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

雙河鎮,向南不到百里便是荊門,向東轉南則是承天府(鍾祥)。

夜色降臨,六萬大順軍已經紮好了營,李過親自安排好警哨之後,匆匆向中軍大營走去,還不到三十歲的他,已經給人一種滄桑的感覺。

途中不時聽到有士兵在帳下低聲議論,從這些議論聲中,能發覺一股悲觀的情緒在軍中蔓延着。

李過聽了,也不禁暗暗嘆息,大順朝興也勃然,敗也忽焉,前後對比,讓人感慨萬端。

去年正月商議東征燕雲時,李過是反對的。

他主張奪取山西后便暫時止步,先把河南、陝西、山東、山西各地治理好,一二年以後再攻取燕京。

但李自成與宋獻策、劉宗敏、劉芳亮等大批人執意攻打燕京,他也不好多說什麼,現在局勢急轉而下,連關中都守不住了,又回到了四處流竄流寇狀態,不說普通士兵們悲觀喪志,就是軍中將領也是心灰意冷,聽說那些文官差不多已經逃完了。

走到中軍大帳門口處,恰見高一功匆匆奔來,面有焦急之色,李過連忙問道:“一功,出了什麼事?”

“進帳再說。”高一功匆匆應了一句,正要讓人通報,帳內便傳出一個女人的聲音:“是一功和補之嗎?快進來。”

二人聞聲進帳,帳內是一個三十歲左右的女子,一身戎裝,相貌端正而英氣不讓鬚眉。李過與高一功拜道:“拜見皇后娘娘。”

這女子正是李自成的皇后高桂英,也是高一功的親姐姐。

李自成從西安撤退時,走的是商洛、鄧州這條線路,而高英桂作爲李自成的皇后,卻沒有與李自成一起走,而是另帶一小股精銳人馬,悄悄走天水、入漢中。然後在漢中隱匿,等待從陝北榆林撤來的李過和高一功,之後又儘量走偏僻的路線,繞過鄖陽、保康,從川東過太平,準備到襄陽與再與李自成匯合。

外人並不知道高桂英在李過、高一功軍中。表面上看來,好象是李自成等不及李過和高一功南撤,自己逼於清軍的壓力就先撤往襄陽,李過二人只好繞道追來。

但事情沒有這麼簡單,光是高桂英沒有與李自成一起走。這件事情仔細推敲便就透着詭異。

“一功、補之快免禮,可是出了什麼事?”高桂英急聲問道。

“回皇后娘娘,剛剛接到消息,鄖陽的王光恩兄弟投降韃子了,正與尚可喜合兵追來,人馬達到了四萬多,哨探回來時,敵人的大軍已經過了宜城,如今離咱們已不過百來里路。”

王光恩原來也是義軍將領。綽號小秦王,後來與其弟王光泰一起投降了明廷,助高鬥樞守鄖陽,李自成曾兩攻鄖陽而不能下。

王光恩兄弟這一降清。對高英桂這支人馬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

高桂英面色凝重地問道:“皇上那邊可有消息傳來?”

“回娘娘,現在與皇上聯繫很困難,最後接到的消息是皇上在隨州北面的源水與清軍交戰。損失........損失頗重,大軍已往隨州、安陸方向轉戰,如今具體情況如何不得而知。”

高桂英眉頭皺得更緊。本來她們是要來襄陽與李自成匯合的,但沒等她們到襄陽,李自成已被迫棄城退往隨州,她們只得從太平繞道走荊門。

問題是現在荊門和承天府都有朝廷重兵把守,前在堅城,後有追兵,士氣低落,還必須保住李自成託附的秘密........

“一功,補之,你們說接下來怎麼辦?”

李過說道:“荊門、鍾祥各有一萬明軍防守,根據情報,這些明軍屬於湖廣總督秦牧所部,訓練有素,去年曾於荊門大敗劉體純,咱們士氣低落,想迅速攻破荊門或承天是不可能的。從這裡往東,渡漢水可入大洪山,往西,可入荊山。只是我軍糧草匱乏,一但遁入山中將很難得到補給,六萬大軍恐怕...........”

高一功說道:“唯今之計,只有請皇后娘娘與補子帶着一萬人馬退入荊山,我自領餘下的五萬大軍與尚可喜、王光恩決一死戰,若是能擊敗敵軍,困境可解,若是不敵,皇后娘娘可與補子先隱入川東一帶,等皇上奪下湖廣之後,再前往與皇上匯合。”

高一功這是要斷尾求生了,只不過斷尾之後逃生的不是身體,而是尾巴。

以目前他們的處境,除此之外,也別無他法,全部人馬退入荊山莽莽山林的話,估計也要餓死大半;

把不多的糧草給高桂英和李過。自己帶五萬大軍破釜沉舟,背水一戰,若能獲勝自然最好,就算不能獲勝,至少也能讓高桂英他們贏得一線生機。

“一功,你保護皇后,帶着輜重入山吧,這是我大順復興的希望所在,不容有失。我率大軍留下阻敵。”李過是李成自的親侄子,因爲李自成沒有兒子,便將李過收爲義子。

若是大順朝能延續下去的話,李過將是最有可能繼承皇位的人,基於這一點,高桂英立即否定李過留下阻敵的提議。

只是高一功是她的親弟弟,現在軍中士氣低迷,再分兵的話,更沒有什麼士氣可言,在種情況下留下來是九死一生,高桂英上前拉住自己弟弟的手,這個在戰場上殺伐果斷的巾幗英雄竟是哽咽難語。

誰曾料到曾經席捲天下的大順軍竟然落到這種慘淡的地步?連堂堂皇后也不得不面對骨肉生離死別的決擇。

“報,李將軍,警哨抓住幾個人,他們說是湖廣總督秦牧派來的,要面見李將軍和高將軍有事商談。”

帳外突然傳來親兵的並報,高桂英三人不禁一怔,心中同時升起一個疑問:秦牧派人來幹什麼?

其實秦牧在清軍進攻潼關時,就曾派人與李自成接觸,希望能北上聯合大順軍夾擊清軍,只是李自成擔心秦牧是想借機吞併襄陽,一口回絕了。

李過和高一功當時在陝北防禦阿濟格的北路清軍,並不知道這件事,便是留守西安的高桂英也不得而知。

“不管如何,不妨先見一見再說。”高一功首先說道。

“好,本宮先回避一下,一功、補之你們先探探對方的來意。”高桂英說完立即隱入帳後去。

來人很快被帶進來,一個四十上下的男子,中等身材,穿着儒衫,配着劍,面有剛毅之色,親衛要他卸劍,來人橫了親兵一眼,不怒而威。

高一功與李過都是武藝高強,久經沙場的人,並不介意對方卸不卸劍,向親兵示意一下,親兵連忙把來人放入帳中。

“在下吳之遠,添爲荊門駐軍僉事,拜見李將軍、高將軍。吳某寅夜前來,是不想行蹤泄露,所以還望二位將軍先交待下去,讓貴軍士卒嚴守口風,莫要議論此事。”

吳之遠長身一揖,不卑不亢。坐在主位的李過頷了頷首答道:“吳僉事不必多禮,本將自會吩咐下去,讓士卒保密。吳僉事所爲何來,不妨直言。”

吳之遠不疾不徐說道:“正所謂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如今東夷飲馬黃河,蹂躪我漢人江山,天下淪亡在即。我秦總督與各位同祖共宗,當此之時,願放下往日的仇怨,聯手共禦外侮。”

李過不動聲色地說道:“如何聯手?”

“這首先要看李將軍與高將軍願不願與我軍聯手,若是願意,在下再把計劃說出不遲,若是不願意,多說無益。”

李過與高一功暗暗爲難,倆人非常清楚,若真能與秦牧聯手,那自然是好事,問題在於,他們負有一項不可告人的使命,必須確保萬無一失;

一但答應與秦牧聯手,而過後卻出現反覆,他們就失去重新佈置的時間。

李過與高一功交換了一個眼色,還是由李過說道:“兄弟鬩於牆,而外禦其侮。說得好,我們同意與貴軍聯手,不過吳僉事還是先把計劃說清楚吧。”

.(

第1123章 大順餘部第33章 同志們辛苦了第200章 新糧.新政第662章 西班牙人偷襲第166章 人才戰略第826章 詩聯(下)第71章 秦知縣砸缸第872章 準噶爾來使第903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761章 民心第277章 五間俱起,莫知其道第540章 標點符號第27章 哭泣的信豐城第236章 襄陽之變第580章 落烏嶺遇鬼第439章 棄卒保車第174章 可憐的宋應星第136章 神兵天降破長沙第133章 戰略轉移第394章 鄭家往事第992章 你願嫁給我嗎第475章 正旦大禮第708章 治國理念第1144章 伊斯法罕第112章 烈火焚城第697章 兩頭忙第464章 先下手爲強第169章 金融、糧食、水師第322章 金秀才第388章 香囊暗解第292章 血濃於水第1061章 歐洲的文藝第1126章 開始圍剿第847章 風潮第367章 同仇敵愾第362章 誰知女兒心第314章 壯士一去不復還第923章 龍率領的狼羣第796章 封狼居胥第67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四)第437章 滁水大捷第518章 風雲變幻第1169章 大結局第516章 朝鮮王子第512章 東海艦隊第1023章 紅日東昇第1049章 若昂四世的小算盤第256章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第319章 形勢逼人第1006章 公主和女皇第744章 風暴在醞釀(六)第704章 陛下可是要用法家治國第293章 雲巧兒值六千萬兩第916章 戰備調整第832章 沙州大撤退第233章 天下爲先第254章 南明紀事第728章 烏衣巷第486章 含煙帶露蓮心顫第502章 驚心動魄第353章 雨花臺下賊成擒第679章 內監司的發明第969章 佛光反擊第896章 沒有硝煙的貨幣戰爭第102章 反客爲主第677章 金鑾殿上全武行第71章 秦知縣砸缸第1070章 搶先發難第770章 浮屍塞海戰未休第777 太液池的夜歌第1142章 霍爾木茲海峽第752章 被迫撤離第36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836章 牛頓,看你往哪裡跑第957章 通訊第46章 招吏第59章 往死裡練第572章 留辮不留頭第464章 先下手爲強第80章 煙迷九龍嶂第738章 蘇祿蘇丹國王子第951章 瑪麗卡·莎曼紗第114章 三十萬大軍一座城第148章 李定國斷尾求生第1062章 配套第311章 利益分配第877章 信不信由你第424章 血戰與論戰第1073章 利益結合第127章 瞬息萬變第200章 新糧.新政第129章 大混戰(二)第1004章 驛路新政第476章 誰敢不服第435章 殺氣摧山撼塵寰第166章 人才戰略第988章 軟實力第262章 死神的盛宴第543章 殿上納降第146章 秦牧和紅娘子勾搭上了
第1123章 大順餘部第33章 同志們辛苦了第200章 新糧.新政第662章 西班牙人偷襲第166章 人才戰略第826章 詩聯(下)第71章 秦知縣砸缸第872章 準噶爾來使第903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761章 民心第277章 五間俱起,莫知其道第540章 標點符號第27章 哭泣的信豐城第236章 襄陽之變第580章 落烏嶺遇鬼第439章 棄卒保車第174章 可憐的宋應星第136章 神兵天降破長沙第133章 戰略轉移第394章 鄭家往事第992章 你願嫁給我嗎第475章 正旦大禮第708章 治國理念第1144章 伊斯法罕第112章 烈火焚城第697章 兩頭忙第464章 先下手爲強第169章 金融、糧食、水師第322章 金秀才第388章 香囊暗解第292章 血濃於水第1061章 歐洲的文藝第1126章 開始圍剿第847章 風潮第367章 同仇敵愾第362章 誰知女兒心第314章 壯士一去不復還第923章 龍率領的狼羣第796章 封狼居胥第67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四)第437章 滁水大捷第518章 風雲變幻第1169章 大結局第516章 朝鮮王子第512章 東海艦隊第1023章 紅日東昇第1049章 若昂四世的小算盤第256章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第319章 形勢逼人第1006章 公主和女皇第744章 風暴在醞釀(六)第704章 陛下可是要用法家治國第293章 雲巧兒值六千萬兩第916章 戰備調整第832章 沙州大撤退第233章 天下爲先第254章 南明紀事第728章 烏衣巷第486章 含煙帶露蓮心顫第502章 驚心動魄第353章 雨花臺下賊成擒第679章 內監司的發明第969章 佛光反擊第896章 沒有硝煙的貨幣戰爭第102章 反客爲主第677章 金鑾殿上全武行第71章 秦知縣砸缸第1070章 搶先發難第770章 浮屍塞海戰未休第777 太液池的夜歌第1142章 霍爾木茲海峽第752章 被迫撤離第36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836章 牛頓,看你往哪裡跑第957章 通訊第46章 招吏第59章 往死裡練第572章 留辮不留頭第464章 先下手爲強第80章 煙迷九龍嶂第738章 蘇祿蘇丹國王子第951章 瑪麗卡·莎曼紗第114章 三十萬大軍一座城第148章 李定國斷尾求生第1062章 配套第311章 利益分配第877章 信不信由你第424章 血戰與論戰第1073章 利益結合第127章 瞬息萬變第200章 新糧.新政第129章 大混戰(二)第1004章 驛路新政第476章 誰敢不服第435章 殺氣摧山撼塵寰第166章 人才戰略第988章 軟實力第262章 死神的盛宴第543章 殿上納降第146章 秦牧和紅娘子勾搭上了