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0章 水土治理

農典章屬於三品封僵大吏,在大殿上亦有坐位。他經理西京政務,聽了秦牧的話,他可謂是首當其衝,於是連忙執笏出班作揖道:“陛下,宋開寶年間,宋太祖念及中關殘破,亦曾下旨禁止西北伐木。然收效甚微,且此令沒幾年便告廢馳。

臣細想來,宋初禁令廢馳的因由,除了地方官員不夠重視外,關鍵還在於受客觀因素的制約。以宋初爲例,隨着戰亂逐漸平息,境內逐步承平,民生迅速恢復,民間置產建房,需要大量木材。

且宋太祖鼓勵功臣權貴置豪宅養美妾,高官勳貴無不大興土木,需求更大,自言以半本論語治天下的趙普,就派家人到西北伐取大量木材。

如此上至宰相,下至普通民衆,對木材皆有需求,而西北獨禁止砍伐,不法商人又哄擡木材價格,使西北民衆不堪重負,終至禁伐詔令形同廢紙。

陛下,我朝要在西北禁止伐木,同樣面臨類似的問題。陛下鼓勵工商,加上新式作物的推廣,民生恢復迅速。而以前因戰亂頻繁,民居毀壞極其嚴重。再過一兩年,民生恢復過來,接下去十年內民間勢將迎來一個大興土木的高峰期。

請陛下恕臣斗膽直言,臣所慮者,陛下雖有禁令,但民間需求若不\ ..酌情考慮,恐怕陛下的之禁令,將來也難以維持。”

農典章這是要先打預防針了,現在說總好過將來禁不住了,被天子責罰。

秦牧當然知道,民間有需求,要強禁肯定是禁不住的,必須堵與疏雙管齊下才行。

民間對木材的需求,最主要的無非是兩點,一是作柴草。二是作建房材料。

特別建房用料,用量極爲驚人,這個時代的建築,大部份爲木質結構,拿一棟兩層小樓來說,通常除了外牆是磚石的外,樓梯,二樓地板,樑柱等,無不是木頭的。有的甚至連外牆也是木質的。

對此秦牧早有預案,也提前做了一些佈置,否則也不會在今天提這件事。

這時于成龍出班說道:“陛下,要使禁止伐的詔令能落實,首先得減少民間對木材的需求。陛下,就臣就所知,在陝北地區,普通百姓有挖窯洞而居的舊習。

自古以來,陝北就是漢胡雜居的地方。常是烽火連連,百姓經常要遷徙避難,遇到這種時期,就是有錢人家。也不願建豪宅大院,多數是挖幾丈土窯而居,戰亂一起,棄之而去。

而土窯挖掘簡便。成本低廉,省工省力,冬暖夏涼。臣以爲。如果在陝北、隴右等黃土高原適合挖窯洞的地方,大力推行窯洞民居,便能極大了減少民間對木材的依賴。”

聽了于成龍的話,秦牧不禁連連點頭,他沒有去過陝北,上次去隴右一帶,雖然也是黃土高原,但那裡的百姓沒有挖窯洞居住的習慣,以至於他根本沒想起窯洞這個低成本,且易行的辦法。

“好,於卿所言,甚合朕意。朕知道,要在西北禁伐困難重重,但由於西北日漸殘破,水土流失日漸嚴重,黃河攜帶的泥沙不斷增多,給下游造成了巨大的隱患。

縱觀歷朝歷代,在治理黃河水患方面,無不是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但收效卻甚微,元末更是因爲大力治理黃河水患,導致亡國。

由此可見,光從黃河下游着手,投入再多的人力物力,都只是治標不治本。因此再難,這標本兼治之策也要落實下去,否則恐怕將來大秦花在治理黃河上的錢糧,同樣是個無底洞。

於卿所說的窯洞,針對黃土高源的普通民衆,朕以爲十分適合,朝廷理應推行。同時西京可招集一些建築方面的能工巧匠,對窯洞的格局、佈置加以設計,務求讓窯洞在實用性、安全性、採光、通風、防潮等方面都有所提高,讓百姓更樂於接受,農卿,此事就交由你去落實了。”

“臣遵旨。”農典章只得起身作答,他想了想接着說道,“陛下,窯洞在普通人家推廣不難,但只怕一些大戶人家並不樂意接受。而建豪宅華堂,耗費木材最多的恰恰是這樣的富戶。而且除了黃土高原,其他地方並不適合挖窯洞。因此臣以爲,窯洞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西北百姓對木材的依賴,要在西北禁伐仍將是困難重重。”

秦牧不想浪費時間,直接說道:“朕現在說幾點,一,農卿要先作個示範,組織人力,加大煤礦開採力度,然後在各州各縣推廣蜂窩煤使用,儘可能減少城中百姓燒柴草的數量。

二,推廣鋼筋水泥建築,這方面朕已經有所準備,很快會爭取在各州都建起一個水泥廠,加強原材料供應。

三,對木材加稅,增加使用木材的成本。

四,在各州縣設立林業巡僉司,對境內木材加強監管,對林木進行科學砍伐,嚴禁濫砍濫伐。同時把責任落實到每一個村的里正身上,不管是誰家的樹木,若要砍伐,每砍伐一顆樹必須補種活三棵樹苗,否則予以罰款。

五,對黃土高原的土地加強管理,禁止進一步墾荒。禁止過度放牧,今後人口增加,現有土地不夠耕種之後,朝廷再負責遷民。

六,鼓勵植樹,朕會責令戶撥下專款,不管是誰,每植樹一百株,第二年若存活,可得到兩個龍幣獎勵。

七,把每年三月十二日定爲植樹節,西北所有官吏,每年每人必須帶頭植樹二十株,且要保證七成的存活率,此項任務將納入政績考覈內容。”

秦牧說完之後,詢問司馬安等人有什麼補充。

司馬安沉吟道:“陛下所說的鋼筋水泥建築,民間從未見過,要推行起來恐怕不易。陛下要推行,臣以爲應在各州縣做些試點,得讓當地百姓對此先有所瞭解才行。”

秦牧點頭說道:“這是自然,諸位大臣還有什麼補充?”

李源想了想說道:“陛下,一種觀念的改變,最是困難,我漢民有史以來,已經習慣木質結構的民居,即便在各州縣做了試點,百姓恐怕也未必願意照做。

臣以爲,要想此策能順利推行,只能以利驅使,才能起到實際作用。臣建議除了增加木材的稅率,提高木材使用成本外,可依照生育政策予以補助的辦法,對使用鋼筋水泥建房的人家給予一定的補助,或是減免相應的銳賦。如此,臣相信民間被利所動,推行起來便容易得多。”

戶部右侍郎立即苦着臉說道:“李閣老,用銀錢補助,這會大大增加國庫支出”

秦牧擺擺手說道:“楊卿,這是功在當代,利在得千秋的大事,不必計較一時的得失,況且西北人口損失嚴重,如今是地廣人稀,荒地極多,一但禁止隨便開荒之後,荒地也會變得值錢了,到時可以用荒地作爲補償,不一定要國庫掏錢。”

“陛下聖明,如此甚好,甚好。”

見楊超活象個守財奴,連司馬安等人也不禁嘴角上翹,微露笑意。

其實正如一開始農典章所說,在宋代朝廷就已經意識到西北水土流失嚴重,需要採取防範措施了。

只不過宋太祖雖然下了禁伐令,但沒有相應的措施配套施行,是以沒有成功。另外,北宋時期黃河上游還多控制在異族手中,也沒有大秦現在的條件。

秦牧這一天,和在坐的大臣專門討論此事,絞盡腦汁制定各項實施細則,把事情敲定。

他制定的五年計劃的各項條款,要由易到難,一條條的落實下去,不但需要時間,有些條款還需要契機。

象治理水土流失這一項,比較容易達成共識,便先拿出來敲定。

至於其他的,他正在造勢,等時機逐漸成熟,再推出(……)

第587章 生擒多鐸第374章 天威莫測第225章 從善如流第593章 南北之憂第14章 初見卞玉京第666章 坐立不安第289章 叔嫂姦情第1148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895章 有錢腰板硬第684章 全州血戰第931章 頑強的哈薩克騎兵第429章 戰略武器第1036章 輿論導向第292章 血濃於水第1017章 餘波未了第939章 威名中亞第575章 血色浮空雲飛揚第739章 風暴在醞釀(一)第33章 同志們辛苦了第1045章 寡人第1027章 按部就班第1055章 獲獎後第711章 可憐的阿基諾第135章 紅娘子有些不對勁第774章 塞上秋來第1157章 真正的閃電戰第380章 窮途末路第354章 守江必守淮第279章 以血還血第1168章 盡收各部第936章 航行第255章 黑雲壓城第249章 香君,小宛,怎麼辦?第933章 盛世華章第200章 新糧.新政第977章 空港第379章 幣與銳(三)第48章 社稷壇前天共語第703章 西苑經筵第534章 突然想起蒸汽機第1066章 夜戰韋爾農第848章 指紋第150章 田忌賽馬第685章 過年不容易第98章 何惜一身罵名第1003章 千里傳音第391章 雪域傾城第270章 大別山會戰第1088章 快刀斬亂麻第880章 狼狽不堪的奇他特第1012章 英勇的阿三第37章 拼命.追殺第1005章 梅花初雪第385章 勝似東吳大小喬第1015章 鏖戰第796章 封狼居胥第1132章 酬勞第910章 土崩瓦解第522章 東海大戰(三)第443章 水西兵馬來第756章 貓鼠遊戲第693章 進退維谷第659章 金碧輝煌第930章 秋天的麥子第94章 婚禮之變(5)第376章 美人相求第327章 安慶告破第356章 殺人的理由第175章 科學實驗第404章 挺進大西南第791章 兩難境地第765章 即將到來的海上決戰第278章 千家慟哭逢國殤第27章 哭泣的信豐城第87章 事有反常必爲妖第297章 上國衣冠第370章 美人幽徑第160章 董小宛侍浴第625章 科爾沁內亂第1084章 亂戰第334章 鄭芝龍的心思第238章 追秦牧第315章 不屈之魂第771章 大秦戰鷹第1005章 梅花初雪第585章 多鐸突圍第712章 破城第843章 登聞鼓響第90章 婚禮之變(1)第341章 回金陵吃煎餅第681章 煙火之戰第842章 賑災預案第1006章 公主和女皇第48章 社稷壇前天共語第610章 老色爭妍如許第807章 迎頭痛擊第986章 形勢逼人第714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881章 他們會飛第623章 牧羊姑娘
第587章 生擒多鐸第374章 天威莫測第225章 從善如流第593章 南北之憂第14章 初見卞玉京第666章 坐立不安第289章 叔嫂姦情第1148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895章 有錢腰板硬第684章 全州血戰第931章 頑強的哈薩克騎兵第429章 戰略武器第1036章 輿論導向第292章 血濃於水第1017章 餘波未了第939章 威名中亞第575章 血色浮空雲飛揚第739章 風暴在醞釀(一)第33章 同志們辛苦了第1045章 寡人第1027章 按部就班第1055章 獲獎後第711章 可憐的阿基諾第135章 紅娘子有些不對勁第774章 塞上秋來第1157章 真正的閃電戰第380章 窮途末路第354章 守江必守淮第279章 以血還血第1168章 盡收各部第936章 航行第255章 黑雲壓城第249章 香君,小宛,怎麼辦?第933章 盛世華章第200章 新糧.新政第977章 空港第379章 幣與銳(三)第48章 社稷壇前天共語第703章 西苑經筵第534章 突然想起蒸汽機第1066章 夜戰韋爾農第848章 指紋第150章 田忌賽馬第685章 過年不容易第98章 何惜一身罵名第1003章 千里傳音第391章 雪域傾城第270章 大別山會戰第1088章 快刀斬亂麻第880章 狼狽不堪的奇他特第1012章 英勇的阿三第37章 拼命.追殺第1005章 梅花初雪第385章 勝似東吳大小喬第1015章 鏖戰第796章 封狼居胥第1132章 酬勞第910章 土崩瓦解第522章 東海大戰(三)第443章 水西兵馬來第756章 貓鼠遊戲第693章 進退維谷第659章 金碧輝煌第930章 秋天的麥子第94章 婚禮之變(5)第376章 美人相求第327章 安慶告破第356章 殺人的理由第175章 科學實驗第404章 挺進大西南第791章 兩難境地第765章 即將到來的海上決戰第278章 千家慟哭逢國殤第27章 哭泣的信豐城第87章 事有反常必爲妖第297章 上國衣冠第370章 美人幽徑第160章 董小宛侍浴第625章 科爾沁內亂第1084章 亂戰第334章 鄭芝龍的心思第238章 追秦牧第315章 不屈之魂第771章 大秦戰鷹第1005章 梅花初雪第585章 多鐸突圍第712章 破城第843章 登聞鼓響第90章 婚禮之變(1)第341章 回金陵吃煎餅第681章 煙火之戰第842章 賑災預案第1006章 公主和女皇第48章 社稷壇前天共語第610章 老色爭妍如許第807章 迎頭痛擊第986章 形勢逼人第714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881章 他們會飛第623章 牧羊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