福建、江西四省交匯之處,武夷山南麓,是個“一飛飛天上,巨翼遮江南”的好地方。而按俺們太祖的說法那則是:這邊風景獨好。

而且,如今的會昌,除了他這個知縣外,縣丞、主簿、縣尉,甚至是小吏都跑光了,很好,非常好,今後會昌縣衙就改名叫“一言堂”了!

招撫回來的當天,他就吩咐巧兒收拾行禮,準備前往會昌,其實也沒什麼好收拾的,就幾套衣服,秦大知縣可謂是兩袖清風啊!

楊廷麟哪裡可能就這麼放他走,匆匆趕到秦牧住的東側寢院。

“秦賢倒啊,信豐的繳獲總計有多少?老夫也好適當的安排些人手去轉運過來,贛州城中還有幾萬嗷嗷待哺的難民,被流寇禍及的幾個州縣的百姓也急需賑濟,至少得讓百姓們有口活命糧,才能支撐得過去啊。”

“信豐具體繳獲多少錢糧,當時急於回援贛州,小侄也未及詳細清點,楊叔儘快派人過去,全部運回入庫就是,會昌現在究竟是個什麼情況,小侄還不得而知,想必會昌的百姓也急需賑濟,楊叔別忘了給小侄也撥些錢糧就是了。”

秦牧讓霍勝運走的,主要是一部分值錢的金銀財寶,剩下的大部分繳獲,他沒有全部私吞的意思,他可不想立即扯旗造反。

而且贛州各州縣的百姓也確實急需賑濟,若不能讓附近各州縣的百姓活下去,把生產發展起來,就算自己把會昌弄得象天堂一樣,一縣之地而已,將來又能支撐起多大的發展?

“這還用你說嗎,老夫添爲贛州知府,對治下州縣百姓自會一視同仁。”

秦牧無意識地摸着自己下顎的那顆春青豆,好吧,最近肝火有點旺,這顆豆豆爲宣誓他青春尚在,頑強不屈地堅守着他顎下的方寸之地。

楊廷麟見他爲一顆豆豆糾結不語,不禁又好氣又好笑,瞪了他一眼說道:“叛亂是平定了,但我贛州仍是舉步維艱,百廢待舉,光是如何安撫這數縣的災民,讓他們有信心堅持過眼前的難關,不至於再鋌而走險,落草爲寇,這就是個大問題,光是靠贛州之力賑濟遠遠不夠;

可如今朝廷同樣不好過,指望朝廷撥來錢糧只怕是不行了,本官失職,致使贛州遭此大亂,也無顏在這個時候再向朝廷伸手要錢糧啊!如今只有靠咱們羣策羣力,想方設法渡此難關了,楊賢侄有何安民之策,還請盡數道來纔是。”

秦牧暗自一笑,什麼無顏向朝廷伸手要錢糧,楊廷麟分明是知道伸手也要不到,崇禎都典臉去權貴之家乞討了,也沒討到幾個仔,李自成和張獻忠已相繼稱王,已成虎踞龍盤之態,崇禎哪裡還有能力顧及贛南這窮山惡水!

“楊叔所慮極是,光靠贛州自身,眼前確實很難讓全部難民吃得飽穿得暖,爲免他們再鋌而走險,除了向朝廷申請減免稅賦外,眼下最主要的是解決糧食問題,小侄的意思是大力推廣番薯種植,番薯適應能力強,山頭坡地,房前屋後都可能栽種,生長週期短,產量高,收穫一次能頂半年糧,只要大量種植,贛州百姓很快就能解決餓肚子的問題。”

“推廣番薯種植,這一點老夫也想到了,只是即便番薯生長週期短些,可最少也得要兩個月纔有收成,眼前這兩個月怎麼辦纔是最令人頭疼的問題;

贛州礦產不少,老夫已經上報朝廷,請朝廷允許租押部分礦山,以籌錢向周邊各省買糧,此計朝廷批不批還難說,就算批下來,只怕也不是一時半會的事,不瞞秦賢侄,老夫爲此日夜憂思,終覺遠水難救近火,真是愁煞老夫也。”

秦牧沉吟了一下,徐徐說道:“除了給受災的難民一個希望外,小侄也沒別的辦法可想。”

“希望?什麼希望?”

“土地。”

“土地?”

“不錯,土地對老百姓來說,無疑就是最大的希望!有了希望,日子過得再艱難,老百姓往往也能撐過去,而不至於鋌而走險落草爲寇;

我華夏百姓生存的韌性是無與倫比的,幾千年來,遭受了無數沉重的苦難,卻能一次次的重新站立起來,靠的就是這種韌性。咱們現在只要給百姓一個希望,小侄相信,他們就一定能撐過去,一定能。”

秦牧的語氣堅定無比,中華民族能一次次的復興,這已經是歷史一再見證了的事情,作爲這個民族的一員,秦牧爲此而自豪。

雖然這個民族也存在着這樣那樣的不足,但它能屹立在世界之巔幾千年,一次次從巨大的艱難中重新站立起來,從一片片廢墟中重建起來,這一點從來沒有哪個民族做到過,作爲這個民族的一員,有什麼理由不爲之自豪呢?

PS:這兩天發生了很多事,心情很煩躁,狀態欠佳,俺會盡快調整好,各位多多支持。

第1066章 夜戰韋爾農第317章 長夜戰未休第1069章 煙雨第1106章 培訓考覈機制第583章 蒼天笑,清月遙第997章 秦淮夜話第190章 世上如儂有幾人?第1051章 利益考量第36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946章 奴家顧橫波第957章 通訊第854章 修路計劃第482章 玉京有喜第324章 一瀉之威第687章 報君黃金臺上意第927章 文明的衝突第485章 必須堅持的第512章 東海艦隊第725章 海軍聲音第611章 定邊策第552章 親清的洛黨第654章 蒙古衛拉特法典第187章 擠兌風波第776章 一團亂麻第339章 直取金陵第784章 夾心餅乾第186章 金陵煙雲第974章 發現之旅第133章 戰略轉移第141章 給張獻忠來頂綠帽?第321章 帝王之璽第869章 理工學院第766章 攻守異位第663章 收回澳門第689章 迷途的狼第1127章 幕後者第287章 東下江南還是北上河洛第588章 勺湖鶯歌啼晚風第636章 逢林莫入第524章 東海大戰.(五)第622章 修史的重要性第340章 暴風驟雨第520章 東海大戰(一)第277章 五間俱起,莫知其道第744章 風暴在醞釀(六)第773章 戰爭的目的第152章 紅娘子版《瀏陽河》第524章 東海大戰.(五)第155章 跳窗告別第876章 震撼第456章 西南策續章第879章 飛越黃河第785章 白起城第564章 朝鮮倒戈成後患第908章 大破鬼見愁關第1059章 風物長宜放眼量第614章 螯拜來了第632章 西京的政治考量第256章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第427章 夜半歌聲第850章 水土治理第70章 李香君的錦囊妙計第750章 春風不度玉門關第127章 瞬息萬變第721章 銀圓第702章 馬尼拉海戰(四)第463章 昨日黃花東林晚第188章 搶銀子嘍第659章 金碧輝煌第558章 北伐大幕正式拉開第576章 崩坍的大清門第243章 戰略調整第373章 抄家第201章 突破董小宛的心防第669章 午門外的悲喜劇第729章 飛剪式帆船第980章 日本生變第325章 福建鄭家第486章 含煙帶露蓮心顫第857章 仁者愛人第409章 觀望第747章 梅子黃時雨(三)第707章 自有主張第378章 幣與稅(二)第504章 鶯啼猶着雨第828章 風動,幡動,心動第23章 贛州危局第560章 商丘戰雲掠地飛第898章 歲月的回聲第168章 去江南圈錢第157章 韓贊周的禮物第651章 來複槍發威第796章 封狼居胥第770章 浮屍塞海戰未休第807章 迎頭痛擊第990章 西方人考察學習第1103章 如履薄冰第789章 滿城皆兵第1099章 奇葩部隊第185章 利益衝突
第1066章 夜戰韋爾農第317章 長夜戰未休第1069章 煙雨第1106章 培訓考覈機制第583章 蒼天笑,清月遙第997章 秦淮夜話第190章 世上如儂有幾人?第1051章 利益考量第36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946章 奴家顧橫波第957章 通訊第854章 修路計劃第482章 玉京有喜第324章 一瀉之威第687章 報君黃金臺上意第927章 文明的衝突第485章 必須堅持的第512章 東海艦隊第725章 海軍聲音第611章 定邊策第552章 親清的洛黨第654章 蒙古衛拉特法典第187章 擠兌風波第776章 一團亂麻第339章 直取金陵第784章 夾心餅乾第186章 金陵煙雲第974章 發現之旅第133章 戰略轉移第141章 給張獻忠來頂綠帽?第321章 帝王之璽第869章 理工學院第766章 攻守異位第663章 收回澳門第689章 迷途的狼第1127章 幕後者第287章 東下江南還是北上河洛第588章 勺湖鶯歌啼晚風第636章 逢林莫入第524章 東海大戰.(五)第622章 修史的重要性第340章 暴風驟雨第520章 東海大戰(一)第277章 五間俱起,莫知其道第744章 風暴在醞釀(六)第773章 戰爭的目的第152章 紅娘子版《瀏陽河》第524章 東海大戰.(五)第155章 跳窗告別第876章 震撼第456章 西南策續章第879章 飛越黃河第785章 白起城第564章 朝鮮倒戈成後患第908章 大破鬼見愁關第1059章 風物長宜放眼量第614章 螯拜來了第632章 西京的政治考量第256章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第427章 夜半歌聲第850章 水土治理第70章 李香君的錦囊妙計第750章 春風不度玉門關第127章 瞬息萬變第721章 銀圓第702章 馬尼拉海戰(四)第463章 昨日黃花東林晚第188章 搶銀子嘍第659章 金碧輝煌第558章 北伐大幕正式拉開第576章 崩坍的大清門第243章 戰略調整第373章 抄家第201章 突破董小宛的心防第669章 午門外的悲喜劇第729章 飛剪式帆船第980章 日本生變第325章 福建鄭家第486章 含煙帶露蓮心顫第857章 仁者愛人第409章 觀望第747章 梅子黃時雨(三)第707章 自有主張第378章 幣與稅(二)第504章 鶯啼猶着雨第828章 風動,幡動,心動第23章 贛州危局第560章 商丘戰雲掠地飛第898章 歲月的回聲第168章 去江南圈錢第157章 韓贊周的禮物第651章 來複槍發威第796章 封狼居胥第770章 浮屍塞海戰未休第807章 迎頭痛擊第990章 西方人考察學習第1103章 如履薄冰第789章 滿城皆兵第1099章 奇葩部隊第185章 利益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